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第20节

  而且对方主修的还是工程机械,一时间黄丰仓有了许多想法。

  “说的是哪里话,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碰上了总要帮一把。”侯万强笑眯眯吐出烟气,最后将烟头踩在脚下,“行了,没啥问题我们就先走了。”

  “哎,等等,多少钱。”黄丰仓说着,右手就伸进了上衣口袋。

  “屁大个工夫要什么钱,行了,你抓紧忙吧,我们走了。”侯万强挥了挥手,带着于大为上了车。

  在黄丰仓的注视下,二人开车很快离开了工地。

  “这俩人。”黄丰仓无奈一笑,将钱重新放进了口袋。

  原本车里暖风坏了,他原想趁着暖和抓紧开回去,如今车里温度上来了,不如就继续暗访一下镇里的其他几个标段。

  按理来说,年后这会正是要忙的时候,他根本没时间抽空过来,油城的基建项目把他身子牢牢拴住了。

  不过他总是不太放心地方的这个道路建设,而且项目承包这个事情他们也是刚兴起没多久,他也担心会出什么问题。

  这一次做好了还行,整个华北他都可以按照这个模式推行下去,如果做不好,自己的仕途估计也就到此为止了。

  关系甚大不能不来,万万没想到这老破车耽误事。

  “唉,还好,遇到了个会修车的小伙子。”黄丰仓一怔,随后猛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儿,“瞧我这个记性,忘了问这俩人叫什么,帮我修个车,结果连人家的名字都不知道。”

  黄丰仓心里这个愧疚,恨不得现在开车追上去,问问名字,最好再请吃个饭。

  可想想,自己要做的事情不少,那个老烟鬼还是这里的包工头,估摸着以后应该能见到。

  如此一想,他也就释然了。

  开着暖暖的车,离开了这片荒无人烟的空地。

  另一边,回去的路上,侯万强笑看了一眼于大为:“是不是特别好奇,为啥咱俩要急着离开?”

  “嗯,是有点想不透。”于大为知道能开奥迪的多半是个不小的领导,可他跟对方又不熟,着不着急走似乎也都没什么关系。

第34章 开工前

  “领导的心思都比较细腻,咱俩要是真一直在那寒暄,说不定对方就要朝歪处想了。”侯万强抽了口烟,“既然是纯帮忙,留个好印象就行了,拖拖拉拉的绝对不是个能做事的人。”

  于大为心里有些佩服,难怪二舅最后能在油城能干成个偌大的集团,这脑瓜子真不是盖的。

  饶是他重活一回,也没对方有城府,虽说上辈子一直搞技术,不屑于人情世故,可真要是说起来,有差距就是有差距,这一点不服不行。

  侯万强给于大为送到垃圾回收站这边以后,便一个人离开了。

  临走前还不忘交代,抓紧老勾机上个新颜色,顺便再好好检修一下,千万别干活的时候出了问题。

  于大为怎么也没想到,未来叱咤风云的一方霸主,如今跟他聊天就跟个老妈子似的。

  送走了二舅,于大为继续加班加点的干活,年前的时候是一有空,于大为就会帮段大海的忙,年后这会,又变成了段大海一闲下来了,就帮于大为忙里忙外,饭都不用他做了。

  如此之下进度快了不少。

  一直到阳历的四月一号。

  于大为成功拿到九号标段的挖掘机租赁合同,正式开工的时间是四月十五号,要求提前三天勾机必须到位。

  这会东北大地上已经看不见白雪了,地面融化的白雪成了开春的第一场雨,润物细无声般悄悄钻进地下,滋养着冒出嫩芽的青草。

  当然有心人还是能发现白雪融化的影子,毕竟走到哪,鞋上都粘着不少的泥。

  于大为在签合同之前,办了一张银行卡,这次勾机的结算方式是月结,也就是说从五月份开始,于大为每个月银行卡里都会有一万五千块钱的进账,直接翻身!

