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第134节

  这男人的婆娘也是个能说的人,性子热情开朗。

  知道于师傅是个好人,便是在路上打开了话匣子。

  她男人是今年才回老家这边开车的,也是因为她自己怀了孩子的缘故,对方放心不下,便想着回家找个活干,也正赶上自己亲弟弟弄了个大卡车。

  不过男人回来了也有回来的烦恼,她这个丈夫性子直,平日里他不在家的时候,小媳妇跟婆婆之间处的挺好,虽然没到那么热络的地步,但大体上也相敬如宾。

  可这男人回来之后,小媳妇儿肯定是背地里要讲一讲婆婆日常的一些事情,当作炕上睡觉前的闲言碎语。

  结果她这个丈夫,用于大为的理解就是“大脑发育不完全,小脑完全不发育”,媳妇说了婆婆的不好,转头第二天就告诉自己的亲妈,还让亲妈改一改,以后别这样了,自家媳妇看不惯。

  人家会说话的丈夫都是婆婆和儿媳妇之间沟通的桥梁,结果他更像是搞桥梁爆破的,专往媳妇和亲妈心窝子里捅。

  搞得家里气氛越来越不对,如今小媳妇儿更是没脸单独跟老婆婆在家,丈夫这次拉了一个近处的活儿,她也不顾家里人劝阻,跟着一起出来了。

  结果没想到回来的路上,这车就突然抛锚了,小媳妇儿害怕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受冻,一直用双手护着肚子。

  于大为听前半段时权当是个乐子,听后半段时略带几分心酸。

  他老婆也怀孕过,也是在她怀孕的时候,自己不太会做老妈和韩静凡的工作,说白了就是不太去和稀泥,导致婆婆跟儿媳妇之间矛盾越来越大。

  重生回来以后,他一边在老妈面前说着韩静凡的好话,一边在韩静凡面前说自家老妈对她的付出,再加上各种误会解除,这婆媳关系不就好起来了吗。

  于大为只能为看车的那位兄弟默哀,这种事要是看不透,不太在乎这些个细节,就算是在外面干活都干不消停,只希望那哥们能早点意识到吧。

  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于大为成功将小媳妇儿送回了家,他家在镇子里往下的小院处,距离梁老板的店铺不远,顺带着去了梁老板那,带着对方去了镇子专卖卡车的配件店。

  整个镇子里就这一家卖卡车配件的,对方也是学了梁老板的思路,今年年中的时候从卖农机转变,加上了卡车配件这一块,生意比之前强了一些。

  于大为将之前拉过去的配件全都退了给对方,然后拿了一套黄河卡车的油嘴离开了。

  再次赶过去的时候,黄河大卡车前面已经多了好几个烟头,男人就那么蜷缩在大卡车里。

  零下三十多度的环境,不冷那是不可能的。

  于大为也不嗦,赶紧上车把旧油嘴拆下来,然后换上新油嘴,最后重新启车,随着“轰隆隆”的响声,这台老黄河成功被启动。

  男人很开心的给于大为数了八百块钱,嘴上不停地表达着感谢,还说等回家的时候有空请于大为喝酒。

  对此于大为只是领了对方的好意,将零钱找给对方,自己揣着七百四十元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他还跟小阿贵复盘了一下整个维修和断病的过程,将自己之前的思考讲述了一遍。

  小阿贵会拆车会装车,但不会通过宏观的方式去断病,除非是把挖掘机或者是推土机拆的细碎,然后一点点去判断,哪个不行换哪个。

  这种方式是在余水那边修车养出来的习惯,不是不好,但于大为这里的维修可不是拆零件,所以他有更好的要教给他。

  二人回到厂子里的时候,已经四五点钟了,太阳偏西随时准备落山。

  原以为野外救援修车的事情到此结束,然而让于大为想不到的是,接下来的这几天,经常有人找于大为野外救援。

  疑难杂症的也有,但很少,大多都是小毛病,比如电瓶突然没电了,需要打个火,但车在荒草甸子上,四周根本没路过的汽车,只能求助偶尔过去的马车牛车上的人,帮忙打个电话叫一下野外救援。

  就这样,于大为开始带着小阿贵干起了野外救援的活,并且随着救援的次数越多,他的名气越广,不论是客车司机,还是卡车司机,亦或者本地的小汽车,都知道凡凡修理厂能进行野外救援。

  无形之中于大为开辟了凡凡修理厂全新的业务范围,只不过却苦了于大为跟小阿贵。

  野外救援不是想象当中那么简单,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寒冷的天气,在没有任何取暖措施的情况下修车,手脚长时间不取暖肯定要冻僵。

  老纪跟斧子还能有个暖和屋子,修的冷了就会回屋取暖,可于大为在野外能有啥?

