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神豪,从我养麒麟开始 第249节

  “你小子啊~”

  吴天丰笑呵呵的伸出手指朝他点了点,随后也不多说,带着两人朝里走,边走边道:“看在你老爸的面子,就让你们先进去,不过就30分钟,能有什么收获,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嘿嘿,谢谢吴叔。回头来京城,我做东,天上人间全套。”

  林轩这话一冒出,坠在几人身后的齐鸣差点没憋住,就这位吴老的岁数,还去天上人间,林轩还说要安排全套,这不是在招待人家,是想把人送走吧。

  只是,更让齐鸣三观俱碎的是,这位老人摇头拒绝了,只是拒绝的原因不是不想去,而是他刚新婚,不适合去,而他的新婚妻子正是身边那位和服美女。

  齐鸣觉得,这都不算黄昏恋,这应该叫<隔天恋>了。

  吴老这一公布,别说齐鸣,连林轩都不知道怎么接话了,是夸他老当益壮,还是喷他老牛吃嫩草,着实纠结。

  好在,没一会儿,吴天丰把两人送到地方后就走开,不然林轩都要憋不住破功了。

  这地方,之前应该是个大型会议室,2百多个平方的样子。会议桌已经被搬走,而是在墙壁四周放了一圈长方形的长桌,

  长桌上,摆放着各色瓷器,每件瓷器前都放着价签。

  齐鸣看到这些价签,总算明白,为什么说让他们提前30分钟进场,就是帮忙了。因为这次交易,并不是拍卖,就是单纯售卖,跟逛超市一样,拿着价签,结账就行。

  他们提前进来,就相当于占据了先机,至于收获如何,那就像吴老说的,全看本事了。

  “这位什么来路?”

  齐鸣一边扫视面前的瓷器,一边好奇问道。

  “呵,这位来头可不小。他太爷爷就是大清高官,是河南九府里,怀庆府的知府。武昌起义刚传出来,他爷爷拿着竹竿捅碎了自家的府衙的瓦片就算响应了起义。

  别看这操作扯淡,但管用,这一杆子下去,吴家就从旧官僚摇身一变变成了革命者。再后来北洋军阀时期,他爷爷顺势成了小军阀,北伐那会儿又很有先见之明的加入了老蒋阵营,这一家子可以说每一步都刚刚好,那时候华夏怎么乱,他家都稳的一批。

  直到他老爸,日本侵华那会儿没选对路子,跟了汪精卫。后来汪精卫倒台,他家也该被清算。他老爸花了家族一百多年里的近半积累,逃到了日本。等到他这一辈儿,毕竟是国民党出身,也不可能在日本从政。

  但他家当时还有不少逃亡时带出来的宝贝,他也就因此,进了这一行。”

  “呵呵,原来是遗老遗少啊。难怪说话口气那么冲~”

  林轩这解释,算是让齐鸣明白,这位高高在上的态度是哪儿来的了。他俩一边说,眼睛也没停,时间宝贵,30分钟可是眨眼就过去的。

  “这东西有点意思啊。你来看看。”

  林轩余光一扫,发现了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出声叫来了齐鸣。

  齐鸣凑近一看,不禁莞尔,这东西的造型还真挺奇葩,借着如今便利的网络,他也算见识了各种器形,但这种他还是头一回,这TM的居然是只桶!

  

  这桶的体量还真不小,桶壁高30厘米,加上把手就有35厘米左右。

  桶的外壁一面,画了一幅夜游赤壁图。就像文章中写的,图上,皓月当空,波光粼粼,苏轼、黄庭坚、佛印三人站于赤壁前,谈古论今,意境深远。

  另一面则是《赤壁赋》全文。字体用的是楷体,字型工整。诗画相辅相成,互相映衬。

  内壁还画了,池塘清趣图,在摇曳的水藻间,鱼虾穿梭嬉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极富意趣。整器胎釉细润,青花发色纯正,书画合璧,气息高雅。

  要是光看书画,齐鸣很想说,这件青花赤壁赋图,具有极高的文人情趣。但是搭配这桶的造型,这种违心的话,他还真说不出口。

  握住把手,提起桶身,齐鸣和林轩一起看向底部,底下还真有款。

  落的是“道光二年数贰拾制”八字四行楷书款。

第 381章 努力不一定有用

  “怎么样?这东西有一眼吗。”

