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79节

  “一开始不敢认,你是汉东大学的风云人物,那么的优秀,按理说应该分配到省市机关,怎么会到乡镇来工作了,而且,你看起来好像比以前黑了好多。”

  “呵呵,我们党员干部,要服从组织安排,在哪干不是干,至于皮肤黑了,应该是这两年为了工作到处跑,给晒成这样的。”

  第二天上午,荀牧野等人又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做了一些细致的采访,吃完午饭后,便准备启程回省报社。

  祁同伟给他们各准备了二十斤茶油、两罐茶叶和一大袋子山货,至于红包,想一想又算了。

  他感觉荀主编还算比较正派,直接给红包说不定会引起反感,暂时表达一下心意就可以了,就算真的要送红包,也得多打几次交道之后,看情况再定。

  临行的时候,方怡还特地给祁同伟留了个私人联系方式,让祁同伟去京州的时候,打电话给她,让她尽一尽地主之谊。

  ……

  三天后,《汉东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国务院领导对国企改革的最新指导意见,而在它的下面,又用了大概1/4版面,刊登着另一篇报道,标题是:

  《现代愚公开出村民致富路记金山县基层干部祁同伟》

  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祁同伟在紫溪带领村民致富的事迹,第二部分则讲述了祁同伟是如何让一家濒临倒闭的乡办企业起死回生,并做大做强的。

  《汉东日报》是汉东省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和党报一样,所有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要订阅。

  虽然并没有太多人会认真去看报纸,但对于各级领导来说,头版的内容还是必须要学习一番的。

  这篇报道的效果显而易见,祁同伟的被关注度陡然提升了好几个级别。

  金山县率先炸开了锅。

  前来道贺和邀请赴宴的电话络绎不绝,祁同伟就是有三头六臂,恐怕也不够用。

  易学习、李达康和高义把他叫去,狠狠的表扬了一番,并让县委宣传部跟进,大力宣传他的优秀事迹,号召全县干部群众向他学习。

  就连王子衿也大为受益,因为高义的关系,她本来就是宣传部的红人,如今更是众星捧月,在部里的地位直逼常务副部长柳云起,所有人都夸在赞她的眼光好,挖了个超牛潜力股……

  相对而言,岩台市的动静要小了很多。

  刘和光毕竟已经调走了,无法直接给予祁同伟奖励,只给他打了个电话,提醒他戒骄戒躁,要继续努力,一旦时机成熟,就把他调到身边,委以重任。

  新任市委书记何文住,对祁同伟没什么印象,辖区内的一名普通科级干部,干出了成绩,事迹上了省报,当然也是好事,但年轻人嘛,容易骄傲,也不宜捧的太高,让秘书长以市委的名义,表扬一下就可以了。

  高育良的心情则有些复杂。

  两个最优秀的弟子,论能力和人品,肯定是祁同伟更胜一筹,可侯亮平又很可能是自己的未来女婿,想不偏心都不行。

  头疼的是,侯亮平那小子现在一点都不长进,去了司法所之后,并没有吸取教训,依然我行我素,很快就把领导和同事全得罪了,成了个公认的刺头。

  亮平啊亮平,你倒是快点成熟起来啊,我的忍耐是有限的,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就别怪我棒打鸳鸯,所托他人了……

  反倒是遥远的京州,震动又大了些。

  赵立春觉得挺惋惜,像祁同伟这样年轻有为的干部,如果能收为己用,无异是如虎添翼。

  但这份惋惜只持续了不到几分钟,因为他基本已经在与梁群峰的竞争中胜出,再过几个月就会升任省长,距离汉东省最高权力只有一步之遥。

  以后重权在握,有的是青年才俊来投,少一个祁同伟,也无伤大雅。

  输家梁群峰则显得非常沮丧,没能拿下省长宝座,意味着自己的政治生涯基本已经结束,很快就要退居二线,最多就是享受正省部级退休待遇。

  偏偏两个儿子又不成器,不是从政的材料,诺大的政治资源无人可以继承。

  唉,要是梁璐晚生十年就好了,那样的话,以她的美貌,一定能让祁同伟动心,梁家也算后继有人。

  事到如今,只能指望高育良了,但愿他能知恩图报,将来飞黄腾达之后,会善待自己的三个子女。

  最憋得慌的还是陈岩石。

  他干过革命,又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自以为阅人无数,洞若观火,却在最关键的人选上看走了眼。

