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神豪,从我养麒麟开始 第398节

  齐鸣站起身,无奈的看向了白老板:“白老板,还是你来跟他说吧。我店里还有事儿,就先回了。”

  “好咧,今儿谢谢了。”

  白老板拱手作揖,笑着把他送到门口。

  临了,齐鸣还是加了句:“这鬼工球,主要还是看层数和雕工,东西确实不错,要是价钱合适,白老板也可以收。”

  之前就有过,因为帮别人鉴定,而得罪人的事情,所以他才特意加了这么一句,只希望里头的张胖子能懂点人情世故,别把账算他头上。

  眼看着齐鸣走了,张胖子不满的道:“老白,你怎么让他走了!他这还没说原因呢!”

  “人家早说了!”

  白老板瞪了这胖子一眼:“你是装傻,还是真傻!民国的时候,才能雕出25层的鬼工球,咸丰比民国还早了几十年,怎么可能超过民国!”

第610章 魏碑(上)

  “这说不定,就有民间高人能做到呢~”

  张胖子这话说的明显底气不足,显然自己都有点不信。

  白老板更是不会理会,他一指那鬼工球,大喇喇坐下:“行了,你也是行里老人,就算你说破天,我也不可能照着咸丰的东西给你出价。

  不过齐老板走的时候,也帮着你说了好话,这球重要的还是层数和雕工,你就说个你觉得可以的价。要合适我就要了。”

  “这~”

  张胖子犹豫了会儿,一咬牙:“那算了,这东西我再问问别家。”

  白老板知道他这是还想出去碰碰运气,这在圈里也是人之常情的事情,他也没有不高兴。

  “你随意。”

  张胖子再次眯起眼,笑道:“老白,这东西我看走了眼,来价不低。总之你能理解就好,回头要没合适的我再找你。

  对了,刚刚那齐老板是什么门道,眼光这么好?”

  “他啊~最近可是圈里的红人,你居然都不知道。”

  “我最近都在外头收货,最近都没在魔都。”张胖子从口袋里掏出了包华子,递过去一根,笑道:“来,给我说说,咱们这行里什么时候又来了这么条过江龙,还这么年轻。”

  白老板接过香烟,却没抽,而是别在了耳朵上。

  香烟里的物质对瓷器书画等都有伤害,所以他从来都不在店里抽烟。

  张胖子也是知道这规矩的,把这烟拿出来,单纯就是叼嘴上过过干瘾,也没有去点的意思。

  齐鸣自然是不知道,自己走后就被俩老男人八卦的事儿。

  他回到麒麟堂的时候,店里也开始来客人,他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还要查看不在这段时间的进出货记录,忙的不亦乐乎。

  早上的那点事儿,都被他抛之脑后。

  却是不想,晚上临近下班的时候,那张胖子托着个箱子,居然进了麒麟堂。

  “欢迎光临。”

  因为快下班,朱任飞正在店门口打扫,看到来人下意识的招呼了句。

  张胖子笑呵呵的朝他点了点头,直接道:“我找你们齐老板。”

  “找我们老板?”

  朱任飞扫视他一圈,目光最后落在了他拖着的箱子上。

  张胖子习惯性的提了提,但那箱子似乎异常沉重,没提的动,只能讪讪一笑::“对,我跟他早上还见过。正好,有个东西想卖给他。”

  “你稍等。”

  朱任飞放下手上的扫帚簸箕,就进了里间。

  齐鸣这会儿不在柜台,而是在办公室盘货,听到朱任飞说有人指名道姓找他,也就跟了出来。

  看到来人是张胖子,他还真惊了下,眼神下意识的瞄向了对门。

  张胖子似乎知道他想的是什么,笑道:“齐老板,老白下午有事儿,不在店里。而且,您犯不着这样子。

  我呢就是个中间商,又不是老白的小弟,收来的东西,卖谁那是我的自由。”

