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第323节

  “罗先生的条件是什么?请先说出来”。

  看来前世网上流传的大骆驼国心里价位是真的,两亿美元以下班达尔可以直接拍板决定。

  对方连讨论都没讨论就直接问出了条件是什么,这就说明价格在他们承受范围之内,而且距离承受预期还有一段距离。

  “20个起购,贵方要帮我们消耗五亿美元的762花生米”。

  绝对不是错觉,罗念中从班达尔的眼底看到了一闪而过的喜色,事情成了。

  “我们需要考虑一下,明天给罗先生答复可以吗?”

  “当然没问题,不管是否成功,都希望各位在这里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

  罗念中一副爱买不买,根本无所谓的样子爽快的走出了房间,一点再讨论一下,想要尽快把这笔交易敲定下来的意思都没有。

  出来以后,贺总有些着急了,担忧的说道“会不会是价格太高了?或者说要求太多了?我们要不要回去和他们说说降低一些价格”。

  1.5亿美元的价格,这可超出他们的预期价格近二十倍。

  罗念中当时报出这个价格的时候就连他都使劲咽了一口唾沫,手上更是因为攥的太紧都出现指甲的痕迹了。

  本来以为对方说的价格有问题是贵了,现在来看,自己还真是没见过钱的土包子。

  别说1.5亿美元,对方就是把价格压到一亿美元贺总都能烧高香似的谢天谢地了。

  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赶紧签下这笔订单,以免发生变数。

  “回去?确实应该回去,你可以带着你的人回去了”。

  “额,罗先生就会开玩笑,你是这次谈判的全权负责人,我们回去算什么事”。贺总还以为罗念中因为他的建议生气了呢。

  “我回去干什么?我又不懂怎么保养这些装备”。

  “嗯?”贺总发现了不对“罗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对方已经答应了,回去好好保养装备,可别等到时候展示的时候掉链子”。

  贺总一惊“他们不是说考虑一下吗?”

  罗念中不想过多解释“记得把那五亿美元的762花生米也准备好,我记得你们有挺多这玩意的库存”。

  看着罗念中说完就离开的背影,贺总又是一喜。

  没想到这五亿美元的花生米钱居然是罗念中为他们争取的,还以为是帮北极熊卖的呢。

  这单要是真成了,总价值可超过35亿美元呀,这都不是大功一件了,说是天功都不为过。

  他们赚的多,漂亮国赚的更多。

  这可是一笔超过一百亿美元的超级大单,漂亮国自己就拿下了50亿美元的份额,这已经是漂亮国历史上对外最大的一笔订单之一了。

  如果蛋糕不大,罗念中怎么让对方对这次的联合军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至于北极熊,要不是S-300,这笔交易他们的收获能上十亿美元才怪呢。

  有了这十亿美元,伊万科夫就能绑架整个远东军,所有人都要当祖宗一样把他供起来,因为所有人都是受益者。

第429章 养猪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罗念中只参加了这么一场会议后就做起了撒手掌柜。