  本以为祁同伟和女儿陈阳谈恋爱,是心怀不轨,想要借着他的政治资源往上爬,没想到祁同伟却如此硬气,主动和陈阳分手,靠自己的能力,从绝境闯出一条生路。

  儿子陈海虽然也不错,但为人过于本分,性格还有些木讷,并非从政的好材料,哪怕自己拼尽全力,最多也只能将其扶到相同的位置上,想要再进一步,难如登天。

  反观祁同伟,在基层不断创造奇迹,仅仅两年的功夫,就当上了乡长,这种逆天改命的本事,只要有人扶持,前途不可限量。

  假如自己把老战友的资源也注入到祁同伟身上,必定能助他一飞冲天,莫说超越自己,就连执掌汉东,甚至最终登顶,都不是没有可能……

  又过了五天,这篇报道被转载在《汉东内参》上。

  省委书记李维民看完之后,用钢笔在祁同伟的名字上画了个圈,又在边上轻轻的点了一下。

第142章 李达康走了,高育良升了

  九六年底到九七年初,是汉东省各级党委政府换届的时间,下辖的12个地级市、98个县区(县级市)和一千多个乡镇都要选举出新一届领导班子。

  选举的顺序由下而上,最先启动换届工作的是乡镇。

  12月中旬,红山乡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召开,一共选出一正三副,四位乡政府领导。

  乡长采取等额选举,就是走个过场,祁同伟做为唯一的候选人,毫无悬念当选。

  副乡长实行差额选举,候选人四选三,原来的副乡长刘彬和许志勇连任,最后一名副乡长是县里派下来的秘书江建军。

  他本来是给专职副书记尹国平服务的,现在尹国平已经离开,能让他到乡里当个副职,也算不错了。

  在差额人选上,孙连城和祁同伟有意安排了叶飞,虽然叶飞不可能当选,但这也是个履历,对将来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好处。

  值得一提的是,叶飞在选举中也得了三十几票,只比江建军少了不到十票,险些成了跳票的副乡长……

  乡镇选举工作结束后,县区(县级市)和地级市的选举随之开展。

  易学习原地踏步,继续担任金山县党委书记。

  李达康当了两年县长后,因为出色的政绩和上头有人,被破格提拔了,而且他跳过县委书记这一步,直接升任岩台市副市长,并进入市委常委序列,在市政府领导中排名第三。

  随着李达康高升,他身后的一批人跟着往前迈了一小步。

  县长选举,也是等额选举,专职副书记高义无悬念当选,而高义留下的位置,又由常务副县长王大陆接手。

  县政府排名第三的叶鹏副县长,升任位置重要的常务副县长,分管交通的副县长丁义珍因为修路有功,进入了县委常委序列,这两人的提升都相对比较大。

  此外,原府办主任杨一鸣,也升任副县长,成为一名副处级领导干部……

  相对而言,岩台市的人事变动,和祁同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目前值得他关注的只有三个人。

  市委书记何文住,卸下了市长的担子,不再继续一肩挑。

  专职副书记张萍,在与常务副市长王刚的竞争中,笑到了最后,升任岩台市长,也是汉东省唯一的地级市女市长。

  高育良更是在一片惊奇声中,直接升任专职副书记,成为岩台市的第三把手,同时依然兼任政法委书记。

  虽然市委专职副书记也是副厅级,却离正厅只有半步之遥,下一步就是市长,甚至可能直接当上市委书记,就算上不去,只要资历够了,同样是可以享受正厅待遇的。

  要知道,此时高育良进入政坛才仅仅一年半的时间,而很多人在副厅这个级别上兜兜转转十几年,直到临退休,也无法迈上正厅的门槛。

  ……

  党政部门换届期间,因为人事调动和权力的变更,往往在具体工作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懈怠。

  而我们国家是大政府模式,一旦政府工作懈怠了,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九七年一月底,距离春节不到半个月的时候,金山县各地的农村基金会突然发生了挤兑现象。

  事情的起源是几天前,县农村基金总会副会长唐有林在自家小区六楼晒太阳的时候,不小心被绳子绊了一下,导致坠楼身亡。

  这本是一起普通的意外事故,却因为唐有林的身份,当天就出现了谣言,又因为官方辟谣不及时,迅速在县城范围流传开来。

  有说唐有林是跳楼的,有说他是割脉的,有说他是上吊的,甚至还有人说,唐有林是喝农药死的。

  虽然死法五花八门,但死亡的理由却非常统一:唐有林是因为基金会出现严重亏空,所以畏罪自杀了。

  发生了这种事,储户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把自己的存款取出来,于是县里和各个乡镇的农村基金会门口,全部排起了长龙,红山乡也不例外。

