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神豪,从我养麒麟开始 第148节

第 218章 荷里活道(1)

  “虎哥!欢迎,欢迎!”

  齐鸣和孙虎,才一走出贵宾通道,一个体重跟孙虎有的一拼的胖子,就热情的迎了上来。

  只不过由于体型太大,他的步子显得又碎又快,跟日本女人蹬木屐似的。

  而且俩胖子抱一起,两只手在那啪啪的拍,可怜的是谁都够不着背,只能对着肩膀一顿捶,看的齐鸣尴尬癌都犯了。

  更尴尬的是,别人拥抱,好歹还能给边上留那么点空间,但这两位往这儿一站,跟门神似的。

  虽然贵宾通道,人不多,但也不是没人,齐鸣已经感受到身后那些埋怨的目光了。

  “咳咳”

  他低声咳嗽两声,示意孙虎注意。

  孙虎也马上反应过来,不过他在意的可不是那些等着他们给让开路的旅客,而是着急的拉着那胖子就给齐鸣介绍道。

  “齐鸣,这是我香港的朋友,弘时集团的少公子,田川。”

  田川扶了扶脸上的黑框眼镜,在那大脸的衬托下,本就不比小紫大多少的眼睛,一笑直接眯没了。

  齐鸣看他双手张开,作势要抱,赶紧一步上前,握住他的手。小紫可就在怀里窝着,这要一贴上来,不得挤成饼了。

  “齐先生,幸会,幸会。这次来香港,有任何需要都可以找我。”

  虽然没有介绍齐鸣身份,但孙虎刚刚介绍的时候,说的可是兄弟!孙虎是他当初在华夏开酒店,跑批文的时候认识的。

  那是正儿八经的红三代,能跟孙虎称兄道弟,在他看来那肯定不一般,所以必须热情一些。

  “嘿,齐哥,你这鸟有意思啊。到了陌生地方都不跑啊。”打过招呼,算是熟络了些,田川把目光聚焦到了齐鸣肩膀上停着的红靛刻,也是借机找话题拉近些关系。

  “啾~”红靛刻瞄了瞄他,豆豆眼就朝上一翻,这又是个馋它身子的死胖子。

  “这鸟心大。”齐鸣应付了句,便催促道“要不,咱们就别光站着了,到外头慢慢说?”

  田川一拍后脑门,懊恼道“对,瞧我这事办的。来,这边请。”、

  说着就亲自上手接过了孙虎的行李,他的保镖也很有眼色的上前把齐鸣的行李给接了过去。

  一行几人说笑着出了机场,机场的接机区,两辆奔驰E300已经等在了那,车上的司机看到几人,也立刻下车帮着把行李安置好。

  上了车后,田川旁敲侧击的打听起齐鸣的身份以及这次孙虎来香港的目的。

  虽然没什么好隐瞒的,但大家也才见面,孙虎跟这位别看又搂又抱的,实际也就是酒肉朋友,还没到啥都敞开说的地步。

  所以两人只说是来参加珠宝展的。

  珠宝展田川也知道,他家的生意就涉及珠宝酒店。自己养的那只小金丝雀最近就格外卖力,全是为珠宝展攒好感的。至于齐鸣身份,孙虎只告诉他是个珠宝商。

  这话也没错,齐鸣自己就有半个玉矿,虽然和田玉在国外人眼里不算珠宝,但在国内算啊,所以他孙虎也没骗朋友。

  而田川一听齐鸣是珠宝商,就偷偷的给酒店发了个信息,把原本为齐鸣准备的高级大床间给改成了面朝维多利亚港的商务套间。这是同行啊,而且疑似有官方背景,那待遇必须提一提。

  把两人送到了自家的港丽酒店,安置好后,田川就要告辞离开。

  “虎哥,齐哥,我下午还有会要开。就不作陪了,你们吃好玩好,楼下的车和司机都给你们留着,在香港期间,随你们使唤。还有晚上在富临饭店,小弟已经订了包间,到时候咱们不醉不归。”

  “成,也算哥当初没白疼你。”孙虎大咧咧的拍了拍他肩膀。

  送走了田川,两人在酒店解决了下午饭,随后便出了门。

  这第一站自然是香港的入境处去提交材料,这边也已经打过了招呼,所以手续办的很快,只等材料递上去走一遍流程,父母和妹妹的户籍就会转进来。

  接下来就该跑私人博物馆的事儿,这首要的自然是场地。

  不管港岛还是大陆,想开博物馆第一件事儿就是买地方,然后把安保消防给审核了。不过比大陆好的是,港岛这不会审查所谓的专业水平和资质。

  民间博物馆,自负盈亏,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你展览什么都可以。在港岛,开博物馆美术馆,画廊,就跟你开公司一样。

