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废土世界 第574节

樱井风华摇头:“没有太多线索。”

陈晓问:“何小雅那边有消息吗。”

樱井:“没有,她的级别还是太低了。”

陈晓:“暴露了吗?”

樱井:“那倒没有。”

陈晓想了一会,“七眼联盟既然疯了,我们这边也要注意,把许韵她们的安保再提高一个等级,防止狗急跳墙。”

樱井点头,又安慰道,“那倒不至于,现在七眼联盟那边还是以试探为主,毕竟数字公司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陈晓:“迟早有翻脸的那天。”

随着人工智能逐渐普及,影响越来越大,冲突早晚会爆发。

10月25日,2025年国际人工智能峰会(简称AIAA)在慕尼黑举办,欧盟主席舒尔茨出席并发表了演讲。

他强调,面对中国AI企业的竞争,我们“应该被激励,而不是被吓到”,顺便抛出了一项万亿欧元的激励计划,支持欧洲智能产业发展。

之所以反应这么大,一方面是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德国经济周刊》说人工智能世界峰会成了“中国秀”。

另一方面也是应漂亮国要求,加强合作,携手同行,共抗压力。

樱井:“要不是何小雅说,还不知道Jessica也有问题。”

Jessica以前担任过华纳音乐集团欧洲区高管,后来跳槽到数字公司。

陈晓对她并不信任,但考虑她的人脉关系就让她去拓展欧洲业务。

干的非常出色。

在她的带领下,将欧洲的人工智能企业打的溃不成军。

因为ai几乎可以和所有行业开展深度合作,比如自动驾驶方面,已经出现了无人出租车,机器人方面,各种工业机器人层出不穷……

欣欣向荣的态势引起了整个欧洲的恐慌,

陈晓闻言笑了下,“我一直以来坚持的看法,忠诚并不重要,只要有用,Jessica是不是间谍无所谓,只要能帮我们打开局面,就放心大胆的用。”

樱井:“那会不会泄露商业机密?”

陈晓:“商业机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义不大,Jessica接触不到研发领域,其它方面随她去。”

“明白了。”

陈晓:“其实我倒有个想法,能不能将这些人转化?”

“嗯?”

陈晓:“以Jessica为例,她在组织内的地位远远低于现在的身份,我们给了她舞台,给了她施展才华的空间,难道她会甘心放弃这些?”

樱井:“倒也不是不可能。”

陈晓:“温水煮青蛙,只要不让她们立即背叛组织,迟早会认同我们的价值观。”

樱井:“我明白了,以后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

陈晓笑了下:“国家和民族终究会消失……”

第510章 间隙

说完了Jessica的事,

陈晓沉默一下,开口吩咐道,“开始搜集徐家的资料。”

樱井并不意外,“好的。”

出了这事,和徐家的关系已经降到冰点。

即使给对方找一个台阶下,也不过是缓和矛盾。

迟早会有算账的那天。

陈晓:“如果真是七眼联盟动的手,它接下来还会有动作。”

樱井:“我会尽快查清对方的底牌。”

受限于国内的特殊环境,秘密力量的发展远不如国外。

毕竟混乱是阶梯。

秩序稳定是一切情报人员的敌人。

陈晓:“嗯,你也小心。”

他倒是不担心自己,一方面是没到撕破脸的时候,另一方面,也是身边的安保体系很严迷。

一般富豪请几个保镖,顶级富豪制定方案聘用团队,他这边是一个体系,尤其是上次风波后,安保措施再次升级。

而对于樱井就不一样了。

和七眼联盟你来我往几次,对方猜也能猜到他身边有一些秘密力量。

唯一不确定的,或许就是力量的属性,官方的,还是私人的?

樱井:“好的。”

陈晓:“上次不应该让你出面,何小雅知道你的身份吗?”

樱井笑了下,“她应该不知道,只会以为我负责一些调教工作。”

“那就好。”

樱井:“即使知道也没事,她很乖的。”

陈晓摇摇头,“永远不要低估人心的力量,道家的修炼根本就是降伏其心。”

他想起自己的脑机芯片1号,虽然脑电波A的影响作用很大,

但衰减效果也很明显。

一旦停止使用芯片,甚至会出现反弹现象。

比如,受试者原本喜欢吃苹果,在1号芯片的影响下,对苹果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甚至爱屋及乌,喜欢上苹果手机。

然而这种影响有一个峰值,一旦过了峰值,狂热就会逐渐下降。

等去掉芯片,绝大部分受试者都会在1-2月的时间内恢复到受试前的水平(稍微加强一点),还有人出现逆反心理,看见苹果就恶心。

这让他明白人心的不可操纵!

……

樱井懵懵懂懂,还以为师傅的修炼已经达到了人心的程度,“嗯,我会盯着她。”

陈晓:“除了七眼联盟,其它势力”

说完了工作,陈晓问起了修行,

樱井精神一震,明显对这个更感兴趣,提出了日常修行中困惑。

解疑答惑后就是日常双修,

随着功夫渐深,两人甚至可以在精神层面实现融合,

比如现在,陈晓能模模糊糊感受到樱井心底的爱慕,

……

徐泽宇的死亡并没有引起网友的关注。

民众的热情一旦爆发出来,如同惊涛骇浪,无法驾驭,

最近这几年,陈晓的各项事业都进展得不错。

时代娱乐成了游戏业龙头,数字公司也做出了第一款人形机器人,诺兰生物连续推出多款重磅炸弹……他自己也成了国内首富,

本来就有很多人追捧,

水军挑起这股风波后,一下子点燃了大众的热情,

吹捧言论越来越多,夸奖文章层出不穷,

有人认为陈晓不仅掌握了领先技术,还具有战略智慧;

有人说,陈晓总是在以一己之力担起人类的未来,并日夜兼程试图力挽狂澜。

他随随便便说一句话就能上热搜。

陈氏语录开始出现,

……

仿佛陈晓已经有点像科技领域的圣贤了,但现实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

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即使有人呼吁陈晓是人不是神,起到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人们渴望英雄,

相信历史是由英雄创造的。

并不在乎英雄怎么想?

……

电子科技大学创业基地,

靠着PPT拿到第一笔投资的四人组焦头烂额,体会到了创业的冰火两重天。

虽然没有宣传,但学生之间没有秘密,创业的消息不胫而走,

大家对此看法不同,

有羡慕,有鼓励,有暗讽……

几个当事人却顾不上这些了,

想象很美好,真做起来才发现困难重重,

了解行业情况,做好市场调研,制定商业计划,组建技术团队,寻找合适厂家……

每一件都需要人手,每一步都有困难。

尽管有陈晓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千头万绪的工作还是令初出茅庐的创业小组手忙脚乱。

胡昌盛召集三人开了一个小会,“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得招人,不然的话,进度赶不上计划。”

苏鹏飞问了一个关键问题:“现在招人,那报酬怎么谈?”

要知道他们四个可是没有薪水的。

李冰冰建议道:“可以先从身边同学开始,有感兴趣的就拉过来,现在开工资不太合适,大家都是新手,等做一段时间后再说。”

她虽然没有创业经验,却无师自通。

知道创业初期靠什么最省钱!

杨东旭弱弱回了句,“那个……我有个朋友,学电子工程,可以拉他进来。”

首节上一节574/6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