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角色附身开始的悠闲生活 第228节

  随着需要做的事情的增多,能够注册成功的诊所上面的福利也在增多,现在上面主要就是要一步步的推进网络化平台。

  挂了电话之后,对方给张岚发了一个最新的中医诊所规定。

  张岚看了看之后想了一下,如果要把执照改成中医诊所,张岚现在的针灸馆是没什么问题的,大部分的硬性基本条件都没问题,就有一点有问题,就是如果要煎药的话,一定要有一个有证件的技术人员。

  又低头想了一会,张岚忽然笑了,想得太多了,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事。而且自己是有关系的,没有关系的时候需要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当你有关系的时候,你只需要对病人负责好就行了。至于别的方面的风风雨雨,自然而然的就不会留到你的身边。

  张岚忽然明白了过来,自己这是一时之间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比较低层的位置。实际上现在想想,根本没必要考虑那么多。自己又不是什么庸医,挣钱也不是靠什么坑蒙拐骗,单纯的治病而已,如果没有关系,举报什么的或许有点麻烦。

  但现在自己背后有关系,治疗也是有效的,这个时候有什么举报也是罚酒三杯罢了。

  拿过手机,张岚给吕茜打了个电话,和她说了一下针灸馆的事情,让她找人把针灸馆的性质改成中医诊所,还有必备中药专业技术人员,自己现在不给人提供煎药功能不就行了,也不是什么大事,自己又不靠那点中药费用挣钱。

  还有开会什么的,顶多重要的会候去露个脸,平常的时候招呼打过去,张岚相信不会有哪些不长眼的过来找自己。

  能混官场的都是人精,大多数的时候,基层做事的人员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对于在基层的人来说,你有关系就一定要露出来,单纯的唬人一时可以,时间久了就不管用了,再没有比基层的办事人员更懂得迎高踩低的了。

  想通了之后,张岚打过电话就不再想这方面的事情了。纯属多此一举,其实就是张岚不说,招呼打过去之后,之后就没有什么小鬼再来了。

  这种相关的小道消息是传的最快的,张岚想起自己刚毕业的时候混的一家国企,只要部门里进来一名新员工,要不了三天这个员工背后有什么人,是什么背景,怎么进来的他们能给你弄得清清楚楚的。

  只要你有一点是他们惹不起的,那么在具体的岗位上,背地里挖坑就不提了,这种事情要看个人的心理。

  但是从表面上来看,你能看到所有不如他的人多他都是笑脸相迎的,到哪都恭惟着你。哪怕是那种再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初期的时候这个新员工想做什么事都不会太反对。

  闲着无聊,张岚和一旁的俞玲玲说了一声,随后把自己面前的电脑打开,登录上了工作微信的网页版。

  等到最新消息同步过之后,张岚开始翻看最近几天的求诊信息,看有没有什么熟人的消息。

  之前的电话号码张岚大学毕业刚工作的时候一同学是推销电话卡的,张岚当时帮他冲的业绩,还有他当时拿出来的优惠和号码都比较好,所以后来张岚一直都没有换过号码。

  直到有了游戏面板之后,求医的人多了,加上到了京都这边之后,张岚才换了一个手机号码。

第636章 同学

  京都这边换了号码之后,原来的老号码张岚也没有丢,平常只是把它当作了工作用的电话。

  但是还有一些没怎么联系的朋友和熟人记得是他原来的号码,因为新号码张岚只通知了熟悉的经常联系的人。

  微信上同样是如此,出了那些看病问诊的人之外,有些好友虽然不怎么联系,但也没到需要把人好友删除的地步。

  然后张岚有空了之后,时不时的会翻一翻上面的信息,因为好友太多,有时候信息能看到,有的时候信息多了之后,张岚自己会点一部分批量已读,是不看具体的信息的。有时候俞玲玲也会帮着批量点一部分。

