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神豪,从我养麒麟开始 第179节

  齐鸣则看着柜子里头东西,接着解释道:

  “就拿康熙来说,康熙小时候是跟生母,佟佳氏长大的。佟家,在顺治康熙时期被称作佟半朝,也就是说朝廷一半的官员跟他们家沾亲带故。这种家庭长大的女孩子,琴棋书画,都是名师指点,那艺术造诣也就低不了。所以康熙受他母亲影响,审美水平高,也就不奇怪了。”

  “再说这雍正,他是跟着佟佳氏长大的。佟家,在清朝被称作佟半朝,女孩子从小~”

  “你逗我呢,这段你刚刚说过了。你直接说奶奶帮着看孙子不就行了~”

  童欣晴没好气的打了齐鸣胳膊一下,打断了他后头的话。

  齐鸣打趣的道:“嘿嘿,这还真不是奶奶帮着看孙子。佟佳氏是清朝的一个贵族姓氏。在清朝史书上,哪怕是地位高到皇后太后这种级别,女子都只能留下一个姓氏,不能留下具体姓名。电视剧里,什么如懿,什么甄,都是虚构的。像是康熙的母亲,史书记载就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而带大雍正的这位佟佳氏,实际上是康熙亲舅舅家的女儿,按辈分算,是他的亲表妹。两人算是近亲结婚。或许就是因为近亲结婚,这位佟佳氏和康熙的孩子,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于是康熙就把雍正从生母德妃那要过来,送给了这位佟佳氏养。

  至于康熙死后,九子夺嫡,康熙会把皇位传给雍正,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嫡长子不能继位的情况下,再挑皇子继承大统,按照规矩也该优先选皇后的子嗣。雍正虽然不是皇后佟佳氏生的,但却是皇后一手带大的,所以选雍正从礼制上来看,那也是没毛病的。”

  “那乾隆呢?乾隆也是佟佳氏带大的?”童欣晴津津有味的追问道。

  “乾隆啊~乾隆生母的说法可就多了。小说《梅花烙》还有《书剑恩仇录》上写他其实是海宁陈阁老家的。还有一个说法,是雍正在承德避暑的时候强奸了一个李姓宫女生的。这些野史不谈,按正史,乾隆妈也就是个4品典仪官的女儿,四品官,放今天也就是厅级干部。

  而且这典仪官,说白了就是现在的司仪,属于清水衙门,这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女儿,怎么跟佟佳氏,这种贵族家庭比较。那被她带出来的乾隆,这审美差也就能理解了。”

  “而且,这审美的培养,和环境也有关系。康熙雍正,是自小在宫里长大的。皇宫里好东西多,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差不了。但是乾隆,他从出生就呆在王府,一直到12岁,才被康熙接进了宫里。

  在清朝男子一般15岁前就结婚了,他这12岁已经算是半个成年人,审美已经固化。所以,从这个逻辑看,乾隆不如他老子和爷爷,有这种农家乐似的审美水平也就不奇怪了。”

  童欣晴有点小崇拜的看向了身边的齐鸣。

  齐鸣也用手指缠起她一缕青丝,无比认真的道“所以啊,欣晴。”

  “什么?”

  童欣晴被他看的有点不好意思,脸蛋红红的低下了头。

  “嘿嘿,所以啊,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找老婆很关键的~啧啧,从你这穿衣到打扮,我觉得我们以后的孩子,可以放心交给你了。”

  “你瞎说什么呢。”

  齐鸣正得意的看着被自己逗的俏脸通红的女孩,正想趁着附近没人,气氛也不错的时候,啄上一口,却不想一阵掌声,把他都给吓了一跳。

  “啪啪啪!”

  他猛的转头看向了左侧,只见2米多外的地方,正站着个60多岁,头发斑白的老人正一脸欣赏的微笑看着他。

  也不知道他站那多久,自己说的那些个荤话有没有被听去,饶是他这段时间脸皮厚了不少,这会儿也是尴尬的脚趾抠地。

  而童欣晴更是直接把头撇向了一边,一只手伸到他腰间,就来了个180度,用这种方式惩罚他刚刚的口无遮拦。

  “精彩,精彩。小伙子,你这段解说,让我也是茅塞顿开。”

  老人一边鼓掌一边靠近,等看到了羞红着脸的童欣晴,也是反应过来,开口道歉:“我是这家店的老板,姓赵。刚刚路过,被你说的东西吸引,这才站了听了会儿,可不是有意要偷听的,还请见谅。”

  人家都这么说了,齐鸣忍者腰间的剧痛,苦笑着摆摆手:“没事。”

  老人也看到了童欣晴的小动作,看着表情别扭的齐鸣,也是心下好笑。但为了缓解这俩小年轻的尴尬,立刻转移话题,问道:“小伙子,看你的样子,应该也是行家吧。不知道,我这儿的东西,怎么样?有没有能入眼的?”

