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第261节

  “在罗生面前,我这点身家可不敢称巨富”。黄延方谦虚了一句率先伸出了右手。

  “罗生,真是久仰大名呀,一直想认识一下可惜没有机会,今天是总算如愿以偿了”。

  “黄生客气了,俗话说得好,好饭不怕晚吗,说不定我们两家公司以后还有合作机会呢”。

  “那我可盼着这一天早点到来了”。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

  说起来罗念中也是一个奇葩,在港岛发展的这些知名企业家隔三差五就会有一些酒会的,彼此之间都非常熟悉。

  可是偏偏罗念中不喜欢这些,偶尔参加两次也都是碍于对方身份自己不得不去。

  比如霍包两家举办的重要酒会,港府的酒会等。

  就是这样,他基本也都是现场找一个清静的角落待着,一般都是最晚去的最早走的,这也让很多想认识他的人找不到门路。

  不过最近两年好很多了,虽然还是见不到罗念中,但是外界称为三姨太的关家慧倒是总能见到。

  她倒很喜欢这些热闹又被人追捧的感觉,所以夫人外交,小姐外交也在很多酒会上盛行了起来。

  虽然很多小姐结识她的初衷并不是真心的,但大浪淘尽总会留下几个真正的朋友的。

  小妮子可不傻,罗念中还是很高兴她能多交几个朋友的。

第335章 谋划置地

  来到游艇的客厅,自有几个小辈把酒水咖啡倒好端了上来。

  服务人员?开什么玩笑,既然选择这么隐秘的方式都在这种地方见面了,怎么可能让服务人员过来。

  “说说吧,今天搞得这么神秘究竟是有什么事情?”。

  酒过三巡,看着几人还是一副老友重聚,博古论今的架势,罗念中开口问出了心里的疑问。

  见罗念中开口问起,几人也停下了闲聊,互相看了一眼后还是李半城开口了。

  “不知道罗生知不知道最近凯瑟克正在收拢资金大举投资外海?甚至有消息称他要给怡和和置地迁册”。

  “你们的目标是置地?”

  这样罗念中就明白为什么李半城等人要这么隐秘了,又为什么要找上自己了。

  至于为什么不是怡和,很简单。

  凯瑟克家族自从被罗念中和包船王联手拿下九龙仓后就解除了怡和置地的互控战略,现在凯瑟克家族拥有怡和超过40%的股份,想要恶意收购根本不可能。

  但是置地可不一样,凯瑟克家族对置地的掌控可没有像怡和那么牢固,只占总股份的21%,这里面的操作空间可就太大了。

  没听见李半城刚才说了凯瑟克在大举投资海外吗?这说明什么?说明手里的资金不充足呀。

  这个时候打起收购战,凯瑟克家族手里是不可能有这么巨量的现金的。

  这也是眼前这四人要拉罗念中入伙的原因,哪怕知道罗念中加入进来一定会分走一大块蛋糕也不得为之。

  受到远东集团当时托市的影响,港岛的股市没有像原本历史上的出现那种长时间的崩盘。

  再加上这一年多海外资本的大量进入,现在置地的市值已经冲破了200亿港币,达到213亿港币,依然是港岛地产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要想对置地完成恶意收购,不溢价个50%根本不可能。

