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角色附身开始的悠闲生活 第3节

  “中,听你的,怎么都行。”赵大娘很是信任。

  张岚站在赵大娘的身后,伸手轻轻捏了几下赵大娘的肩膀,刚刚开始用力,赵大娘便直呼疼得很,将肩膀和脖子按了几次,张岚便心中有数了。

  “大娘您这是老毛病了,一时半会的不好办,我先给您扎几下缓解缓解。”

  “可不就是老毛病,你大娘我这几十年了都是这,能缓解一天是一天。”赵大娘很是不在意。

第6章 开始针灸

  张岚拿过针包开始给赵大娘针灸:“大娘等下万一有点疼你可别动啊,跑针了就该流血了。”

  “没事你扎吧,大娘我保证不动。”

  张岚想了想,还是没给背上和头上扎,虽然他知道在背上和头上扎了会更好,但他现在还是一个在街坊邻居眼里玩电脑的人,扎扎肩膀胳膊没什么影响,动头就不要给人带来烦恼了。

  张岚将手上的针灸针快速的顺着穴位扎好,没等赵大娘反应过来,张岚嘱咐到:“大娘我这扎好了,你先和我妈闲聊,等会好了我给您起针。”

  “张岚这孩从哪学的手艺,真不赖。我以前也扎过针,都没扎的这么快还不疼。”赵大娘对着张岚母亲李英夸奖到。

  “我也不知道他从哪学的,前几天他倒是说等他爸出院了他给他爸治病,我说你这孩你会吃。谁知道还真会针灸。”母亲李英很是高兴。

  张岚拿着镊子翻着酒精杯里的银针,脑海里翻着中医科中的祝由术,想着应该用什么作为安身立命的生活,还得升级。功德功德,行善积德。总觉得事情一团乱麻,还是慢慢来吧。

  张兰清楚自己的本性,作为一个80后的独生子家庭,从小到大没吃过苦,没受过累。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连地边都没踩过几次。大学毕业后在外打工,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甚至于和人打交道的关系也处不好。虽然现在有了外挂,但骨子里的懒惰本性,注定了他做不成什么大事。

  边走边看,慢慢改变,现在总比以前要好多了。张岚看着眼前的透明面板,现在的社会已经不需要他这样的人去做什么贡献,那就做好自己拥有的。修身齐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要走的路。

  “张岚,该拔针了,到点了吧?”母亲李英喊道。

  “差不多可以了。”张岚走到赵大娘身后开始起针。

  张岚边拔针边嘱咐:“大娘您这就是长年累月累的,颈椎病,肩周炎,我瞅着腰上也是这样,有空啊您还是去医院拍个片子检查检查,不能一直硬撑,小病变大病。”

  张岚其实已经把赵大娘的病看得差不多了,颈肩腰腿痛,这种慢性病其实要不了命,技术好的针灸就能缓解很多,但赵大娘脖子疼的主要病根不是这个,张岚也没法开口,总不能直接说赵大娘你快去医院查查吧。

  “不用浪费那个钱。”赵大娘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肩膀,又左右转了转头部。

  “就是管用,这一扎我这感觉脖子这里轻松多了。”

  “管用都中,啥时候不舒服没事了就来俺家叫您侄儿给你扎一下,又不是什么大事。”母亲李英大包大揽。

  “这那中,不过我看张岚这孩的扎针技术可以,李英你不是说张岚辞职不干要来家吗?我瞅着在家开个针灸馆就可以。”赵大娘对张岚的手艺很是夸奖。

  母亲李英乐的合不拢嘴:“张岚你看您大娘夸你,中,就听您赵大娘,等过一段就叫张岚开个针灸店。”

  张岚在一旁只是微笑,看着母亲和赵大娘在哪里吹嘘。还开针灸店,执业医师证能从天上掉下来啊。

  听着母亲李英和赵大娘在哪里闲聊,张岚将起出的不锈钢针收拢好,丢进了一个专用的垃圾桶里,针灸店是开不了的,中医执业医师证一时半会是拿不到的。不过张岚倒是有了自己的想法。