  “就那样吧。”

  要是在平时,齐鸣大概率会客气两句,但他也有点恼他坏自己好事,所以也懒得客套了。

  懂历史的,不一定懂古董。而齐鸣这话, 还有这态度,立刻让这老人明白,齐鸣绝对也是个懂行的。

  他笑呵呵的道:“是了,以你的水平,肯定是看不上这儿的高仿的。难得遇上个你这么年轻的同行,不知道有没有兴趣,这边看看?正好,我这儿收了两件,真正的康熙郎红。”

  “康熙郎红?趴着的?还是立着的?”齐鸣好奇问道。

  “是个棒槌瓶。”老人笑道。

  齐鸣一下子来了兴趣,棒槌瓶可是个大件,这东西之稀有,就是在博古斋的时候都没见识过。

  他征求的看向了童欣晴,见她没有反对,便伸手示意他带路。

  “呵呵,来,这边请。”

  老人很是热情的伸手示意齐鸣两人跟上。

第 265章 碧玺金螃蟹

  在这位赵姓老板的带领下,齐鸣和童欣晴被带进了一间贵宾室。

  房间不大,但是装饰的却是古色古香,一进去,四面墙壁,有两面挂着书画,一面则是个博古架,架子上瓷器,陶器,铜像,玉器,品类丰富。

  而且,每一件东西边都有一块小铭牌,上头既有物件的年代出处,还有具体价格,这表明了这里的东西也是可以对外出售的。与其说这是间贵宾室,不如说这就是个店中店。

  “来,两位先这边坐。”

  赵老板热情的把两人迎到了正中的小桌边坐下。

  齐鸣很是绅士的替童欣晴拉开了桌边的靠椅,等她坐下后,才拉开椅子坐到一边。只是当他把手支在桌子上的瞬间,一股子凉意就从接触处传进了身体。

  齐鸣咦了一声,低头细看了下桌面的颜色纹理,这才发现,这居然也是个老物件。

  “呵,小伙子,怎么?家具都懂?”

  赵老板拿起桌上的茶壶,一边给两人倒上茶水,一边笑着问道。

  “略懂一点,您这应该是大红酸枝的吧。”

  “嗯~”

  赵老板欣赏的点点头,却没在桌子上多说,倒好了水后,示意两人自便。他自己则站起身,走到一侧的博古架上,将一个艳红色的花瓶给拿到了桌上放下。

  

  “请~”

  东西放好后,赵老板手一伸,示意齐鸣随意。

  齐鸣也没客气,伸手将瓶子拉近了些许。而后掏出了随身携带的放大镜就开始观赏起来。

  眼前这件花瓶30多公分高,直口,长颈,圆腹,圈足,轻巧美观。釉色艳美,玉质感强,在放大镜下呈现出一种晶莹剔透的观感。

  但是细看之下,他却是在红色釉面中看到一些,细小的绿色斑块。

  这些绿斑呈絮状,与红色交融。红釉的着色剂是铜,铜极不稳定,出现绿斑并不奇怪,反而是年代久远的一种证明。从这釉色看,齐鸣感觉应该是康熙早期的产物。

  因为红釉瓷就是从康熙开始再次尝试烧造,到雍正基本已经发展成熟,也只有在早期,哪怕是东西有些许瑕疵,皇帝也能接受。

  而且瓷器的釉面上,那些明显的开片,也是康熙郎红的一种特征。

  看过了釉面后,齐鸣一手抓瓶颈,一手托瓶底,将它稳稳的拿起,小心的翻转看向了瓶底。有点遗憾的是,底部居然无款。

  之前就说过,康熙因为迷信,加上朝堂内外统治不稳,所以并没有在瓷器底部落款。这种不落款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康熙19年。

  康熙19年,算是康熙朝的一个特殊年份。当时三番之乱中最大一股势力的吴三桂已死,他的主力基本已经肃清,剩下的残兵败将已经不足为惧。

  同时也是在这一年,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打败了郑成功的长子郑经,正式收复了福建沿海。可以说在这一年,康熙彻底平定了内陆所有的反清势力,统一了除台湾外的华夏全境。

