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第182节

  感叹了一句后,容老先生摆摆手“不说了,说多了都是遗憾”。

  “这次我把你留在首都除了华信的事情就是你提到过的稀土产业问题,真的能向你说的那样,价格翻几倍吗?”。

  “为什么不能?稀土对于绝大部份的国家来说都是稀缺资源,只要我们能形成一个规范,控制住出口量,价格自然就会上升”。

  “可是这样的话会让很多需要稀土的行业开始研发新的替代品的,我怕最后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容老先生的担心是对的,历史也证明过这点。

  可历史还证明过,能够替代稀土的东西并不多,还都是在一些家电等发展成熟,技术成熟的产业。

  向高精密类和军工类产业,稀土就是不可替代的。

  “不会,最少40年内不会出现。

  就算出现也只是家电这些中低端的产业为了节省成本而出现替代品,在其它产业很难。

  而且随着各个行业不断的改革,新型产业的出现,稀土的使用量只会越来越多。

  再一个就是现在的稀土价格远远低于他本身的价值,就是长个一两倍的价格也不会打消外国企业使用购买的积极性,这一点我们集团做过详细的演算”。

  哪有什么演算,不过是罗念中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罢了。

  “而且根据我们远东集团的预测,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稀土的使用量只会加大,价格也会越来越高”。

  “中低端产业”。

  容老先生没有先管罗念中说的这些理论或猜测,而是苦笑着说了一个罗念中刚才说出的词汇。

  现在很多厂子争先引进的各种家电技术和生产线,没想到在罗念中的眼里只是中低端产业。

  就这还得不到人家最先进的技术呢,实在是可悲可叹呀。

  “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再高的大楼都是从地基开始的,而且楼越高起始的位置就越低。

  我始终坚信我们的能创造奇迹,用不了二十年就会崛起。

  这也是远东集团重金砸向兔子的原因,因为这会给我们带来无与伦比的回报”。

  这番话不管是罗念中的真心话还是安慰都让容老先生心情好了很多。

  “你说的对,楼越高地基越深。

  现在我们地基已经打好,眼看就要高楼平地起了。

  我也可以告诉你,上面已经同意了我们华信根据你的意见提交上去的报告,我们华信将会成为对外稀土出售的唯一企业。

  但是我们华信的资金和这方面的销售经验都不足,所以我想邀请罗先生你参与进来,不知道罗先生意下如何?”

  意下如何?当然是十二万分的同意呀。

  有句话怎么说的?你对兔子滴水之恩,兔子必百倍偿还,现在回报不就来了。

  挣多少钱罗念中不在乎,他看重的是对全世界半导体等行业的影响力,这就仿佛给了罗念中一长无形的大手,随时都能卡住别人的脖子。

  “远东集团能参与进来我当然是备感荣幸,不知道容老先生具体打算怎么合作?”。

  “华信会组建一个专门负责此事的公司,不过你知道的,华信的钱不多,都有了用处,还有就是管理方面华信的渠道也无法和远东集团相比”。

  懂了,就是以华信的名义建立一个空壳公司然后你啥也不出啥也不管,就等着收钱了呗?

  “股权分配呢?”

  “华信可以让出20%,这是底牌了,毕竟我们也就是赚个幸苦钱,做个中间商而已,而且还要给其他机构分利润”。

  这是典型的用话语权换金钱呀。

  这个新公司说到底是让远东说的算了,话语权基本在远东集团这里。

  不过既然有了话语权,在金钱上面自然要作出让利。

  20%也够了,现在可不是后来各国完成稀土储备的阶段,罗念中要是天胡开局还把稀土当土卖还不如找个母猪算了。

  这可是独家出口专营权呀,后来每年卖出去的稀土销售额都是以千亿,万亿为单位的。

  我这挖采稀土需要大笔的金钱治理环境,涨价个几倍不过分吧?

  哪怕这笔钱最后不算在利润里,只要有10%的差价可以赚就够了。

  基数在这里摆着,一千亿的10%就是一百亿,这一百亿的两成就是20亿呢

  还是那句话,最关键的是罗家通过稀土能在其它国家的企业里得到什么,这才是大头。

  “时间呢?”

  这个出口专营权不可能是无限期的,罗念中最关心的还是期限。

  你要是来个十年八年的,那个时候稀土产业刚开始爆发就没意思了。

  “我不能确定,但最少20年一签是我给你的保证”。容老先生比划了一个二的手势。

  “成交”。

第252章 创办大学

  “你说你要建立一所家族的大学?”

  克里斯一回来就被罗念中的想起一出是一出的想法给整糊涂了。

  说完她就看向了一旁的关家慧问道“他是受什么刺激了吗?在那边这几天他有没有什么异常?”

  关家慧被问的一愣,努力的想了一会后脸红的摇了摇头,小声说道“没什么异常呀”。

  “你确定?”

  看着关家慧有些躲闪的视线克里斯觉得这里面有问题,要不然怎么好不样得就满脸通红了呢?这家里也不热呀。

  一个家族建立一所私人的大学在西方并不是很罕见的事情,相反这还很常见。

  就拿他的家族杜邦来说就有特拉华大学,洛克菲勒家族建立的芝加哥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斯坦福建立的斯坦福大学,钢铁大王卡内基和梅隆家族建立的梅隆大学等等。

  基本上漂亮国传承几百年以上的大家族都会独自或合伙建立一所私立大学。

  漂亮国大学排名前三十的90%以上的,都被这些私立的大学所占据。

  难道你以为是这些资本家热爱慈善热爱教育,想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吗?

