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91节

  “祁书记,您请说。”

  “你们水泥厂一年需要多少吨石煤?”

  “三十万吨。”

  “舒厂长。”祁同伟摇了摇头,道:“看来你还是没有诚意,我不和没诚意的人谈生意,你请回吧。”

  “不不,祁书记,你听我解释。”舒永安立马知道,祁同伟也摸了他的底。

  赶紧解释道:“一共是五十万吨,三十万吨是我弟弟永平负责的,另外那二十万吨,是其他领导负责,我做不了主,说了也没用啊。”

  “如果我希望你把这五十万吨石煤的份额,全都给我们暖水乡呢?”祁同伟亮明了态度。

  “这个嘛……有点困难,祁书记,您也是当领导的,这里面的道道,我不说您也明白,我不能坏了规矩。”

  “克服不了困难?”

  “真的很难办,还望祁书记能体谅一下。”

  “行,我体谅你。”祁同伟也不想逼人太甚,又问:“你弟弟给水泥厂供货的价格是多少。”

  对于这个商业机密,祁同伟还真没打听到,他找的人级别不够,只知道用量,不知道具体价格。

  但舒永平可不这么认为,他老老实实回道:“四十二块钱一吨。”

  祁同伟心想,有这么暴利?

  从暖水乡到林城市,只有九十多公里路,运费大概十五块钱一吨,开采成本最多不会超过五块钱,还有二十二块的利润。

  舒永平一年能赚六百多万,才给乌石村五十万,太黑了。

  念及于此,祁同伟打算再多争取一点利益。

  “舒厂长,看在你如此坦诚的份上,我愿意接受你的和解,只剩下最后一个条件。”

  “您说。”

  “我们暖水乡只要每年三十万吨的供货权,但必须先预支半年的石煤款,至于这个钱是水泥厂出,还是你们哥俩先垫上,你自己看着办。”

  “这个。”舒永安沉吟不语。

  毕竟半年的货款需要六百三十万,不是小数目,而且这个钱厂里最多只会预支一点点,大多数还要自己垫付。

  祁同伟看他犹豫,为避免横生枝节,又补充了一句:“我们暖水乡政府,只要求签两年的供货合同,两年之后,舒永平的事情一笔勾销,你们愿意继续买我们的石煤最好,不愿意的话,我也不勉强。”

  “成交,祁书记,就这么定了。”舒永安听了之后,立马拍板。

  这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对舒永安来说,四百五十万不用赔了,等于是拿一年零三个月的供货权,给弟弟脱罪,虽然代价也不小,但至少还能承受,两年之后再把钱赚回来也不迟。

  对祁同伟来说,有了这六百三十万的预付款,可以立即推动暖水乡的种植养殖计划,剩下的两年内,还会有六百多万的利润,用于补充乡财政。

  届时,乌石村的石煤也算完成了历史使命,到时候再彻底关停,还乌石村绿水青山。

  ……

  六百多万虽然看起来不少,但摊到全乡八万多人口头上,人均还不足一百元,依然是杯水车薪,必须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于是,祁同伟决定集中力量办大事,先树立一批先进典型。

  乡委乡政府发了一条通告,让所有28个行政村,按照人口千分之一的标准,不足千人按千人算,推选种植养殖示范户。

  每户可以获得一万元财政补贴,以及为期一年的五万元无息贷款,用于生产。

  只要有过小规模种植养殖经验的群众都可以参与报名,由村委会根据人品、口碑、吃苦耐劳等因素,择优录取。

  名单交上来之后,乡政府还要去各村走访,如果发现有关系户、走后门等徇私舞弊现象,并找到确切证据,当事人和村委会干部一律就地免职,以诈骗和侵吞公款的罪名,移交法办。

  通知一发到各村,立马引起了轰动,全来报名的老百姓把各个村委会挤的水泄不通。

  那可是白给的一万块啊,还有五万无息贷款,存银行一年也有六七千了,要知道暖水乡的年人均纯收入不过才八百多元,这么大一笔巨款,搁谁能不心动?

