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第123节

  去车间的路上,正好是工人上班的时间,面对每位工人的问好他都笑着回应。

  面部的笑容根本就藏不住,有一股如玉春风的感觉。

  很对工人走远后都窃窃私语的讨论着今天厂长的异常表现。

  “我说,你们没有觉得今天厂长和平时有些不一样吗?”

  “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厂长以前不也是这样客客气气的吗?”

  “我觉得老刘说的对,今天的厂长确实不太一样。

  以前的厂长是很客气,但绝对不像今天这样。

  你没看见刚才都没等我们打招呼,厂长就提前点头问好了吗?”

  之前不觉得有什么变化的工人听到这话才反应过来。“你这么说我才想起来,还真是这样”。

  “哎,你们说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呀?是不是有大订单之类的,要是能涨工资就好了”。

  哪怕是吃大锅饭也有好有坏,相比较于那些轧钢厂等大场子,北冰洋厂的员工工资肯定是没办法比的。

  “做梦呢吧?虽说咱们厂子的效益不错但毕竟性质摆在这里,涨工资就不要想了,今年能多批点福利就行了”。

  “过年还早,中秋倒是没有多长时间了,也不知道今年厂子里会发些什么,别又和去年一样整几块月饼了事”。

  显然有人对于去年的中秋福利不是很满意。

  “你就知足吧,现在是什么时期?没看见满大街都是待业的人员吗?有月饼你就知足吧”。

  说到待业,老刘点点头叹了一口气。

  “这倒是,我大儿子返城后的工作现在还没给安排下来。

  想结个婚吧,女方见没工作转身就走,我都考虑让他顶我班上了”。

  “老刘,我记得你大儿子不是在南京学的食品研究的吗?你当时还说让他毕业了就进厂为咱们厂研究食品”。

  老刘撇了说话的人一眼,矫正道“那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什么叫食品研究呀?”

  被鄙视的人小声说道“还不是一个意思”。

  老刘也不想和他在争论,表情有些无奈。

  “可惜现在咱们厂的编制已经超出了,临时工都富裕那么多,根本就不打算在招人了。

  要不我怎么想把工作名额让给他呢,他是研究员,进厂转正后比我挣的多”。

  “老刘,你可别。没看见咱们研究室有多少临时工吗?转正指不定猴年马月呢,别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不是吗,正是有这样的考虑所以我才犹豫吗。

  你说咱们厂的效益也不错,就不能购两条生产线扩大一下产能吗?”

  刚才劝老刘的人切了一句“你说的轻巧,那是要花外汇的,咱们厂子再好不能赚外汇有什么用?那些外汇都是留给那些重工业大厂的。

  咱们呀,是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那波的”。

  员工的议论纷纷邓毅不知道,此时的他正在车间视察。

  设备就是这些设备,环境就是这样的环境,想改都改不了。

  不过安全问题,生产效率问题还是有必要看一下的。

  邓毅知道,相比较于硬件设施,软件才是那些大企业们更看重的。

  硬件对于他们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难事,如果合作谈成,这些设备都是需要淘汰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效率低下。

  厂房更简单,小了就盖,不喜欢就拆了重建,钱能解决的问题对那些国际大企来说都不是问题。

  相反如果工人的工作态度不行才是最难办的,因为官府不可能同意对方开除所有员工重新招聘的。

  这可不是一个上一个下的问题,而是上来的容易,下去的不可能下去。

  官府必须为这些员工寻找新的合作岗位,要不然这可不是厂子破产而是被开除性质了。

  如果不给个合理理由,一个处理不好是要闹的。

  工作不认真?开玩笑,这点破事你罚我可以,敢开除我没有人会答应。

  所以工人的状态才是决定外企投资的重要因素。

  严格的视察了一圈,直到副厂长等厂里高层过来提醒,邓毅才知道时间差不多了。

  邓毅率众人向厂门口走去准备迎接领导,一路上副厂长还关心的问道“厂长,你说这合作谈成了我们的级别怎么算?还算是国家干部吗?这以后听谁的?”

  听到这话,邓毅停下了脚步看了一眼副厂长,然后又把这里的所有厂里高层都看了一遍。

  他知道有的问题是无法逃避的,索性现在的摊派倒是更好。

  “我知道有的人担心国企变合资自己的官位没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这是一定的”。

  看着说完后有些骚动的人群,邓毅压了压手。

  “我的梦想就是我们北冰洋能走出首都,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机会,给了我更大的舞台,哪怕变成一个生产线上的工人我也不后悔。

  至于你们里面有特殊想法的,我不拦着,需要我帮助的也可以提出来。

  走了这条路以后是好是坏谁都不知道,我不强迫大家,选择权也在你们”。

  说完邓毅迈步走了,留下几个高层站在原地互相看着。

  “难道就不能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屁的两全其美,以后就是合资了,就是港岛人说的算了,我可不想和邓毅一样为了什么梦想就放弃现在这好不容易晋升上来的行政级别。

  我看呀还是早点行动,说不定还能占个好坑”。

  说完那人就径直的往反方向走去,跟着他的还有刚才问话的副厂长。

  剩下的两人对视了一眼,一位大腹便便的男人说道“老高,你的意思呢?”

