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队赶大车开始 第126节

  “咋,成家立业不是正事?”

  “你想去,那你就去吧!”

  “叔咱们说正事呢!”

  老曹仍是笑,“你也老大不小了……”

  孙建平笑了笑,“当个好医生也挺好,谁还没个小病小灾的,到时候就没敢得罪你了。”

  “嗯,记得医者仁心!”

  老头步步紧逼,孙建平一脸无奈,“等修完水渠再说成不?现在最大的事就是修水渠!”

  她俏皮一挑眉毛,眉染风情,娇俏不可方物,看得孙建平心里一动!

  这小妞……

  “我觉得我都够歪的了,没想到你比我还歪!”

  “对对对,修水渠,这个事可是比天大……杨主任不是说给咱们派个技术人员过来么,也不知道啥前来……”

  “应该会吧,毕竟这是治病救人的活,你想去?”

  “路上慢点!”于长海站在自家院子里,目送他们离开。

  “刚去了趟公社,杨主任给的,说是谁愿意去就抓紧报名。”孙建平下意识往旁边靠了靠,“你今天没去挣工分啊!”

  多般配的一对儿!

  这还是种植高产的苞米,如果是小麦、黄豆之类的,产量更低了,有时候秋收时能不能收回种子都是两说。

  至于杨主任所提的“跨黄河,过长江”就更难了!

  不是社员们不努力,而是和杜尔基公社的土地构成有很大关系,整个公社多的是山坡地,平坦的肥沃黑土熟地都被小鬼子占去,建成千叶和纳河两个垦殖会社,建国后这两个垦殖会社的土地又都直接转成国有农场土地,留给本地农民的只有不产粮的河滩和山坡地。

  按照于长海的计划,就是先把山坡地进行平整,走农业学大寨之路,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一来平整土地的工程量太大,乡亲们根本吃不消;二来就是随着多年开垦,表层土已经形成种植层,平整后把表层土推开,下面的黄土层没有多少营养成分,还需要重新培养种植层,到时候粮食产量更低!

  在一片反对的声浪中,于长海只得暂时放弃这个计划,他听说上头要给公社调三台拖拉机后,平整土地的计划又如熊熊之火,在他内心燃烧起来!

第196章 这帮农民里有能人啊!

  孙建平帮着曹春贵,把从公社粮库用白条“买”回来的返销粮扛到东屋,给知青们补助的每月四十斤粮食也都一并发下来了,堆在一起,被窗外的阳光一照,黄泱泱的好像一撮撮金疙瘩。

  “这些够吃一阵子的了。”李秀芝看着丈夫和大兄弟往屋里扛粮食,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有了这一千多斤粮食,等到开春再去弄点野菜榆树钱什么的,最起码能把这个春荒熬过去。

  现在全村人可都指望着下洼那块地真能种出水稻,解决粮食问题呢!

  “我是这么想的,咱们这么修……”

  于长海领着上头派下来的技术员一个六十多岁,头发乱糟糟,戴着一副破旧黑框眼镜,镜腿已经断了,用黄胶布缠了好几圈的小老头坐在正屋炕头,指指点点小鬼子留下的图纸,商量具体该如何修建这条水渠。

  “修水渠,先得确定水位的高低,你们设计的这条路线确认过这个问题吗?”老黄扶了下眼镜,问道。

  老头眼眶有些湿润,悄悄瞟了于长海一眼,唏哩呼噜把鸡蛋吃下去,借着窗外明晃晃的太阳,孙建平看到有一滴晶莹的水珠掉在老头眼睛片上,又滑落到饭碗里。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已经确定好了。”

  “说下去!”老黄笑着催促道。

  “怎么确定的?你们又没有专业的仪器设备?”

  “小伙子,你也早就踩好点了是不是?”老黄问孙建平,孙建平笑了笑,“我也只是胡乱看了点修水利的书,瞎蒙的。”

  唉!