  以拥有五千多人口的最大村乐町村为例,村民们为了争取六个指标,就上演了人性的疯狂。

  有小规模种植养殖经验,希望做大做强的人来了。

  家里养了猪和鸡鸭,想趁此机会试一试的人来了。

  没有养过任何家禽家畜,只会种地的老农民来了。

  一些村干部的七大姑八大姨,居然不信邪,想要火中取栗。

  甚至就连那些公认的懒汉、成天无所事事的地痞流氓和神志不清的树先生,也试图来碰碰运气……

  乐町村的支书乐进和村主任乐毅,被弄得哭笑不得,几天下来,光忙着劝退不合格者了,实际工作一点进展都没有。

  无奈之下,乐进只得到乡政府求助,请祁同伟亲自出马,镇镇场面。

  “行,我跟你回去,见一见这帮牛鬼蛇神。”

  乡政府到乐町村不过一公里,几分钟就到了,远远望去,此时村委会附近密密麻麻,估计有近千人之多。

  祁同伟的车刚开进来,便有眼尖的村民认出来了,现场立马少一两百人。

  等祁同伟一下车,在场的人哗啦啦走了一大半,那些懒汉和地痞流氓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倒是有位树先生不肯离去,嚷嚷着要乡政府发钱给他娶媳妇,引发众人哄堂大笑。

  祁同伟没有笑,板着脸问道:“他家里人在哪,赶紧过来把他领走。”

  树先生的娘站了出来,道:“祁书记,他是神经病,我们也拿他没办法,要不您发发慈悲,施舍点小钱,帮他娶个媳妇呗。”

  “你领不走?”

  “领不走。”

  “那行,乐支书,村里的治保主任在哪,让他过来。”

  治保主任立马跑了过来:“祁书记,您有什么吩咐?”

  “法律管不了神经病,但是可以管神经病的监护人,你把他娘控制起来,等下送到派出所去。”

  此言一出,树先生的娘立马带着树先生溜之大吉,又引发众人一阵哄笑。

  祁同伟摆摆手,道:“行了,大家都安静下来,我很忙,今天抽时间过来,是想帮你们解决问题,希望乡亲们都能配合。”

  “祁书记,我们一定配合您。”剩下的两三百人,家里都养了各种各样的家禽家畜,或者自认为是种菜高手。

  但祁同伟接下来的话,立马把九成以上的人给排除了。

  “这次是树立种植养殖示范户,必须要有一定的经验,家里养猪少于五头,养鸡鸭鹅少于五十只,种菜面积少于一亩地的人就不要参与了,这三个条件,至少要达成一样,才能进入候选。”

  有些人提出异议:“祁书记,您说的我们也能办到,只是没有本钱,家里也没有地方,才不能达标的,如果您把贷款给我们,就没有问题了。”

  “你们也不要着急,如果真的想通过劳动致富,乡政府一定会支持你们,这样吧,我回去研究一下,帮你们每户也争取一千元无息贷款。

  你们拿到钱之后,自己再凑一点,都用在生产上,到时候乡里会不定期下来巡查,如果你们干的好,那么就有资格竞争下一批的补贴和贷款。”

  “祁书记,真的吗,这么好的政策,还有下一批吗?”

  “岂止是一批,我们乡委乡政府的目标,是在全乡打造种植养殖基地,所以会长期扶持帮助你们,争取让所有老百姓都走上致富的道路。”

  “太好了,祁书记,我们一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期望。”大家都知道祁同伟曾经带领红山乡致富过,对他非常信任。

