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第121节

  没想到他提都没提,这让他们之前商量的对策都作废了。

  罗念中会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在这场改革中,给罗念中发入场卷是必然的。

  没有外资的帮助,英伦很难自行消化,也起不到带动经济的最大作用。

  但是不管罗念中怎么付出,都不可能拿到一些自己想要的国有企业的控制权和管理权。

  比如BP,比如罗罗。

  至于那些可以给他的,无足轻重的他还真看不上。

  所以这场改革中他能分走多少他还真不在意,因为造成的结果都一样。

  所以还不如集中火力猛攻一两个点,有这些大家族帮助拿下控制权是有机会的。

  巴克莱银行和里德国际就是罗念中的选择。

  巴克莱银行可是未来的世界十大银行,前十大的投行。

  就是现在它在西方的发展也是罗念中所需要的。

  英伦第二大银行,南非和印度等地最大的银行之一,也是北美最大的外资银行。

  有了巴克莱银行,罗念中才算是对全世界的金融业完成整体的布局,对于未来的资产下沉也会更方便。

  西方有巴克莱银行,东方有远东银行,在加上在一些国家收购的地区性银行,一个遍布全球的金融体系就算基本完成了。

  未来也可以像罗斯柴尔德,摩根等家族一样,把财富彻底隐藏起来,成为一个在外界看来专门投资些艺术品的家族。

  他们那是投资艺术品吗?那是钱多没处花了,同时也是一种炒作。

  美洲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大通曼哈顿,富国银行都是这些人控制的,这些银行在控制着石油巨头和石油附加产业,其他行业也是类似这样的情况。

  后来****的律师就漂亮国前二十五的银行的股权问题,依据信息自由法向漂亮国鉴证会质问,不过都被漂亮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给拒绝了。

  这还是前二十五大的漂亮国银行,具体的股东就一个都不敢公布,这里面的事情可想而知。

  索性现在欧美自由经济刚刚陆续开始,全球化概念也还没有被重视,罗念中还有机会形成罗家的体系,就是高科技,半导体,互联网为主,其他产业为辅。

  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金融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要知道这些可都是非常烧钱的,当然利益也是传统行业无法比拟的。

  现在欧洲的银行,尤其是那些有货币发行权的银行还没有被华尔街渗透,罗念中就是打算看看能不能提前占个位置。

  巴克莱银行是怎么来的?那就是一部合并和收购史,两百多年来,成百上千家银行的加入变成了现在的巴克莱银行。

  对于这个房间里在座的人来说,他们就是全英伦最顶层的那些人,这些家族手里没有银行产业鬼都不信。

  通过几百年的发展他们手里有多少巴克莱银行的股份罗念中不知道,但是他提出来的条件对他们来说不是很难办到,这一点罗念中坚信。

  根据情报部门给罗念中的消息,英伦官方就有一笔不少于10%,具体多少不知道的巴克莱银行股份。

  果然,在场的众人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斯宾塞说道“罗,我们想了很多种可能,不过现在看来都猜错了,你还真是一个总能给人带来意外的人”。

  说完斯宾塞顿了一下,又环视了一眼众人,好像无声中有了某些交流和答案后继续说道“巴克莱银行我们可以帮你凑足这部分股份,可是里德国际我们手里并没有那么多股份”。

  斯宾塞刚说完,查尔斯插口说道“而且一旦交易完成,我们会收回货币发行权”。

  “我不可能同意”罗念中直接就给怼了回去。

  本来英伦的货币发行主要就是由英格兰银行发行,其他少数银行只是拥有,但很少发行货币,不过不发行是不发行,和没有完全是两个概念。

  货币发行权,世界上最高级的权利,没有之一。

  和平年代或许没什么,但是在战争年代,这玩意可就是重要的筹码了。

  所以罗念中就是想给英伦带上一个小小的紧箍咒,虽然他知道这个紧箍咒这辈子被念起的希望都很渺茫,但必须要有。

  “我说过,这就是我的要求,保持现状的巴克莱银行和里德国际,这对你们不是难事,而且你们的收获远远大于你们的付出不是吗?”

