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队赶大车开始 第29节

  她晃了晃酸疼的肩膀,“要是有个缝纫机多好,我能轻快不少。”

  爪黄飞电?

  他都不太满意。

  正符合此时,此景,此马!

  “以后就叫你踏雪乌龙驹了!”孙建平拍拍马脖子,对自己给起的这个名字感到兴奋!

  看来小爷的起名水平还是蛮高的嘛!

  大黑马似乎听懂了,甩甩尾巴,向前飞跑两步,忽然前蹄跃起,后腿蹬直,仰天长啸!

  马儿也有名字了!

  路上众人都一脸羡慕的看着孙建平骑着高头大马,飞快超越人群,向于圩子进发。

  “那可不,吹牛逼也没你这么吹的,还你买的,你问问这匹马答应不……”

  “哥哥,这匹马好高啊!”小月月兴奋又好奇的打量着四周,大马好高,看得好远!

  孙建平不屑瞟了她们俩一眼,抖抖缰绳,来到场院旁的一座苞米秆垛旁,翻身下马。

  要不……

  孙建平也牵出自己那匹大黑马,梳洗打扮一番后,上了全套的马鞍马具。

  “媳妇你抓紧拾掇拾掇,咱们也去于圩子看宣传队演出去!”曹春贵风风火火闯进屋子,带进来一股寒气,吵吵嚷嚷。

  “月月过来!”孙建平勒住踏雪乌龙,冲小伍月拍拍手,小伍月颠颠跑过去,高高举起小手,被孙建平扯着拽到马鞍上。

  “有门不走你非得跳,你是兔子啊!”孙建平扯住马缰绳,干呕了好几口,这才觉得好受一些,他按了下胸口,拍拍大黑马的脖子,抱怨道。

  “切!”

  老程头揉着眼睛出门,恰巧看到了这一幕,不由得暗赞一声好马!

  “呕……”

  “有啥看头,翻来覆去就那几个,还不如在家好好歇歇……”李秀芝靠在西屋炕头,使劲捶捶酸疼的肩膀,“春贵你过来,帮我好好捏捏,这几天干活累伤了……”

  就像大哥哥一样!

  吼吼!

  大黑马这才晃晃大脑袋,甩开四条大长腿,沿着机耕道撒蹄狂奔!

  马蹄踩在青石板铺就的场院里,沉重的马蹄铁发出哒哒的声音,清脆悦耳。

  “呦呦呦,你真能啊,还买马,你咋不去把鹤城买下来!”

  “八尺布你还想做套衣服?缝条裤衩都费劲……”

  “哥哥!”小月月也混在人群中跑去看热闹,见孙建平策马奔来,脆生生喊了一嗓子!

  主子好帅!

  书中写的人物很多都是我们村子里的人的形象,我只是想把他们刻画好,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主角的随从和附庸。

  这种文在起点并不吃香,跪求大家支持一下!给我点动力!

  再三谢过!

第44章 有谁要参加宣传队?(求追订收藏)

  占地足有三亩地的大场院上,积雪早已被扫得干干净净,昨晚看到的那辆解放大卡车就停在场院的另一头,场院正中间摆放着几张从老乡家里抬来的桌椅板凳,上边扯起一长溜红色条幅,上边写着“鹤城一重厂下乡宣传队”字样。

  场院周围,黑压压全是十里八村赶来看热闹的老百姓,虽然雪后天气嘎嘎冷,一个个冻得直跺脚,但仍然影响不了他们看热闹的心情。

  虽然站在最外一层,但孙建平凭借个子高、视力好的优势,轻松看到桌子前坐着的一排“领导”。

  居中一人,方鼻阔口,相貌俊朗,孙建平眯起眼睛仔细一看,心里咯噔一下!

  这不是……

  一重厂的那个王主任?

  “还是留给你家老大吧!”孙建平笑笑,倒是很纳闷崔凤兰怎么跟崔玉芬一个姓,莫非这里面还有什么故事吗?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刚才大家都欣赏了一重厂宣传队的精彩表演,大家想不想接着看?”姚忠平面带笑容,冲老百姓喊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这个时代,不看演出也不行!

  不看意味着你这个人觉悟不高!有问题!

  要是这顶大帽子扣下来,足够让每个人都喝上一壶,所以每当有演出的时候,大家伙都成群结队,浩浩荡荡跑来看。

  “还真是省里来的……”孙建平抱起小伍月,让她骑在马背上,小丫头好奇打量着里面的人,忽然压低声音,“哥哥,有个姐姐真好看!”

  《白毛女》演完,又是《智取威虎山》,此时站在人堆里扯着脖子看演出的张子义脸色很不太自然。

  一个省里来的领导讲完了话,桌椅板凳撤下,文艺汇演正式开始。

  一曲终了,接下来是演了八百遍的老剧《白毛女》,看得小月月都直打哈欠!

  孙建平把手伸进张子义的大衣兜,抓了一把炒熟的瓜子,眯起眼睛看了看那个女子。

  “好看!”

  崔凤兰的《西厢记》唱得很一般,但是看惯了样板戏的老百姓仍是回味无穷,等到一曲终了,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纷纷嚷嚷着再来一个!

  “同志们,各位农民兄弟们,刚才的表演好不好看?”王主任站起来,走到场院正中,清了清嗓子,挥舞一下粗壮有力的手臂,大声喊道。

  “咋样合心思不,要不我帮你说道说道?”