第166章 侯亮平再次挨揍

  离开乐町村后,祁同伟重新设计了一份种植养殖推广计划书。

  把示范户的候选人标准细化了一下,只有符合要求才能报名,另外,在乐町村许诺的一千元无息贷款方案也加了上去,在全乡范围推广实施。

  涉及的资金,估计会超出预算好几百万,这笔钱,先由乡财政垫上。

  为此,他还特地召开了一个党委会讨论,没有人表达不同意见,提议全票通过。

  忙完了种植养殖初步推广任务,已经快到十二月底了。

  按照金山县的惯例,工作年周期是按照农历计算的,元旦到春节之间,基本都处于放羊状态,要等到春节假期结束后,才会公布新年的工作计划,之前在红山乡也是如此。

  但祁同伟现在是一把手了,而且他知道,九八年上半年,金山和岩台政坛会出现重大的人事变动。

  此时此刻,他必须争分夺秒,在元旦到春节之间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多干一些事,也给自己的前程都添加一丝砝码。

  于是,乡政府上上下下,全部上紧了发条,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来年计划。

  政府工作计划嘛,总是洋洋洒洒一大篇,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空话套话,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看。

  大家最关注的,主要还是经济发展目标。

  祁同伟给暖水乡定下的目标是:九八年全乡生产总值增长100%,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可支配收入也各自增长100%。

  最近两年,受国际经济形势恶化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速度也开始放缓,省市地方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增长率普遍跌回了个位数。

  因此,大家对九八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都不高,在七八个百分点左右,暖水乡的工作计划公开后,立刻引起了金山县和岩台市一片哗然。

  虽然大家都知道,祁同伟之前在红山乡干的不错,担任乡长期间,确实完成过全乡GDP年度翻倍的壮举。

  但白纸黑字写进政府报告,相当于断了自己的后路,万一实现不了,对他和刘彬的业绩考核是会有负面影响的。

  祁同伟到底是想要出风头,还是他真有把握,实现这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就在祁同伟忙着应付各路领导电话问询的时候,侯亮平那小子又挨揍了。

  ……

  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祁同伟持开放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不支持的原因很简单,这政策违反自然规律,有点不太人道。

  不反对的理由也很充分,因为人口爆炸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而且这个年代的国情,也确实难以承担人口爆炸的压力。

  在祁同伟个人看来,解决人口问题,还是应该算一笔经济账。

  国家不允许你生的时候,你偏要生的话,就应该按标准缴纳计生罚款。

  你不想生的时候,国家希望你生,也不能空口白话,应该多发点钱,予以鼓励。

  当然,祁同伟只是一个小小的基层干部,决定不了国家政策,他所能做的,就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妥善能解决问题,避免矛盾冲突。

  因此,自从他当了暖水乡的乡党委书记之后,暖水乡的计生制度也相对宽松。

  要超生就得交罚款。

  不交罚款就不能超生。

  既要超生,又不肯交罚款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必须躲到外地去,别在乡政府的眼皮子底下生。

  如果上述几条,一条都做不到,那就是有意刁难乡委乡政府,只能采取一些强制手段,否则的话,情况可能会失控,以后的工作更没法干了。

  对于这些头铁的超生户,之前已经有儿子的,一律强制引产,之前没儿子的,取消一切惠民政策,直到补齐计生罚款为止。

  按理说,暖水乡的规定相比于其他地方,已经非常人性化了,计生办的工作不会特别难,更不至于动不动挨打。

  可侯亮平偏偏就挨打了,而且挨得还不冤。

  这次他带队去的是夏家村,处理一个已经生过一儿一女的孕妇。

  夏家村,听名字就知道是个宗族村,村里绝大多数人都姓夏,孕妇的名字叫夏桂香,她男人叫夏江。

  这种宗族村最大的特点,就是村民们都沾亲带故,所以比较团结,凝聚力非常强,不仅能够一致对外,极端情况下,还有可能聚众对抗上级政府和执法部门。

⑥|④|⑥)|①|③|⑥).*(@|⑥|⑤|⑨|

  既然有这样的背景,那侯亮平去执行计生规定的时候,就应该谨慎点,趁村民不注意,搞个突然袭击,把夏桂香带上车,然后拉回乡卫生所引产就完事了。

首节上一节91/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