  林轩右手抓着桶把手,左手拖着桶底,小心的将这瓷桶端在手上转了一圈。这东西个头大,造型奇特,画片和字也是工整,很对他胃口。

  不过,他这次是代表博古斋来这儿进货的,光对胃口可不行,还得有赚头。

  齐鸣摸着下巴做沉吟状,仔细回忆道光青花瓷的特点,和这桶一一比对。

  眼前的提桶,胎体细腻洁白,胎质疏松,没有致密坚硬感,所以看着器型不小,但入手分量却很轻。

  桶身的釉面是典型的粉白釉,用放大镜看,釉面略有气泡,而且釉面不平,一些地方出现波浪状的起伏,这种在瓷器里,俗称“浪荡釉”。

  釉下青花,颜色鲜艳,是国产的佛头青,如此艳丽的颜色,符合道光前期的青花特征,加上底款明确有道光二年的字样。

  从胎釉和青花来看,是道光前期的青花精品,还是件气死官窑之作。所谓气死官窑,是收藏界对民窑中优秀作品的戏称。尤其是在清朝中后期,出彩的民窑作品并不少见。

  鉴定完毕,齐鸣开启望气术,做最后的验证。岁气,贵气,都能对上,没看走眼,总算是对得起这些日子他在瓷器上下的功夫。

  “东西没问题,道光民窑精品。”齐鸣开口道。

  林轩其实也是这么个结论,但有齐鸣这话,算是多了一重保险。

  古玩,有的人玩古,追求历史,有的人就单纯是玩,这种奇葩的器型,对后者的吸引力不小,买回国很好脱手,所以林轩就想拿下,眼神扫向了桌上的价签。

  “3万美金~”

  林轩低声念了遍报价,心里有点犯嘀咕,迟疑的看向齐鸣。

  “我看算了吧,行情上,你该比我懂。这东西拿回去,应该也就23到28万华夏币之间。算上入关时的关税,利润不是很大。”

  齐鸣劝了句,看林轩面露迟疑,就又给加了句:“唐师傅教我的时候,就说过,道光无精品,别光图新鲜,压手上了。”

  说完,他也不再理他,重新回到原处,继续搜索目标。

  道光无精品,算是瓷器界公认的一个事实。

  道光皇帝,是大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但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被西方列强按在地上打,最后签下了不平等条约的。

  历史是以成败论英雄,就这一条,道光皇帝就注定被绑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但是抛开成败不谈,道光皇帝也没那么不堪。

  首先他敬业,到死都在处理朝政,一刻没停下,说一句宵衣旰食,一点不夸张。

  其次他节俭,有的皇帝提倡节俭就是喊口号,声音叫的响,但该吃吃,该喝喝,不耽误。但道光是真的节俭,登基不久就下令缩减皇宫开支,规定内廷每年的用度上限是20万两。

  就这点钱,放到他爷爷乾隆那会儿,别说一年,一个月都过不下去。但道光皇帝几十年如一日,真就这么坚持下来了,吃烧饼,穿旧衣,打补丁。

  他上位多年,在皇后40岁时才给发妻办了场寿宴,而且也就多杀了2头猪,请所有人吃了碗带肉片的寿面。

  皇帝带头,下面当官的自然也是要跟进,所以也跟着穿旧衣服,打补丁,最后京城市面上的旧衣服卖的比新衣服还贵2倍,买不到旧衣服的官员,只能把新衣服剪坏,沾上油渍,人为做旧。

  其次,道光皇帝很有远见,他上位第二年,就注意到了鸦片的危害,命令广州稽查鸦片,开展禁烟。

  此后十多年,道光皇帝经常下令全国禁止种植,贩卖鸦片,把禁烟工作当成了一项国策。只是就跟大臣穿旧衣服糊弄他一样,下头的人压根也没认真执行他的命令,鸦片是越禁越多,直到最后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道光皇帝肯定不是什么英主,但也不算昏君,他的失败,一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有一半则是用人不明。

  他就像是刚接手公司的富二代,总觉得自己一条命令下去,下头的人就会按照他想法去做,完全没想过还有摸鱼,还有阳奉阴违的情况。最后落得个明明一片好心,而且以身作则,却是遗臭万年的下场。

  而道光时期的瓷器,也是以鸦片战争为界,战争前因为他的抠搜,投入少,官窑精品寥寥,民窑却遍地开花。

  到鸦片战争后,这位皇帝,进一步压缩了御窑厂的正常开支,使得官窑品质进一步降低。并且,为了赔偿《南京条约》的战争赔款,朝廷向民间摊派。

  这种抽血行为,也打击了民窑的发展,使得道光一朝,都没出过几件精品。到了后世,也就有了道光无精品的论断。

  从道光的身上也能看出来,硬把人推到一个,与他能力不匹配的位置上,那真是害人害己。

  刚鉴赏完道光的瓷桶,齐鸣很快又看上了一件,道光爷爷乾隆时期的东西,一件暗八仙的插屏。

  