  当然,前提是这台老日立别出什么毛病,如果出了毛病耽误一天,就是耽误五百块钱。

  所以开挖掘机的师傅就变得很关键了。

  像开这台挖掘机的前师傅,也就是前任车主王硕找的那个师傅,不就是俩人心不合,最后这位师傅一赌气,直接把勾机开进水泥里了么。

  平日里勾机老板很少在工地陪同,大多时候都是司机在用勾机,所以老板跟司机如果关系一般,或者不好,真的很影响工作效率。

  于大为准备这两天就去一趟兴隆屯,找一下姚金斧。

  不过在这之前,他要先回趟家,自从年后三月份开始,他回去的次数就频繁多了。

  毕竟大儿子马上就要出生了,说不激动那是假的。

  上辈子大儿子因为自己,娶媳妇买房子欠了一屁股的外债,自己不仅没帮上忙,反而自己这边催债的,经常给大儿子那边打电话要账。

  父子俩都忙着还各自的债,一个在呼市,一个在燕城,两人相距1500多公里,一年也见不上一次面。

  懂事的大儿子每次打电话都十分愧疚,可自己才是最应该愧疚的那个人,从出生到长大,都是他妈一个人伺候他的,寒暑假还得跟自己去外面修车,当学徒工。

  谈了个对象,因为自己开公司赔了,直接跟大儿子提了分手。他这辈子影响大儿子太多人生轨迹了。

  如今能重来,他想要好好看着大儿子,陪着他一起长大,让他能在最无助的时候,有一个强大的靠山。

  除此之外,这次回去还要跟老爷子说一下地的事情,分家了以后村里分给自己家十八亩地,这里面也算上了大儿子的,至于小儿子就别想了。

  等到小儿子出生的时候,土地已经不可变动了,等同于农村出生多少孩子,也是没有地的。

  如今周围荒野,干涸的水泡子,只要你想种地,随便耕一块都行,不过得需要得到村委会的批准。

  于大为今年想把地给老爷子种,自己当然也会帮忙,毕竟老爷子家的地跟自己家的是挨着的,大家一起种,等到收秋的时候,按照总产量的多少分之几,两家一分就行了。

  而且如今他又不指着这点地生活,主要是给自己打个掩护,养车的事情他打算悄咪咪的进行,低调点总是没错的。

  等到这个活完事了,于大为粗略的算了一下,买一台全新的沃尔沃挖掘机可能有点困难,但买一台小松应该是问题不大。

  不过到时候再看,兴许能淘到一个性价比极高的二手挖掘机,毕竟自己有手艺在身,二手的才是最香的。

  “段哥,我回家一趟哈!”于大为收拾一下东西,朝院子里的段大海挥了挥手。

  “去吧,孩子啥时候生了告诉我一声。”

  “没问题!”

  于大为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的日立UH03,这辈子他的第一台挖掘机。

  驾驶室的三面玻璃已经全部上完了,车身的底漆也换成了黄色的,铲斗两侧的垫片是最后换的。

  上方的塑料棚早在三月初就拆掉了,天气逐渐暖和,而且车也修的差不多了,该练车了。

  这些天于大为每天都启车,跑到外面租赁市场的空地去试车,别看已经好几十年的老车,可性能还是杠杠的。

  随后又帮着段大哥用挖掘机的铲斗分拣垃圾,还别说,用上挖掘机之后,效率快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最后段大海更是萌生出了买台二手勾机的想法,同时也有些后悔,早知道勾机这东西还能帮着分拣垃圾,他当初直接把这台老日立收下好了。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可没有大为的本事,拿回来了还不知道能不能修得好。

  两人在一起生活这么长时间,也没少帮忙,可段大海对于挖掘机维修的事情,还是一窍不通。

  开都不会开,只能羡慕的站在下面,看着于大为扒拉着勾机如臂使指,心里默默地想着要不要让自家儿子,去学学怎么开挖掘机。

  感觉……挺帅的。

  不仅帅,而且还能赚钱,还是个技术,段大海越想越觉得可行。

  打定主意,等到什么时候再回家,就跟老儿子好好聊聊,争取把对方说通。

  就算是说不通,他只要把对方拉到挖掘机租赁市场,估摸着也一定会同意的。

  毕竟有哪个男孩不想开挖掘机呢!

第35章 回家

  于大为回到家以后,媳妇正坐在炕上靠着被子看书,老爷子一个人在外面用耙子翻园子,把去年枯萎的枯枝烂叶都弄一弄。

  老妈坐在韩静凡不远处纳鞋底,大凤、二燕在旁边帮忙。

  老幺儿于芳开学了,应该在镇子里中心学校念书呢,老二则是大学开学二月中旬就走了,不知道为啥去的那么早。

  大凤的事情,老姑在年后就寄了一封信过来,上面说大凤的工作还得等等,差不多五月份的时候忙起来,能有不错的活。

  其实跟上辈子差不多,其实老姑跟老姑父对于大凤来呼市这件事争议很大,俩人不吵架,但冷战。

  老姑之所以没敢让大凤过去,估摸着此时还在做姑父的思想工作。

  除此之外,最关键的一个人,便是老姑的婆婆,也是姑父的亲妈。

  奶奶是最不喜欢老于家的人过去的,主要是当年于大为自己太不懂事,差点没把老太太气出个好歹来。

  如今兄弟姐妹几个再过去,个顶个的不受待见。

  “唉。”于大为上辈子没想过太多,这回看到大凤满脸愁容的坐在炕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凤儿,愁眉苦脸的干啥呢,最近是不是又脑袋疼了?”

