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第128节

  一时间屋子里吃饭的几个人,已经把小阿贵当成了团宠般的存在。

  而两个人也根本不知道,他们认为的团宠,在维修一道上,究竟有多么恐怖的实力和潜力。

  吃过了饭,三人准备开始收拾桌子,可是全都被阿贵一个人抢着做了,于大为对此也只能是无奈一笑。

  孩子从一个扭曲的环境里走出来,确实需要适应,而且如今他吃得饱、穿得暖,身体恢复的也还可以,干点活勤快一些不是坏事。

  于大为这边就开始,跟斧子和老纪进行厂子近期的盘点工作。

  老纪把平日里的常记的《大队长维修手册》拿了出来,之前于大为着急,只给他准备了两个田字格本。

  后来老纪又去了小卖店,买了两个横格本一个本壳子。(学名本夹)

  本壳子是纸壳的成分,顶部用布条沾粘,有两个乌眼儿带儿孔,前后两块。

  用法也非常简单,将四个本子摞在一块,再用锥子一个个扎透顶部,然后用乌眼带穿过去,顶部打个花结就可以了。(乌眼带:某些运动鞋上会用到的鞋带,一般是通体黑色,前后有箍,多是按上去很蓬松的感觉)

  老纪将本子穿好以后,又在带子上拴了个绳儿,最后挂在了墙上。

第205章 修理厂盘点与总结

  于大为这次从离开厂子,到定城再从油城回来,大概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厂子在老纪来了以后,已经维持了快半个月。

  从《大队长维修手册》记录了一个田字格本就能看出来,老纪这俩人最近确实没少修车。

  斧子将收到手的钱都放到了木质的小匣子里,这匣子是于大为从段大哥那边捡回来的药匣子,临走前专门给斧子跟老纪他俩装钱用的,而后这俩人又把匣子放进了北面柜子中。

  于大为打开匣子,将里面的现金拿出来数了数,数量有点震惊到他了。

  修理厂这小半个月的收入达到了九千五多,比自己预期当中的日收还多出来小二百块钱。

  这还是厂子里没有补胎,风焊等一些设备,很多修理的活计并不完全,要是真将修理设备弄齐全的话,厂子里月入两万好像完全没问题。

  这种情况反而让于大为深深的皱起了眉,原来也没打算主力发展修理厂的,这顶多算是他情怀的产物,一个副业罢了。

  可现在感觉副业好像比主业还赚钱呀。

  “老板,这九千多还只是一部分,院子里有三分之一的车还没结算呢,匣子里面都有字据。”老纪拿起簸箕卷起了旱烟,“按照您之前说的,镇子里常驻的可以先立字据,后期修好了车结算,路过这边来修车的,都是当场付一半定金,然后修完结算尾款。”

  于大为点点头,这一点收款的细节他也是上辈子学他大儿媳妇的,当初自己对要钱这个事也是个粗心大意的主,有时候修完车了,某几个老板拖欠好几个月修理费也不给,直到最后烂账。

  有一年过年跟大儿子喝酒,他一边吹牛逼炫耀今年修了多少台车赚了多少钱,一边又吐苦水收不到钱。

  也是那个时候大儿媳妇在旁边给自己出了个主意,将她平日里跟客户结算的方式告诉了他,让他对结算费用这个事情真正重视了起来。

  如今重生归来,他不仅用了上辈子的预付加尾款,还用关系绑定欠条的方式,死死的拿捏住一些个不给钱的老赖。

  总之你可以不给,但我绝对不亏。但你要是真不给,下次也就不用再来了。

  如今厂子里日流水算下来得达到六百五左右,于大为将侧重点偏移到厂子一些,打算把修理铺一些常见的维修设备买了,就用这小半个月赚到的钱便够了。

  三个人开始围绕着炕桌,罗列需要买设备的清单,以及大致预估好的价格。

  期间小阿贵也没闲着,收拾完碗筷,又拎着水壶坐在炉子上,给三人烧热水喝。

  “气泵肯定是要买的,有个气泵的话,不论是给什么车轮胎补气都可以,哪怕不用来补气,修理的时候清理油污和脏物同样也十分省力。”老纪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买,梁老板他家就有,我之前在他家买过,回头我直接去他家再把气泵买回来。”于大为手上拿着笔记录,然后又补充了一句,“他家是四个缸的气泵,干啥都够用了。”

