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废土世界 第632节

柳程程娇羞看他,低声道,“小朋友还在外面呢。”

吴小米应该还没睡。

而瑞和花园的房间并不大,只有一层,隔音一般。

陈晓把玩着软香温玉,“那你声音小点。”

柳程程掐了他一下,

陈晓手指乱动,“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懂得还多呢……”

第572章 未来已来

陈晓当然是说笑,

再怎么不要脸,也不可能明知道有人听墙角还胡作非为。

和柳程程嬉闹一会,就洗洗休息了。

网上的舆论还在继续。

有人苦苦追求流量而不得,

有人一举一动自带光环。

处于风暴中心的陈晓也很无奈,只能挑起另一个热点以求压下去。

3月16日,数字人生公司欧洲区总裁Jessica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表示,“监管AI的研发会适得其反,他们希望打着AI安全的幌子进行监管,目的只有一个,用政治手段干涉经济贸易。”

随着各国监管愈演愈烈,各种法规政策开始落地。

数字公司这边雇佣的专家学者也开始发声,从不同角度对监管政策提出批评,意图浑水摸鱼。

新加坡前涉外部门官员文一介接受采访表示:“过早监管AI只会加强大型科技公司的主导地位,抑制竞争,而开源模型能激励竞争,并让更多人构建和使用AI系统。”

……

与此同时,数字公司也有意扶持一些大公司威胁论。

即将“人工智能监管”塑造成大公司在背后推动。

比如TechInsights副主席奇森曾经表示,监管AI的要求源于一些领先科技公司的“优越感”,这些公司认为只有他们才能安全地开发AI,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傲慢”。

……

当然,数字公司的官方态度一直是客观、冷静、平和的。

数字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小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一代的AI模型并不像一些研究人员声称的那么强大,如今监管领先的AI模型就像在飞机甚至还没被发明时就监管喷气式航空业。”

她相信有一天,机器在大多数领域都会比人类更聪明,但它们将刺激学习领域的第二次文艺复兴,强大的AI系统将帮助人类应对重大挑战,

……

有了新的话题,网友们也开始追逐新的热点,开始关心起人工智能和人类命运了。

上面的人表达太过文艺,远不如普通人来的直接,

有人说,“在应对健康问题和治疗疾病时,每个人都可以使用AI助手来帮助管理我们的日常生活。”

还有人说,“机器统治人类永远不会发生,因为人类太蠢了,统治一群蠢货,有什么成就感。”

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话题也开始跑偏,

“希望机器统治人类早点到来,这样的话,我的房贷就不用还了。”

“据说到了那一天,ai会给每一个人发一个老婆。”

“发老婆,你要聊这个,我就不困了。”

……

“说起发老婆,我讲一个自己身边的故事,一年前,我刑满释放的表弟对我说,国家要给他发一个老婆,我听完嗤之以鼻,这么弱智的骗局表弟相信,难怪会被人忽悠跑到国外挣大钱。”

“表弟大学毕业,被朋友忽悠到国外,搞起了网络赌博,那时我妈还经常夸表弟有本事,自己一个人在厦门买房买车了,后来案发,坐了三年牢。”

“出来后,表弟没工作,一直在家上网,有一天他突然给我说,国家给他发了一个老婆,我没在意,后来才知道,他参加了一个针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改造项目“回归社会”,项目组专门为他配置了一个小姐姐。”

“小姐姐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对表弟关爱有加,不仅鼓舞打气,还能解疑答惑,简直是完美女友当时我就想为什么我没有这么好运气?表弟在她的帮助下,重新回归社会,改造的十分成功,利用之前在国外的人脉,现在开了一家咖啡馆。”

“正当表弟踌躇满志(有钱、有了解),打算向小姐姐表白时,却得知对方只是个ai……”

……

不少网友看到最后,纷纷骂道:

“没那文采就不要写故事,平铺直叙,毫无亮点可言。”

“写的什么玩意,整一个三无产品,无重点,无思想,无感情。”

“创意不错,就是文笔太烂,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写:多年以后,表弟站在电脑面前,准会想起项目组联系他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

小林看着网友的回复,嘴角弯起来,

他知道大家不会相信他写的故事。

事实上,他也不信,

只不过因为网络中那个未曾蒙面的嫂子太过完美,他始终有种不真实感。

“干什么呢,又偷懒。”表哥拍了一下小林的肩膀,

小林“嘿嘿”笑,马上忙碌起来,

他的故事里,所有内容都是真的,唯有最后一句话……

打扫完卫生,小林看到表哥在发呆,知道他又想起嫂子了,

忍不住说道,“表哥,你考虑怎么样?”