  而且俞玲玲比张岚靠谱多了,张岚大多数的时候只要名字不是备注的认识的名字或者他知道的,就直接内容不看点成已读。

  而俞玲玲在处理的时候,私信信息大多数都会看一下对方的说的是什么事。只有一些公众号的信息她才会直接批量已读。

  张岚有阵子没给人看病了,微信上的咨询信息并不多,大多数都是之前张岚看过的病人再问,和最高峰的时候通过短视频平台查询添加的私聊信息不同。

  想起短视频平台,张岚顺手拿过手机,划开屏幕之后点开了自己的关注,看着俞玲玲拍的最新的短视频。

  ‘嗯’,最新的一条短视频是俞玲玲的吐槽视频,大意就是说张岚又是半个月了没在诊所,今天终于又来坐诊了。

  看看三位数的点赞量,再看看俞玲玲六位数的粉丝量,只能说是真的过气了。张岚笑呵呵的想到。

  过气了也好,张岚平常也看短视频,但一般不发。俞玲玲就不同了,最高峰的时候一天她能发近百条视频,后来张岚给她几次针灸之后,随着外貌逐渐的和常人无异,俞玲玲反而越来越安静了。

  从之前的一天最少十几条视频,到现在一天也就一两条,有的时候干脆就不发。

  刷了一会短视频,张岚的注意力又重新放回了微信上面。这种事情张岚无意识的时候经常出现,常常就是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心血来潮之下就放手去做另一件了,很典型的为人做事三分钟热度。

  翻了翻微信,这时突然一条新的信息引起了张岚的注意,看到头像后张岚觉得好像有些熟悉,就点开了对话框看了一下聊天信息。

  看着上面发过来的信息,张岚楞了一下,还真是熟人。是之前的一个高中同学,两人大概有差不多十年没联系过了。

  同学名字叫丁当,当时上学的时候,张岚和他的关系很不错,尤其是那会网络游戏正开始流行,两个人放暑假的时候为了上网和顺便打游戏,一起在工作室给人当代练做了一个夏天。

  后来张岚结工资的时候和老板发生了冲突,两个人一起老板还有工作室的其他人打了一架,到最后钱没挣到不说,还被警察叫了家长,因为两个人下手太狠,把老板给开瓢了。

  不过因为当时两人是未成年,还是工资纠纷引起的打架,最后在警察的调解下是各回各家了。

  之后一直到后来张岚大学毕业之后两三年,两人还一直保持着联系。

  后来在社会上时间长了之后,两个人打工距离的远,加上种种原因,慢慢的也就没了联系。

  丁当发来的信息就是一个简单的问候:“忙什么呢?”

  接着又说了一句:“我是丁当,兄弟还记得我吗?”

  张岚顺手回到:“这话说的,当年咱俩一起战斗的事情,到现在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呢。好久没联系了,最近怎么样啊?”

  “一般吧,你呢?现在做什么?”

  ……

  聊了几句寒暄了一番之后,丁当说了他联系张岚的意思。今天他回老家参加一个亲戚的宴席,在席上听到了有人提起张岚,他问了问之后,根据对方说的名字和地址信息,猜测就是张岚,这才发微信想验证一下。

  丁当的母亲去年脑出血住院,到现在还在轮椅上坐着。吃席的时候亲戚们问候丁当母亲情况的时候,谈论起这个病,说起周边的谁谁谁,认识的那个人有了这个病。

  当时有个邻桌的亲戚听到后提了一下张岚,说张岚治疗中风偏瘫这种病特别的利害,就是听说现在好想去京都了,一般不在家。

  其他人仔细的问了一下,没想到还有另外的人也知道张岚。又说起丁当母亲的病情的时候,都说如果当时丁当母亲能及时找到张岚治疗,说不定早就能自理了。

  但现在就说不准了,听说张岚已经有段时间不在本地看病了,有时候回家会看一下,但也就是看看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外地人知道消息后,他早就走了。

  丁当问了一下张岚的信息,因为这个名字很熟悉,后来知道是马集镇之后,丁当就更猜测是他认识的同学张岚了。

  随即丁当翻了翻微信,找到张岚的头像后给他发了信息。

  一开始丁当并不确定微信张岚还在不在用,已经这么多年没联系了,电话他觉得张岚可能早就换了,但微信说不定张岚还在用,他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给张岚发了个信息,没想到这么些年过去,两人好友还在,同样微信也没换人。

  张岚笑呵呵的回道:“不止是微信还在用,电话我也没换,就是觉得这个号码用的时间久了,有好些多年不联系的朋友记得都是这个号,万一那天想起来了打个电话,联系上了都开心嘛。”

  说起丁当母亲的病情,张岚很直接的道:“这个等你回去之后把阿姨最近的检查报告和发病时的片子发给我,我先大概得看一下,不过照你说的情况,和没病之前一样我不能保证,但肯定会比现在强。具体的治疗的话我现在在京都,你现在在哪工作那?”

