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角色附身开始的悠闲生活 第202节

  “这种小事,等回头不行的时候再找人吧。又不是什么大事,能花点钱办的最好不找人。”张岚解释道。

  刘晓雨想了想说道:“其实这话不能这么理解,如果对方用不到你,自然是找人不如花钱。如果双方都有需要的话,找人比花钱好。交际交际,就是这样来回请托几次,慢慢的就有交情了。”

  张岚失笑道:“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事,这种事情我觉得谈交际还不如花钱。”

  “不是这样的,就是小事其实才好谈交情,慢慢的就联系起来了。”刘晓雨连忙说道。

  张岚挥了挥手:“以后再说吧。现在用不着求人,又不是我办事,不值当欠人情。”

  张岚也知道有时候欠点人情或者适当让别人欠点人情是一件好事,但是这种擦边球的事,还不是给自己办的,当然是能用钱就不托人情。

  在京都这边暂且不说,在老家,张岚这张脸还是能卖点人情的。张岚不想让自己的人情太过于廉价了。

  欠的人情越少,自己的人情就越有价值。当然这个前提是自己能提供他人不能提供的东西。

  当自身存在独一无二的价值的时候,人情这时候就显出价值来了。

  不然的话,当你不能给他人提供对外的价值,就是钱再多的人情也是一文不值。

  刘晓雨提供的药材不少,张岚将他们收了起来,到了晚上的时候,张岚拿出了十八份的金疮药。

  客厅的沙发上,张岚将其中的九份张岚直接给了刘晓雨,随后和惊喜的刘晓雨说道:“这一半我先给你了,剩下的这九份你和你姐谈吧,我就不管了。”

  说罢张岚冲一脸惊喜的刘晓雨挥了挥手,将茶几上剩余的药物向秦咏君那里一推。张岚站起身说道:“这剩下的事你们两姐妹自己谈吧,我就不管了,我洗漱去了。”

  针灸馆,张岚坐在门口的躺椅上晃晃悠悠的看着手机,不时的乐的笑眯眯的。一旁的俞玲玲正拿着手机和人说着悄悄话,张岚听了几句似乎是在和人商量十一的时候去哪里玩。

  门口的玻璃门被人推动,随着清脆悠扬的风铃声响起,张岚转过头看向了门口。

  紧接着张岚连忙起身到了门口,伸手搀扶着一个个颤颤巍巍的老太太进了门。

  张岚扶着老太太坐到了一旁的沙发上,随后和一旁的俞玲玲说道:“玲玲去给这位奶奶倒杯水。”

  坐在沙发上的老奶奶连忙摆了摆右手,有气无力说道:“不用不用,我不渴。”

  随着俞玲玲端着茶杯放到了茶几上,张岚搬过凳子在另一边坐下后和老太太说道:“奶奶你这是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啊?”

  老太太的说话声音很含胡,不过口音和普通话很相似,张岚听得不是很费力。老太太是听门口的保安说张岚这里可以针灸,想让张岚给她看看她的腿,最近一段时间疼的厉害,都快不能走了。

  说话间老太太还从她随身携带着的布袋里抖抖索索的拿出了户口本和一些别的本子,说自己有户口本和贫困证明,看病的话国家是给她报销的,让张岚不用担心她拿不出钱。

  张岚接过老太太拿出来的各种证件先放到了一旁,微笑着和一旁的老太太说道:“奶奶我先给您把个脉,顺便看看您腿疼是哪里的问题。其他的咱们等会再说好不好。”

  见老太太点头,张岚伸手先给老太太把了把脉,随后用功德灵眼看了看老太太身体的大致情况。

  之后张岚深吸了一口气,沉思了一会和一旁的老太太笑着问道:“奶奶,您是自己过来的吗?家里还有别的人吗?”

  老太太说她还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张岚问她有没有什么联系方式的人时候,老太太从随身带着的布袋里拿出了一个老年机递给了张岚,说上面记得有号码。

  张岚接过手机,打开后翻着电话本。电话里的号码记得有几个,但是张岚翻看通话记录的时候,发现通话记录上面最近的通话记录已经是一个月之前的了。

  张岚陷入了沉默,想了想还是按照最近的通话记录上,有电话本名字的电话打了过去,结果刚刚拨号,一拨打就听到了提示音说您的电话已停机。

  张岚揉了揉眉心,想了想拿过老太太刚刚要递给他的各种证件。

  张岚大概的翻看了一下,老人名叫王翠花。从户口本上看,现在户口上面只剩老人自己和一个外孙女的户籍。

  想了想张岚拿着自己的手机给老太太的通话记录上的最近一个电话打了过去。

  让张岚意外的是,电话打过去之后,张岚说起了王翠花的名字,对方居然说不知道。然后张岚觉得可能是对方不知道老人的大名,就说起了老太太的外貌特征,结果对方还是说不知道。

  直到张岚说起这个电话一个月前和老人可能通过电话,对方才开口说道他这个月才换的手机号,原来谁打的电话他是不知道的。

  挂了电话之后,张岚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将心底的阴霾驱散开。

  张岚准备拿手机再给老人存的其他人的电话打电话,一旁的老太太插口道:“孩子不用打了,就是打通了也没用,家里没其他人了。”

  张岚愣了一下,连忙问道:“奶奶您刚不是说您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吗?”

