我有一个废土世界 第166节

胡律师:“我在你这个酒上没有看到任何中文。”

光头不耐烦:“你管的倒是挺宽的,就是耳朵不好使,我再说一遍,法国原装进口的酒,怎么可能会有什么中文?”

胡律师:“好,刚才的通话我已经录音了,我也让我的委托人完成了拍照取证工作。”

“呵呵,你录音,我怕你?你录我也录。”

胡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一切进口食品、饮料、酒水必须张贴中文标识。”

光头有点紧张,“我不张贴怎么办?”

胡律师:“未张贴中文标识的是走私用品。”

光头:“你说走私就走私,你以为你谁啊?”

胡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桃税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偷逃税额较大,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光头咽了咽口水,“我什么走私,我就这几瓶。”

胡律师不放过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在经营场所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走私用品的,将会给消费者十倍以上的赔偿。”

“你……”

胡律师最后说道,“现在,我给你两个选项,一,让我的委托人现在刷卡五万多,明天你就会收到我的律师函和向消费者歇会的投诉,你将会倒赔她五十多万。”

光头连忙问道,“第二,第二是什么。”

胡律师:“第二,马上放她们走,我就不追究你的责任。”

光头有点不甘心,“我……”

胡律师:“你别我、你,我告诉你,趁着我老板心情好,还给你讲点道理,真惹他生气了,明天等着酒吧关门吧。”

“你。”

胡律师:“要不要我给你们那边的杨队长打个电话,让他现在去一趟。”

光头一听,顿时软了,自己先“哈哈”笑了下,“哎呀,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杨队长是我表叔,哈哈,放心,胡律师,今天是我喝多了,改天给你赔罪。”

这能随便找一个律师给自己联系,又提到杨队的电话,显然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挂了电话,胡律师对着陈晓:“应该没问题了。”

“行,麻烦你了。”

胡律师连忙笑道,“陈总,说哪去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一边说一边感慨,

看看人家,怪不得生意做这么大。

遇到什么事都用法律解决。

要说,这种小事,老板随便一个电话都处理了。

但人家宁愿费点事,也要处理的有理有据。

果不其然,过了不到一分钟,依依打来电话,“姐夫,我们已经出来了,老板还送给我我们一张会员卡。”

“没事就好,下次不要一个人再去酒吧了。”陈晓叮嘱道。

“放心吧,姐夫,再也不去了。”

“好。”

挂了电话,依依对小伙伴吐了吐舌头,“搞定了。”

晨晨好奇,“依依,你姐夫做什么的,一个电话就让老板这么害怕?派出所的吗?”

依依摇头:“不是,做生意的。”

晨晨问:“做的很大吧?”

依依想了想:“应该很大吧。”

沈暖暖接过话,“要不是依依姐夫,今晚可惨了,说不定还要打电话通知家长。”

依依:“晨晨,看你选的什么地方?黑店一个。”

晨晨不好意思:“我是听咱班那个浪货说的,这里好玩又安全。”

依依:“以后别搭理她,坏的很。”

晨晨:“肯定跟老板有勾结,我听说有的人介绍一个客人拿提成。”

“别管她了。”沈暖暖问:“依依,怎么没听你说过你还有个姐夫?”

依依嘴硬:“你们之前又没问。”

沈暖暖:“韵儿姐什么时候找的男朋友,还是个大老板,太帅气了。”

依依“哼”了一下。

暴力女。

晨晨在一旁笑道,“依依,韵儿姐最近还有没有揍你。”

“她敢?”

沈暖暖在一旁出主意,“依依,下次她再敢动手,你就找你姐夫告状。”

依依眼珠一转,

你别说,这是个主意。

三人一边走,一边聊,浪漫的青春气息。

第145章 各有算计

依依的事,只是小儿科。

陈晓没放在心上。

经过几天的整理,莫妮卡研发出来的“威猛先生”在现实中复制出来。

因为只能图片截屏,无法传送数据,陈晓花了快一个月时间,才搞出来。

差点累吐血!

陈晓把这些资料,通过文字识别翻译成电子文档。

然后发给诺兰生物的内科事业部。

因为盐酸盐片在全国的热销, 诺兰生物体量暴涨,

陈晓打算对其进行结构调整。

诺兰生物由原先的临床研究部和非临床研究部调整为“医院”、“炎症和免疫”、“内科”、“精神与神经”四大事业部。

同时,为了拥抱数字化,诺兰生物增设数字疗法和健康管理平台两个团队,均直接向陈晓汇报工作。

康安医院和相关诊所划到“医院”事业部下面;

Ⅱ型血清素划到炎症与免疫事业部;

盐酸盐片划到了精神与神经事业部;

内科现在正在搞减肥症的研究,

养生堂归健康管理平台;

新并购的Life公司和方舟实验室划到数字疗法团队。

……

当然,这只是他的初步思考。

不一定成熟。

金酒公司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可以拆分成小公司。

便于操作。

而新药研发动辄以十年计算,非资本雄厚之辈,不能参与其中。

尽管有《废土世界》的支持,但对于新药研发,陈晓仍然不敢掉以轻心。

根据他对《废土世界》的观察,人体改造术简直是黑科技。

但新药研发并不突出,

除了Ⅰ型、Ⅱ型血清素外,他迄今为止没有找到合适的产品。

或许是因为机械改造的缘故,哪里坏了,直接换掉就行。

用不着吃药治疗!

这就导致针对普通人的药物,少的可怜。

而诺兰生物想要成为国际制药巨头, 需要自己下功夫。

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叶绵来了后,陈晓把把自己的想法给她说了一遍。

叶绵有点震惊。

她一直以来的准备都是新世界与新生活公司拆开。

没想到最终所有的合到一块了。

而这一切的核心都是新药研发。

陈晓看她脸色, 开口解释道:

“这些年, 因为多方面的因素(国家政策、带量采购、医保改革等),很多跨国药企在国内开始改变原来的商业模式,由原研药转向创新药,我们这样调整,也是为了坚定创新药发展的定位。”

叶绵明白其中道理, 带量采购政策落地之初,很多传统跨国药企都认为“政策只是试水”。

现在,基本上都认清形势了。

原研药利润微薄。

创新药虽然投入大,一旦成功,获利巨大。

更关键的是能对抗政策。

爱买不买!

这就导致跨国药企纷纷调整中国公司的结构。

一切为了创新药,在这种情况下,诺兰生物只有跟上,才能保证不被落下太多。

“这样的话,确实能集中更多的力量,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陈晓:“对,制药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好业。”

叶绵考虑一下,“我这边没有问题,不过,这个调整恐怕要持续到年底,调整过程中的动荡在所难免。”

陈晓点头:“动荡不是坏事,只要能保持高速增长,适当的动荡反而能够清理出一些顽疾。”

“嗯。”

首节上一节166/6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