  齐鸣看了眼他拖着箱子,却是摇了摇头,语气疏离的道:“张先生,东西是你的,想怎么处理确实是你的自由。但咱俩上午才才见过面,下午你就抛开了白老板,往我店里送,这多少有点不合适。

  再说了,我和白老板还是门对门,事情不能做的太难看。您要是有好东西,还是先紧着他吧。”

  齐鸣倒也不是怕了对面的白老板。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离这么近,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要是为了点蝇头小利,闹出什么不愉快,那真就是堵得慌。

  张胖子轻笑出声,一对小眼睛立刻被脸上的肉给挤成了两道缝。

  “齐老板年纪轻轻,倒是个守规矩的人。不过,您啊,还是误会了。我跟老白合作多年,有好东西,自然先想着他。但

  我这东西,老白看过,他看不懂,也给不起价,明确说了不要。恰好,我从他那听说了,您是个识货的,我才找了过来。”

  看到齐鸣还是一脸怀疑的态度。

  张胖子苦着张脸,拍了拍自己的箱子:“齐老板,我真没骗你。你要不信,回头拉上老白,我来解释,绝不让你难做。

  总之,你先看看东西,万一看不上呢?对吧?”

  “唉,好吧。”

  齐鸣看他那死皮赖脸的样子,也只好点头同意,让开了一个身位,示意他进去。

  张胖子很快拖着箱子进了里头。

  齐鸣示意他开箱的时候,他却又一脸警惕的摇了摇头,慎重道:“这东西,就这么拿出来,有点不方便。”

  齐鸣想了想,指了指办公室的方向:“行,那咱们里面说。”

  两人一前一后的进了办公室,小龙拿着两瓶矿泉水跟在最后头,进门后很自然的就顺手把门给锁上。

  张胖子把箱子拖到靠近沙发的位置,小心翼翼的平放好,正要去拉箱子拉链的时候,却感觉肩膀被拍了拍。

  他向后一看,就看到小龙递来了瓶水,朝他笑道:“要不,我来吧。”

  门口的时候,他就觉得这胖子贼眉鼠眼的,所以才警惕的跟了进来,这会儿提议他来开箱,也是出于保险。

  张胖子倒是没拒绝,起身,接过矿泉水,还道了声谢,然后才腾出了位置。

  小龙蹲下身,拉开了拉链,打开箱盖,事实证明确实是他想多了。

  齐鸣见无事发生,便也凑上前,低头一看,总算是知道,这胖子为什么说这东西在外头不方便了。

  因为,这是块魏碑!

  魏碑,并不是单指石碑,也不是单指北魏一国。

  这一称呼,其实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石刻文字的统称。

  这些石刻还能往下细分,主要就是四种:碑刻、墓志、造像题记、摩崖石刻。由于北魏在北朝石刻中占据的数量最多、质量最精,所以才统称为魏碑。

  从分类上,也能知道,石碑这东西要么在山间林野,要么立在墓葬或古建筑前。千百年前,或许还是有主的,当按照今天的法律,那就都是国家的。

  因此,魏碑的性质其实跟佛头类似,要么是建国前就有明确归属,要么是海外回流,否则交易都是要受到严格限制的。

  市场上要是出现了碑刻,人家第一时间就会怀疑来路,这东西出手之难,比起象牙还犹有过之。

  “张先生,你这早上是象牙,下午就给鼓捣了一块魏碑。合着市面上什么不合法,你倒腾什么啊。”

  齐鸣蹲下身,查看碑刻的同时,忍不住调侃道。

  张胖子喝了口水,也跟着蹲了下来,嘴上叫苦道:“唉,齐老板,你就别寒碜我了。还不都是年轻的时候犯的错!”

  “哦?这话怎么说?”

