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神豪,从我养麒麟开始 第102节

  但盖子下,器身的部分,岁气显示制造的时间绝不超过20年。贵气也有,但跟盖子却是云泥之别,差距巨大。

  盖和器身,本是一体,论用料和工艺的复杂程度,器身还要超过盖子,会出现这种情况,足以说明这就是个爬山头的货。

  就这么个东西,对方开口就是3千万,齐鸣怎么可能看让师傅吃这亏,这才出言提醒。

  而当他说这东西有问题时,办公室里的几人都是齐齐看向了他。

  杨朝明饶有兴致的问“你说有问题,问题出在哪儿?”

  “器身,我就是觉得器身不对,算是种感觉。”

  那件东西,杨朝明和唐师傅都没发现异常,齐鸣又怎么说得出哪儿不对,只能是用玄而又玄的感觉来搪塞了。

  “感觉?呵?”杨朝明轻笑一声摇摇头,古玩鉴定要求以理服人,讲究的是有的放矢,倒是也有人能凭感觉定真假。

  比较有名的就是末代皇帝溥仪,当初他去王国维家做客,一下点出王国维的一件藏品是假的。

  而问溥仪假在哪里时,他给的理由是:感觉,反正看着和我家的不一样。

  后来王国维找人重新验证,也证实了溥仪的判断。

  溥仪自小生活在紫禁城,见过的好东西千千万,所以能凭感觉断真假。而齐鸣,这才入行几个月,才看过几件东西,就说感觉,实在是没什么说服力。

  杨朝明看向了唐师傅,开口道“老唐,你怎么看。这里也没外人,有话就直说吧。”

  唐师傅凝眉沉思了会儿才道“景泰蓝讲究,型,纹,色,光四项。型取决于制胎,你也看到了,那铜胎规整大气,完全没问题。这纹,指的是上面的掐丝,清朝掐丝,花样多,这也对上了。”

  “而这色,说的就是珐琅料,明朝的景泰蓝颜色沉稳且有砂眼,清朝的颜色鲜亮艳丽无砂眼,刚刚咱们都上过手,通体圆润,并没有明显的颗粒感。”

  “最后这光,则是说光泽感,考究的是打磨和镀金。清朝时期黄金的提纯技术更发达,所以镀金虽然比明朝的薄,却更亮。不过想验证这一点,只能割开,那几个鬼子,显然不会允许。”

  “说实话,光看工艺和风格,没什么问题。但可能是我对鬼子的天然排斥,我总觉得,这事情有蹊跷。老杨,还是你拿主意吧。”

  杨朝明支着手,皱着眉,也很是纠结。

  景泰蓝,这几年市场表现良好,升值潜力巨大,3千万的价格,算是卡在了脖子上,倒腾一下,顶多是小赚。但要是在手上放个几年,跑赢通货膨胀绝对没问题。

  钱是小事,关键是这交易对象。

  华夏人讨厌日本人,可以不用讲道理。老祖宗的东西已经送到了家门口,要是还眼看着小鬼子带回去,他心里也不是很乐意。

  一旁的齐鸣看着师傅一幅意动的样子,心里急得不行。他拿出手机,一边搜索景泰蓝的资料,一边疯狂烧脑,回忆那景泰蓝的每处细节,想找出一点破绽。

  忽然,手机上关于乾隆景泰蓝的一段话,引起了他的主意。

  原话是:因为长时间和景泰蓝匠师们交流,乾隆帝本身也剧本了诸多景泰蓝烧制的知识。乾隆八年,乾隆帝曾经下旨指责珐琅作的景泰蓝质量不过关,他还点出原因是因为铜胎的净度不够,可见对景泰蓝的烧制之上,乾隆是非常有心得的。

  铜胎!净度!而且时间是乾隆八年!