  “我在南江呢,不过没事,等我回家了我带着母亲去BJ找你,你现在是在医院工作吗?我到了怎么找你?”丁当开口问道。

  “我在这边自己开了一家医馆,什么时候等你来了我给你发位置。要是近段时间没时间的话年底我回老家,到时候我提前给你信息,去老家看也是一样的。”张岚回答道。

第637章 一次见效

  “行,现在我在人宴席上呢,等会我给家里打个电话,晚上回家商量一下。看看去哪里找你看病,麻烦你了。”

  “不用这么客气,这有什么麻烦的。对了,这个号码是我京都的号码,你存下号码之后加这个号码的微信,这个我一般都能看到。原来的微信人太多了,信息我都是隔一段时间才看一次。今天这会我正好看信息呢,你就发过来了,要不等我看到信息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正准备挂电话,张岚想了想连忙提醒道。

  “行,那今天真巧,我发信息你正好就看到了。”丁当笑着说道。

  “可不是嘛,不过这也证明了当年的血酒没白喝。”张岚哈哈笑道。

  挂了电话后,想起当年两个人打架之后,私下里拜把子喝酒的事情,张岚笑着摇了摇头。

  一直不联系也就那样,这现在突然联系上了,想起过往的事情依然是历历在目,就是之后怎么就没了联系呢。

  现在想想,差不多还是钱闹的,再好的朋友感情也经不起几次借钱的消耗。

  那会两个人都是毕业后刚出社会,张岚刚开始进的是一家国企,丁当进的私企。一开始张岚的工资不高,但是发的时候比较稳定。

  丁当那会在私企是干一段时间就受不了十二小时制,经常不久就换一个地方工作,所以手上的钱是时多时少。

  两个人都爱玩游戏,那会工资也低,经常性的不是没钱上网就是没钱交房租吃饭了。今天你借我三百,明天我借你两百的,一开始还好,两人都是单身,手里能存个钱。

  之后有了暧昧对象和新朋友之后,两人手上的钱就都不够花了。这时候互相借钱借了几次都没有,日常的活动交际都有各自的朋友圈,慢慢的联系就少了。

  交情还在,就是时间久了,慢慢的不联系了。提起来当然还是朋友,有什么忙能帮的依旧会帮。

  晚上的时候,丁当的电话就打了过来,他已经买过票了,他父亲带着母亲从他家里上火车到京都,丁当这里从沧河上车到京都,次日上午到,让张岚给他发一下具体的位置,到时候他直接打车过去。

  张岚把位置给他发了过去,顺口问了一句明天用不用去车站接他,丁当说他坐的普通列车,他父母从南江出发,到时候肯定会晚点,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到,让张岚不用等他。

  挂了电话后,秦咏君在一旁问道:“是你的同学吗?明天要不要来家里住,用安排吃饭吗?”

  张岚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他来是给他母亲看病的,等明天看过病之后再说。”

  “行,要是吃饭需要我的话,你和我说一声我好安排。”

  次日,针灸馆,张岚坐在办公桌旁,开始指挥着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子活动手脚。

  最后把过脉之后,张岚和一旁的青年男子说道:“阿姨之前的检查报告有拿过来吗?”