  正是这种对艺术品交流交易,极其宽松的政策,香港才能超越东京,成为东方的无可争议的艺术之都,乃至在世界艺术品交易中稳稳的占据前三的地位。

  当然,宽松的政策,带来的弊端就是假货和盗墓品,盗窃品的大量流入,现在邯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三座青铜马,就是97年那会儿,从香港转运到英国的。

  

  这三匹马,那可是比那尊“马踏飞燕”还要早4百年,是华夏最古老的写实青铜马。后来国家废了大力气,才从英国一个古董商人手上要了回来,至于付出了何种代价就不得而知了。

  有的人或许会说,这青铜马体格娇小,便于运输,不管是不是在港岛转运,都很容易运出国外。那华夏最大件的文物走私案就很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了。

  06年那会儿,唐玄宗的皇后,武则天的侄女,杨贵妃的婆婆,武惠妃的石棺,整整27吨重的一座石棺被人堂而皇之的从港岛运到了美国!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港岛已经不单单是华夏文物的中转站,简直都成了筛子了,只要东西送到这儿,基本等于出了国。

  齐鸣原本听师傅说这些的时候,是觉得有点夸张的,直到他在荷里活道见到了眼前一幕,他的三观彻底的碎了,这东西是能这么摆出来的!

  

  三颗佛首,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摆在一家十多平米的小店里公开售卖。其中两颗佛首,额头上眉眼之间的白毫已经被挖走,只留下两个拇指大小的坑洞。

  或许是大陆呆久了,他看到这三颗佛首的第一感觉就是:假。因为如果是真的,在国内不管买家还是卖家都是要进去唱铁窗泪的。但望气术一看,他眼睛都要瞪出来了,居然是真的,而且三颗都是真的。

  其中两颗被挖去白毫的,一颗到宋,一颗到唐。那颗状态最好的,年代近点也到清了。

  就这三颗,在2011年前,任何一颗都能直接换来一粒花生米。放到今天,也够相关人员进去把缝纫机踩冒烟了。

  港岛人在大陆人面前似乎是自带优越感。

  看齐鸣脸上这么的震惊,田川安排的司机兼助理,便笑呵呵,语气透着股骄傲的道

  “两位先生,这里是荷里活道,是咱们香港最早的街道,这条街上大大小小的古玩店就有100多家。”

  “你们要是在这没逛够,从这儿往西,就是摩罗街,那儿也有30多家古玩店,那儿店的历史才是全港岛最悠久的。

  除了这两条街,就在荷里活道和皇后大道中间,还有个乐古道,那里的古玩店,也有80多家,在咱们港岛,好东西真的太多了,这次绝对会让你们不需此行”

  孙虎看不惯他那瑟样,冷冷扫了一眼。

  “切,说的跟这些店是你家的一样,我问你了嘛,知道啥叫本分不!要不我还是让田川给我换一个好了。”

  那司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但却不敢说话,只能低着头缩了回去。

  “小齐,这几个东西怎么说?要是真是好东西,那就买了。”教训完这个不识趣的跟班,孙虎便看向齐鸣。

  齐鸣闻言总算从震惊里回过神,这几个佛首,工艺并不算好,开脸也不行,他只是单纯震惊于这店家的大胆,并没购买的想法。

  他正想摇头,跟孙虎解释来着。

  店里头走出个50多岁,头发斑白的老者,笑呵呵的走了过来“先森啊~我看你也看了好久了啦,要不进去坐坐?价钱,好商量的嘛~”

第 219章 荷里活道(2)

  店老板也早就注意到门口的这几个人了。

  为首的那人怀抱小猫,肩膀还站着只小鸟,有那么点特立独行,而他身边的胖子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至于他们身后的那西装皮鞋打扮的不是保镖就是秘书。

  开门做生意的,最重要的就是这眼力,只草草看那么一小会儿,他就断定,这几个绝对是潜在的成交客户,这才主动迎了出来。

  能把这种佛头摆出来,齐鸣对这也就两个报刊亭大小的店来了兴趣,当先抬脚跨进了店门。

  孙虎跟在后头,本想一起凑个热闹,但朝里一瞅,2米多宽的店面,被三个货架塞的满满当当,就留了2个40多厘米的过道,他这体型走进去转身都难。

  所以他干脆就不进去了,正好看到隔壁有家店门口摆了不少手表打火机,便跟齐鸣招呼一声去了隔壁。

  齐鸣进店后,大致扫了扫店里的布局,这就是个宽不到3米,长有五米左右的长方形空间。

  最里头是个玻璃柜台,靠墙两侧摆了两个博古架,左边的全是古籍刻本,书画卷轴,属于古玩行的软片子。右侧的又都是瓷器,为了防碰防摔,瓷器架子上都做了玻璃的拉门。

  店铺正中间还有个架子,上头有钱币,票据,玉器摆件,还有青铜器的小件,算是杂货架,地方不大,摆放倒是分门别类,很是整齐。

  “先森系大陆来的吧?不知道喜欢什么,瓷器还是书画?收藏还是装饰,要有偏好,尽管说,我这儿店面小,很多东西都摆不开,而且一些个真正的好东西,也都没摆在店里。”