  就连第二天大骆驼同意后,装备部发来邀请函邀请罗念中参与接下来大骆驼国的现场参观都被罗念中拒绝了。

  他还有他的事情要做,可不想参与这些稍不小心就容易触及别人核心利益的事情。

  当然,这是现在,一切都需要小心。

  就好像是交朋友的请客吃饭回请一样,在和大骆驼谈判的三天以后,一份振兴西南地区建设开发的计划书正式落地。

  十五年内,国家将在西南投资千亿RMB用于西南的基础建设,交通运输部分是重点,占了八成以上的资金份额。

  罗念中也不含糊,在项目下来没多久他就亲自奔赴了滇南。

  这回一起跟着来的不光是罗老四了,罗老五也屁颠屁颠跟着一起来了。

  家里现在两个大肚婆,克里斯最近又常在集团忙于工作,两个小不点闲的无聊也跟着罗念中一起来了,还美其名曰照顾他生活。

  照顾吗?算是照顾吧。

  自从女秘书被调走了,现在新的副董秘还没有选出来,一群大男人确实也枯燥,长夜漫漫确实需要一些调味剂。

  这次罗念中再来滇南的队伍和上次相比可庞大了很多,除了罗念中的专机,还包了一架亚港航空的波音737客机,整个团队超过两百人。

  之所以这么多人随行是因为罗念中把港岛科技大学今年新开的农学专业类里面很多专业的学生和教授等都带来了。

  之所以要带他们是和罗念中这次来云南的第一个正式投资项目有关,养猪。

  你没有听错,就是养猪。

  不光是养猪,还要培养种猪,罗念中的计划是先在滇南建立三到五座存栏八万到十万头的现代化养猪厂。

  要求能实现从配种、怀孕、分娩到育成、育肥、出栏的流水线生产。

  除了养猪厂还包括一个大型研究机构、研究包括各种畜牧养殖技术和化肥饲料技术,再有就是建立配套的饲料厂和化肥厂。

  猪的粪便是天然的化肥,猪场每天生产那么多粪便可以加工成有机肥,不仅有经济价值还能大量减少排放,保护环境。

  而这一系列的建设和培养对于这些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些可怜的学生怎么也想不到刚入学还没有上过几节课课就直接上实践了。

  对于罗念中这次的投资规划,滇南的孙巡抚很重视。

  为了能安排好这么多人长期的食宿,滇南的标志之一,很多名人下榻过的昆明饭店都被征用了,全部给罗念中等人使用。

  当然这些都是花钱的,罗念中直接就定了一个高标准的伙食费。

  对于这些老师学生来说毕竟是出差不是,罗念中可不是周扒皮,再说了这点小钱他也看不在眼里。

  “猪场的前期规划非常重要,对于猪场的建设和以后的管理运营都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猪场场址的选择,需要地势整齐开阔这样可以减少施工时间和施工费用,以后扩建改善起来也方便。

  要选择远离城区、居民点、交通干扰较远的地方,这样对猪场的防疫工作和对周边的环境污染都能起到巨大的好处。

  最后就是猪场的内部结构,这关系到整个猪场的防疫卫生、猪仔的生长和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

  来到昆明的当天晚上,来自捷克农业大学挖角来的诺瓦克教授就在昆明饭店布置的一个会议大厅里上了一节课。

  很多人一提到畜牧业就想到漂亮国,大面积的人工养殖效率明显。

  可真要是说到对畜牧业的科研实力,捷克农业大学绝对是这方面的翘楚。

  因为明天开始就要考察选址了,所以诺瓦克教授特意在今晚讲了一下养殖规划和选址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明天除了是猪场的选址还是这帮学生的一个实战考试。

  不光是这些学生,就连滇南的相关部门和领导都来听课了,学习经验的同时也听听这国外养猪和咱这有什么不同。

  在很多人看来,不就是养猪吗?找个大点的地方一圈,饿了喂食渴了给水,定期清理粪便不就行了。

  这堂课以后,虽说有些人对于诺瓦克的很多观点都觉得是浪费是哗众取宠,但也知道这个中年白人是有真才实学的,很多观点确实让人受启发。

  一堂课结束,罗念中对诺瓦克招了招手让他过来孙巡抚他们这一桌。

  “孙巡抚,你刚才也听到了,养猪厂需要水源和电力的保障。

  水源方面我不担心,咱们滇南不是缺水的地方,但是电力方面,你待给我个保障呀”。

  一般一个养殖十万头猪的大型养殖场日用水量在一千五百吨左右,水源是必不可少的。

  电力也是如此,设备供电、保温、消毒、通风、清洁、饲料加工哪个过程不需要用电。

  如果当地的电网不能保证稳定供电,那将是灾难性的。

  就是稳定供电还需要建立自建的发电机组用来备用呢,但备用就是备用,一年用个一两次还可以,常用的话不现实。

  关键这十万头猪的猪场只是前期,一旦有了结果就会在原址上进行扩建,到时候会变成一个年出栏百万头猪左右的超级养殖场。

  “罗先生放心,这方面我会协调,我代表滇南官府对供电问题提供绝对的保证”。

  开玩笑,这第一个投资项目要是都出问题,后面的投资还要不要了?