  老纪跟斧子闻言,都齐齐点头。

  修车用的气泵也叫做活塞式空压机,小一点的有单缸空压机,也有双缸、三缸、四缸的空压机,双缸空压机很少,市面上普遍用途比较广泛的是单缸、三缸、以及四缸空压机。

  而四缸也是空压机里面最好的,不仅承载空气压缩量大,而且气压更强,用的更久,可以说于大为决定买四缸的气泵,算得上是修理设备当中一步到位了。

  四缸的气泵如今市场价在三千元左右,当初于大为抬钱买的东西里就有这位爷,接近四千块钱的价格,可以说是相当不便宜了。

  “除了气泵之外,还有氧气乙炔也得来一套,平时可能用不到它,可要是真用上的时候,没有它还不行。”姚金斧也提了一个建议。

  于大为点点头,算是同意了,其实早在之前他就想买了,只是觉得没必要,自己也没怎么太在乎修理厂的生意状况。

  说的更直白一点,上辈子开了不下四五次修理铺,没有一次是赚到钱的,他对修理铺早没了赚钱的欲望,多是情怀罢了。

  然而谁知这一手无心插柳,反而造就了一个潜力巨大的修理厂。

  “电焊机也弄一个吧。”于大为提议,然后在清单上写下了电焊机,修理工用电机的次数也不是太多,但有备无患,总有用得着的地方。

  这几个大件写在了清单上以后,于大为又写了几个小件儿,比如公斤扳手需要再买两个,光有一个不太够用。

  自己焊接的超大三脚架子可以,但缺一个大一点的倒链,也就是手拉葫芦。

  弄个十吨重的倒链不算是一步到位,但绝对达到三脚架的极限了,甚至用不到十吨重三脚架上面的那根横梁就弯了。

  这么看来,十吨重的倒链足够了。

  除此之外,还有卸扣,原本只有两个,于大为打算再买四个,也就是两对,一个是二十吨的,一个是十吨的,这样大中小就都有了。

  钢丝绳再加4条,吊带四条,棘轮扳手加一套。

  除了这些工具之外,修车还要用到一些个日常维修的消耗品。

  比如棉手套,橡胶厚手套,电焊手套,焊条,洗衣粉等等等等……

  要买的东西很多,杂七杂八加在一起差不多八千多块钱,于大为从剩下的钱里又拿出一千放到了斧子手里。

  这笔钱算是在厂子生活的伙食开销。

  平日里买个鸡蛋、买点菜什么都需要钱,有一千块钱足够厂子里这几个人生活一段时间的了。

  于大为最后特地嘱咐斧子,多买点肉,小阿贵身体比较单薄,多吃点肉和蛋白质慢慢的能补回来。

  梳理完要买的好些个设备之后,于大为厂子所赚到的钱还剩下五百块,当然外面还有没结账的,如今的资金链还算充裕,比较幸运的是,凡凡修理厂从一开始就处于营收状态,完全不需要于大为自己再往里贴钱。

  热水烧好了,小阿贵拿出几个茶缸子放在炕沿上,提起水壶一人倒了一杯,然后放在了三人面前。

  “我这里还有顶级的茶叶呢。”于大为将小白给自己的白茶拿出来一些,每个人放进去茶缸子里一点,也给小阿贵弄了一杯茶水。

  四个人继续坐在炕桌上,研究修理厂的下一步计划。

  “老板我是这样想的,咱们还是以工程机械为主,各种类型的汽车为辅,至于农用车,摩托车,还有自行车以后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老纪嘴里吧唧了一口烟,可能是害怕呛到小阿贵,特意背着对方呼出去烟气。

  “为什么这么弄呢?”于大为端起白色茶缸子,虽然心中的想法跟老纪不谋而合,但他还是想听听对方的意见。

  “老板你看,首先咱们人少,所以肯定要最大化去赚钱,我前一段时间修农机,修自行车啥的也看出来了,那根本就不叫赚钱,叫要饭。”老纪说到了伤心处,又吧唧一口烟。

  屯子里的人本身没有太富裕的,而且特别细信儿,个个都是勤俭持家的好手,想要从这些人手里赚点钱是相当不容易的,老纪因此不敢要的太高,甚至比他们镇上的价格还一些,就这样有些个自行车坏掉的,都是自己买胶自己粘。(细信儿:东北话,精细的意思。)

  农机跟自行车是肯定不能修的,除了不赚钱之外,还有一点,只是他的一种感觉,说不清,但就是能感觉到,以后那些个修三轮车,修自行车的肯定生意越来越差。

  “然后呢。”于大为点点头,算是认可对方说的话。

  “再有我主张修工程机械,是因为咱们本身就有这个优势,老板就是个特种机械的大手子,我也算是个大师傅,基本上进口的,国产的各种工程机械咱俩都能捅咕捅咕。”老纪自信满满的看着于大为,“您说,咱这优势不在芦河镇发挥出来,那不是太可惜了么。”

  “不错。”于大为喝了一口茶水,满意的点点头,而后又看向姚金斧,“斧子,你对凡凡修理厂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于大为尽力去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想法,凝聚众人的思想然后拧成一股绳,这种盘点开会在厂子建立之初很重要。

  不听取员工想法的老板,一味的我行我素,那最后就是自己上辈子的结局,所有人都跟自己离心离德。

  “我倒是觉得咱们可以两手抓,工程机械主修,汽车、卡车、客车这些咱也不能落下。”姚金斧思考了一会,这才给出建议,“通过这段时间的维修其实也能看得出来,维修工程机械的多吗?不多,但各种乱七八糟的汽车着实不少。”

  “这是体量和基数造成的。”于大为用后现代的思维给两人解释,“工程机械毕竟只是个小圈子,跟汽车这种类型相比,体量简直不值一提,而且这个时候算是汽车行业兴起之初。”

