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神豪,从我养麒麟开始 第422节

  恩克神色郑重,似乎真在替齐鸣考虑一般,劝道:“为了避免麻烦,我觉得私下交易才是最好的。而我很乐意接手它。”

  齐鸣做出沉思状,点点头:“确实,你是我目前接触过,最有实力的一位买主。”

  恩克听他这么说,心下大喜:“齐,感谢你的信任。你可以出个价,只要在我能力范围内,我绝对满足你。”

  “不,朋友。”

  齐鸣摆手摇头:“您可能知道,我并不缺钱,事实上我甚至也没你想象的那么喜欢钱。从始至终,我都觉得艺术品是历史的见证,是传承,它是无价的,拿钱衡量它们,本身就是一种亵渎。”

  “那你是想?”

  恩克被说的有点晕,一会儿说愿意出售,一会儿又说拿钱衡量是亵渎。他的脑海想起之前在华夏听过的一个词语<又当又立>,说的大概就是这种人了。

第 645章 唐卡

  齐鸣没有读心术,自然不清楚,就这么会儿功夫,他在这外国佬心里的形象已经如此不堪,他只是顺着对方的问话,继续道:

  “艺术品既然是无价的,那最好的交易方式,还是回归原始的以物易物。恩克先生,你的庄园如此豪华,想来也有很多的收藏。

  不知道,您有没有收藏来自华夏的藏品,我对他们其实更有兴趣些。”

  巴黎可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之一,华夏古董,又一直是交易市场上的香饽饽,齐鸣百分百肯定,这位手上肯定有不少来自东方的藏品。

  “当然。”

  恩克面露喜色,语气带着些敬佩道:“在你们国家,这叫文物回流,对吗?不得不说,我很佩服您的这种想法。

  而我也确实有几件不错的华夏藏品,齐,晚餐过后,我就拿来给你欣赏。如果可以,咱们甚至今晚就能完成交易。”

  “今晚?”

  齐鸣放下刀叉,笑着摇了摇头:“先生,这个点银行已经关门了。”

  恩克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道:“关门?作为股东,让几个职员临时加个班,并不是什么问题。”

  银行股东,还是法国第一大银行的股东。

  齐鸣在心里暗啐了一句狗大户后,用力摇了摇头:“不好意思,今晚肯定不可能。”

  “为什么?”

  恩克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因为,除了交换等额的藏品外,我其实还想请你帮个忙。”

  说到这,齐鸣面露悲愤道:“我的一个长辈,在几十年前遗失了一件东西。他找了半辈子,直到最近才得到了它在法国的消息。”

  简单编了个开头,解释了下玉片的来历后,他添油加醋的把雇佣侦探公司又被对方要挟的经过讲了一遍。

  最后,他才认真的道:“恩克先生,1百万欧元不多,我也支付的起,但我不喜欢被人敲诈的感觉。

  但是在巴黎,我又找不到有足够实力的人帮我解决此事。

  也就在我困扰的时候,你就像个救世主一样,出现了。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帮我这个忙,取回那件东西。

  当然,我也不会让你白忙活,在交换时,我愿意适当的让步,作为您出手的报酬。”

  “那群该死的下水道老鼠,放心,这个忙,我很乐意帮。您稍等,如果那群老鼠足够识趣,咱们的交易还是能在今晚完成。”

  恩克哪听不出齐鸣的话外音,如果他不帮忙,那之前答应的交易大概会被取消,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确定这浑水后,恩克招手叫来了身边的管家,用法文说了什么。

  那管家一边听,一边点头,最后快步离开。

  几人继续吃着晚饭,半个多小时后,晚宴结束。

  恩克叫来了女佣,对齐鸣道:“齐还有两位女士,你们先跟着她去我的书房稍等,我去查找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交换的藏品。”

  “嗯,好的。”

  齐鸣点点头,带着阿依慕和童欣晴,跟在那女佣身后,去了庄园二楼的书房。

  三人都进书房,那女佣也离开后,童欣晴便忍不住提醒道:“你不该跟他说那玉片的事情。”

  “嗯?怎么了?”

  齐鸣把目光从墙上一幅油画上收回,看向她。

  “你是真傻还是假傻?”

  阿依慕恨铁不成钢的语气插话:“万一那恩克从对方手上拿回玉片,也像那侦探公司一样,用这个威胁你,怎么办?

  这人一看就有钱有势的,胃口肯定比那无赖更大。到时候想要拿回,不是更困难?”

  童欣晴没有继续补充,但显然也是也一样的想法。

  “嘿嘿,这个我自然是想到的。但是,人和人是不同的。侦探公司的人无非就是觉得我们重视那东西,又有钱,抱着搏一搏的心思,敲诈咱们。

  但恩克不同,他有身份有地位,天然排斥一些下作手段,这会有损他们的名声。”

  阿依慕撇撇嘴,这理由显然不能说服她。就她所知,有身份和有地位,和有底线,很多时候并不划等号。

  齐鸣没看到她的表情,自顾自的继续道:“当然更重要的是,恩克是搞收藏鉴定的,他懂行。咱们知道那块玉片是圣旨玉牌的残片,但在旁人眼里它就是块不值钱的河磨玉。

  为了一块毫无价值的古玉,搅黄一桩马上就要达成的天价交易。不管怎么想,这都是笔亏本买卖,聪明人都会知道怎么选的。

  啧啧,这东西不错,要不就让他拿这个跟我们换好了。”

  解释完,齐鸣也不管两人反应,自顾自的走到了书房内侧,仰着脖子看起了墙上的一幅大型挂毯。

  两女闻言,也放下心里的那点担忧,走了过去。

  “这是唐卡!”