  国家可是省吃俭用从沿海挪出了大笔资金投在了滇南,他要是敢掉链子,都不用别人,那些被减少投入的省份就能吃了。

  得到了孙巡抚的保证,罗念中看向了坐下来的诺瓦克。

  “怎么样?算出来需要投资的费用了吗?”

  诺瓦克点了点头“如果只是三座养猪厂的投资差不多需要一千万美元到一千五百万美元之间,之所以差距这么大主要体现在设备投入方面”

  “如果建立一个最先进的养猪厂,十几二十年都不会过时的那种呢?

  十万头猪需要多少人工?百万头猪又需要多少人手”。

  建肯定是要建最好的,罗念中可不是来小打小闹的。

  “一千五百万美元足够了,按照这样的标准建设的话,一个十万头猪的养殖厂大概需要40到50个人员管理,一个人能管理两千五百头猪左右。

  如果是百万头猪,人工还会再次下降,到时候一个工人管理三千头猪甚至更多都有可能”。

  罗念中和诺瓦克这一问一答倒是不觉得什么,可是一旁在翻译的翻译下知道了两人对话的孙巡抚内心却是大振。

  养猪他不说专业但也不陌生,农家人养猪一人能养个几十头就不错了,好家伙,人家直接就一人养2500头猪。

  要是这样的话,滇南都这么养猪还不承包了全国的猪肉。

  这以后什么都不用干了,全力支持对方养猪就行了,要是能供应全国一半的猪肉,这都是大功一件呀。

  孙巡抚的想法罗念中不知道,不过确实罗念中就像打开了潘多拉大门的钥匙,后来最高时,滇南虽然没能提供全国一半的猪肉,但也提供了全国超过十分之一的猪肉供应。

第430章 处处有宝

  第二天早起,罗念中看了看床上熟睡的两女摇了摇头小声说道“还真是不认床呀,到哪里都改不了这睡懒觉的毛病”。

  自己是罪魁祸首?别瞎说,拿出证据来。

  把散落在地板上的黑色透明和白色透明的衣物捡起搭在沙发后背上,罗念中一身运动服的打扮走出了房门准备去用餐大厅用餐。

  今天的时间很紧,吃完早饭就要开始猪场选址的考察,也可以叫做瞎转悠。

  本来这些是不需要罗念中去的,可是这也是一种生活不是?

  感受一下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和新鲜感,罗念中期待当地的文化和淳朴。

  一走进用餐大厅,里面已经差不多坐满了人,罗念中取餐的一路上都是罗校长的招呼声。

  听着学子们尊敬的称呼,罗念中心说怪不得老蒋喜欢人家叫他校长,感觉是不一样。

  简单的拿了几个包子和一碗小米粥一杯豆浆,来到诺瓦克等老师所在的桌子上又发现了奇怪的一幕。

  就看见诺瓦克也不吃饭,对着一盘炒饭在挑着里面的一种配料,旁边还有几个形状很特殊的菌类。

  “什么情况?”

  诺瓦克没有回话,好像完全沉寂在了自己的世界里,没办法的罗念中只能又看向了其他人。

  “是这样的罗校长,刚才诺瓦克教授看到炒饭里面的这种菌类植物没有见过,就找来了这边的负责人询问了一下。

  负责人告诉他这是这边特产的干巴菌,还说非常好吃,常吃对皮肤好,很多常吃干巴菌的人都显得很年轻,就好像青春永驻一样”。

  抗衰老,这是罗念中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

  干巴菌这名字罗念中只听过没见过,不过知道这东西不比松茸便宜却没有松茸的名气大。

首节上一节323/3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