  闲聊间银针的消毒已经差不多了,张岚将银针用镊子从酒精杯里夹出来,用纱布擦拭好,准备开始给父亲针灸。

  经过母亲李英和邻居赵大娘的针灸,母亲李英对张岚的针灸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信任。看着张岚开始给父亲张大海针灸,连忙进入里屋准备帮忙。赵大娘也好奇的进了里屋观看。

  看着三寸多长的银针一点点的刺入下巴,然后又抽出来重新刺进去。

  赵大娘忍不住和母亲说道:“李英我瞅着怎么这么害怕不敢看呢,我先出去了。”

  “没事嫂子,你去忙吧,我这需要在这扶着大海不让他动,就不送你了。”

  张岚将下巴咽喉扎好后,又拿了几根银针将父亲张大海的四肢全部扎上银针,看着张岚前前后后的扎了二十多根银针,母亲李英忍不住的问道:“张岚你扎这中不中啊,不中咱可别混扎。”

  “妈你放心吧,你之前不是去医院的康复科看过了吗?这病不针灸不行的,有没有效先不说,我这技术肯定不会越来越坏。等会起完针你喂俺爸喝一盒纯奶试试,肯定比以前强。”张岚胸有成竹,宗师级中药医理能是开玩笑的。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张岚一肚子的记忆和经验,但却实实在在的半点动手经验都没有,所以他现在还不敢扎头部,但是四肢和下巴的部位他之前可是给自己试过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看着躺在床上的父亲似乎想说话,张岚忙开口阻止:“爸你先别说话,下巴哪里扎着针呢,等会我给你起了针再说话。”

  张岚坐在床边握着父亲张大海的手:“爸你放心吧,等会给你起完针你就知道了,您儿子我有这个把握。”

  接着又对母亲李英说道:“妈你也放心,我这心里有数。”

  第一次针灸张岚没有留针很久,十五分钟就开始起针了,实际上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更好,但张岚觉得还是慢慢的一步步来,他现在纯属纸上谈兵,急不得。

  张岚起完针,开始给父亲张大海活动四肢,一边活动一边说:“爸你刚才想说什么,这会说吧,看比以前说话强不强。”

  “一点也不强。”父亲张大海开口便蹦出来一句。

  “还说不强,你看说话清了吧。”听着父亲说出来的一句话,张岚心里一颗石头落到了地上。

  “还一点也不强,你再说一句看看。”母亲李英此刻也是笑容满面。

  “我扶着俺爸坐起来,妈你喂俺爸喝一盒纯奶试试,这说话清楚多了,再试试喝纯奶呛不呛。”张岚感觉一切好像都有了活力。

第7章 救治父亲

  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张岚自从父亲张大海生病后才深刻的体会到了。将父亲张大海从床上扶起来,张岚心中满是兴奋:“本来我还打算过两天再去买一张医院的多功能病号床,现在看来还是等一等看爸你恢复的怎么样。”

  “不用买,别浪费那钱。”张大海语气艰难的一字一句说道,听起来还有些吐字不清,但比之前呜呜哇哇的要好太多了。

  半躺在床头,斜靠在被子边的张大海感觉有点不舒服,用右手撑着想往后挪一挪。右手使着有些费劲,左手也颤颤巍巍想摁着使一下力,张岚见状本想帮一下忙,突然好想想起什么的没有动手。

  母亲李英这时拿着一盒刚用热水烫了一下的纯奶走了进来,看着张大海在艰难的用双手支撑着向后挪,眼睛瞬间变得有些红了起来。

  张大海这时好像察觉到什么,抬头一看张岚和李英两个人正在看着他向后挪,满头大汗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咱孩扎的针就是管用,我这感觉着手和腿了,就是还是使不上劲。”

  母亲李英连忙走上前,拿过手巾将张大海满脸的汗擦拭干净:“咱慢慢来,这才是第一次扎针,都这么有效,等再扎几次就能起来走了。”