  看着罗念中眼神里的坚定,不可动摇,霍华德家族的哈里霍华德先看向了查尔斯,紧接着就是约翰斯宾塞,然后一个接着一个都看向了查尔斯。

  面对众人的目光,查尔斯心里苦笑,他知道他们这是答应了罗念中对里德国际的条件,现在就要看查尔斯是否同意巴克莱银行继续持有货币发行权了。

  之所以苦笑是因为他不像罗念中知道后面几十年的走势,现在红色巨人还没有衰落的迹象,如果发生什么,巴克莱银行在出现什么不好的情况导致英伦出现问题,到时候别说查尔斯,整个王室都会成为英伦的罪人?

  相比于这些需要考虑的问题,里德国际在查尔斯的心里又算个屁呀。

  没错,里德国际在英伦传媒界很重要,旗下的报纸占据着英伦近三分之一报业发行量,杂志更是占据英伦发行量的半壁江山。

  我们常听过的医学期刊柳叶刀就是其旗下的,更是世界第一大印刷出版机构。

  可能很多人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更有印象,但是就欧洲地区,新闻集团对比里德国际在报刊领域还是差点的。

  看着所有人看向自己的目光,查尔斯知道这些人是在逼着自己表态呢。

  就和中华古代那样,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

  不管未来怎么样,他们的利益是不会变的,所以活在当下。

  无奈的查尔斯点了点头,罗念中这次笑的很开心。

  “我觉得我们应该喝一杯,来庆祝一下这个伟大的时刻”。

  罗念中知道,通过这次的合作,欧洲的大门算是被他打开了。

  “当然,可惜这里没有帕图斯,那可是我最喜欢的红酒,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市场上这款产品变少了,价格现在也有了很大的上涨”。

  罗念中没想到卡文迪许居然是帕图斯的拥簇,他能怎么说?难道告诉他这是自己的注意,减少销售搞饥饿营销?

  “等你成为YDD股东的时候,我保证让你每天都能在自己的酒柜里看到帕图斯红酒”。

  卡文迪许挑了挑眉毛,胡子感觉都要翘起来了“我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他兴奋的样子让罗念中怀疑他想要入股YDD有没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品牌的红酒。

  罗念中在英伦这边的初次谈判让他很满意,算是给这次的伦敦之行开了一个好头。

  在地球的另一边,一场收购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不过相比较于罗念中这边的大战略布局,另一边的收购案显然是无法相比的,更大的是历史意义罢了。

第171章 北冰洋

  时间回到三天前。

  屈臣氏的总裁李想来到了首都视察,得到了市里领导的热烈欢迎。

  这也是罗念中要求的,各公司总裁不能成为一个只坐办公室的瞎子,每年都要用一定的时间去下面的市场考察。

  去年李想去的是东南亚各国,今年本来的计划是去新开阔的欧美市场看看。

  可是去年兔子的各项数据却让他今年临时改变了主意。

  要是轮销售额和利润来说,屈臣氏旗下各品牌的销售额十个兔子也比不上欧美。

  可是就单店,或者说人均创造的利润,在很多产品上兔子是欧美的三到五倍,极个别的还要更多。

  这样的数据一出来,屈臣氏的高层想不注意都难,也就有了这次李想突然改变的的兔子之行。

  别看李想不是罗念中,但是他领导的屈臣氏也是一个庞然大物,现在的国际零售巨头。

  而且屈臣氏很多产品都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非常适合在兔子投资建厂,这也是首都官府这么热情的原因。

  罗财神来了都是面见上面,他们想拉拉投资都难见一面。

  李想就没有这个待遇了,这也就给了市里的机会,可以说一下飞机就被请到了招待所。

  哪怕是再三推辞还是免不了被拉上了酒桌,让李想好好感受了一下中华的酒桌文化。

  后果就是第二天中午李想才清醒过来,胃里翻江倒海的很不舒服,以前的他哪经历过这架势,哪劝酒词说的让你不喝都不行。

  起床洗了个澡,洗漱一番后,李想看着来到自己房间的秘书问道。“会议延后的事情通知下去了吧?”