  乾隆爷可比他这孙子要大方的多,所以好不好看另外说,这用料一定是豪横的。面前这件插屏,齐鸣用手大致丈量了一下,24厘米高,18厘米宽。

  木制底座,整个用的是红酸枝,而且还是芯材部分。

  作为屏风主体的瓷板是长方形,以白釉为地,其上再用粉彩满绘七彩祥云,云纹舒展生动,密而不乱。

  彩云间以暗八仙纹装饰,纹饰繁缛,色彩明艳,将乾隆时期那种富贵华丽的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整件插屏整器制作规整,造型古朴,工艺细致,纹饰规整,底座雕饰的拐子纹精美细致,细节拉满,与瓷画搭配相得益彰。

  “这才是好东西啊。”

  齐鸣将插屏抓在手上,一边感慨,一边细细观赏起上面的<暗八仙>纹。

  八仙是个华夏人,都知道。作为道家代表,像是“八仙过海”、“八仙祝寿”、“八仙捧寿”等图样,一直都是瓷器上的常客。

  尤其是在明朝嘉靖、万历两个时期,因帝王和上层社会倡行道教,所以八仙纹流行于宫廷与民间,一直到康熙时期,开始出现暗八仙。

  暗八仙指的是用八仙各自的持物代表各位神仙,而不出现人物。

  其中扇子代表汉钟离、宝剑代表吕洞宾、葫芦和拐杖代表李铁拐、阴阳板代表曹国舅、花篮代表蓝采和、渔鼓(或道情筒和拂尘)代表张果老、笛子代表韩湘子、荷花或笊篱代表何仙姑。

  暗八仙的纹样装饰从清康熙朝始盛,并盛行于整个清代。

  从用渔鼓代表张果老来看,齐鸣恶趣味的认为,暗八仙纹就是偷懒的产物,应该是那时候的画师懒得画全,不然代表张果老的就该是毛驴才对。

  望气术一开,年代没问题,品相,价值也合格。

  齐鸣看了看最重要的价格,标价1万美金。他在心里琢磨了一下,这要是拿回去,赚头不小。

  而且乾隆的东西,虽然俗气,但天下之大,哪来那么多文雅之士,大家伙儿其实都是俗人,放店里肯定比刚刚那个道光的桶要好卖。

  齐鸣放下这件暗八仙粉彩插屏,果断将对应的价签。收下这件东西,他看了看手表,离吴老给的优惠时间,已经过去一多半,再看看这一圈,数以百件瓷器,这要是一件件看过去,那肯定来不及。

  没办法,他只能开启AOE,望气术开启,目光缓缓从桌上这堆瓷器上扫过。

  视野里,桌上的瓷器一个个化身香炉,从它们周身飘起了一股股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的青紫二气。

第 382章 晚清名砚(上)

  仔细比对过瓷器上的岁气贵气,片刻功夫后,齐鸣失望的摇了摇头,看来真正的好东西昨天就被挑出来卖掉了。

  今天剩下的这些,看着是多,但价值都有限。

  至少他面前这张桌上,都是以民窑为主,而且都是杯盘碗碟,这些在瓷器里头被统称为趴着的东西,而且年代普遍在清中后期。

  这些物件,价值肯定有,但放到市场上也就万儿八千,不值得千里迢迢从日本带回去。

  他脚步移动,来到下一张桌前,这张桌上倒是出现了瓶,尊,罐一类的东西,档次要高上不少。

  为了节省时间,齐鸣直接用上了望气。结果比之前的民窑还要不堪,里头一多半是民国旧仿的,倒是有一件五彩寿字纹镂空大罐,落的是康熙的款,但却是件小康货,光绪仿康熙。

  

  而且这罐子标价4万美金,那就是照着康熙民窑真品开的价,谁买谁就是大冤种。齐鸣失望的摇摇头,脚下步子更快。

  望气术这AOE一开,那是范围扫描,一张张桌子走过去,虽然东西良莠不齐,但还是被他找到十来件有点利润的物件,他也没客气,把它们的价签都给抓到了手上。

  “二位,打扰了。”

  就在齐鸣和林轩一件件,扫着货时,会议室的大门啪嗒一声被推开,一个30多岁的中年人,站在门口,朝着他俩喊了一声。

  两人转头看了过去,之听那人开口道:“二位,吴老让我通知你们,其他客人已经到的差不多了,交易马上就要开始。

  还请二位移步,要是慢了,撞上其他客人,吴老面上过不去,对上头也不好交待。”

  “这么快!”

  林轩第一时间抬起手腕,手表上的分针确实走过了大半,不知不觉居然过去了25分钟。

  “走吧,剩下回头再看。”

  齐鸣招呼了林轩一声,走向门口,他刚刚转了大半圈,已经是收获满满,所以并不觉的可惜。

  林轩叹了口气,依依不舍的放下手上东西,也跟了上来。

  两人亦步亦趋的跟在男人身后,最后被带上了二楼的一间会客室。

首节上一节249/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