  老人摇了摇头说道:“都不在了。”

  一声都不在了让张岚沉默了,想了想干脆拿着老人的手机给服务商打去了电话。现在的问题是老人的电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机了,张岚打算先问清楚号码之后,先让老人手机畅通再说。

  刚刚的时候张岚看过了,老人这样的情况,按理应该有专门的帮扶对象的。

第569章 谁人照顾

  就是帮扶老人的对象再不负责任,张岚觉得对方应该也会时不时的打个电话的。

  张岚找人不是为了别的,主要老人的病情张岚虽然能治疗,但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最好是能有个人时不时的去照看一下。

  问过号码之后,张岚给老人的手机上充了两百块钱,本身已经欠费三十多了,充的少了还不如不充。

  充过话费,张岚将手机放到了一旁,起身和坐在沙发上的老太太说道:“奶奶咱们去后面吧,躺那针灸床上我给您针灸。”

  “坐在这里可以吗?”老人面有难色的问了一句。

  看着老人的衣服,张岚有些明白了老人的顾虑,笑着说道:“您坐这也可以,就是等下针灸的时候您的腿可别乱动,等会扎着针呢。”

  张岚起身去后面的针灸室里拿东西换衣服,俞玲玲跟在后面问道:“张岚,这个奶奶我该怎么登记啊?”

  “户口本不是在那里吗,等会你照着户口本上登记就行了,病情什么的等会我来写。”张岚随口说道。

  “那等会诊费怎么写?”俞玲玲接着问道。

  张岚想了一下说道:“没有的话不写就是了,这个还用问怎么写吗。”

  将老太太的裤腿挽起来,张岚看着骨瘦如柴的老人的双腿,心里叹了一口气。

  不过张岚也没说什么,随着一根根的针灸针扎了下去,张岚和老人说道:“奶奶,这个要留一会针,您坐这里腿可千万不要动啊。”

  见老人点头,张岚还是有些不放心。说过之后又拉过一旁的俞玲玲,让她在一旁看着老人。

  怎么说呢,老人毕竟上了年纪了,你就是吩咐的再详细,他嘴上答应的再好。如果没有人看着他,你不让他做什么他反而会越想做什么。

  老小孩老小h孩,到了一定的年纪后,老人和不懂事的小孩子其实没什么差别的。

  张岚坐在办公桌旁的椅子上看着手机的时候,另外一边俞玲玲坐在凳子上和老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居然聊了起来。

  张岚没说话,不过在一旁倒是竖起了耳朵。

  随着俞玲玲的好奇询问和老人的回答,张岚倒是清楚了老人王翠花的情况。

  王翠花今年八十六了,下面两女一儿都已经早早的去世了,据说是她丈夫那边有遗传性的高血压病症,三个孩子差不多都是因为类似的疾病去世的。

  至于王翠花的身体是一直很好,几年前还照顾过外孙女的在本地上学。

  但是随着前两年王翠花在孙子家不小心摔倒之后,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后来更是需要人照顾了,这时候孙子的家人就开始觉得老人是累赘了。

  之后随着相处越来越不好,老人在家中都快没了立足之处。社区几次上门调解也是无用。最后无奈之下,老人从孙子家中搬了出来,在社区的协调下,找了附近的一个半荒废的四合院中搭了个棚子临时居住。