  “我都说我这不是瞎吹的,爸你放心吧。咱别急,一开始慢慢来,别累着了。”张岚走上前扶着父亲,将背后的被子重新整了一下。

  虽然知道针灸有效,连张岚自己也没想到起效居然这么快,这样之前抓的药也要尽快熬了,脑出血最初的三个月是最佳的恢复期,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要尽快了。

  看着父亲张大海将一盒纯奶喝下,中间没有一点呛咳。张岚心中更是兴奋,出了里屋开始翻看之前买的中药,准备开始熬药。

  母亲李英在里屋将父亲张大海安置好,打开了电视。和父亲张大海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说着最近亲朋好友都谁来了,谁没有来,地里有没有收拾。张大海说的很慢,母亲李英回答的也很简洁,有时候说急了两个人还拌起了嘴,张岚在屋外收拾着手中的药材,听的笑容满面。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一早四五点钟张岚就早早起来开始熬药,等七八点钟吃过饭和药张岚就开始给父亲张大海针灸,针灸过后就开始给父亲推拿按摩,一边按摩一边让父亲自己活动四肢。下午和母亲李英一起扶着父亲张大海锻炼站立,晚上继续喝熬好的中药。

  眨眼就是半个月过去,这时张岚父亲张大海已经可以被张岚扶着一步一步的锻炼着走路了,胳膊和腿也开始逐渐受控制了,就是出血部位在脑桥附近,直接影响了四肢各个神经,虽然张岚的针灸已经是宗师境界,但动手经验的缺乏让他还是不敢轻易的朝着大脑下针,针灸不只是需要技术和眼力,更需要经验和手劲。

  现在父亲正一步一步的好转,张岚打算再等几天就再去医院复查一下,做一个核磁看看父亲的大脑出血部位恢复的状况。现在他对自己的医术是充满了信心,但还是想着拍一个片子看看更放心一点。

  这天上午刚给父亲张大海针灸完,张岚正和母亲李英一起拉着父亲在院子里锻炼走路,门外大门处走进来一个人,张岚抬头一看,是邻居赵大娘。

  “大海这走路一天比一天强了,再等几天就不用拉着走了。”赵大娘笑呵呵的开口。

  “两腿是会迈步了,这走路还是不中,你看着左脚,一走一歪的。”母亲李英一边扶着一边回答。

  “这比刚回家那会强多了,这才几天都能下地扶着走了。这么大的病,这恢复的可不慢啦。我看张岚这孩的扎针就是厉害。”赵大娘满口夸奖到。

  张岚和母亲李英扶着父亲走到了墙边,感觉也差不多了,张岚开口说道:“差不多了,让我扶着吧,妈你去把轮椅推过来,让俺爸坐一会。”

  张岚父亲张大海将一米七八的个头,吃的也不瘦,这几天扶着锻炼全靠张岚使着劲,母亲李英主要是扯着另一边别让来回倒。将父亲张大海扶到轮椅上坐下,张大海这会已经是满头大汗,坐下后明显神色轻松了许多。

  张岚搬了个凳子开始给父亲活动手脚,赵大娘在一旁看了啧啧感叹:“大海你这有福啊,看您儿把你照顾的。”

  “有什么福呢,有福还能得个这病。嫂子你坐那呗,凳子在那放着呢。”母亲李英叹了一口气。

  “这得病谁能控制的住,我是看张岚这孩真顶事。你看这几天给他爸扎针、按摩、熬药,这大海好的多快。”赵大娘止不住的夸奖。

  “这他爸生病后倒是全靠张岚了。也不知道这孩从哪学的,能治着病都中。”

  “说起这了,李英你都没考虑考虑叫张岚去考个医师证,就凭这针灸技术,以后肯定吃喝不愁。”赵大娘搬着板凳挪到了母亲李英旁边拉开了话常。

  “怎么没和他说,你问问您侄儿,听听他怎么说的。”