  “师傅,能不能把熏炉拿到这儿来?我好像发现哪儿不对了。”

  “哦?”杨朝明狐疑的看了眼齐鸣,而后朝林轩使了个眼色。

  林轩瘪瘪嘴,心里虽然嘀咕老头子偏心,老让他跑腿,但身体还是很诚实的站了起来,走向了会议室。

  透过监控,能看到林轩进去又跟有村说了几句,随后便捧着熏炉走了回来。

  “师傅你看这段。”

  齐鸣把手机递给了杨朝明,手机屏幕上正是乾隆下旨斥责工匠那段。随后他又指着熏炉两侧的象首立耳道

  “师傅,这铜胎不对。铜的纯度不够,所以看着驳杂了。乾隆八年,乾隆就指出了这问题。而按照那个有村的说法,这件东西至少都是乾隆18年之后的了,怎么可能同一个问题,10年都没解决。”

  听他这么说,杨朝明和唐师傅都忍不住凑近了细看起来。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急速的生长,两人也是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师傅,您看,这件是乾隆晚期的,錾胎珐琅福寿连年龙耳鼎,您对比一下。”

  齐鸣又找了张同是乾隆朝的东西,给两人做对比。

  

  “师傅,我刚刚查了资料,乾隆时期的皇家纹饰都有规定,要求''图必吉祥'',你看这尊鼎,直接印了寿字。而这熏炉。”

  “这盖子是象托宝瓶的造型,契合了古人「太平有象」之说,寓意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但这器身上,却没有一点寓意吉祥的纹饰,实在说不过去。”

  齐鸣这理由,多少是有点牵强附会的意思。

  只是杨朝明和唐师傅已经起了疑心,又是事关3千万的大生意,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任何有违常理的地方都会被无限的放大。

  而且这次他们主要的角色是买方,并不是鉴定师。他们无需找到确凿的证据,只要有所怀疑,为了自身利益,也必须终止交易。

  “呼~”

  这一看足足过去了5分钟,杨朝明长长的呼出口浊气,坐回了老板椅上,这才道“这东西,确实有点问题,想要搞清楚,最好还是请教一下故宫博物院的田老,或者干脆是做年代检测。”

  唐师傅轻笑了声“那几个小鬼子,怕是不会答应的。”

  “嗯,所以这东西我们博古斋是吃不下了,只能是让他们另寻他处了。”

第148章 投石问路

  杨朝明确定了放弃购买,齐鸣也是松了口气。

  至少这个坑,没被自己人踩中。但是他又转念一想,博古斋是躲过去了,那其他人呢?

  虽然杨朝明和唐师傅都不是景泰蓝鉴定方面的绝对权威,但见过的真品,相关知识也不算少,他俩都真假难辨的东西,又有多少人能避开这大坑。

  这两年文物回流炒的如火如荼,东西都送到家门口了,还是个日本人送来的,这理智就有可能先打了个9折,到时候有些人哪怕有所怀疑,可能还是会出手。

  不出意外的话,这笔钱,看来这几个日本人是赚定了啊。

  而且齐鸣还想到一件事。

  就是这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象足熏炉,它的盖子是真的,那器身呢?单靠凭空臆造,可造不出这种以假乱真的器身来,对方肯定是有所参照。

  有没有一种可能,器身也在这日本人手上。对方是将一件真品,拆成两份,这件是真盖子配假器身,另一件可能就是假盖子配个真器身。

  一件东西,卖两份价钱!诈骗对象,肯定华人!

  齐鸣皱着眉,将顾虑说给了杨朝明和唐师傅。

  两人对视一眼,凝重点头。

  杨朝明颔首应道“你说的,很有可能。只不过咱们顶多是跟熟悉的朋友说一声,让他们小心着点,至于谁最后着了道,就看运气了。

  唉,所以国家对民间文物回流,态度冷淡,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普通人的相关知识匮乏,鉴定水平有限,出钱出力买回的赝品居多,白白便宜了外人。”

  “爸,那他们为什么会找上我们?”一旁的林轩忽然问道“咱们的博古斋好歹也是声名在外,他们就那么肯定,咱们发现不了?”

