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神豪,从我养麒麟开始 第260节

  这块金锭上,是一串清晰的铭文:嘉靖四十年十月内户部造,足色金一锭五十两重。

  “这东西很稀有?”齐鸣知道这东西是林轩的心头好,问他肯定知道。

  “废话!这是50两啊!你有钱吗?借我~”林轩双眼放光,朝齐鸣一伸手,示意要钱。

  “额~多少够?”

  看他这激动的样子,齐鸣开始盘算,手头能匀出多少钱。

  林轩想了想自己小金库的盈余,以及嘉靖朝金锭往年的拍卖纪录,给估了数:“600万,有吗?等回了京城,我筹钱就还你。”

  齐鸣想了想,点了点头,要是这个数的话,倒是没什么问题,但还是好奇。

  “还倒是不急,不过50两也就2500克,要的了那么多钱嘛?”

  林轩毫不客气的反驳:“亏你还是做古董的,这问题问的,太没水准了。那是黄金嘛?那是古董!

  这么跟你说吧,明朝50两的金锭,全华夏加起来都不会超过10块。”

  “这么少?”

  “何止是少,郭沫若当年挖掘万历皇帝的定陵,当时一共挖出来103枚金锭,这里头也就十两和五两,这两种。都没见到50两的。

  目前国内,有据可考的也就5枚50两重明朝金锭。如果这块是真的,那就是第6块,你说该值多少钱?”

  齐鸣没作声,物以稀为贵,真要这么稀有,那最后的落槌价还真不好说。

  事实上他仔细回忆,确实也有史料从侧面印证这枚金锭的珍贵。在明朝,黄金并不像白银,逐渐货币泛化而成为主要的货币之一。

  朝廷黄金来源,一个是矿税金,来自官府和私人开矿产生的一种矿税。另一种就是贡金。

  而贡金又称例金,征收对象主要就是云南。这大概是因为云南矿产丰富但粮食产量低,所以用黄金折算粮税了。

  根据明代《云南通志》的记载,从嘉靖7年起,云南政府每年都要向朝廷交1千两黄金。

  到嘉靖13年,这个数涨到了3千两。而到了万历时期,这个数涨到了每年5千两。

  就以最高的万历时期算,朝廷一年能收到的黄金,也就够造100个这种金锭。这也就难怪,万历都不舍得用50两的金锭陪葬了。

  也就在两人聊天的功夫里,拍卖已经开始,起拍价2百万。现场识货的也不止林轩,价格10万10万的一加,不到一分钟,就蹿到了400万。

  “600万!”

  场面刚有停滞,林轩就举起了号码牌。

  这价格倒还真有种镇场的感觉,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台上的吴天丰看到是林轩,嘴角露出意味深长的一抹笑意,显然早就料到林轩会咬钩一样。

第 399章 古玩盲盒

  林轩报价600万,一口气抬价三分之一,这气魄倒是足,但奈何吓不住识货的人。

  中意这方金锭的人大多数只是象征性的朝林轩这儿看了看,都不等台上的吴天丰提示这当前的最高价,就有人举起了牌子。

  620万,650万,680万价格越喊越高,林轩的脸色也跟着越喊越差。事实上,加上齐鸣愿意借给他的那部分,他现在能拿得出的钱一共也就800万左右。

  没办法,他现在说白了就是个古玩店里打杂的,而且是自家的店,连工资都没有。

  而且他也没像齐鸣那样,装了个雷达一样,到处捡漏。向齐鸣借的钱,他都打算找自家老妈预支今年的压岁钱,或者出售部分藏品了。

  “800万!”

  林轩一咬牙算是将底也给掏了出来,这要不成,那也就只能放弃。

  这回,台上的吴老爷子也挺给面子,叫了一声800万1次。但也就限这一次了,因为马上有个人给顶到了820万。

  “唉~”

  林轩重重叹了口气,沮丧的靠在椅子上,一脸生无可恋。

  “900万!”