  后来社区还给老人办了低保和其他的生活保障,至于老人说的贫困户,张岚刚刚翻看了老人的证件是没有发现的。

  如果老人真的是贫困户,别的不说,单单是负责她的对口负责人就不会让老人这样。

  等了半个小时起针的时候,张岚看着茶几上老人的手机叹了一口气,冲过话费之后也有一会了,居然没有一个电话打过来。

  起针的时候,张岚给老人释放了一个普度众生,别的也没多做什么。

  又转念想了想,快九十的老人,下面已经没有儿女了,指望下面的孙子辈再去赡养老人,张岚摇了摇头,如果老人家里上代人有这个习惯还好,小辈的有样学样,总有老人一口饭吃。

  但是如果家中没有老人或者之前就没人做过,现在如果想让做小辈的去赡养老人,这个难度确实有点大。

  而且生活自理和生活半自理的老人,照顾起来其实是天差地别的。

  旁边的俞玲玲已经登记好了老人的情况,针灸完之后张岚将老人掏出来的东西一样一样的又让她自己放了回去。

  倒不是别的,老年人上了年纪之后记忆力会变差,如非必要,张岚尽可能的让老人自己动手整理她自己的东西。

  不然的话,到时候万一老人来一句在张岚这里看过病之后,自己的东西就丢了之类的,那岂不是无事惹得一身骚。

  等到一切收拾好之后,还是没有人给老人打来电话。这个张岚就管不了了,有些事情不是他能改变的,或者说他帮不了那么多的人。

  将老人送出大门口,看着老人沿着人行道慢慢前行,张岚叹了一口气。

  不过现在的老人比之刚才她从外面准备推门进来的时候,那情况不知道好多少了。

  回到针灸馆,俞玲玲问推门进来的张岚:“刚才看病该怎么记?”

  “就按平常计就行了。最多就是诊费罢了,不收也没什么。”张岚挥了挥手说道。

  俞玲玲点了点头说道:“好吧。不过等改天再过来怎么办?刚刚你说治疗费国家会报销,之后人再过来怎么办?”

  “再过来就在看呗一两个人没什么。”张岚眼前透明面板浮现,看了看上面的功德数字,随后张岚很肯定的和俞玲玲说道。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遇见了这人间疾苦,张岚肯定要伸手帮一帮了。

  写着门诊病历的时候,张岚想了想拿过了手机,刚刚他记得老人和俞玲玲在聊天的时候,说最后是哦街道干部帮了他。

  这样的话,张岚开始给人打电话。说实话,他还真没想到在京都这地方还有这样的事。关于最后老人说的街道给她协调了一个半荒废的四合院搭棚子,这个张岚就更加觉得不可思议了。

  就算张岚新的针灸馆这片地方比较僻静,但张岚觉得街道应该还没缺心眼到在一个半荒废的四合院给人居住的地步。

  不管是拆迁还是重建,有人居住和没人居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更别提现行的法律还有一个买卖不破租赁的说法,张岚觉得街道就是给老人协调一个廉租房也不可能让老人搭个棚子去住到四合院里。

  张岚的电话是打给黄元香,这种事情找谁都不如找她,想必黄元香应该清楚这里面的内情。

刚刚到家,今早一更,请见谅,勿等。

  不知道什么时候写好,建议明早再看,请见谅

第570章 内情与照顾

  电话打通之后,张岚一提老人王翠花的事情,本意是想着请黄元香找人了解一下,没想到张岚刚一提名字,黄元香就知道了说的谁。

  王翠花在这附近的几个街道社区都是挂了号的,当初因为赡养的事情,老人把孙子孙女都告上过法庭。

  但是怎么说呢,最早的时候老人行动方便的时候,因为老人儿子去世的早,一开始还好,后来随着年龄渐长,慢慢的老人的女儿就受到了王翠花的重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老人手上的各种证件和补贴就到了女儿的手里。

  刚开始老人的孙子还是不在意的,京都爷们,自己奶奶在家住着吃顿饭,怎么也有老人一口饭吃。

  但随着老人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之后,吃药和看病的事情就摆到了台前。

  原本老人是应该有钱的,但这个钱在后来老人交到了女儿手中之后,等到需要看病的时候,老人女儿不在了。而老人自己又没有钱,这就有问题了。

  用老人孙子的话就是:他也不图老人的钱,但是王翠花还能动的时候每天都没歇着过,经常会找个灵活做。

  他是没花过老人的钱,但从老人住到他家到现在,老人平时也不花钱,衣食住行什么的都是家里人给她置办的。

  等于老人手中的钱,除了给小辈发个红包或者零花钱之外,大多数的时候都应该是存起来的。

  这么些年下来,不说有多大的数字,五六万总该有的吧。

  但现在是查询老人的各个银行账户,也就几千块钱。查询支出的记录,找到老人的外孙和外孙女,却是没人承认这个事。

  再问老人,说是这个钱给了女儿让她办什么事了,但具体是怎么用的老人也说不清楚。

  在问的急了,老人就说在家里的时候吃喝花了,具体花哪里了不知道,反正就是在家花了。

  就这样孙子急了,提出赡养归赡养,要么几家共摊,要么其他家照顾他家多出钱也行。反正是他不管了。

  后来老人在外孙女的支持下上了法庭,认为丢了面子的孙子就更不松口了,不管你们怎么说,我就是不管了。法院判我一个月给多少就给多少的,反正按照法律上来说,现在老人的三个子女都已经去世,接下来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都有赡养义务,大家按照法律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几场官司下来,就形成了现在的这种情况,老人无人照顾,该打的生活费都按时会打,但是其他的什么都不管。

  社区也是没办法,京都脚下,原本是打算把老人送公立敬老院的,但是打官司之前因为老人孙子的存在,并不算孤老人员,条件不符合。

首节上一节202/3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