  丁当连忙将手上的一个袋子拿了出来:“都在袋子里装着呢,从一开始到上个月住院的时候,所有的检查片子都在。”

  张岚拿过袋子,把里面的检查片子一一拿出来看了看,最后和丁当说道:“看情况还可以,我先给阿姨针灸一次,看看恢复的情况怎么样。”

  说罢张岚起身让丁当推着轮椅和他一起往一旁的针灸室走去,新的针灸室这次装修更像是一个宾馆的大床房,二十多平米的房间内,靠墙的中央放了一张一米六的家居床,旁边除了几张凳子之外,没有别的东西了。

  这样的装修还是张岚参考别的私人医院的针灸室做的改正,原来张岚觉得中风的针灸需要多来几次,好掩盖一下自己的法术内核。

  结果前一段时间上网的时候,张岚无意间看到了一个推广报导,有的医生的针灸说的是在病人四肢不能抬起的情况下,如果是发病初期,通过针灸当时就有极大的改善,三天的针灸就让人能够从一开始的躺在病床上变成可以活动自如了。

  张岚一开始看到后还以为是老一套的骗子手法,后来经过仔细的查询资料之后才发现,这一种针灸技术的发明人是工程院的院士,而且查询之下,相关的视频报道和推广他的针灸疗法的报道很多。

  张岚仔细查询了一下,发现报道的不能说错,但是那些公众号有些避重就轻了。

  技术是真的技术,治疗也是真的有效果。

  但张岚看到的视频公众号上,不约而同的截取的都是部分视频,整体的视频报道和发明人的原话根本就不说。

  创始者的原话就是他的针灸技法治疗中风偏瘫之所以有奇效,除了在针灸方位上不同之外,还特别的讲究医生的技术。

  也就是通过特定的穴位,需要医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出规定限度的针灸手法,然后治疗才是有效的。

  那些手法不达标的,就没有他所说的效果,或者说起效很慢。对方从创造出来针灸手法,到后来开始推广,就花了十几年,再到后来大规模的推广,又是十几年,说明这种技术主要就是看人,大规模推广复制的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

  不过张岚倒不在意这个,他在意的是原来早就有三天见奇效,视频里坐在轮椅上的病人当场能行走的神效。

  不管是推广还是怎么样,都有人开了头了,张岚自己根本没必要遮遮掩掩的。

  张岚重点的观察了一下视频中对方行针的手法,又通过论文看了看针灸的穴位,最后张岚的决定就是直接挂羊头卖狗肉。

  对方所用的针灸穴位只有三个部位,比之前张岚密密麻麻的针灸好多了,就是针灸的时候需要不停的用手指急速抖针、颤针。

  按照创始人在视频中的说法,如果在针灸的时候,抖针颤针不能达到每秒最低多少的幅度,那治疗就是一点效果没有。

  如果能达到多少多少的幅度,治疗就极其有效果。原理就是通过急速的抖针颤针,手动刺激已经丧失了功能的神经系统,用针灸发出信号把他们重新激活。

  这种原理下,不管是轻症还是重症,就是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因为是通过针灸来刺激神经恢复功能,所以治疗的越早,神经恢复的就越快。治疗的越晚,神经恢复起来就越难。

第638章 站起来

  让丁当扶着他母亲躺在了床上,张岚拿着针灸针开始针灸。如果用对方视频中的技术,衣服初期是不用怎么管的,针灸的就三个部位。手腕、脚面和人中三个地方,不过这样的针灸需要有人在一旁看着。

  因为抖针的时候如果真的刺激到神经系统,四肢会不由自主的跳动,需要有人在旁边帮忙按着四肢。

  随着针灸针刺下,张岚用手指开始急速的弹针抖针,紧接着随着一道莲花浮现,丁当母亲的手臂猛的向上一抬,一旁的丁当连忙按着手臂。

  另外一旁丁当的父亲也急忙走到另一边帮忙看着另外一侧的手臂。

  在丁当母亲时不时的哎哟声中,张岚笑着说道:“这有反应是好事,怕的就是没反应。”

  等到开始在脚部弹针抖针的时候,张岚直接让丁当和他的父亲先一人按着一边。脚和手不一样,手的反应病人就是再有反应也不过弯一下手臂。但脚部的反应就不一样了,一旦有反应了说不定直接就翻身或者踹出去了。

  等到最后针灸完成的时候,张岚看起来没什么事,反而丁当和他的父亲母亲三人都是满头大汗。

  丁当母亲是针灸的原故,丁当和他的父亲就是纯粹的累的。主要是按着手臂和胳膊的时候,两人不敢太用力也不敢不用力,力道控制的没那么好,时间久了就比较累。

首节上一节228/3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