  张岚在一旁听的真真的,心里也是无奈。他倒是想考,但哪有那么容易:“大娘这考证可不容易,我这都三十了,现在去考证等拿到手快快也要七八年。别的不说,光是去上学都至少得上好几年。”

  “这倒也是,但医生这可是能吃一辈子的饭碗,你现在还有这技术了,就差个证不去学多可惜。”赵大娘很是惋惜。

  张岚心下暗笑,他知道赵大娘的意思。前一段给赵大娘针灸过后,很是轻松了一阵。想开口让张岚再给她扎几次。但自从张岚父亲张大海的病一天一个模样,当时住院时同病房的几个和母亲李英聊的好的加的有微信,看着父亲张大海的病情好的这么快,哪里能不打听。

  当听说是张岚再给他父亲针灸熬药治疗后,虽然都是半信半疑的,但有一个是附近村子的,本来就离得近,隔三差五的就要来看看。总想着让张岚也帮忙治一下,都给张岚推了。无证行医可不是小事,自己父亲当然没事,但给外人治疗,不要钱吧没那么熟,要钱就是无证行医。要是有效还好,没效果人家随手一个举报张岚就吃不了兜着走。

第8章 吴宝财

  “大娘咱自己人我给您针灸一下还可以,别人真的不行的。不是说怕给人治不好什么的,主要是万一被人举报了,现在举报一次被人家罚款最低都要五万起了,不值当。”张岚知道赵大娘的意思,但有些事还是要预防的。

  “你这还说的,你这给人治病的谁会举报你啊。”赵大娘神色有些不自然。

  “不是说看病的举报,咱村的情况你也知道,人多嘴杂的,说不定谁会戳你一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过人家。”

  张岚所在的村子叫青山村,依山傍水。村子北边是附近进出山脉的主干道,山脚下修的有一座中型水库,在南水北调修建之前,供应着市区整个城区的用水。自从几年前南水北调修建经过后,基本上逐渐不用给市区供水。这几年水库中的水每逢秋季,临近的青山村就能用得上灌溉用水。之前在外打工的村子里的人,因为用水方便,也开始承包土地种植。

  青山村土地灌溉方便,地势又平坦。这几年国家提倡封山育林,山体搬迁政策施行后,青山村临近山区的省道旁被规划成安置区,就这几年下放的山区户就有近千户。加起来现在的青山村有两千多户人,总人口接近上万。去年为了争夺村长的位置,险些闹成群体事件。

  现在的青山村张岚可不敢拿自己去赌人心善良,别的不说,就他大伯家,为了承包的那一百多亩地,打一眼机井都被人举报了好几次,人多了什么人和事都有,做好自己的就可以了。善心善行也要先保护好自己。

  “你这孩前怕狼后怕虎的。前几天来咱家的吴宝财他媳妇赵桂枝和你大娘是亲表姊妹,你给他扎扎那有啥,那会在医院人家也没少帮忙。”母亲李英对张岚的拒绝也有些不满。

  “不是那么回事。”张岚有些无奈:“宝财叔那病情要比俺爸轻的多,他现在都可以自己独立行走了。这病全靠锻炼,针灸也只是辅助,他现在只要每天加强锻炼,补充好营养就可以了,针灸不针灸没什么影响。”

  “再说了,就算针灸,这种病一两次的针灸也没什么用,起不了什么明显作用的。”张岚说着感觉有些亏心,一般医生一两次的针灸可能没那么明显,他要是肯下功夫可能不一样。但这种患者哪有一两次能扎好的,时间一长可就不好办了。

  正说话间一辆白色的SUV停在了大门口,从车上下来了两个人。从驾驶室下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身材高挑,一头乌黑的长发,穿着时尚。副驾上下来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拉开后排的门,扶着一个男人下了车。