  林轩才问完,唐师傅便给出了个靠谱的答案。

  “这几个鬼子,估计玩的是一手投石问路。首先,能吃下这件东西的人并不多,咱们博古斋,恰好是其中之一。”

  “其次,正因为我们声名在外,他们才要找我们。这次的交易对于小鬼子来说,既是生意,也是一场考试,如果咱们着了道,说明他们的造假水平已经到了瞒过行家的水准。

  那小齐说的第二尊熏炉的存在就大有可能。甚至,把情况再想恶劣点,他们已经能够完全复刻景泰蓝,有了这次的验证,往后更多的赝品可能就会进入华夏市场。”

  杨朝明凝重的点点头,很是认可唐师傅的猜测。

  如果对方真的掌握了完美复刻的技术,齐鸣光是想想就有点不寒而栗,只期望是他们想多了。

  “多想无益,咱们自己小心着点就是了。”

  杨朝明站起身,接着道“也让他们等的够久了,还是先去把他们打发了吧。”

  说完他一马当先,走出办公室。

  齐鸣在内的另外几人,也跟在了身后,林轩很自觉的捧过了那熏炉。

  “不好意思,有村先生,让您久等了。”

  回到办公室,杨朝明致歉了一声,领着齐鸣他们坐回了原位。

  “呵呵,没事。想来杨先生,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对吗?”有村笑着问询道。

  “嗯!”杨朝明语气慎重的点点头“3千万太贵了,不知道你能让点嘛?”

  齐鸣奇怪的看了眼自己师傅,不是都说不买了嘛,这怎么还起价格了。

  有村做出了一幅沉思状,而后似乎被割了一刀一样,心痛道“最少2800万。杨先生您是知名收藏家,鉴定大师,景泰蓝可是贵国的皇室之器,它的市场前景,您肯定比我清楚。”

  杨朝明皱着眉,无奈道“唉,前几天,店里来了件重器,流动资金不足,我们这边最多只能给到1000万。”

  “这实在是差的太多了。”有村的脸上也没了笑容,满是凝重。

  一侧的齐鸣则是在心底暗赞了一声“师傅高明!”

  这件熏炉,至少有个盖子是真的,要是以这价格收下,那也不亏。师傅这招玩的漂亮。

  而且这几个日本人这次胃口这么大,怎么可能这个价就出手。

  果然那个有村也是看出了杨朝明没有买下的意思,又寒暄了两句,便要起身告辞。

  杨朝明领着人把他们送到了店门口,语气遗憾“有村先生,难得来一趟,要不晚上我做东吧。”

  有村婉拒道“我也很想聆听您得教诲。

  不过我们这次主要也是为了参观,贵国主办的中美文物交流会,才会来华。时间有限,既然没在您这儿推销掉它,那我们可得抓紧时间再去拜访几家了。”

  齐鸣嘴角抽了抽,这几个家伙还真贼心不死,这是打算继续行骗了。

  “嗯,那咱们后会有期。”杨朝明也有点绷不住,懒的继续虚与委蛇,出言送客。

  很快那个保镖把车开到了两人身边,有村和名藏又是一个鞠躬,算是道别。

  临上车时,那个名藏一郎,深深的看了齐鸣一眼,意味莫名。

  “he~tui~”

  看着快速驶离的车子,齐鸣第一次见到自己这位专家派十足的师傅,居然很没风度的朝着车屁股啐了一口。

  而后杨朝明又对唐师傅道

  “老唐,你也去知会一下那些个老朋友吧,别着了他们的道。提醒他们一下,要真感兴趣,最好带上个景泰蓝方面的专家。”

  “嗯,我这就去。”唐师傅也应了一声,一边掏手机,一边走向了自己办公室。

  另一头,有村的座驾很快就拐出了潘家园。

  车上的气氛并不轻松,有村和名藏都是拉着一张脸,似乎是在沉思着什么。

  少倾,还是有村最先开口道

  “名藏君,你说他们是不是看出了这件东西的真假?”

  “不知道!”

  名藏沉着脸,摇了摇头“至少在杨朝明那个徒弟来之前,他们确实表现出了足够的兴趣!”

  “你的意思是那个青年,坏了我们的好事?”

  “不好说,但可能性很大。咱们接下来怎么办?”名藏问道。

  有村沉吟少许才道“虽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看穿,但也算是打草惊蛇了,如果我们表现得太过急切,反而可疑。所以交流会结束前,咱们先等一等。好货不愁卖,不是吗?”

  “而且这次也是天赐良机,中美的文物交流会一定会吸引来足够多的华夏收藏家,到时候咱们再慢慢挑选目标就是了。”

  名藏很是认可的点了点头。

  齐鸣自然是不清楚这俩日本人的盘算,这会儿的他正跟哄女朋友一样哄着小紫。

首节上一节102/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