  可能有,但大部分的都是为了抢夺人才,让更多的中小型家族子弟通过大学的圈子向自己的家族靠拢,进而形成一个更加庞大的财团,实现利益共享。

  地位对等时那是利益共享,可是当双方实力存在巨大差异时,那就是一种变相的吞并了。

  罗家想要维持自己的发展和百年大计,教育是必须投资的,就算罗念中不说克里斯也会建议。

  她之所以现在这么惊讶,只是对罗念中这突如其来的想法有些意见。

  建立一所私立大学很简单却也很难。

  简单是只要有钱随时都可以把学校办起来,可是要办一所全球顶级的私立大学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而对于罗家来说,如果不建立一所全球顶级的大学对罗家还有什么意义呢?

  “亲爱的,我知道你的想法是好的,可这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干的事情。

  我们需要专业的人士和详细的计划,如果不能一蹴而就的成功,那对我们在教育界的口碑打击是不可想象的。

  可能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挽回,重新让那些人才相信我们选择我们”。

  私立学校的学费是很贵的,对于大富豪的子女来说他们不在乎q钱有更多的选择。

  可是对于那些需要贷款上学的人才来说,这辈子可能只有这一次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一旦遇到信任危机很难短时间内再次取得他们的信任,这会形成一个死循环。

  毕竟罗家不可能总是靠着高额的补贴或免学费来吸引他们,这对一个家族来说负担太大。

  一个顶级研究型综合大学想要在学术界有所突破需要的是什么?就是大量的科研教育经费。

  如果前期不能在学生那里得到一些补偿,就一个家族来说根本供应不起。

  前期可没有什么知名校友之类的优秀企业家来给你捐款,等于费用基本都是罗家来出。

  这可是一年几亿美元的投入,没有学费填补一部分,每年这么无偿的投入根本就不现实。

  一所大学最重要的三项收入,学费、捐赠,知识产权等于全没了。

  “你说的我都知道,建立一所私立大学并不是我脑子一热,而是我觉得时机到了”。

  “时机到了?”克里斯不知道罗念中说的时机是什么。

  “听说过金三角设想吗?”。罗念中看着克里斯询问。

  克里斯刚想回答,一旁的关家慧拉了她一下小声说道“不是建立一所大学吗?怎么还和金三角扯上关系了?中哥不会是要卖洗衣粉吧?”

  克里斯听后脸色一黑,随即白了她一眼说道“金三角设想是斯坦福大学的特曼教授在50年代提出来的。

  政府通过拨款打造一所研究型的顶级大学,这所大学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培养技术,管理,营销等各方面人才。

  有了这些人才的企业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创新技术或产品,工商业界根据这些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或设备。

  这些产品因为新技术可以快速占领市场不断赚取利润,这部分利润会一部分回馈大学作为研发基金,一部分变成税收增加政府收入”。

  知道金三角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关家慧一副学到了的表情点了点头,不过脸上丝毫没有因为无知自卑的表情。

  “要想创立一所顶级的大学,在某些方面必须要有所建树,所以我说时机到了”。

  看克里斯还是不懂,罗念中笑着问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软件工程师基本都来自于一个学校?”

  “你要建立一个东方斯坦福?”克里斯很快就明白了。

  加州为什么能成为漂亮国最富裕的州之一?其实就是四大产业,好莱坞,硅谷、旧金山湾区的金融业和旅游服务业,而旅游服务业就是建立在前两者之上的。

  而硅谷就是依托于斯坦福建立起来的,所以很多人说斯坦福就是漂亮国的互联网,就是硅谷。

  现在来说,就全世界的所有大学而言,真正重视编程的,推动程序员发展的就是斯坦福大学一家。

  港岛和加州很像,旅游业的发展,现在正在打造的东方好莱坞,金融业的崛起,就差一个互联网科技产业了。

  这个产业说的不是远东集团一家公司,而是对外源源不断输出的相关人才和创业者。

  所以罗念中要建立一个东方的斯坦福,重点就是发展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电子技术等专业。

  未来的社会是互联网社会,只要从罗念中创立的这所大学走出去的人能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那么就可以凭借着校友的关系形成一张笼罩互联网的大网。

  “以我们远东集团对于人才的需求,未来还会有几万人或更多的岗位可以提供给这些人才。

  再一个就是港岛和东南亚在这方面的人才太少了,随着我们需要的软件开发人员越来越多,我们已经出现了人才危机,这一点你掌管人事应该最清楚”。

  克里斯表情凝重算是默认了,远东集团内部的报告,最多两年时间,远东集团软件开发方面的人才数量就会超过硬件方面。

  可是在人才市场上,软件工程的人才可没有半导体行业的那么充沛。

  所以最近远东系很多公司都在考虑去漂亮国建立分公司,目的就是抢夺人才。

  港岛的大学还是太少,港大和中大都是偏文科类的学校。

  理工大学刚从理工学院升级为理工大学没两年,港府听从了罗念中的意见大力拨款挖掘了很多的专业人才来任教。

  这已经超出了原本的教育拨款预算,再想让港府追加拨款根本不可能。

  而且理工大学现在更多的是倾向于半导体、机械等行业,和罗念中希望建立的以计算机,软件工程等领域为主的大学有有些不一样。

  “现在可以说是最好的时机了,互联网行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爆发。

首节上一节182/3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