  “正说着你呢,就来了。”母亲李英一看,正是吴宝财一家三口,忙起身招呼到,中间不忘瞪了一眼张岚。

  “又来打扰嫂子了,你可别嫌烦啊。”赵桂枝的嗓音很是洪亮,扶着吴宝财一步一步的往院子里走。

  “怎么还拿东西了,这是做什么类。”母亲李英看着吴宝财的女儿吴倩倩从车后座提下来两件礼品,就要往屋子里走,连忙阻止道。

  “没事大娘,这不值个钱。就是来看望俺大爷呢,没事叫俺大爷吃呢。”吴倩倩提着两件礼品就要往屋子里放,张岚母亲连忙拦着不让。

  邻居赵大娘看这个情况忙接过礼品:“李英你就别让了,他家不缺个这,叫我给你放屋里,倩倩你招呼着您爸。”

  赵大娘飞快的拿过礼品,放到了客厅门口,又从屋子里搬出了两个凳子,招呼着吴宝财一家坐下。一番动作下来,让张岚母亲李英不知道说什么好。

  “没事都坐吧,又不是外人,别客气。”张岚父亲张大海这时开口了。

  “就是,客气啥。宝财他们家开超市的,李英你就别跟他们客气。”赵大娘笑呵呵的。

  真的是,看着这一家三口,张岚确实是无语了。招呼道:“宝财叔,刚还和俺大娘说起您呢,您这真没必要,俺爸这是刚得病时间不长,加上他一直在外边打工,身体好,所以恢复起来快。跟我这二把刀的扎针关系不大。”

  吴宝财笑呵呵的没说话,一旁的吴倩倩面上有点不乐意。刚想开口,一旁吴宝财的媳妇赵桂枝爽朗的声音响起:“你看张岚说这,俺哥那时候在医院话都不会说,这才出院多长时间,说话也清楚了,也能扶着走路了。嫂子你也知道,俺当家的这病在医院咱也闲聊过,那会都是第三次复查了,一开始得病没出院的时候就是这样,这都一年多了。针灸熬药,做康复。就是跳大神的也找过,就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说着说着赵桂芝的声音有些低:“嫂子我这人说话直,也不瞒你。说实话我这也是有病乱投医,宝财这都一年多了,京都的大医院也去过,人家都说主要还是锻炼,可是咱不是想着能快点好就快点好,这下边还有任务没完成类,超市那一大摊子现在都搁哪了没法弄了。啥事人家都照着宝财,可现在宝财说话都不清楚。”

  赵大娘这时帮腔道:“李英其实我也知道张岚在顾虑啥,你放心吧。这就是给扎个针,咱自己不说就是被外边的举报了,他也得有证据。宝财这一家在镇上开超市十几年了,啥为人咱都知道,他肯定不会做那坏良心的事。”

  李英看了看张岚,欲言又止。张岚站起身:“大娘您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还有啥中不中的。不过我可先说好,您可别抱太大希望。人家大医院都说锻炼最好,我这野路子哪能比得过人家大医院。”

  “没事,没事。这就是串门类来试试。”

  “来咱都往屋里来吧,叫我扶着俺爸先去躺一会。”张岚扶着父亲张大海从轮椅上站起来,搀着他往屋里走。

  扶着父亲张大海进里屋躺好,张岚从抽屉里拿出一盒针灸针出来。看着张岚拿着针出来,赵桂枝连忙从随手携带的提包里拿出一盒银针:“我这带着针了,你看看能用不能。”

第9章 针灸

  张岚接过盒子放在了一旁:“都一样,只要是针灸用的针都行。”

  “俺叔现在主要是说话不清,左半边身子不灵活,但能走路是吧。”张岚开口问到。

  “对,那时候刚得病的时候,后来说淤血吸收完了以后就是现在这样了,到今天还是这样。”

  张岚想了想,伸手把了把吴宝财的脉搏,又让他起来自己在客厅里沿着茶几走了一圈。然后找了把椅子让吴宝财靠着椅子坐好。仔细的思考了一下:“这样吧婶子,我先给俺叔扎一下这个说话不清,看看中不中。中了咱再说。”

  “都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赵桂枝爽快的回答。

首节上一节3/3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