表哥回过神,“你别瞎搞。”

小林:“不是,介绍对象,怎么叫瞎搞?”

表哥:“我的情况,对方了解吗?”

小林:“知道,放心吧,人家不介意。”

表哥叹气,“好吧,见见。”

小林见状问道,“表哥,还在想那个嫂子?”

表哥摇头,“不是,就是……算了,生活还得向前看。”

……

“编号ksdc-15623841正式回归社会,建议解除监控。”

一道看不见的信号通过无线光波传达到一个不知名的基地。

基地是一个巨大的厂房,机器林立,人员穿梭,现代与科幻交加。

这就是“社会治愈”项目的大本营,随着一个个刑满释放人员改造成功,参与其中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感受到了震撼。

这就是人工智能。

一个完全分别不出真假的虚拟人。

这个消息一旦泄露出去,必将造成轩然大波。

虽然媒体上经常说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人工智能威胁什么的?

但之前的ai,有特定的环境(游戏),或者特殊的外表(机器人小雪)……大家都知道是假的,知道对方的本质。

而这里的受试者完全是“双盲”,根本不知道“回归社会”项目组的工作人员是假的,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参加实验。

这个结论更让人震撼。

说明智能社会已经到来,未来已来!

这种影响,超乎想象!

第573章 大争之世

随着成功的受试者越来越多,“社会治愈”工程基本可以宣告成功。

而项目的成功标志性人工智能拐点已至。

至此,整个国家机器开始启动。

有人总结过东西方制度的优劣。

国内体制不擅长探索,擅长的就是向着固定目标狂奔。

既然拐点已至,哪还有什么废话,利用体制的优势,集中力量朝着既定目标加油干。

经济领域,“无人工厂”、“关灯工厂”逐渐铺开,替代的不仅仅是流水线上的工人,AI作画,AI对话,AI编程……开始逐步替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

政治领域,通过国家级的平台“交通强国”APP,将十亿级的城市化人口数据进行打通,集结约车、货运、水运、航运等出行大数据,进一步加速城市化,

军事领域,配合卫星、无人机等收集参战数据信息,人工智能兵棋推演出敌军的兵力火力,部队动向、运输后勤后,根据己方的兵力部署和后勤,给出直接的作战方案,

社会领域,AI可以让一个人自愿全盘托出自己最真实的底层信息与诉求,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和影响广大群体的意志,乃至引导大规模群体下一步的集体行动。

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席卷而来。

……

“高啊,实在是高。”徐丰年看着手中的资料,忍不住叹气。

沈强拿起水杯喝了一口,“用长生医药拉拢上层,用人造肉缓和下层,姓陈的想的有点远啊。”

徐丰年:“大势已成,无人可制。”

沈强摇摇头,没办法。

本来以他的级别,还不足以知道“社会治愈”工程,但随着项目成功,牵扯太大(方方面面的变革启动),避免不了消息向外扩散。

或许普通人被瞒在鼓里,但有心人早早得到暗示甚至明示。

徐丰年:“小沈有什么打算?”

沈强苦笑:“我……接受组织安排。”

很多人不希望看到陈晓一家独大,但又不愿意得罪对方。

之前有过宿怨,级别又不低,能力也凑合……天然的反对派。

沈强想反对都反对不了。

还有徐家、万氏集团、郑氏、许向北……这些人都被撮合在一起。

徐丰年看得多了,也不是很在意,“看开点,说不定因祸得福呢。”

作为陈晓的敌人,虽然不是件好事,但起码回到了权力中心,

算是各有利弊吧。

首节上一节632/6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