  只能把自家的菲亚特小汽车一直点火怠速,冷了钻车暖和暖和了。

  除了气温的问题,修车也极为不方便,因为去之前不清楚什么状况,就算是听司机师傅说了,去了以后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各种修车工具和配件永远带不齐。

  这几天有一个车需要用到风焊,把货车底下锈死坏掉的弓子板换下来,结果于大为这边的小汽车哪里能装得下那么大的氧气乙炔的罐子,最终无奈联系梁老板,开着对方的皮卡车这才抢修完毕。

  事后于大为很讲究的分了利润的四成给了梁老板,毕竟只是用了对方的车。

  梁老板也是发现了这个野外救援很赚钱,又开始当于大为的渠道商了,也开始帮着于大为找野外救援的活儿,中间赚钱小钱钱,然后再偷偷的把小钱钱藏起来不让老婆发现。

  那今后他还需要寄人篱下的过日子吗?翻身农奴指日可待呀!

第215章 救不完的野外救援,看来得需要一台

  救援车了!

  于大为也是无了个大语,冬天东北的车本来就爱抛锚,凡凡修理厂野外救援这事儿传开以后,于大为是彻底闲不下来了,每天干的活比厂子里的老纪和斧子还多。

  再加上梁老板还不断介绍野外救援的生意,于大为真是快一个头两个大了,好在偶尔老纪忙完了也会跟着于大为一起帮忙。

  小阿贵对野外救援的活适应的很快,有一些个拆拆卸卸的,也都有他的功劳。

  不过于大为跟段大海、梁老板一起喝酒的时候少不了抱怨,但这事儿也不是没有好处。

  首先凡凡修理厂的名气算是在周围彻底打响了,再有冬天野外救援也是真赚钱,于大为说什么价对方都认,只要不离谱到没边,人家立马给钱。

  那随时准备“大出血”的表情,也是透露着想要把车修好的决绝,死冷寒天不求其他,破点财能把车修好离开这鬼地方就行。这大概是每一个寻求野外救援之人的心理。

  临近冬至,他大大小小一共救援十七次,抛去各种油钱还有配件的成本,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就连于大为自己算完账以后自己都懵逼了半天。

  他也不得不感叹这个年代的钱,只要你肯付出、肯努力、肯吃苦,真是跟捡钱也差不多了。

  也再次证明了,不是人改变了时代,而是时代改变了人,是华夏的蓬勃发展造就了无数个百万千万,甚至过亿的神话。

  但危险也是有的,好几次碰到不长眼的拦他的车,不过好在于大为野外救援之前,特意回了趟家,把家里的那把双管猎枪放到了车里,不然的话,还真可能栽到这群人身上。

  每当有人拦车的时候,他都会让小阿贵把枪拿出来,然后将枪口放到窗户外面。

  凡是看见于大为手里猎枪的,全都自动让开了一条路,没谁跟虎臂似的往前上,大家都是来求财的,又不是一心求死的。

  这枪简直比通行证都好用,也因为有了这把猎枪在,于大为仿佛才有了野外维修救援的底气。

  夜晚于大为将一些零碎的钱放在了匣子里,躺在炕上以后他就在想野外救援的事情。

  眼下有几个难点,第一肯定是车不行,菲亚特本来就很小,带上那么沉的工具跑在路上就已经够费劲的了,更别提再往里面塞个电焊机,风焊啥的,完全没可能。

  难道要买台车?专门用来救援?

  只是这车本可就大了,先不说夏天野外救援的活计怎么样,光说年后自己要忙着养车的事情,谁还有工夫救援?

  姚金斧要跟自己一起去开挖掘机了,能留在厂子里的也就剩下老纪和小阿贵了。

  “不行,买车的事情要再好好想想,这个想法先搁浅吧。”于大为轻声低喃,用只有自己的声音来提醒自己。

  如今他手头上只有六万块钱,加上赚的五千,一共六万五。

  他还要给媳妇儿买金首饰,除此之外明年他还想在老家盖个房子,厂子这边有余钱了也要加盖两个板房,用来室内修车用。

  这个是计划中的,不能舍掉。院子里本身就是土面,风吹起来的土颗粒落在维修的机器上,安装以后特别容易出问题,所以最好是能有个干净的地方维修。

  而且今年就这样了,明年他有了板房以后,大家修车也不用在外面冻的机身乍冷。

  除此之外,如果按照上辈子的时间线来看,大凤明年可能就回来了,自己怎么说也要带大凤找个好医院看看病,尝试一下能不能把脑子里的瘤给取出来。

  爸妈这些年,心里虽然担心,奈何也没有去大医院的资本,能去个市医院看看已经是付出了很多。

  综合来看,于大为此时缺钱,也缺人。

  这几天他每天吃过了晚饭,就会在院子启动宝马格压路机遛两圈,随后开始做着各种细微的调试,争取调试到让它如同原厂刚出来时的状态。

  但这台压路机也给于大为出了一个难题,车修好了,肯定是能赚钱的,可司机咋整?

  能开单钢轮压路机的不少,这种单钢轮压路机就算是不会开的也无所谓,于大为可以很快能教会对方,只要对方会开大车,他于大为就能教。

  可双钢轮压路机不一样,它不仅需要成熟的压路机师傅,还得有能操作双钢轮的技术。

  至少至少得比他于大为强吧?