  老板笑呵呵的招呼道。

  齐鸣扫视了一圈,语气平淡的答了句

  “收藏。至于偏好,只要东西够好,什么都玩。”

  “呵呵,先生,我这好东西不少,但是却不便宜滴。”说着这老板掏出了钥匙,从一旁的瓷器架子上拿出了个笔筒,小心翼翼的捧到了自己柜台上后,才招呼齐鸣过来。

  “先生,这件你看怎么样,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看他那自得样子,对这笔筒似乎是很有信心。

  齐鸣信步上前,一手抓笔筒口沿,一手托底,就给拿到了手里。入手处还真有凉意,第一感觉确实是件古董。

  

  这件东西,算是件彩瓷笔筒。造型是直筒六方形,一共有六个面,三面分别刻画了菊花,荷花,梅花,另外三面则是诗,看落印还都是乾隆的御题诗。

  乾隆是个很自恋的皇帝,一生写的诗4万2千6百多首,而他一共才活了89岁。就算是他从喝奶的时候开始写,想达到如此数量,平均一年就要写478首。

  这已经不是高产能形容的了。他不但喜欢写诗,还喜欢到处留诗,除了书画,瓷器上也算是一大重灾区。

  就他手上这小小的笔筒,一口气就留了三首。关键三首诗,却一共刻了6个印,印章狂魔加写诗狂魔,也算是实锤了。

  齐鸣都不由的替这笔筒,心疼了一分钟。这小小的笔筒,实在是承受了它这体格不该承受的苦难。

  虽然这诗句狗屁不通,但为了鉴定,齐鸣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接着他就翻转看向了底部。

  大清乾隆年制,六子楷书款。按照这件笔筒的器形和纹样,它的全称该是:粉彩开光式花卉图御制诗六方笔筒。

  这件东西要是真的,市价在350万左右。

  但可惜,齐鸣还是发现了不对,这东西底部和筒身的白釉,有那么丝违和感。为了印证猜想,齐鸣开启了望气。

  从岁气看,笔筒确实是乾隆年的东西。但是筒身和筒底却泛起了两股不同的岁气,虽然两股气都到乾隆,但从浓淡比较,相差了少说20多年。、

  这东西赫然是件拼接货。

  开启透视,齐鸣甚至找出了拼接处的细痕,这道痕迹外面被白釉包裹,没有透视绝不可能发现。

  这种拼接修复,在古玩行当里,已经算是被玩剩下的。不过手上这件,老瓷老底,说是造假也行,说是一种修复也可以,就看这老板,怎么出价了。

  看到齐鸣将东西放回柜台,老板笑问道“先森,觉得怎么样?”

  “老板,这东西看着不错。说个价听听吧。”

  “嘿嘿,看您拿东西的手势,也是个行家。我也就不玩虚的了。这是乾隆的御制笔筒,周身落有乾隆六个收藏铃印,这么多年过去,能保存到这样子,也很不容易,所以360万,您可以把它请走。”

  得,他起了个头,齐鸣就知道这后半段大概是什么了。果然,这价就是照着真品给定的。

  要是这笔筒是雍正或康熙的,齐鸣还有心思跟着掰扯一下,敞开了聊一聊,价格合适,自己收藏也可以。但这是乾隆的还有提诗,买回去赚不到钱不说,看着还辣眼睛,所以连价都懒得还。

  齐鸣直白的道“老板,要不我们谈谈你门口,那几个佛头吧。”

  好歹那几个东西是真的。

  老板眼底闪过一丝疑惑“怎么,先森是看不上?”

  “太贵,买不起。”

  “那几个佛头,可是更贵哦~”老板继续试探。

  “那就算了吧。”

  谈价的功夫,齐鸣用望气把这店给扫了一圈,光他摆出来这些,民国老仿居多,新仿也不少。桌上那件笔筒,已经是价值最高的一批。

  估计也是看人下菜,老板觉得他有钱,直接给上了这件大货。这么一看,那三个佛头,其实就是钓鱼的饵,他算是咬钩的那个。

首节上一节148/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