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神豪,从我养麒麟开始 第382节

  历史上的名人,很容易被拿出某一个方面被脸谱化。但其实某一方面的才华和品性,不能一概而论。

  人是有多面性的,比如这罗小华,制墨大师,放到今天至少也是个非遗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但人品嘛,渣的没法看。

  还有跟罗小华同一时期的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家军威名赫赫,万古流芳,提起戚继光谁都会说一句民族英雄。但实际上,戚继光贪污受贿,一样没落下,还有为大明续命的张居正。

  戚继光贪污的大部分钱货,都送给了张居正。

  但是道德的瑕疵却掩盖不了两人对华夏历史的贡献,所以,看人不能带滤镜,这一条不但适用于现代人,也适用于古人。

  这墨锭杨悦只开价1万,那算是个天漏了,罗小华的作品,拿到市场上卖个三五百万一点问题没有。

  虽然靠赌博赚了几个亿,但在齐鸣心里,当时的喜悦远远不及此刻。

  他没有讨价还价,当即同意了杨悦的报价,用21万的价格,买下了黑欧珀项链和这块桐烟墨。而且这事儿,还给他打开了一个思路。

  齐鸣再次看向了杨悦,开口问询道:

  “杨经理,我其实是做古董生意的。你们公司还有类似已经过了质押期的文物古董吗?要是有,价钱上好商量。”

  “有。”

  杨悦肯定的点点头,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他没废话,当即带着齐鸣几人去了库房。

  不过出于安全考虑,进去之前,他还是打电话叫来了公司的保安跟着一起。

  库房里,早就有专业人员将物品做了分类。

  齐鸣很容易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只不过有点失望的是,这些古董艺术品里,以玉石首饰为主,并没有瓷器书画一类的大件。

  想想也是,这是澳门的典当公司。来赌钱的,肯定不会随身带着那些不易携带的东西。

  最后,齐鸣从中挑走了几件翡翠首饰,和两块鸡血石印章,3块田黄石,这收获也算是聊胜于无。

  他打定主意,回了魔都,也可以找魔都乃至附近几座城市的各大典当公司或者抵押贷款公司联系一下,要是顺利,还能收获一条稳定且高质量的来货渠道。

  结束了采购,齐鸣和杨悦再次把事情转回了之前的避税转钱上。

  几个亿资金的转移可不是一件小事,两人商量了下后续流程和手续,最后直到21点多才离开。

  第二天一早,齐鸣便带上小龙先行回了魔都,直到他上飞机,赌场和那维德摩尔家族的小少爷都没露面,想来是吃下了这个哑巴亏。

  孙虎和张奥则留了下来,替他完成后续扫尾工作。

  早上9点多,飞机落地,齐鸣也没耽误,和小龙一起直接去了麒麟堂。

  才到麒麟堂门口,里头就传来了一阵吵嚷声。

  一个音色略显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遥遥传来:“老板,说话得负责,你说我的花瓶是假的,那就得拿出证据。

  要不然,我就要告你诬陷!诽谤!你得赔偿我的经济损失。”

  这话听着就有点胡搅蛮缠,虽然还没见到正主,但齐鸣的眉头已经皱起,暗想这又是谁来店里捣乱。

  “唉,这怎么跟你解释呢?这上头的蛤蜊光不对,顶多就是十多年前的东西,大概比你孙子年纪还要小。”

  林轩对讨厌的就是应付这种老人。

  年纪大,脾气倔,时间还多,只要你说的不称他心,他能跟你耗上一整天。这也就算了,关键是你还不能把话说重了,谁知道老爷子有没有个高血压,心脏病啥的。

  你要是把人气到了,他当场躺下来,那后续的麻烦更大,所以哪怕对面老人的口水都快要飞溅到他脸上了,他还是耐着性子给出了解释。

  但是效果嘛,几乎为零。

  老爷子眉毛一挑,鼻子重重一哼:“蛤蜊光!我怎么没看出蛤蜊光有问题!你看这色彩,不是很正嘛。你年纪轻轻的,不懂就是不懂。但不懂,不能装懂,这是对顾客的不负责,更是对你自己的不负责!”

  “老爷子,你咋还给我上起课了呢?我说它不真,也不单单是蛤蜊光,它~”

  林轩还想解释,忽然一个小小身影走进了视野,低头一看,柜台上头的正是小紫。

  小家伙小屁股一扭,直接绕过了花瓶,走到了自己在店里的专属位置后,直接趴了上去,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后,团成团眯眼休息了起来。

  见到小紫,林轩立刻看向门口,果然齐鸣和小龙也跨进了店门,此刻他就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样,朝着门口一指,语气有点激动的道:

  “老爷子,你要证据。喏,你问他,他懂的多,而且他还是老板,店里的事情,他说了算,你有任何问题,问他准没错!”

第589章 雍八乾九

  齐鸣也没想到,这才进自家店门,就被手下员工使唤了。再一看林轩对面,是个带着眼镜,头发稀疏,带着眼镜,颧骨有点高,山根底陷,长相略显刻薄的老人。

  “喂,好歹我是老板啊。你这使唤我的架势,是不是也太顺手了?”

  从长相和对话,他也看出了老人的难缠,他怕麻烦,打心里也不想跟这种人打交道。但开门做生意,没有挑选客人的权力,遇上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说话的时候,齐鸣也走到了近前。

  老人跟个视察工作的干部一样,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扶了扶眼镜,一言不发的审视了一番。

  “到底怎么回事儿?”