  吃饱喝足,孙建平套上车,领着众人直奔下洼那块盐碱地,老黄蹲在地上,不时揉揉肚皮,打上一个饱嗝,刚才吃得太多,有些不得劲。

  他趴在地上,眯起眼,用手比量两下,测试地面的高低,一番比对后,他惊愕发现,孙建平测试出来的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出口肯定不能选在中游,这里是砂质河滩,一旦水量太大,会把河床底部掏空,酿成溃坝事故,到时候这条渠就白修了……”

  “学习战国时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经验,编制箩筐装上大石头沉入水底,将河水按照二八比例一分为二,利用外侧小径流引入水渠进行灌溉,主干水流仍旧随河道流走,即便夏季洪汛期水量太大,也不会对水渠造成多大危害。”

  “客气客气,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嘛!”

  “好,非常好!”

  孙建平走到这河边,指着流动的河水,“虽然这里的河床是石头底,但两岸岸基仍是碱土质地,如果从这里刨开一个口子修水渠,一旦水流量太大,照样会冲垮岸基,造成洪水漫溢,我的意见是……”

  “将河水一分为二后,对右侧岸基同样用石笼加固,河水经收窄后流速加快,会淘深河床,造成内外水位差,这样一来,一旦天旱水位下降,干流的水也会向支流流动,照样可以引水进入渠道,非常方便……”

  “来吧吃点,到家了还客气!”

  他拿过图纸,眯起眼仔细看了看,赫然发现就在自己所指的这块地方,也已经被人点了个红点!

  这就有点……

  “和我们家建平说得差不离!”老曹哈哈一笑,这省城来的“大专家”水平也一般嘛!

  八七.一二零.二五二.二零五

  李秀芝给他盛了一碗汤,老黄接过来,端到嘴边滋溜喝了一口,往碗底一看,下面卧着一个荷包鸡蛋。

  “黄老师,一起吃点吧!”李秀芝也这么叫他,老黄脸一红,尴尬的挠挠腮帮子,“你们吃吧,我来前吃过了。”

  “客气啥,这都不是外人!”老曹呵呵一笑,“尝尝我老闺女的手艺!”

  老黄觉得这些农民吹牛有些吹大了,挠挠头发问道,老曹把孙建平点火把的招数和他说了一遍,听得老黄连连咂舌!

  这帮农民里有能人啊!

  “按照我的意见,就采用爆破的方式,提早动工,免得误了农时。”老黄扶了下眼镜,见李秀芝端来饭菜,抿了下嘴唇,下意识往墙边靠了靠。

  老曹冲孙建平使了个眼色,孙建平一把抓起他的手腕,半拖半拽扯到桌边,递给他一双筷子。

  “多谢领导信任!”老黄连声点头哈腰,看得曹家人都是一皱眉。

  “还有呢?”

  “你这可不是瞎蒙……”老黄歪着头仔细打量他好几眼,看得孙建平全身不舒服,刚要走,被老头叫住,“我想这条水渠,你也早就想好怎么修了吧,说说看!”

  老曹又看了于长海一眼,于长海打着哈哈,“让你吃你就吃,哈哈,吃饱咱们去地里看看,这个渠修得好与不好,全靠老黄你了!”

  一盘煎得黄澄澄的的鸡蛋,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蒸得软嫩的鸡蛋糕鲜嫩诱人,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动,再加上一盆金黄的贴边苞米饼子,老黄肚子里的馋虫被勾出来,他有些胆怯的看了于长海一眼,又低下头,“们吃吧,我不饿。”

  老黄又走到咕噜河河边,沿着河道一路上溯,终于找到一处石质河床,他有些兴奋的用手指指着汩汩流动的河水,“就这里了,只要在这开个口子,把河水沿着渠道灌进南边那块地,就可以自动灌溉田地了!”

  “要我说……”孙建平挠挠头,笑了笑,“我也是个外行,说的不好您多包涵。”

  老黄竖起大拇指!

  这小子妥妥一个水利天才!

  能够想到将河水一剖为二,利用自然流速进行分流灌溉,单单这份聪明才智,就是多少人挤破脑袋也想不到的!

  “这还仅仅是引水方面的工程,修筑下游渠道我也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孙建平指着已经用白石灰洒出一条线,即将准备动工的渠道,“从这到下洼地之间的三里地地势平坦,坡度还不到十度,如果修成直线的话,水流动力不足,一来影响供水量,二来会导致大量泥沙沉积在渠道里,过不了几年渠道就废了。”

  众人一听,都纷纷眯起眼睛看远处的下洼地,这一看大家伙都惊出一身冷汗!