  别的不会错位调节这种入门操作你不能不会吧?

  但在芦河镇于大为还真找不到这样的人才,这也是最近考虑次数最多的问题。

  不过自己想不明白,到时候可以开个会,几个人一起想想办法。

  他上辈子开公司学的一招,将问题抛给大家,然后找一个最优解,这也是上辈子弄公司的时候,攒下来的唯一一点经验。

  其他的事情就先不论,像欠小白三万块钱的事儿,明年三舅村村通工程的事儿,这些年后的时候考虑就来得及。

  慢慢于大为也困意上涌,随着旁边两个人呼噜声,也开始带入了自己的节奏。

  睡在炕上最左边,紧挨着于大为的是小阿贵,他一直等到第三个人的呼噜声传出来,才默默地睁开眼睛,目光凝望着漆黑的屋顶。

  不知不觉他已经来到这里小半个月了,一切都好像做梦一样。

  他再也不用为能活到什么时候发愁了,如今师父要求自己身高长到一米七,体重达到一百二十斤以上才能干重活,所以自己虽然在修车,但重活从来没做过,都是拆拆装装的一些事。

  他每天都用卷尺量自己的身高,从来到现在,身高长到了一米四九,比之前长高了三公分,体重长的最快,从之前的62斤,涨到了如今的70斤。

  如今他看上去依旧是瘦瘦的,但再没有从前那种风一吹都顶不住的感觉了。

  这一切的美好都是师父将自己带出来后才有的,所以他经常会做噩梦,梦见师父把他送走了。

  自己又回到了曾经那个如同地狱的地方,几乎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有那么一会睡熟的时间就会被噩梦吓醒。

  所以他开始装睡,等听到了屋子里所有人的打鼾声,他才会沉沉睡去,这样他就再也不怕别人在自己睡觉的时候偷偷把自己抱走了。

  他就可以一直在这里,穿的好好的,吃的饱饱的,还可以陪着师父,陪着斧子叔叔,纪叔这样的好人。

  外面开始刮起了大风,声音刺耳,但它传不进屋子里,每当有声音想要通过窗户缝钻进来时,都会被三个不同节奏的呼噜声镇压,赶走。

  小阿贵蜷缩着身子,上面盖着厚厚的被子,睡的很舒服,也很香甜。

  

  1993年12月22号,冬至。

  临近芦河镇的路上,有一行车队,为首的是一辆老旧的越野车。

  这一行十几辆车,多数都是翻斗以及卡车,一到某个岔路口的时候,就会有车转弯离开,临走前还不忘朝头车按一下喇叭。

  随着年底龙兴镇碾子山的项目顺利完工,三舅也带着手底下的人回家过年了,今年他特许兄弟们开车回去,一方面是给他们工程队长长脸,另一方面其实他也想变相的宣传一下,为来年招工埋下伏笔。

  毕竟不论是卡车还是翻斗车,院子里一停,十里八村的都得知道,这不比满街张贴小广告更有说服力?

  前头越野车里,齐大肚子坐在主驾开着车,三舅坐在副驾,四秃子坐在后面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只是三舅的性子不爱说话,一路安静的听齐大肚子跟四秃子俩互相拌嘴。

  “听说大为开了个修理厂,就在芦河镇老公路下边?”快到芦河镇了,三舅罕见开口说话。

  他右手拄在车门框子上,拳头抵着脸颊,表情十分淡然。

  “对!我也听说了,小于老板厉害着呢,听咱们那边的老乡讲述,小于老板自从开了这个修理厂,一直是生意不断,想来是赚了不少钱,嘿嘿。”四秃子坐在车后座上那叫一个羡慕啊。

  “就小于老板那技术,绝对能吃一辈子。”齐大肚子也是羡慕居多,更有对之前种种的感叹。

  别看跟小于老板接触的时间不长,但很多事情不是时间衡量的,说出来可能连他自己都不信,他在小于老板身上能看到光。

  反正是很向往的一种东西,也是自己没有的。

  “对了,三哥,咱回芦河镇下了公路就能看见他的修理厂,你要不要去看看?”齐大肚子征求侯万山的意见。

  “行,这样也省的再去他们屯子里。”三舅扭头看了一眼四秃子,“一会车停下来,让后面阿虎卸下来两角子猪肉带到厂子里去。”

  “没问题。”四秃子咧嘴一笑,双手搭在前面座椅边上,“这帮小子,自从上次跟小于老板开了修理铺以后,都嚷嚷着想他了。”

  “大为身上自带一种凝聚力,只是不明显,相处久了可能才会发现。”三舅半眯着眼睛,这种特质或许只有不断成长和磨炼,才能渐渐凸显出来。

  【ps:感谢爱喝气泡水打赏的100起点币,老板天天开心,老板天天快乐,所有的好事都加倍!韩静凡】

首节上一节134/1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