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145节

  “你也不要自责了。”高育良亲切的拍了拍祁同伟的肩膀,说道:

  “现在问题已经出了,再说后悔的话,也没任何意义,关键是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第255章 分而歼之

  批评家和实干家的最大区别。

  就是前者只会发现问题,然后开始耍嘴皮子。

  而后者不仅能发现问题,还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问题。

  祁同伟是实干家,来见高育良之前,就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老师,我个人认为,查肯定是要查的,关键在于怎么查,才能不让局面失控。”

  “英雄所见略同。”高育良点头回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你再说详细一点。”

  “老师,您还记得新城区的规划,被赵立春阻拦后,我们是怎么把它推动下去的吗?”

  “新城区?”高育良认真回想了一会,试探性的问道:“你打算再来个化整为零?”

  “对,就是化整为零。”祁同伟拿出了自己提前准备的本子,一点一点向高育良介绍:

  “老师,红阳公司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就是因为他们腐蚀了一大批官员。

  他们认为,人多了就法不责众,市委肯定不敢一次性动那么多官员,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要想把这个腐败窝案办好,必须将所有涉案官员,切割开来。

  对此,我把所有涉案官员做了一个统计归纳,觉得他们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类,是已经退休或退居二线的老干部。

  考虑到他们年事已高,不便对他们采取过于激进的手段,重点处理那些打着他们旗号敛财的亲属。

  而对于老干部本身,只要能做到不干扰办案,自觉退赃,并缴纳一定程度的罚款,就放他们一马。

  (这个年代,干部退休了,基本就成功上岸了,除非很严重的犯罪,一般是不追究的。)

  第二类,是老干部们当年的旧部。

  这些人大多是处级干部,在各市直单位,和县区一级党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对于他们,要狠狠的查,除了这个案子,其他问题也要挖出来,以突出我们吕州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

  这么做不仅能平民愤,还能消除干部队伍里的不稳定因素。

  反正到时候追究领导责任,也追究不到您和刘书记的身上。

  第三类,是下辖县区的各地乡镇干部。

  这些人除了一部分科级领导,更多的是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

  他们数量太大,市里根本查不过来,干脆把办案权下放到县区纪委和检察院反贪局。

  让他们独立、自主办案,不要互相通报,市里也不进行干涉,等待他们的上报结果就行了……

  如此一来,这个腐败大案就被分割为诸多小案子,影响力大为下降,不至于给市委造成太大的负面效应。

  另外,再把工作的重心放在追缴赃款上,对于涉案官员,加大罚款力度,刑责和处分方面可以适当减轻。

  只要能追回足够的涉案资金,赔偿受害农民和老百姓的损失,又可以进一步平息事态。”

  祁同伟的提议,算是彻底说到高育良的心里去了。

  这个腐败案子,本身并不复杂。

  最难处理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如何控制负面效应,二是如何平息受害者的怒气。

  这两点,都被祁同伟完美解决了。

  经过深思熟虑后,高育良提出了最后一个疑问:

  “同伟,这么做,有花钱买罪的嫌疑,恐怕会有一批腐败分子成为漏网之鱼。

  他们损失了金钱,肯定心不甘情不愿,说不定会变本加厉,从老百姓身上把这钱加倍捞回来。”

  “老师,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

  对于这些被从轻处罚的腐败官员,不能一锤子买卖,而是要将他们记录在案,以观后效。

  假如他们不知道引以为戒,反而变本加厉的话,那就老账新账和他们一起算。

  我如果还在,那就由我来对付他们,如果我已经调走了,就交给易学习去办。

  易学习这个人,您是知道的,对老百姓宅心仁厚,对腐败分子深恶痛绝,到时候他一定不会手软。”

  “只能这样了。”高育良点点头道:“同伟,幸亏有你,否则我自己还真下不了这个决心。”

  “对于这个方案,我原则上同意,你回去之后,最好再深入分析一下,把细节做扎实。”

  ……

  和高育良达成共识后,祁同伟便可以放开手脚干了。

  这个案子,虽然一开始让他猝不及防,甚至有些惊慌失措。

  但回头再看,却是件大好事,可以让他的办案能力,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

  祁同伟和易学习商议后,决定兵分两路,并制定了详细的办案计划。

  红阳公司的三个老板,以及他们身后的老干部,由祁同伟去和他们硬碰硬。

  而易学习的工作重点,是将那些在职的腐败分子绳之以法……

  王志飞再次坐到祁同伟面前的时候,态度没有上次那么嚣张了,显得非常毕恭毕敬,像一个乖孩子。

  因为他已经通过内部消息,得知市纪委将严查此案,甚至连办案思路,也都略知一二,想要靠法不责众来脱罪,非常难。

  更重要的是,他彻底了解了祁同伟的背景,知道自己面对的不是市纪委,而是刘和光、高育良,以及李达康。

  这么强势的人物,动起了真格,自己恐怕凶多吉少。

  但在王志飞心里,还是有一个侥幸的,毕竟他家老爷子退休前,到省人大当过一阵子的副主任,享受副部级待遇。

  虽然老爷子现在没权了,但如果全力斡旋的话,刘和光等人未必不会给一点面子。

  因此,他在被市纪委隔离审查的时候,采取了拖字决,一味的避重就轻,装傻充愣。

  实在被逼急了,就直接装死,说自己头疼,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但祁同伟是什么人,事情他可以不做,可一旦做了,就必须有个结果。

