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212节

  这么大一笔飞来横财,怎能不动心。

  于是,当天下午,苏春宝就找人拉回了一车建筑材料,自己亲自动手,开始抢盖违章建筑。

  邻居张阿姨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奇怪的问:“春宝,你好端端的,盖什么房子?”

  “张阿姨,我儿子下半年念初中了,他想要个自己的房间,我这做爹的,又买不起商品房,只能自己盖一个,凑合着用。”苏春宝忽悠道。

  “政府都贴公告了,我们这一片全部要拆,你现在盖房子,不是多此一举嘛?”

  “政府的事情那里说的清楚,虽然公告贴出来了,但真正开始动工,盖好房子,鬼知道要到猴年马月,我怕儿子等不及。”

  苏春宝没有如实相告,但张阿姨也不是好糊弄的,回去一琢磨,立刻明白了。

  苏春宝那小子,这是要临时加盖违章建筑,骗政府的赔偿。

  张阿姨赶紧把住在别处的儿子找回家,让儿子也请人回来盖违章房。

  不仅如此,她还是个大嘴巴,对外到处宣传,说盖违章房能赚钱,而且能赚大钱。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两天,整个棚户区的住户全都知道了。

  于是,大家全部行动起来,拉着水泥、砖头等建筑材料的小四轮不断进进出出。

  之前盖了违章建筑的,现在继续盖,没盖的人觉得吃亏了,也跟着一起盖。

  屋后有空地的,肯定要盖,没有空地的,干脆直接盖到门前的过道上。

  甚至还有人,把自己的屋子扒掉一部分,放上预制板,两层三层的往上加盖。

  建筑工人也立刻变得抢手起来。

  原本工资四十块一天的泥瓦匠师傅,涨到五十六十、七十八十,甚至一百块一天。

  小工也从二十一天,涨到四五十一天。

  就这个工资,还不一定能请到人,有人干脆自力更生,反正马上就要拆的,质量差点也无所谓。

  附近卖建筑材料的商人们,也是最大受益者,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溢,哪怕连续涨了好几回价,积压的库存照样一抢而空。

  郊外的砖窑和空心砖厂,则加班加点,应付市场需求。

  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都是奇葩,他们竟然认为,现在市政府有钱,让老百姓占点便宜是理所当然的。

  再加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本身也是棚户区的住户。

  于是听之任之,隐瞒不报。

  直到一个礼拜后,一间质量极差的违章房突然倒塌,不仅使正在房顶铺石棉瓦的房主摔断了腿,还砸伤了一个路过的小男孩。

  街道办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组织人手,前往阻止。

  这么多违章建筑,万一发生大面积坍塌,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但棚户区的人,已经被即将到手的赔偿款冲昏了头脑,压根不肯听指挥。

  他们在现场,就暂时停工,他们一离开,立马又加班加点的干。

  无奈之下,街道办只能选择往上汇报。

  ……

  这几天,祁同伟和相关单位领导,忙着制定建筑公司的招标标准、成本核算等工作,所以一直没有到棚户区去视察,以至于被蒙在鼓里。

  如今听说,棚户区出现大量抢盖违章建筑的现象,并且还导致了事故。

  祁同伟连忙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往棚户区。

  和上次来相比,整个棚户区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目光所及之处,遍地都是新盖的违章建筑,周围人头攒动、声音嘈杂。

  原本三四米宽,可以通轿车和小型货车的过道,如今只剩下一米左右,仅能走个自行车。

  沙子、砖头、石棉瓦等等,以及废弃的建筑垃圾丢的到处都是,灰尘漫天,满目疮痍……

  祁同伟忍不住摇了摇头,说道:

  “曾副市长,你带着其他同志,分成几组,四处走走看看,多拍几张照片,把现场情况,真实的记录下来。”

  又道:“小全,你跟我一起,到上次去过的几户人家走走。”

  祁同伟去的第一户人家,便是曾经聊过的中年大哥。

  此时,中年大哥没有在门前劈柴,而是在屋后的空地上搅拌砂浆。

  见祁同伟出现,他立马丢下手里的工具跑过来,从兜里掏出一包万宝路,热情的道:

  “领导,你们又来了,抽支烟?”

  祁同伟摆摆手,示意自己不抽。

  “大哥,你这是在干嘛?”

  “搭个临时的棚子。”

  “这是违章建筑知道吗?”

  “我知道啊,马上不是要拆迁了吗,这样可以多要点赔偿款。

  放心,我不会为难你们街道办的,你们现在来了,我立马停工,等你们走了之后再干。”

  因为街道办此前一直对此行为睁只眼闭只眼,大哥也没有多想,直言不讳。

  祁同伟有些无语,又道:“这种行为,涉嫌骗取政府拆迁赔偿款,不合适吧?”