  光想着战天斗地修水渠了,却都忽略了这件事!

  “建平你有啥好招快点说啊!”曹春贵咯吱了他一下,焦急催促道。

第197章 修水渠了!

  “我的办法就是,把渠道从直道转成弯道,修水利有句俗语,叫做水过三弯自急,水流百步上墙,出现弯道后水流流速会加快,不需要人工干涉就可以把水引向下游,另外也可以利用水流冲击淤塞的泥沙,防止阻塞渠道。”

  “好,非常好!你不学水利简直可惜了!”老黄听到精彩处,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要不说乡野之间,多的是俊秀良才呢!可惜我现在不在学校,不然一定破格录取你!”

  “咳咳!”

  于长海咳嗽两声,吓得老黄连忙闭嘴。

  老于懂个屁!

  他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子午卯酉,只能像傻鸭子一样一个劲点头!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孙建平赶上马车,直奔杜尔基公社而去,钱慧长这么大还没参加过这种规模宏大的集体劳动,正颇有些兴奋的站在人堆里,握着铁锹左顾右盼,见他赶着马车过来,招招手,非要跟她一起去。

  关键是留在小瓶子里忒占地方!

  “你去看看多少钱,便宜就买个十斤八斤回来熬鸡蛋汤喝,可不兴多买啊!咱们手头没几个子儿了!”

  乌龙马在他肩膀上蹭了蹭,似乎在问他咱们还走不走了?

  “走,回去!”

  早在前阵子领返销粮的时候,老曹就多领了四千斤,磨成苞米面,存在仓库里,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

  “于叔您怎么看?”孙建平知道这老头的身份,为避免于长海借题发挥,急忙把话头岔过去。

  哗!

  全场掌声雷动!

  “乡亲们,乡亲们!”

  吃着最差的伙食,用着最简单的工具,干着最累的活,誓要让荒地变个新模样!

  多好的农民啊!

  不愧是杨主任,瞧瞧人家这几句话说的,多有水平!

  这种场合杨主任必须讲讲话,提振一下士气!

  他咳嗽两声,拍拍手,闹哄哄的现场顿时鸦雀无声,三千人都抻长脖子,眼巴巴看看他,再看看那两头哼哼叫的大肥猪。

  孙建平扭头一看马车上,已经装了三水筲一百多斤鸡蛋,想想也够了,万一搞得太多容易露馅。

  这个年月搞农田基建大会战,需要社员出动义务工,自备干粮,也不给一分钱,但是今天这个活可是给二马架村一家干的,性质不同,当然待遇也不一样!

  不像你老曹要工钱,最起码饭菜也要供我们几顿吧!

  去你的!

  你要跟着去,我的秘密不都露馅了?

  孙建平一扬鞭子,“你好好干活,回来给你买糖吃!”

  众人拼命鼓掌,连小月月都鼓起小脸,把小手都拍红了!

  轰隆一串巨响,埋放在土地里的炸药逐一爆炸,升起一片浓白色的烟雾,待烟雾散去之后,三千民工手持土筐铁锹,推着独轮小车,浩浩荡荡冲到被炸松的沟渠旁,将硬邦邦的土块挖出来,堆放到指定位置。

  此刻孙建平也站在远处,手握着马缰绳,极目远眺,但见烟尘散去后,无数如同蚂蚁一样的农民来来往往,靠瘦弱的身躯搬运着大自然几千几万年堆积的尘土。

  直到开工之前,老曹也没凑齐那四百块钱缺口。

  张子义领着人把炒好的硝*铵炸*药抬出来,拌上柴油掺上锯末,按照水利专家老黄的指点,在渠道将要经过的地方打好眼,埋进去,插上引线。

  远处开来一辆解放大卡车,上面拉满了人,是公社的干部和同志们过来参加义务劳动了!

  杨主任高兴,也为了表达对兴修水利工程的支持,自掏腰包给他们买了两头大肥猪,大家伙一起动手,将肥猪从解放大卡车上赶下来。

  “好,我马上弄!”

  八七.一二零.二五二.二零五

首节上一节126/3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