  “没有,最近天气不热,脑袋不疼。”于凤失落的低下头,“就是这个岁数了,还在家里,实在不知道该咋整。”

  “咋整咋整的,家里又没缺你吃的,又没少你穿的。”于大为伸出粗而有力的食指,点在了大凤的脑门上,“跟咱爸似的,天天想那么多干啥。”

  “你以为谁都像一样呢,天天呆头呆脑的。”门外,于老蔫进来双手扑了一下身上的灰,“不过你哥说的没毛病,安心等着你老姑那边的信儿就行了,别的不用瞎操心。”

  “对,咱爸说的对。”于大为赶紧站在老爹身边,释放满满的善意。

  韩静凡顶着大肚子,看着自家丈夫对自家亲爹“卑躬屈膝”的样子,忍不住眼睛笑出了月牙。

  “唉,啥时候我要能像嫂子似的就好了。”二燕羡慕的望着大嫂,“就算怀了孩子胖起来了,也跟个瓷娃娃似的好看。嫂子你皮肤咋那么白呢。”

  “我也不清楚,一直都是这样的。”

  于大为看着有人夸自己媳妇,乐了:“燕儿,这个我知道,你得跟你嫂子学不吃香菜,这样你那脸才不会显得那么绿。”

  “你脸才绿呢!你是驴,你是张驴脸!”二燕挥起小拳头就要朝于大为冲过来。

  “有功夫在这逗孩子玩,不如跟我去园子里帮忙。”于老蔫目光扫了他一眼。

  于大为脖子一缩,急忙答应下来,出门扛起锄头,打开园子门跟在老父亲后面走了进去。

  老爷子家的园子中间有一颗大樱桃树,左边夏天一般都种点甜柑儿,再弄个黄瓜架子种点黄瓜,茄子,辣椒。(作者语:甜柑儿:北方的一种类似甘蔗的水果?不过跟高粱差不多粗细,表皮和叶子都是绿色的。)

  园子里基本上一种蔬菜两小陇,茄子,辣椒,黄瓜,柿子这些到秋儿也吃不完,樱桃树的西边一侧,种的白菜,萝卜,大葱,靠近南边小仓房处,是一小片的韭菜。

  韭菜每年都不用管,一到开春的时候就自己往上蹿,等长的差不多了,老妈就拿着刀割一波,再涨,再割……

  所以小时候夏天,吃的饺子都是韭菜鸡蛋的,肉只有过年杀猪的时候,能吃到。

  院子里东南角放了一冬天的苞米子也快烧完了,不过还好,房后的树下还有两大垛,足够用了。

  留出来的空地,老妈每年都会在那个地方种点毛葱。(作者语:毛葱,从大小上来看,紫色圆葱如果是爷爷,那毛葱应该就是孙子了。)

  于大为从小不得意毛葱,味儿太冲了,而且特别辣。

  不过他记得,自己未出生的大儿子喜欢,而且是超级喜欢。

  能到什么程度呢,曾经听他妈说,这孩子一到夏天就跑到他奶奶家院子里摘毛葱,然后把奶奶家的酱缸盖子掀开,自己能吧唧吧唧吃一下午。

  孩子的奶奶,也就是于大为的老妈,每次看见都气的不行,拿着笤帚疙瘩(小笤帚)的就赶人,最主要是怕这孩子吃坏了。

  然而人家体格子随他爹,天生体质感人,百病不侵。

  “车修完啦?活找的咋样?”于老蔫一边刨地一边闲聊。

  于大为猜到了老爷子叫自己出来,肯定是想了解一下挖掘机的情况。

  于是简单把挖掘机和找到的活说了一嘴,只是说在镇子里找到了个修路的活,具体多少钱一天,通过什么人找的都没说。

  第一他知道老爷子从不深究别人的事,第二他也没那么大兴趣。

  也就是这事跟自己大儿子有关系才会问问,如今的于老蔫早差不多过上了半退休的生活。

首节上一节20/1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