  “嗯!”林轩听到这叫价声就在身侧,而且声线如此熟悉,他几乎是瞬间瞪大了眼睛,看向了齐鸣。

  齐鸣朝他淡定的笑笑:“我手头,顶多就这么多了啊。这要是还有人比这高,那我也没辙了。”

  “谢~”

  一个谢字才说出口,就被齐鸣一巴掌呼在肩膀上给按了回去:“谢什么,钱是借你的,要还的。”

  大明嘉靖50两的官造金锭从没有过拍卖记录,大家伙儿也没个参考,所以齐鸣喊到900万的时候,那几个中意这金锭的人,开始偃旗息鼓。

  也就一个人试探的又加了20万。

  但林轩立马又在这基础上加了30万,这股子势在必得的气势,再次震慑住了几个人。吴老爷子也给面子,没有进一步解说这东西多珍贵,多稀有,喊了3次后,950万最后成交。

  落锤那一瞬间,林轩整个人跟过年一样,要不是顾忌场合,差点都要跳起来。他最喜欢的就是古钱币收藏,这块金锭,在他诸多藏品里那就是镇馆之宝的存在。

  “回了京城,别忘了还钱。”

  齐鸣憋着笑,给这小子浇了盆冷水。

  第一件顺利拍出,台上的吴老拿过矿泉水瓶,喝了两口润了润嗓子,叫人拿上来了第二件东西。

  大屏幕上,很快出现了一尊青铜鹿。

  

  “诸位,这是一尊华夏西汉时期的席镇,用的是最古老的错金工艺,而且难得的是,这是件传世品,起拍价100万,请~”

  吴老简单做了下介绍后,比了个请的手势后,台下立刻就有人跟上抬价,只不过这次从这些人的口音看,报价最多的是欧美人和日本人。

  没办法,国内对青铜器实施非常严格的管制,这种东西,拍下来是能带回去,但想再出售,就难了。

  而且因为国家管制,青铜器只在小圈子里流行,带回去还能不能卖出高价,也是个问题,也就难怪现场的华人藏家兴趣不大了。

  齐鸣用望气术瞄了眼,西汉的真货,而且看外部包浆和铜锈,也确实是件传世品,至少出土时间在数百年以上。

  有一说一,东西确实是好东西。造型是只曲腿而卧的小鹿。鹿的眼耳口鼻清晰可见,鹿生也用错金工艺装点,金绿交杂,美轮美奂。

  而吴老口中,所谓的席镇,其实就是古人用来压席子边角的实用器物。

  魏晋朝之前,中国的室内家具种类并不多,桌椅这种东西还没出现,人们也都是席地而坐。为了避免由于起身或落座时折卷席角,于是讲究的人会在席子的四角压上东西。

  最早有关席镇的记载,能追溯到春秋时期,直到西汉开始大规模盛行,而想分别年代,也很简单。

  战国的席镇主要分为秤锤形和器盖形两种,造型简单质朴。而到汉,席镇的造型就讲究了,动物人物,多种多样,算是在古代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了。

  在西汉海昏侯的墓葬里,就出土以鹿、龟、雁等动物为造型的青铜席镇。不过那件鹿席镇上,是以贝壳作为点缀,单单是从奢华程度上还比不上眼前这尊。

  只可惜眼前就一个,要是四个一套,这价格就没底了。

  一通激烈竞价后,一个日本佬以760万的价格拍下了这席镇。

  两件来自华夏的东西之后,吴天丰又主持拍卖了两件日本的东西,一件是个银胎的七宝烧香炉,一件镰仓时期的日本漆器。

  这两件都是出自名人之手,所以最后的成交价也不低,尤其是那件香炉,价格超过了大明金锭,以1200万的高价,成了这场不正规拍卖的魁首。

  拍完那件漆器,吴老拿着话筒,开口道:

  “诸位,感谢大家今天的捧场了。后头的东西太多,一个个拍,浪费时间。所以,我们这次也紧跟潮流,玩个新的。”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侧角落里走出了十几号人,他们两两一组,将一个个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好的银色大号旅行箱,小心翼翼的抬到了现场,一字排开。

  光一次还不够,这些人又抬了一次,才搬完所有箱子。

  吴天丰一指这些箱子,语气轻松:“前段时间,我家的小孙子跟我说了个东西,叫盲盒。我觉得好玩,正好这次交易会,杂项相关的东西不少,除了这几件珍贵的,其他一件件卖,实在浪费时间。