  齐鸣这么问也是想探听下东西来历。同时,他也确实来了兴趣,望气术下,年代对了,确实是北魏的东西,关键贵气不俗。

  张胖子知道,想要成功交易这种东西,被问来历是绕不开的,所以也一本正经的介绍了起来。

  “那时候,我跟你也差不多大,才入行。这年轻的时候,胆子大,什么都敢收,就从江西那块的乡下,收了这么个东西。

  当时,花了我整整5万块。别看现在听着5万没什么,但那是1996年,那会儿3万可不少,都够在京城4环买套房了。

  结果,唉,悔不当初啊!”

  张胖子一脸苦笑,那样子就好像真吃了大亏一样。只是看到齐鸣表情如常,这才停止了苦情戏,继续介绍道:

  “这碑到手后,我找了不少人。但要么嫌价高,要么说东西不对,一直没出的去,这一砸就砸我手上20多年。

  直到上个月,有个外国佬不知道从哪儿知道了消息,想从我手上收,给的价还不低。说实话,我有点动心,也有点犹豫,虽然我是倒腾这些东西的,但从没把东西给过老外。

  只是这一直砸手上也不是个事儿。正好,今天从老白那听说了您,知道你是懂行的,还有实力,这才拿来让你看看。”

  齐鸣也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只是当他目光落到石碑尾端后,心跳还是不由的加快。

  他心里也是暗道一声侥幸,这东西真要被这胖子送出国,那还真是国家的损失了。

  (PS:今天是元宵节,祝大家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据说古代元宵节才是咱们的情人节,所以也祝天下有情人,终成兄妹。

  反正兄妹和情侣都是一家人嘛,哈哈哈哈。)

第611章 魏碑(下)

  这块石碑用的是天青石,这在古代是上好的碑刻材料。

  比较可惜的是,石碑并不完整。这不完整,倒不是指碑文。

  而是指石碑本身,除了因为自然风化而略有磨损的四角,更关键的是这碑的底部没有基座。断口处更是犬牙交错,背面还有锤印,由此能推断出,是被人生生敲断。

  光是这暴力的手段,齐鸣就知道,来路不会太正。

  但从断口的风华痕迹看,至少也有七八十年了,硬要说,也过了追诉期,算是能正常交易的那一类了。

  当然,不管是天青石,还是年代,对碑刻来说都是次要的,重要的还是要看这石碑是谁写的。

  这石碑,压在张胖子手上几十年,作者的落款明晃晃的摆在那,他自然是研究透了的。

  看到齐鸣并没表现出太过强烈的购买欲后,他还以为是齐鸣有眼不识金镶玉,当即指着那名字介绍道:“齐老板,碑文,你也看了。郑道昭这名字,您或许没听过,他可是~”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齐鸣摆手打断:“我知道,魏碑鼻祖嘛。”

  “额。齐老板厉害,这么冷门的都知道。”

  被齐鸣这么顶了回来,张胖子表情讪讪,只能尴尬回应。同时,他自己或许没注意到,刚来时,那股子势在必得的劲头已经隐隐被压下。

  买卖,尤其是牵涉大额买卖就是这样,说到底跟打架也差不多,无非就是看西风压倒东风,还是东风压倒西风,谁占主动,谁受益。

  齐鸣打断他的话,也有这么一层意思。而且,他自己就是学史出身,单单论对这位的了解,他自问肯定比张胖子精通。

  今天谈起书法或是书法家,只要上过小学,都会告诉你书圣王羲之,这位算是独一档的存在。其次就是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张旭,怀素。

  再往后,就是宋代的苏黄米蔡,四位大家。跟他们比起来,郑道昭似乎名声不显。

  但往前推1千多年,郑道昭在他所在的北魏时期,他是跟王羲之齐名的人物,外号<书法北圣>,与王羲之并称<南王北郑>。

  虽然这说法现在说出去,大概是没什么人认可,但能青史留名,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而这一点,估计是这块石碑砸在张胖子手上的第二个原因:期望太高。

  现如今,没谁会再提<南王北郑>,但魏碑鼻祖确实被写进史书公认的,这种人的碑刻,出价低了,张胖子岂会甘心。

首节上一节398/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