  妆画得太浓,看不清本来面目,但看身段不错,前凸后翘,倒是继承了她老娘的血统。

  “我看也差不多……”孙建平有些后悔了,早知道翻来覆去就这么几个,我还不如不来了!

  孙建平眯起眼睛,仔细打量这位相貌粗犷的中年人,这位就是上头派给太平山大队的特派员?

  来点新花样啊!

  翻来覆去就这么几个节目,他连台词都能倒着背下来了!

  “想!”

  “建平瞅见没,那个女的,崔凤兰,就是崔大屁股的闺女,前阵子要给你保媒的!”张子义靠过来,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瓜子嘎巴嘎巴的嗑,指着场院里正在唱戏的浓妆女子,说道。

  气氛一时哑然,只有风吹过苞米杆垛发出的哗啦声。

  见大家的反响这么热烈,王主任非常满意,冲坐在一旁的一名穿着中山装,披着军绿色棉大衣的中年人使了个眼色,中年人站起身,走到他身边,“大家兴许还不认识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姚忠平,是上头派来帮扶太平山大队展开工作的……”

  八七.一二零.二五二.二零五

  不过在于圩子村,村民们一边看《白毛女》一边笑,笑得其余村屯的老百姓莫名其妙。

  就在这个时候,王主任站起来,清清嗓子,用略带口音的普通话说了两句,现场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孙建平打了个哈欠,这个时代的娱乐节目少之又少,内容也是千篇一律,老百姓只能在看与不看之间做选择。

  然后是《沙家浜》、《红旗谱》等剧目,虽然看了好多遍了,但是大家仍是兴致勃勃,一个劲的喊着再来一个!

  王主任坐在一边,很满意群众们的反响,不过该演的剧目也都演完了,他走去和省里来的领导嘀咕几句,领导皱着眉,思索半天,勉为其难的点了下头。

  “嘻嘻……”小伍月笑得十分开心。

  “怎么大家不喜欢吗?”姚忠平有些尴尬的看着冷场的局面,咳嗦一声,问道。

  孙建平也跟着扯脖子喊起来。

  “哥哥,他们是不是只会演这几个啊?”小丫头捏捏孙建平的手掌心,小声问道。

  这于圩子的人是不是都喝傻老婆尿了?

  “在哪呢?”孙建平眯起眼,在一众穿着绿军服的女演员里搜了一圈,一皱眉,“净扒瞎!”

  “这不扯犊子么,威虎山的篱笆扎紧了,还能让杨子荣混进来?”

  “想!”张子义的大儿子扯脖子喊道,把当老子的吓了一跳!给了儿子一个大脖溜子!

  “我向大家宣布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为了宣传思想,提高觉悟,向一重厂学习,经上级领导批示,决定在咱们太平山大队组建业余宣传队,请各位踊跃报名!”

  一群穿着绿军装,戴着红袖箍的红男绿女们跑步冲进场院,举着红旗,在乐器的伴奏下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看得孙建平脑瓜仁疼。

  一听说要搞宣传队,大家都有些发懵,搞这玩意?

  “大家想不想接着看?”

  “下面请欣赏舞蹈《大海航行靠舵手》!”一个梳着齐耳短发的报幕员跑上台,用清脆的声音向观众们喊道。

  “下面请欣赏二人转《西厢记》,表演者陈家明、崔凤兰!”

  “这座山雕也是个棒槌!要是我……”

  王玉梅和王玉竹之爹!

  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见面”了!

  一听说崔凤兰的名字,围观老百姓一片叫好声,孙建平眯着眼睛看着从场院外边绕进来两个穿着古装戏服的男女,都画着浓妆,看不清本来面目。

  《西厢记》本是东北乡村最流行的二人转曲目,不为别的,只因为其中包含不少荤腔黄调,虽然两人唱的是纯净版《西厢记》,不过每到关键时刻,也会引来群众一片片哄笑声。

  看上去倒是一团和气……

  站在人堆里的王金刚眼珠子咕噜一转,他忽然意识到,一个可以不干农活还能挣工分的大好机会来了!

  “坚决拥护姚特派员的英明决定!”

  人群里突兀传来一声喊,孙建平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正是王金刚!

  感谢“湖畔镇霍格”兄弟的打赏!非常感谢!

  求追读求收藏!麻烦大家动动小手,翻到最新章节,多谢啦!

第45章 十三斤半面粉!(求追读求收藏)

  “原来是我们的知青同志!”

  姚忠平长吁一口气,终于有积极表态,踊跃参加的了!

  “来来来,还有谁愿意参加业余宣传队的,都到我这里来报名……”

  姚忠平目光穿过人群,落在远处玉米杆垛下站着的一位俊朗年轻人身上,转过头和王金刚说了几句,然后冲孙建平招招手,“那位牵大黑马的小同志,对,说的就是你!我留意你很久了,你要不要也来参加宣传队?”

  本来他也没去过几次。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开玩笑王主任就站在场院里,我去参加宣传队,不是等于不打自招吗?

  再说了,优伶戏子,自古就是下九流的行当,我才不稀得去参加呢!

  丢不起这个人!

  “不用,你先把钱收了我就谢谢你了!”

  被选上的十个人个个喜气洋洋,尤其是王金刚,乐得嘴丫子都咧到脑后去,哈哈,终于可以不用早起去马厩伺候牲口了!

首节上一节29/3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