  就这还可能是少的呢,毕竟旁边一群外国狼都在虎视眈眈的盯着,都想上来咬下一块肉赚上一笔。

  这也就表示哪怕只是收购51%的股份,李半城等人就需要拿出160亿港币左右的现金,几人怎么可能拿的出来。

  别说是一百六十亿港币,就是五分之一32亿港币几家公司不贷款的情况下都不可能拿的出来。

  身家是身家,和现金流可不是一个概念。

  在港岛,能拿出这笔钱的只有两家,一个是他罗念中,还有一个就是汇丰银行了。

  汇丰虽然被罗念中斩断了一臂,毁掉了它在港岛的根基,但体量还是在的。

  现在已经迁册英伦完成全球化战略的汇丰反而能调动更多资金了。

  而罗念中呢?这160亿港币对他和远东集团来说就是毛毛雨。

  到时候收购战一打,凯瑟克是一定会找汇丰银行的,他们这边有着罗念中这座真神坐镇也就不惧对方了。

  天下赚钱的生意很多,地产行业罗念中还真就不是很得意。

  别看远东置地就净资产来说绝对是港岛第一,可开发的都是一些大项目。

  罗念中这么做就是希望能稳住房地产的发展,让房价更合理化一些。

  就比如港岛时代广场这个项目,这座铜锣湾最大最豪华的大厦在租售时费用却不是最贵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铜锣湾周边等地的商业地产租金。

  价格高没有问题,港岛的位置,以后享受到兔子的政策就代表所有投资兔子的外资企业都会把亚洲总部设在港岛。

  因为这样可以少交5%的税收,所以港岛的大厦从来不嫌多。

  合理增值没有问题,要是高到各种炒房团集体按层炒高楼家就不是罗念中能接受的了,这会让企业成本增加,总体成本也必然受影响。

  置地要说唯一能让罗念中感兴趣的就是他在中环的那些重建后的大厦了,如果把这些收入麾下,再加上远东置地从置地手中抢来的交易广场的哪块地王,以后罗念中可以说直接就可以靠着这几座大厦影响港岛商业地产的价格了。

  再说了,怡和系和汇丰就是后来英伦资本的两个在港岛的拳头,罗念中已经斩了汇丰一臂就不介意再斩怡和凯瑟克家族一臂。

  罗念中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其他几人,想知道他们的准备。

  这次最先开口的是郭鹤年“嘉里集团已经和大马及泰国的银行达成协议,可以筹集到20亿港币的资金”。

  嘉里集团是郭家兄弟集团在港岛注册的公司,主要业务就是港岛和兔子的房地产和酒店业务。

  就比如港岛香格里拉酒店,还有马上就要开业的内地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已经在杭州落成了。

  “信和置业短时间内也可以筹集15亿港币”。

  果然是淡马锡大佬呀,可不是谁都能在短时间内筹集这么多资金的。

  “霍兴业堂得到了中银的授权,十亿港币随时都可以到账”。

  好家伙,不愧是红色资本家,关系就是不一般。

  兔子自己的外汇都紧俏的很,居然直接就给霍大亨拿了这么多钱出来,罗念中都怀疑霍大亨这次是不是白手套了。

  “长实的资金还算充裕,拿出十亿港币不成问题,有需要的话还可以在追加五亿港币”。

  看来当初从远东银行借的钱发展何文田让他赚了不少呀。

  20亿、15亿、十亿、十亿,这加起来就是五十五亿港币的资金了,看着很多,可是大头还是没有解决。

  “成功后怎么瓜分置地?”。

  亲兄弟明算账,这种事情还是提前说好为妙,要不然到时候省的闹口舌。

  罗念中说这话几人不感觉意外,商场本身就是这样,生意就是生意,生意也只是生意。

  “阿中,这次肯定是你来牵头的,所以这块蛋糕需要你来下第一刀最合适”。

  “好,既然霍伯伯都这么说了我也就不矫情了,置地中环的大厦还有牛奶国际的零售业务我就不客气的收下了”。

  置地最大的产业是什么?当然是它在中环屹立的那几栋地理位置绝佳的摩天大楼了,这也是置地被称为中环最大地主的原因。

  至于牛奶国际的零售业,拿下这部分业务屈臣氏就算是垄断了港岛的零售百货。

  其旗下的惠康超级市场是仅次于百佳的港岛第二大连锁超市,除此之外还有美心食品50%的股权,牛奶冰激凌产业都是对屈臣氏很好的补充。

  拿下牛奶国际的零售业务,屈臣氏在港岛的食品零售行业就占到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剩下的都是岛国的一些百货商场,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罗念中切下的这块蛋糕算是让所有人都心里松了一口气,因为这块蛋糕在他们的预期之内,甚至切小了。