  “我也知道不合适,但大家都这么干,我如果不跟着干,岂不是吃大亏了,再说,市政府有的是钱,给谁不是给?”

  见他的话如此理直气壮,祁同伟也懒得和他继续说下去,直接调头走人。

  身后还传来中年大哥的声音:

  “领导,谢谢你们啊,等赔偿款下来,我请你们吃饭。”

第353章 如何解决

  市长办公室内。

  祁同伟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脸色铁青,眼神极不友好。

  副市长曾国盛、梅源区委书记金亮、区长汪钦东和几名相关单位领导,站在办公桌前,全都低眉顺眼,战战兢兢。

  “你们站在干什么,都坐下说话。”

  副市长曾国盛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沙发,脚下却没有动,而是小心翼翼的说道:

  “祁市长,对不起,棚户区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全都是我的责任。”

  祁同伟说道:“曾副市长,你不用跟我说对不起,现在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把情况搞清楚,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陶局长,棚户区里一共有多少抢盖的违章建筑,数据统计出来了没有?”

  住建局局长陶海成回道:“祁市长,截止到目前,参与加盖违章建筑的住户一共有九百八十七户,已建和在建面积约为2.76万平米。”

  2.76万平方米,每平米一千,也就是2760万。

  和棚户区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相比,这个钱并不算非常多,完全可以给。

  但这不是钱的事,必须刹一刹这股歪风邪气。

  祁同伟看了一眼材料,说道:

  “各位,我先把丑话说在前头,这两千七百多万,市政府没有预算,一分钱都不会给,怎么解决问题,你们必须自己想办法。”

  曾国盛说道:“祁市长,我个人建议,立即由公安、城管等部门成立一个联合执法队,进棚户区清理现场,把所有新盖的违章建筑全部强制拆除。”

  “动用公安队伍,拆除违建,会造成什么影响,你想过没有?”

  “影响确实不好,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那些住户肯定不愿意配合,没有公安维持秩序,怕是拆不了。”

  “不行。”祁同伟摆了摆手,道:“绝对不能用公安,这事没得商量。”

  “那就只能让城管和街道办的同志上了,就怕会有很大阻力。”

  “曾副市长,你说了半天,都是强拆,难道就没有想过,采取别的办法?”

  “别的办法?”

  曾国盛用眼神和金亮、汪钦东交流了一下。

  金亮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他是梅源区委书记,棚户区属于也在管辖范围之内,现在出了问题,自己责无旁贷。

  “祁市长,是我的工作没做好,必须向您,向市委市政府检讨。

  接下来,我会组织区里的同志,还有街道办的人,一起深入到棚户区里,挨家挨户去讲政策,说服他们主动拆除违章建筑。”

  “街道办主任现在在哪里?”

  “就在外面,要不要叫他进来?”

  “不必了。”祁同伟脸上露出一丝狠色。

  “这件事,街道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他们能早一点发现问题,汇报上来,就不会是现在的局面。

  而且据我了解,街道办内部有一些人,也住在棚户区,家里也搞了违建,这是什么性质,不用我多说了吧。

  你告诉这些人,十天之内,必须说服棚户区的住户,自行拆除违章建筑,否则一律免职,以示惩戒。”

  “十天?”金亮一脸为难,道:“祁市长,时间会不会紧了点?”

  “十天是给街道办那批人的,不是给你和梅源区的,你们的时间是二十天。

  如果住户不愿自行拆除,也行,到时候我可以免费帮他们拆,但是这部分赔偿一分没有,盖也白盖。

  假如到了最后,你们也无法说服他们,那么这多出来的两千七百多万,全部由梅源区来出,你和汪区长,自己想办法凑吧。”

  “这个恐怕……”

  “怎么,你有不同意见?”

  “没有,没有。”汪钦东见祁同伟的眼色突然凌厉起来,赶紧扯了扯金亮的衣服。

  “祁市长,我们梅源区保证完成任务,绝不给市政府增添麻烦。”

  “好,既然你们有信心,那就回去工作吧,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

  在十天内,就要说服棚户区全部住户,自行拆除违章建筑,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说白了,祁同伟是要把街道办那帮人全撤了。

  身为政府工作人员,不好好履行自己的职责,配合市政府的工作,反倒助纣为虐,间接鼓励群众搭建违章建筑的行为,甚至还参与其中。

  这样的人,已经不仅仅是不作为那么简单了,甚至涉嫌渎职,留在干部队伍里何用?

  不把他们处理了,以后的棚改工作,就别想顺利开展……

  对于梅源区委区政府,在二十天内,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掉这件事,祁同伟同样不抱太大希望。

  原因很简单,在实打实的利益面前,光靠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要么采取强制手段,要么必须具备极高的政治智慧,能够对症下药。

  就祁同伟自己而言,根本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也不认为梅源区的同志能办到。

首节上一节212/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