  “通知了,我早上过来看你睡的正香,就擅自作主把上午的会议挪到了下午,希望李总不要怪罪”。

  李想被逗笑了,自我调侃道“叫不起来就说叫不起来,扯什么没用的。

  还擅自作主,你要是能有这胆量,我就要考虑给你换个位置了”。

  秘书尴尬一笑,心说我能怎么办,你是我顶头上司,我总不能说你睡的和死猪似的怎么也叫不醒,没办法我只能让会议延后了吧?

  这要以后给我穿小鞋,我冤不冤呀。

  看到秘书不说话,李想也不在说什么,穿好衣服后说道“走吧,这都中午了我们也找家首都特色尝尝”。

  跟上的秘书连忙说道“我问过这里的工作人员了,除了咱们港岛那边的烤鸭和刷肉,听说这里有个叫豆汁儿的东西也很有名,还有一些地方小吃”。

  “是吗?那我们也去品尝一下,尝尝鲜”。

  也不知道当两人喝到豆汁儿味道的时候,秘书的表情会是什么样子的。

  ……

  下午,吃了一顿不是很合胃口午饭的李想来到了前门大街,这里是屈臣氏的首都分公司所在。

  小楼一共三层,总面积在3500平左右,但并不是整个面积都是办公区域。

  一层被隔开,分别是肯德基和屈臣氏的店面,二三层才是办公场所。

  让屈臣氏高层没想到的是重点宣传的屈臣氏商店没有因为销量火爆而扩张,反而是隔壁并不被怎么看好的快餐品牌每天都在大排长龙,现在更是把二层都给征用了,正在装修。

  站在三层的会议室的窗户旁边,看着下面排成两排的队伍,李想不仅想起当初罗念中力排众议高价拿下的这个品牌的亚洲专营权。

  现在看来,想不佩服都不行呀,自己这帮人的眼光还是和boss有差距的。

  自嘲的轻笑了一声,转身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看着两边坐着的首都分公司这边的负责人。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既然生意火爆,客户喜欢选择我们,我们就要把他们当上帝,每天都这么排队算是什么事?

  天气越来越热了,再出现中暑情况就不好了。

  而且我看这客流量,就是把二层装修完恐怕呀费劲能满足这客流量”。

  排队固然是一种宣传,可时间长了也代表客流量的损失,不可能所有人都愿意排那么久的队伍等你。

  “是,李总。我们已经开始解决了。

  就在不远处租了新的店面,等装修好屈臣氏和我们都会搬过去,这里的三层也会腾出来供肯德基使用,大概需要半个月时间”。

  李想点了点头,说道“安排人员专门给外面排队的人发放饮品,这样不仅能让他们为我们宣传,也可以让我们的品牌更深入人心”。

  负责人犹豫了一下,说道“李总,可是这样的话很多非顾客知道消息后也会来排队领取的,会造成较大的成本支出”。

  “那就一并全发喽,相比于超出的成本,我更看重的是宣传效果。

  而且我们也不是每天都这样,只是这半个月而已,这笔钱我们还是能出的起的”。

  李想一锤定音把这件事决定了下来,之后才把话题拉回了这次首都行的正题上“你们在报告里提到的那款叫做…”

  “北冰洋汽水”。

  “对,就是那个北冰洋汽水,说说具体情况”。

  “事情是这样的,一开始我们的饮品销售还很正常。

  突然有一天门口来了一个推车卖冰镇汽水的,从他售卖开始,我们店内的饮品销量就开始大幅度下滑。

  后来我了解到他卖的汽水叫北冰洋,我也打听过这款汽水是首都人民最喜欢,最信任的一款汽水。

  我买来喝过,很有特色”。

  听到汇报,李想想起了刚才看到的楼下排队的人手里拿着的汽水瓶子吩咐道“去买几瓶”。

首节上一节121/3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