  祁同伟站在乡政府三楼的窗户前,看着不远处密密麻麻的人群,心里和明镜似的,基金会去年过年前就已经出现危机,拖了整整一年之后,终于正式爆雷了。

  这时,孙连城走了进来,说道:“同伟,没想到农村基金会的问题,会因为一起谣言暴露出来。”

  “老孙,虽然这是个乌龙事件,但基金会的运作太不规范,坏账呆账比例太高,确实已经难以维持,爆雷是迟早的事。”

  “幸亏你提前发现了端倪,把那些不良贷款追了回来,加上最近几个月玻璃杯厂上交的八百多万利润,也一起还了进去,现在我们乡基金会上有将近两千万资金,应该出不了大问题。”

  “我们乡的问题是不大,但其他地方就难说了,一旦出现挤兑,几乎没有哪家基金会可以应付,搞不好会弄出大动静,就怕到时候要全面清偿,我们填窟窿也是个麻烦事。”

  “唉,我再过几个月就要调走了,没想到又碰到这种事,真是一刻都不让安生。”

  祁同伟吃了一惊,问道:“你要调走了,调到哪去?”

  “我之前服务过的陆寒书记还记得吧,这次换届他也升了,现在是京州市光明区的区委书记,昨天打电话给我,问我愿不愿意去他那里。”孙连城解释道。

  “那是好事,光明区是副厅级单位,你过去之后,有陆寒书记照应,应该很快就能再上一台阶。”

  “承你吉言,但愿吧。”

  虽然红山乡基金会账面充裕,但每天放在柜台上的资金并不多,只有八十万,没过一会,就被取得干干净净。

  后面的人取不到钱,便以为基金会真的没钱了,也不顾工作人员的解释,开始破口大骂起来,内容粗鄙不堪,别提有多难听了。

  他们骂完了基金会,又骂乡政府和县政府,市政府也被连带着遭了殃。

  突然,有眼尖的人发现了站在乡政府楼上的祁同伟和孙连城。

  “看,祁乡长和孙书记在那里,基金会是乡政府办的,出了事乡政府也应该负责,我们去找他们要个说法。”

  众人听了这话,立刻停止了骂声,乌泱乌泱的向乡政府走来。

  祁同伟见此情景,轻轻笑了笑,说道:“老孙,我们下去吧,给他们一个说法。”

第143章 独善其身

  目前祁同伟在红山乡的威望如日中天,这些没有取到钱的人们虽然心里很愤怒,但在他的面前,并不敢过于放肆。

  于是都规规矩矩的站在院子内外,推举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出面说话。

  “祁乡长,孙书记,我们知道你们也不容易,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但那些存在基金会的钱,全是乡亲们的血汗钱,如果取不出来,岂不是要命了吗?”

  “老人家,谁跟你们说,基金会的钱取不出来了?”祁同伟反问道。

  “现在到处都传遍了,说基金会的钱都被贪污完了,有严重的亏空,县里基金会的头头都畏罪自杀了。”

  “这些都是谣言,你们不要轻易相信。”

  “可是祁乡长,我们今天确实没有取到钱嘛。”

  “我们乡基金会有的是钱,根本取不完,但是因为保险柜太小,所以每天只准备几十万,你们一窝蜂的来取钱,当然很快就没了。”

  “剩下的钱去哪了?”

  “都存在县城的金库里。”

  “那如果我们明天再来,能取到钱吗?”

  “没问题,但你们必须先登记预约一下,让我知道大概的数目,明天可以让县里金库的运钞车,多送一点钱过来。”

  “祁乡长,你是乡亲们最敬佩的人,可不敢骗人,真的不管多少钱都能取?”

  “你们等我一下。”祁同伟回到楼里,不一会又走了出来,手里多了一个文件夹,朗声说道:

  “现在我给乡亲们交个底,我们红山乡的基金会,一共吸纳了四千二百多万的存款,目前账面上有两千一百万元现金,剩下的钱都通过贷款放出去了。

  如果所有的储户都来取钱,那确实是不够取,别说我们红山乡基金会,就连国有四大银行也取不出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你们也看到了,乡里现在有一个玻璃杯厂,生意火爆的不得了,每个月都能创造几百万的利润,就算基金会贷出去的款真的收不回来,我们乡政府也有实力兜底,绝不会让你们的存款少一分钱。”

  这番开诚布公的话,立刻引起了现场群众的共鸣,尤其的来自紫溪和高家村的人,开始帮着祁同伟说话:

首节上一节79/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