  几个人合计了一下,最后定下的结果就是郭鹤年拿下置地除牛奶国际外另一个重要资产文华东方酒店集团。

  这家酒店集团在东南亚有好几家酒店,对这位想当酒店大亨的老人是一个很好的收获。

  霍兴业堂得到除中环外所有的商业大厦,置地可不止在中环有大厦,在荃湾尖东等地都有大厦和地皮的。

  长实和信和置业则得到牛奶国际和置地的住宅项目和地皮,这快蛋糕可也不小。

  光是荃湾刚竣工的绿杨新,薄扶林的牛棚和办事处等大片土地都够两家地产公司忙活几年了,更别说置地在元朗和大盐田还有面积不少的土地呢。

  别以为置地只有商业大厦,要是把住宅分离出来,土地面积绝对能排进港岛地产商的前三名,甚至是第一。

  众人对商量的这个结果都表示满意,在这场收购中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举起酒杯,罗念中张罗着“那就祝我们这次收购能圆满成功,也祝各位的生日蒸蒸日上”。

  “干杯”。

  喜悦吗?能得到置地的优良产业自然是高兴的,可罗念中的几句话让他们的内心又没有那么多涟漪。

  祝各位而不是祝我们,这句话说明眼前的这位港岛经济总督还真是看不上这对谁来说都庞大的产业呀。

  他们如此,一旁的几个年轻人就更别说了。

第336章 通讯行业占坑

  夜色降临,九龙油麻地,这里是港岛最著名的露天夜市之一。

  夕阳西下,满街的小吃摊档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用不了一个小时,整条街基本就不会有多余的空地了。

  唱戏、占卜、算命、卖药、各种服装玩具可谓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卖艺的卖唱的算命的更是五花八门宛如露天夜总会一样的热闹。

  梅艳芳的电影胭脂扣里她坐在煤油灯下寻卜问卦的桥段就是在这里拍摄的,除了胭脂扣还有很多电影都是在这里取景的。

  这些片段随着电影传播到东南亚各国,使得这里也成为了外国游客打卡的景点之一,人气每天都非常火爆。

  不光是外国人,港岛民众对这里也非常喜欢。

  下班之后,约上三五伙伴随便找个大排档就能喝酒打屁一晚上。

  就在去年的时候,港府还在夜市中间区域特地开辟了一处休息区,就是方便游客坐下来歇脚吃喝用的,这项便民措施得到了一众好评。

  治安上就更别说了,这里是新记罩着的,摊主交摊位费,新记保平安,游客安心,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就连小偷小摸都没有。

  “向军,你说你们部门为什么还在大力研发CDMA技术呀?我听说tdma的那个研发小组已经开始进入试验阶段了”。

  “不知道”。

  被问的王向军摇了摇头随后说道“我只知道今年集团又给我们这个研发小组拨了8000万美元的经费”。

  王向军,就是那个来自西北的第一批来港岛实习的毕业生。

  虽然在正式工作后他们最初的这一批五十人都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公司和研发团队,但是他们的友谊没有变。

  不光是他们都来自于兔子习惯性的抱团,而是通过长时间的工作和适应,他们懂得了很多事情,学会了很多道理。

  这是一个以能力论高低的社会,没有资历没有关系,你行你就上。

  尤其是远东集团内部,天才少年比比皆是,很多先进的东西和理念他们都要从头学习,这也让他们在彼此扶持和鼓励中建立了深厚友谊。

  这期间他们当中有的被调往了内地,也有最后走到一起恋爱的,还有成家立业入籍港岛的,可是深厚的友谊是不会变的。

  就像现在,港岛的夜市大排档是他们最喜欢的,因为在这里没有约束,也更贴近老家的生活。

  叫卖的讨价的,和大厦里的精致相比这里更有生活气息。

  所以他们只要有时间,隔三差五就会有人组织出来吃饭。

  “8000万美元的经费,我了个乖乖,我记得过去几年不都是5000万美元吗?

  这怎么tdma技术突破了,你们的经费反而涨了?”

首节上一节261/3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