  被称为老高的中年人推了一下眼睛说道“这是趋势,谁也改变不了。

  老徐有一句话说的没错,早点行动还能占个好坑,不过哪个坑好就不一定了”。

  说完老高就追着邓毅的脚步跟了上去,那个大腹便便的男人看了一眼两个方向,一咬牙也跟上了没走几步的老高,追上后说道。

  “你的精明可是有目共睹的,我相信你老高,就算是火坑能有你老高陪着我也值了”。

  老高有些意外,看了他一眼后说道“于科长,准备跟你的副厂长散伙了?”

  于科长看了一眼身后和四周后小声说道“其实昨天晚上开会你就应该看的出来,王副厂长并不想合资,要不然今天也不致于连个欢迎的横幅都没有,这事昨天可是交给他了”。

  老高笑了笑,有些鄙夷的说道“外资可不像他那样穷讲究,他要不是明知道自己反抗不了这次的合作早就有动作了”。

  冷哼了一声看了一眼王副厂长离开的方向。

  “那就是一个官迷,看着吧,指不定这个时候已经回办公室写调职报告并拖关系了”。

  于科长现在没有心情关心他曾经的老上级,停住脚步拽住了老高,认真的看着他。

  “你是认真的?就这么看好留下来?”

  老高看了一眼于科长说道“你应该没有几年就要退休了吧?听说南方的那些合资企业工资可不低”。

  老高说完就走了,没有在管站在那里的于科长。

  于科长听到老高的话眼睛一亮。

  是呀,马上就要退休了,再想爬基本也不可能了。

  还不如趁着现在多挣点钱以后对子女更有帮助。

  至于级别,上面可是答应退休后享受同等级别待遇的。

第174章 合作谈成

  北冰洋厂大门口,门卫室的保安看着厂长邓毅和两位科长站在门口有些不知所措。

  保安队长经验丰富,知道这是上面有人下来视察,不动声色的让所有在岗人员站岗的站岗,巡逻的巡逻。

  他自己则是亲自上阵,站在了门口,充当起了警卫工作。

  邓毅看着主管生产的老于和负责后勤的老高过来就知道众人选择的结果了,拍了两人一下臂膀,笑了笑并没有多说言语。

  两人还想说什么,不过被一阵汽车引擎声搅合了,知道这是上面的人到了。

  几辆日产汽车相继行驶过来,这还是当初罗念中提议给粤省捐赠一批车得到上面的同意后,罗念中索性给每个省都整了二十辆,首都当然也不能例外。

  车型是日产两年多前按照罗念中的要求设计的中高端全新车型天籁,这款车去年才开始量产,卖的还算可以吧。

  主要还是品牌认知和认可度还是差很多,谁让岛国车都是走性价比紧凑型路线呢。

  这次送车其实就是打个铺垫,如果有机会他肯定是要拿下奥迪的,实在不行天籁就是他力推的官车有力竞争者。

  大气,低调,沉稳,蚝油还小,在今年年初赠送给各省后就成了领导们的专属座驾。

  看着一排好几辆的日产天籁,邓毅知道今天不仅是自己的上司,昨天晚上通知自己的食品工业管理局过来了,还有大人物也来了。

  果然,看到推门下车的李书记,邓毅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不过想想也应该,这可不是一般收购,要在海外销售就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别说市书记,就是更大的人物来都可以理解,国际无小事吗。

  来不及多想的邓毅脚步上前,赶紧问好“李书记,李总,各位领导。我是这里的厂长邓毅,欢迎各位领导过来指导视察”。

  本来看到就这几个人迎接,一点欢迎仪式都没有的李书记把轻皱眉头的表情掩盖住。

  不管多么的不满那都是关起门来自家的事情,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搞定合资。

  “我今天来可不是指导视察来的,我这可是过来学习的,能让李总看重的产品一定不简单,充分说明了你们的工作能力”。

  “李书记,这话我们可不敢当,这都是靠你们的领导和扶持我们才能有现在的成果”。邓毅表现的很谦虚。

  “好了,是你们的功劳就是你们的功劳,我知道你们为市里创造了价值,可是你们申请扩产的方案一直没有批复,你可不能有情绪,我们也有我们的难处”。

  邓毅看到李书记会错了意赶紧解释“李书记,我真没有那个意思”。

  邓毅还想要继续解释什么不过被打断了“今天过来不是讨论这些的,过去的事就过去吧,我知道你们的不容易”。

  说完李书记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李想,回头说道“邓厂长,还是领我们先参观一下你们厂子吧,别让李总看笑话久等了”。

  李想知道李书记是开玩笑,苦笑摇头也没有说话。

  “那好,各位请跟我来,我们先去生产车间看一看”。

  说实话对于李想来说,这样在他看来落后的生产设备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看的,不过工人们的热情和努力是他没有想到的。

  这样的条件下,工人的生产效率绝对是高效的,看到他们偶尔露出的笑脸,李想知道这绝对不是摆样子,现实就是如此。

  来料加工,一整条生产过程到最后的装瓶封装,邓毅在前面讲解着,尽最大可能的详细。

  讲解期间中途频频暗暗撇向李想,可是李想全场一句话都没说也没问。

  别说是邓毅了,就连李书记和官府的其他人都有种不好的预感,在想这次的合作是不是要黄。

  一圈逛下来,将近两个小时。

  走出生产车间后,李书记试探的问道“李总感觉怎么样?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

  李想笑着说道“看完再说吧”。

首节上一节123/3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