  阿依慕一眼认出了墙上的东西。

  新疆和西藏有大片地域接壤,古代的吐蕃王朝的领土,甚至包含不少新疆的地域,所以新疆也有不少人是藏传佛教的信徒。

  她能一眼认出,也算是借助了地利。

  “这就是唐卡?”

  童欣晴虽然对藏传佛教没有了解,但唐卡的名头还是听说过的。

  

  “嗯,这幅应该是白度母的唐卡相。”齐鸣解释了句,事实上,打从发现它起,从头到尾,他的眼神都没舍得离开过这幅唐卡。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起源于松赞干布时期。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唐卡又被分为了两大类,一类是用丝绢制成,叫做“国唐”,另一类,则是用颜料绘制而成,叫做“止唐”。

  面前这幅白度母相,就是国唐的代表。

  但一般的国唐,还不足以让齐鸣震惊。让他真正惊叹的是,一是尺寸,这幅唐卡长有1米8,宽3米,几乎占据了半面墙壁,这种尺寸的唐卡,绝对的稀有。

  要知道,唐卡的制作,极其的苛刻。

  唐卡的绘画,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

  每一个过程都如同在做一场佛教法事一般,给人以神圣之感。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尺幅越大,也就意味着制作难度越高。

  其次是颜料,宗教是唐卡的主要题材,为了表现佛的“至上与神圣”,绘制的唐卡必须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这种效果甚至要保证几十年,乃至几百年过去都要始终如一。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唐卡用到的颜料都是自然界中稀有资源,例如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珍稀植物为颜料。

  用料昂贵,尺幅巨大,寓意又好。画上的白度母是观世音的眼泪所化,代表了智慧,长寿。

  然而这些优点,跟另一个优点比起来,都不值一提了。

  如果望气术没有骗他,齐鸣敢肯定,这幅唐卡的年代能到唐朝,若要再精确些,那就是唐朝末期,唐宣宗时期。

  虽然,齐鸣也看到了上头有不少各个年代修补的痕迹,但主体还是唐朝。

  因为保存等原因,目前传世的唐卡都在北宋之后,唐朝的唐卡,简直闻所未闻。

  目前,唐卡的拍卖记录是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10年前,拍出了3亿多华夏币的天价。但如果这幅唐卡拿到拍卖市场。

  齐鸣觉得创下新的记录,那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第 646章 诸葛碗

  “咔哒”一声轻响,房门被从外推开。

  恩克大步进门,朝着书房里的三人,热情招呼道:“各位,久等了。我这边已经准备好了~”

  他的话音落下,便看到屋里三人都站在里侧的墙壁前,抬着头,一脸认真的欣赏着什么。这是他的书房,里头有什么,他自然清楚,当即笑着走了过去。

  “看来你们已经看到了中意的东西了。齐,要不就这幅南宋的唐卡吧。它的珍贵程度,其实一点都不比《裸体的玛哈》差。”

  南宋~

  心道原来对方没看准年代~

  但转念一想,他倒也能理解,西藏因为特殊的地理原因,本就是偏封闭的地方。对方远在法国,想找到了解藏文化的专家,并不容易。

  其次,这幅唐卡上修补的地方,确实有不少是在南宋时期。

  考虑到至今没有唐朝以前的唐卡被发现的事实,对方断定这是南宋的东西,倒也情有可原。

  只是对于恩克的提议,齐鸣还是果断摇了摇头:“我并不是虔诚的佛教徒,所以它对我的意义一般。

  而且,目前市场上的唐卡作品,最值钱的是明朝永乐以及清朝乾隆这两个时期的东西。您的这幅,显然不是。

  想用它来当成交换的筹码,有点不够。”

  “哈哈,齐你不但是个优秀的商人,看来还是个很厉害的鉴定师。”

  齐鸣也不管对方这话是不是有嘲讽的意味,率先走向门口:“先生,我们还是先去看看,你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吧。

  说实话,被您随手挂在墙上的东西,都如此珍贵,我就更期待了。”

  “呵呵,肯定不会让你失望就是了。”

  恩克说着,快走两步,走到众人之前后,朝着门口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几人跟上。

  在他的带领下,几人很快就到了一间,装修布置都跟之前书房类似的地方。

  “齐,你看看这个怎么样?”

  带着几人走到桌边,恩克拿起桌上的一个青花大碗,递给齐鸣,便笑着问道。

  看这架势,齐鸣就知道在西方大概是没有器不过手的说法了。但这种时候,开口说教也不合适,他只能一手托底,一手抓着边沿,小心伸手接过。

  “宣德青花大碗?”

  还没翻底,查看底款,只看青花发色,齐鸣便自言自语的呢喃出声。

  他用的是中文,但恩克似乎早就熟悉这几个词的发音,听他这么说后,眼神立刻佩服的看了过来。

  “对,齐,你果然是高手。这个大碗,是当初一个华夏人来银行贷款时,恰好被我看到。我便以私人的名义从他手上买下。

  从青花发色和底款,都能断定,这就是你们国家的宣德青花。”

  一个大富豪,却甘愿每天在一家银行工作,看来这货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跟齐鸣开店的目的一样,就是为了多一条收购珍贵藏品的渠道。

  别说,这思路还真不错,只可惜以国内的艺术品抵押现状,并不适合他。

首节上一节422/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