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废土世界 第466节

万天明看着眼前丽人,身姿窈窕,容貌俏丽,一双大长腿格外诱人,眼神中闪过一丝莫名光芒,

“姐姐来公司多长时间了?”

“两年多了。”

万天明随意闲聊天,“跟着陈叔叔是不是学到很多东西?”

“是的。”

“那挺好,跟着领导成长快,就是有点累。”万天明继续撩拨,

把自己沾花惹草的本事发挥的淋漓尽致,

可惜给瞎子抛媚眼了,

赵雅楠始终客气有礼,没有给与多少回复,

万天明倒也不失望,

作为陈晓的身边人,见多识广,不是小心思能打动的。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撩一下也不费事,

……

回去的路上,

万青问:“找到人没?”

万天明:“老爸,我办事,你放心,艾一民没有任何反应。”

刚才他趁着去数字公司参观的间隙,把提前准备好的小纸条交给了“数字孪生”实验室主任艾一民。

“数字孪生”是数字人生公司七大实验室之一。

万青点点头,“没有当场翻脸,说明能够谈,后续就交给你了,争取把整个团队挖过来。”

万天明很是自信,“交给我吧,谁能想到,这么重要的技术大牛,陈晓才给那么点待遇。”

万青叹气:“这么一来,恐怕要和他撕破脸。”

万天明:“在商言商,就他那么低的待遇,即使我们不动手,也会被其他公司挖走。”

万青:“就是你于姨面上不好看。”

听到这个姓,万天明脸色一沉,没有说话。

万青也知道儿子的心结,没再多说什么。

他和于有音结婚的时候,儿子已经上高中了,

于有音也不是那种贤妻良母型的女人,双方的关系自然很一般。

“还有一件事,人挖过来你准备怎么办?怎么应对陈晓的怒火。”

万天明皱了一下眉,

即使他嘴里再怎么看轻陈晓,

真到面对的时候,心里还是忐忑不安。

“大不了先低调一点,他再厉害,还能动手不成?”

万青拿出一张名片:“你去找她,由她出面。”

万天明看到一个名字,林向雅。

“这谁?”

万青:“沈强的妻妹,让她出面。”

万天明很快把握住重点,“她和陈晓有矛盾?”

万青:“沈强的儿子,沈飞羽,你认识的,之前和陈晓闹过几次,后来出国不回来了,沈强把怒气撒到陈晓身上,认为他把儿子逼出国。”

万天明:“就沈飞羽那混账样子,谁能把他逼出去?”

万青:“这只是表面原因,背后的东西,咱不了解,反正他愿意出头就出头。”

第392章 结束1

万天明的动作很快,

正所谓郎有情,妾有意,

艾一民一直对自己的待遇不满,多次反应要求提高工资,都石沉大海。

遇到万天明的诱惑,再也把持不住,

带着核心骨干二十多人全部跳槽到新成立的昆仑科技。

消息传出,业内一片哗然。

有说“市场经济,人才是自由流动的。”

也有说“国人向来是外斗外行,内斗内行,好不容易出了个数字公司,非要被下三滥搞死不可。”

……

“怎么闹出这么大事?”叶绵不解。

陈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艾一民水平就那样,跑就跑了。”

在遍布摄像头的公司,人工智能早就察觉出艾一民是个不稳定因素。

但“若雪”刚刚上市,陈晓也不可能做出卸磨杀驴的事。

赔偿金倒是小事,对士气的伤害很大。

现在主动离职,算是双赢。

叶绵:“这次是谁动手?”

陈晓:“万青和沈强,都是老熟人。”

他对两个人的合流,还是有一点惊讶的。

怎么说他和万青的关系更近一点,沈强能说服万青站出来,背后没少下功夫。

叶绵之前听过这两个人,“接下来怎么做,要不要给大家提高一些待遇?”

陈晓有点迟疑,

数字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废土世界带来的人工智能的功劳。

艾一民几人只是打下手的,现在的工资已经比同行高了很多,

再涨下去,有点冤大头。

“涨工资不是一件小事,整个集团的工资待遇刚刚理顺,牵一发而动全身,等等再说。”

叶绵:“你不怕外界骂你葛朗台?”

陈晓:“些许骂名而已,算不了什么。”

……

根据人工智能设计的薪酬体系,全集团不管是高管还是普通工作人员,收入差距有,但没有大到离谱的程度。

不会出现清洁人员工资五千,上市集团高管工资五百万的现象。

虽然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人与猿猴的还大。

但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抛掉全部的浮华,不管你履历有多么光鲜,以往的成绩有多么耀眼……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创造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估。

这就导致公司高层流动率异常高。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陈氏集团是堪比公务员的梦想之所。

新入职的人员,福利待遇超出同行三四倍,一个人生活,不考虑结婚买房生孩子,即使在上海,也能过上体面自在的生活。

但对于高管来说,薪酬待遇却又远低于同行。

这就导致不少高管干了一段时间,刷好履历就离职了。

因为时间一长,心里就不平衡。

外界诱惑太大,随便跳槽,工资就翻了好几倍。

拿这个做比较,太考验人性了。

……

不少人都对陈氏集团的薪酬体系诟病很大,

然而,陈晓并没有改变太多,

依旧我行我素,

你跳槽了,我就提拔一个新人上来,

让外界惊讶的是,如此高的高管离职率,竟然没有给公司造成太大的混乱,

整个集团内部,仿佛有无穷人才,

走一个补一个。

……

叶绵之前也提过,适当增加高管的薪酬,稳定人心。

一个人突然跳槽,很容易造成后续工作混乱。

新人能力再强,想要理顺工作,起码要一定的适应过程。

后来见陈晓提拔的候补球员,几乎没有任何迟滞开展工作。

也就不再劝解。

毕竟她也是既得利益者。

……

叶绵听到陈晓这么说,笑了下,“现在外面的人都说你这是歪门邪道,把韩国SM公司的艺人模式发扬光大。”

SM被誉为造星基地,不管你多么红的偶像,在公司就是螺丝钉。

雪藏、封杀、跳槽、离职……都不影响大局,因为后起之秀源源不断,

什么东方神起、Super Junior、少女时代、SHINee、F(x)、EXO、HOT……

陈晓撇撇嘴,“韩国人是把压榨进行到极致,才能保证后面的“成品率”,我们公司从来不搞末位淘汰,怎么能是一回事。”

……

他之所以敢挑战现有规则体系,将资源向一线人员倾斜,就是靠着“智能管理系统”。

不但为每个员工建档立卡,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合适人干合适事。

更全力推动无纸化办公,所有资料全部上网,保证后来者能够轻而易举跟上前面节奏。

如此一来,不管你是什么样的高管,在整个商业帝国内,都是可替代的。

首节上一节466/6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