  王志飞越是这样,他越是不信邪,非要从他身上打开突破口。

  毕竟,这是个难得的锻炼机会,搞定这个已经过气的官二代,可以为将来对付赵立冬和赵瑞龙积累丰富的经验。

  当然,祁同伟也不会傻乎乎的和王志飞打消耗战。

  他甚至连疲劳审讯的手段都没用,而是从侧面收集王志飞的犯罪线索。

  与此同时,王志飞的老爹王耀文也没有闲着。

  为了给宝贝儿子脱罪,他拉着张老脸,在京州上跳下窜,还找了不少省领导。

  只可惜他在省里没有太大影响力,根本没有主要省领导愿意趟这滩浑水。

  四处碰壁之后,王耀文开始另辟蹊径,认真分析起汉东政坛的格局,并很快有所斩获

  他找到赵立春,声泪俱下的控诉刘和光与高育良。

  说他们排除异己,搞政治清洗,试图把吕州变成他们的独立王国。

第256章 常委会上的较量

  对于王耀文的来访,赵立春心里很是厌恶。

  一个高级退休干部,住着干休所的大房子,拿着不菲的津贴,衣食无忧,就应该安分守己的颐养天年。

  养养花,打打拳,遛遛鸟,下下象棋什么的……

  王耀文却跑来跑去,到处告状,成何体统。

  不好好管教自己的儿子也就罢了,出了事还罩不住,去求别人替他出头,实在是丢人现眼。

  但厌恶归厌恶,赵立春还是客客气气的接待了王耀文。

  毕竟对方是享受副部级待遇的人,退休之前,两人在工作上也有些接触,多少得给点面子。

  结果聊着聊着,赵立春又突然觉得,今天与王耀文的见面,真是见对了。

  对于吕州,他心里一直憋着口气。

  先是在吕州新城的规划上,败给了刘和光与高育良,遭遇了近年来的最大一次挫折。

  然后把李达康派去吕州抢地盘,没想到李达康却叛变了,平白无故损失了一名大将。

  这样的局面,用赔了夫人又折兵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怎能不令他耿耿于怀。

  但考虑到现在吕州是铁板一块,赵立春便决定先忍一忍。

  等到明年省委换届,自己当上了省委书记后,再跟他们慢慢算账。

  如今王耀文的控诉,又让赵立春忍不住动了心思。

  自己完全利用此事,对刘和光与高育良展开攻击,说不定能提前把吕州的局面撕开一条口子。

  就算不成功,引起了他们的反噬,被追究的也是王耀文。

  送上门的好刀子,不用白不用。

  ……

  几天后,在省委常委会上,赵立春与刘和光之间,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正面冲突。

  率先发难的自然是赵立春,他对省委书记孟长兴说道:

  “长兴书记,最近有位老同志反映,有些地方的领导,搞小团体,拉帮结派,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的团结。

  这样的情况,省委必须引起重视。”

  孟长兴也被王耀文骚扰过,知道赵立春口中的老同志是谁,问道:

  “立春同志,你说的那位老同志,是不是原省人大副主任王耀文?”

  “没错,就是王耀文,这位老同志已经找了我两次,反应了不少问题,并希望我能在省委会上转达一下他的意见,请各位领导讨论讨论。”

  孟长兴心里和明镜似的,赵立春这是要对刘和光开炮了。

  他这个省委书记是过渡的,不想参与两人之间的纷争,便把目光投向了刘和光。

  早年,刘和光担任省委副秘书长的时候,赵立春是省政府秘书长,两人就有一些矛盾。

  后来赵立春先行一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刘和光的领导,两人看上去一团和气,实则是面和心不和。

  如今,刘和光是省委专职副书记,虽然级别和排名都低于赵立春,但至少有了与之较量一下的底气。

  只见他拿起茶杯,润了润喉咙,接过了话茬。

  “长兴书记,立春省长,王耀文的话根本不可信,他儿子搞了个红阳公司,卖假化肥假种子假建材,并腐蚀了不少领导干部。

  王耀文到处告状,是为了混淆视听,帮他儿子脱罪。”

  “有这种事,不会搞错了吧?”赵立春故作惊讶状,又道:

首节上一节145/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