第206章 凡凡修理厂的维修调整

  “随着人们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人们对汽车购买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现在来看,维修汽车比工程机械更轻松,而且在这个小镇子而言,修小汽车也很有竞争力。”于大为又说。

  姚金斧跟老纪听得是一个劲儿的点头,虽然这些话进入脑子是云里雾里的,但不妨碍两个人对于老板(大为哥)产生深深的崇拜。

  旁边小阿贵眼睛也亮晶晶的,看着于大为的时候,仿佛看到了某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影子。

  “那老板您的意思是,汽车跟工程机械我们不分主次?”老纪试探性询问。

  于大为沉默了一下,最终却摇了摇头:“不是不分主次,维修汽车赚的钱肯定不如维修一台工程机械赚的钱多,而且汽车如今是兴起的行业,可未来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所以我们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于大为拿起老纪的《维修手册》,从后面翻到第一页,在其背面用笔勾勒着:“汽车、工程机械、摩托车、农机和自行车,我们可以看成几大板块。”

  “这里面对我们而言最不需要修理的肯定是自行车,这一点咱们三个肯定是达成共识的。”于大为随后又指着另一块,“摩托车,目前来说是市场最火的时候,尤其是县城,镇子和农村,开了很多摩托车维修铺子。”

  “不行,这个不能修。”老纪立刻持反驳意见。

  “为什么?”于大为抬头看向他。

  “咋说呢,实话讲不想修,跌份儿。”老纪实实在在的说了一句,毕竟自己是个修工程机械的,结果让他修一个单杠的东西,这是在掉面子。

  “斧子呢?”于大为看向斧子。

  “咋说呢,我也不建议,就是感觉镇子里修的人太多了,再说咱们有自己的优势没必要学人家嘛。”斧子说。

  于大为理解他们的意思,但他更想让两个人站在市场思维上去考虑问题:“如果按照我之前的推测,汽车在未来会在国内占据更大的市场,那么骑摩托车的人将会变成少数,毕竟人口就这么多。”

  “正儿八经的平头老百姓,有车开谁还会去骑摩托浪呢?开车不论是装东西,载人,以及安全性哪个不比汽车更方便?”于大为用笔帽敲了敲桌子,“所以修摩托车是注定要被市场淘汰的,而且未来还要进行一场极其惨烈的竞争和大清洗。”

  姚金斧与老纪对视一眼,从老板的话里二人竟然听出了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那么抛去摩托车之后,还剩下,农机,工程机械,还有汽车。”于大为最终锁定了三者,“汽车和工程机械都是目前势头很猛的,我们肯定要两手抓,而农机我们也不能落下。”

  “老板,这是为什么?农村修三轮不挣钱啊,修四轮车也没几个钱。”老纪有些无法理解。

  “我还是那句话,鸡蛋决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往远看。”于大为上辈子直到结束,也还依旧见证着工程设备的长盛不衰。

  但从小老爷子就给他跟于大盛洗脑居安思危的思想,汽车在于大为经历的未来某个阶段时,已经出现疲态了。

  家家户户都有车了,可修车也变得不值钱了,同时市场上的竞争也开始变得越发激烈,再加上全球环境气候的污染影响,汽车那时候随时面临着被淘汰。

  而工程机械在未来华夏国内彻底基建完成后,又跑去了国外基建,也还算有市场。

  上辈子老年的于大为偶尔就会出国修车,可后来随着身体越来越差也就没了出国的心气儿。

  而国内基建早已经结束了蓝海时代,工程机械维修也开始如同当年摩托车维修一样走下坡路。

  干不动,行业还在走下坡路,最后没办法,于大为晚年在呼市包了个鱼塘,换了个行业。

  结果也是万万没想到,收鱼的时候掉进了冰窟窿里。

  所以于大为真正看好的不是汽车,也不是工程机械,而是农机。

  当然不是三轮车,农用车的这种农机,而是当年自家老爷子开的进口大马力农机。

  华夏是农业大国,不论如何发展,唯有粮食是不能少的,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农机也由小变大,到变得更大。

  那么于大为要将第三颗鸡蛋放在农机的细分行业上。

  他虽然不知道这个修理厂能干多久,能维持多久,但只要是干,就要围绕着三个鸡蛋如此摆放的思想走下去。

  姚金斧与老纪听完于大为一顿分析以后,顿时感觉身体通透,茅塞顿开,仿佛朝圣的人见到了圣僧一朝顿悟一样。

  两个人的眼前再也不是朦胧不清的画面,仿佛从这一刻看到了未来很多年以后的每一步。

  老纪思想是有些保守的,他还是无法想象,华夏每个人生活富足,不愁吃穿,甚至每一个家庭都有车开的画面。

  太难相信了。

  毕竟十多年前,他们屯子里还有因为吃不起饭饿死的人呢,如此巨大的反差,叫他怎么去相信。

  但他在于大为的描述中,却仿佛看到了那画面一样。

  只能说老板吹牛逼的本事真强,他自叹不如啊。

  不过想归想,于老板所指明的道路,老纪觉得没有任何问题,华夏确实是农业大国,而科技目前来看也是一直在进步的。

首节上一节128/1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