  所以我也讨个巧,咱也玩一次古玩盲盒。面前这16个箱子,每个箱子里各装了10件东西,漆器玉器铜器都有,具体装些什么,老头子我也不知道。

  不过可以提醒各位,其中一个箱子里装着一件,陈寅生刻字款的白铜墨盒。谁的运气好,挑中那件,那可是捡大漏了啊。

  行了,多的也不说了,每个箱子80万,想要的上前挑选。如果对这古玩盲盒没兴趣的,移步偏厅,那儿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酒水菜肴,不少朋友千里迢迢来一趟,还请赏脸,让我们博物馆做一回东。”

  吴天丰说完放下话筒,朝着偏厅位置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后拄着拐杖和等候在一边的几个博物馆领导一起,率先走向了偏厅。

  台下坐着的人,也跟着起身,随后分成了三波,有七八个人直接走向了出口,显然是对盲盒和午餐都没兴趣。

  大多数人则是跟在吴天丰几人身后,有说有笑的走向了偏厅。以他们的身家地位,肯定不是差那一口吃的,单纯是将这聚餐当成一次难得的结交人脉的机会。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这可不止适用于华夏,跑到哪儿都是这么个道理。

  剩下的30来号人,则是来到了那些箱子面前。

  齐鸣扫了眼,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这些箱子,一个80万,不算便宜了,虽然吴天丰最后时刻放出了陈寅生白铜墨盒做饵,但敢赌的人却不多。

  也就年轻人,有这股子锐气,愿意搏一搏。

  齐鸣朝林轩使了个眼色。

  林轩会意的点点头,装模作样的低头走过去,最后在7号前停下。随后他又用手摩挲着下巴,做出一副沉思状,最后才伸手取下7号牌子,交给了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接过牌子,马上走出两人,将那个箱子抬到一边。

  “戏精。”

  齐鸣撇了撇嘴,暗讽了一句,这才走过去,问道:“要不要再挑一个?”

  他记得昨天林轩提过,预算有200万,剩下的钱还够挑一个。

  但林轩却把手摇的飞快,拒绝道:“算了,要不是有吴叔,我连这一个都不敢要。多买一个回去,八成要挨训的。

  你要是想要,你可以拿一个,反正你运气好,而且也不差这点钱。”

  “最好的那件已经被你买走了,还劝我买,巴不得我赔啊。”齐鸣笑着怼了一句,但还是看向了这些盒子,开启了透视加望气。

  卖家玩盲盒,说白了就是对自家的东西不自信,用这种方式,能出一点是一点。但对齐鸣来说,这跟明牌也没什么区别。

  而且来都来了,看看也不费事儿,但就这一眼,齐鸣脸就被打的啪啪响,赔?怎么可能?这耶稣来了都赔不了啊。

第 400章 华夏至宝(上)

  13号,一个不算吉利的数字。但是望气术下,从那箱子里蹿出的淼淼岁气,往前追溯直到东汉。

  年代久远也就算了,关键是贵气,小紫胸口的日本三大国宝之一的八尺琼勾玉,在这股岁气面前,简直就像是萤火和皓月的区别。

  什么东坡砚,什么九龙宝剑,什么龙马,在这股贵气面前都不太够看。

  而且,箱子里拥有这等贵气的,还不止一件,凭借透视,齐鸣看到了一件是把剑,另一件则是一卷竹简,两相组合,此刻他的视野就是一片紫色。

  “嗷呜~”

  就在齐鸣开启望气的同一时间,小家伙似有所感,轻鸣一声后,也从口袋里探出了头。小小的猫猫头左摇右摆的扫视。

  在确定了目标后,小家伙的紫瞳幽幽亮起,手脚并用的就想从口袋里钻出来,扑向那箱子。

  齐鸣被它那声干嚎给惊醒,眼疾手快的伸手按住口袋,这种地方可不能让小家伙乱跑。

  行动被阻,小紫着急的抓挠着齐鸣的衣服,一副急不可待的样子。

  齐鸣低头瞪了它一眼,安抚道:“听话,我知道的,我知道的。”

  “你在嘀咕什么呢?”

  齐鸣的异常,立刻就引起了林轩的注意,好奇的看向了他。其实不止林轩,小紫刚刚那声干嚎虽然奶声奶气的,但周围人都听到了,离的近的几个甚至已经看到齐鸣口袋里探出的猫猫头。

  “没事儿,这小东西又调皮了。”

  齐鸣打了个哈哈,应付的回答了句,随后歉意的看向面前的工作人员。

首节上一节260/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