  齐鸣扫了眼柜台上的粉彩天球瓶后,再次看向林轩,询问眼下情况。

  林轩跟见了救星一样,语速极快的道:“这位周先生,想让我们帮着鉴定一下。我不看真,但他老人家不认同,你再给看看。”

  麒麟堂确实也提供鉴定业务。那这么看来,还真不能怪老人家事儿多。

  如果是把东西卖给店里,讲不讲清楚,在店里。但人家花了钱,找你鉴定,想要弄个清楚明白,至少给出的理由能说服他,倒也合情合理。

  “你是老板?”

  周姓老人趁着没人说话的空档,插嘴询问。

  “对,我是。”

  “怎么又是个年轻人。你们店里就没其他经验更深的鉴定师了?”

  老人这语气和态度,透出了浓浓的不信任。

  “周老,我们是新店,目前就我俩负责鉴定。我俩是年轻,但都算科班出身,尤其是刚刚给您鉴定的这位林掌柜。

  他是燕大考古系高材生,家里还是收藏世家,自小接触,经验上绝对没问题。”

  “他?!”

  周老爷子一指林轩,音调拔的老高,语气还有那么点夸张:“他连蛤蜊光都能看错,还收藏世家?”

  “周老先生,您这瓶子上得光确实不对!没到年代!”

  再次被贬低,林轩也有点上火,立刻开口替自己辩驳。

  只是这么一来,老爷子的倔脾气也上来了,眼看两人要再吵起来,齐鸣只能夹在中间活起了稀泥,先瞪了眼林轩示意他先闭嘴,少说两句,随后又把老人拉远些,安抚道:

  “周老,您消消气,都是搞收藏的,意见不统一也很正常。而且您是来鉴定,不是来这儿置气吵架的,犯不着为了这么点事,动肝火。

  这样,让我先看看。要是东西没问题,问题出在他身上,我扣他工资。如果东西真有问题,我也指定给你说出个所以然来。

  您要是不认可我说的,那今天这笔鉴定费,我也不收您的。”

  “哼。”

  老爷子鼻子出气,朝着林轩重重一哼:“要不怎么人家能当老板,你只能当员工呢。”

  不轻不重的讽刺了林轩一句,出了出气,他才朝齐鸣甩甩手,示意他先看。

  “那您稍等,我先看看。”

  齐鸣面上笑嘻嘻的打了声招呼,心里也在嘀咕,相由心生,这老爷子的心眼是真不大。

  嘀咕完,他走回到柜台前,拿起了那件天球瓶。

  

  瓶子个头着实不小,高有50多厘米,瓶口直径也有10厘米。

  器型是典型的天球瓶造型,直口,直颈,腹浑圆,圈足,胎体洁白,釉质粉润如雪,胎釉浑然一体,修胎极为规整。

  瓶身上用粉、绿、白、褐等色采用没骨画法在瓶体上绘出浓淡相间、层次清晰而富有立体感的桃树一株。

  树枝自瓶底,沿腹部蜿蜒而上,枝繁叶茂。枝杈间用浓淡相宜的粉白色,勾勒出一颗颗,果实饱满的寿桃。

  齐鸣数了数,一共9只。除了这些寿桃,还有5只造型别致的蝙蝠,隐匿于枝叶之间。

  单从画工和器型上看,这件天球瓶构图疏密有致,绘画精细工巧,造型硕大挺拔,彩绘技法娴熟,画工精细工整,是一件不错的艺术品。

  “来,给我搭把手。”

  欣赏完了花瓶外观后,就该到底款了,齐鸣朝着林轩招呼一声。

  林轩这会儿还有点怨气,拉着个脸,不情不愿的扶着瓶口,缓缓倾斜,露出瓶底。

  齐鸣俯身弯腰,看向瓶底。

  底部是<大清雍正年制>,篆书六字款,字体工整清晰。

  但这款一出来,齐鸣也知道这瓶子假在哪儿了,他拿出手机,照着底款拍了个照,随后和林轩一起,将瓶子重新摆正。

  在心里想着过会儿的措辞,同时望气术一开,做二次验证,以防万一。

  就这么装模作样的又看了3分钟,齐鸣才从这天球瓶上收回目光,再次看向了周老。

  “周老,这瓶子确实不是正品。”

  他这话一出,老爷子的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

  “哼,果然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你也没比那小年轻好哪儿去。算了,就当我倒了血霉,进了你们店,找气受的。”

  周老爷子说完,就要去拿瓶子,打算就此摔门而出了。

  要被他就这么走了,以他的脾气,指不定怎么编排麒麟堂。想到这,齐鸣不着痕迹的伸手一挡,拦在了老爷子身前。

  “你这是什么意思?”

  这回,周老爷子的脸色更差了几分。

  “周老,你就不想听听我判断它假的原因?还是说,你把东西送来,就是为了听漂亮话的,压根听不进一点不同意见?

  如果是后者,那我当我没说。”

  话落,齐鸣也收回了手,朝着门口做了个请的手势。

  “哼,那你就说说,假在哪儿。要是还提什么蛤蜊光,就算了。”

  “蛤蜊光确实有点问题,但更大的破绽不在这上头。”

  齐鸣把刚刚拍的底款照片找了出来,递给他:“老爷子,按照下面的款,这是雍正官窑,粉彩九桃五蝠天球瓶。”

  “对!”

  “那老爷子,上头有几个桃子?”

  齐鸣才问完,周老爷子想都没想,便给出了答案:“九个!”

  “破绽就在这桃子的数量上。”

  “数量?”周老爷子还以为齐鸣要从釉彩,胎底这些方面出发,没想到却把矛头指向了桃子的数量。

  “您老听过<雍八乾九>吗?”

  周老爷子摇头。

  齐鸣指着桃树上的桃子道:“雍正朝和乾隆朝时期,都有把桃子作为题材的粉彩瓷。这雍八乾九,指的就是桃子的数量。

首节上一节382/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