  因而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康熙的瓷器开始落款。只不过这种落款却并不绝对。按照当初唐师傅告诉齐鸣的,哪怕是在康熙生涯末期才开始烧制的红釉瓷。

  凡是郎红瓷,一概不落款。但霁红瓷则署有官款。而且郎红釉的器型以瓶与尊为主,祭红釉习见壶、碗、盘、洗、为主,这差异及其明显。

  至于会有这种差异的原因,史书则没有记载。但这两条却是,鉴定康熙郎红和霁红的一项重要依据。

  结合器型,釉色,开片,以及无底款的事实,齐鸣判断这应该是最早一批的康熙郎红器,甚至大胆点,他能说烧制的年代在康熙四十五年前后。

  得出结论后,他开启望气验证,果然和他的猜测的相差无几。

  “小伙子,这件可还能入你的眼?”

  看到齐鸣放下花瓶后,赵老板也有点得意的问道。

  他知道,像是齐鸣这种专业玩古玩的,肯定鄙夷外头的那些高仿假货,把他叫进来,确实是佩服齐鸣的学识。

  但也未尝没有要找回面子,证明自家也是有好东西,有真家伙的意图在。

  “康熙年间最早的一批郎红,这东西,我哪怕是昧着良心也说不出不入眼的话来啊。”

  齐鸣笑着回了句。

  见他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断准东西来历,赵老板由衷的佩服起来,忍不住就又给竖了个大拇指。

  “这东西,赵老板割爱吗?”

  郎红的真品,市面上极少,而且刚刚看童欣晴也对红釉瓷很是喜欢的样子。反正现在又不缺钱,遇上了齐鸣就不怎么想错过。

  “呵呵,开门做生意,哪有什么不能卖的。不过这东西收来的时候就不便宜,得这个数。”赵老板伸手做了个6的手势。

  6百万!

  进了这贵宾厅,齐鸣也没指望还能捡漏。这价格对于康熙郎红来说,也算是公道,他有点意动,看向了一旁的童欣晴,向她问道。

  “欣晴,你觉得,这花瓶怎么样?”

  “啊?”

  童欣晴诧异的回过头,看了看桌上的东西,才磕磕巴巴的道“挺,挺好的。”

  齐鸣看她这样子,就知道她心思不在这花瓶上,于是好奇的顺着她刚刚的目光,看向了架子。

  近乎是第一时间,他就知道,童欣晴刚刚看的是什么了。因为整个架子上也就这件东西,最符合女人的审美。

  “呵呵,这位姑娘也是识货之人啊。”

  赵老板人老成精,不等齐鸣开口,便主动站起身走了过去,从架子上拿下了那只开着的楠木小盒,将盒子推到了童欣晴面前。

  “谢谢。”

  童欣晴道了声谢后才小心的从盒子里将这件小东西给拿了起来。

  

  齐鸣也顺势凑到了边上,跟着看了起来。

  这东西的造型就是个金螃蟹,腹部和四足都是黄金制成,眼睛则是两颗珍珠,背部是一种红色宝石,这会儿他不能上手,也看不出宝石的种类。

  整只金螃蟹长在5厘米左右,蟹钳,蟹脚的细节处理细腻,制作很是精美。

  螃蟹饰品,在古代很常见。

  因为,螃蟹自带一身厚甲。在古代科举的时候,又把“一甲第一名”称作状元,所以读书人佩戴螃蟹饰品,有祈求高中的寓意。

  其次,螃蟹有八只脚,又是横向爬行,寓意八方来财,横财到手。螃蟹煮熟后,通体赤红又跟鸿运当头,给联系上了。

  为了求财,祈福,商人平民也都对这类东西很是喜欢。

  最后,螃蟹产子,一胎就能产下百万粒卵,在古代那种多子多福的观念下,让女人佩戴螃蟹,包含了求子旺家的意思在里头。

  从颜色和工艺上看,童欣晴手上这只显然是女人佩戴的饰品,而且齐鸣越看这东西,越是有种眼熟的感觉。

  为了印证心里猜想,他还是用望气术看了过去。

  “嗯?”

  让他意外的是,这居然不是什么古董,宝石黄金确实是真品,但制造的历史却不超过20年,应该是件近代工艺品!

第 266章 碧玺金螃蟹(2)

  “这粉色的宝石好漂亮,这是红宝石还是红翡翠啊?”

  童欣晴恋恋不舍的将金螃蟹放回了盒子里。对女人来说,红色的古董花瓶固然漂亮,但是真要选,那肯定还是这种红宝石更合她们的心意。

首节上一节179/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