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35节

  “但也有一些人心有疑虑,疑虑AI不断强大,自己何去何从,甚至有一些小担忧,担忧自己能不能适应时代。

  “特别是还有一些媒体在故意制造焦虑,而且言辞很犀利啊,对AI的态度简直就是避之如蝎,甚至都把AI当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和经济下行的罪魁祸首了。”

  纪弘明白了,媒体啊,尤其是一些所谓新媒体自媒体,不搞点儿什么噱头,好像就不会说话一样,他担忧?

  他担忧个屁!无非是制造焦虑让别人担忧,以此博关注获得流量而已。

  人工智能这发展才哪到哪儿啊,怎么会有人在还没吃饱的时候,就担心会噎着这样的问题,这不扯犊子呢吗?

  “你想让我做什么?”纪弘问道。

  “做个演讲?说服他们?或者晚上有一个座谈会,你一起参加?”张明振也在考虑让纪弘参加是不是合适,最后把问题抛给了纪弘自己。

  “演讲就算了,你讲得再好也叫不醒装睡的人的。”

  纪弘点了点头:“座谈会后圆桌论坛吧,谁有问题,当场提,直接一对一。”

  政研室的人在,教育主管部门在,媒体在,这个时候,纪弘就想搞个大的智算中心正式出炉,也该掀起点儿水花了。

第64章 野心这么大?

  座谈会多了一个年轻的面孔,全程微笑,时而点头,但就是一言不发。

  事实上,高屋建瓴的发言,面向未来的务虚化表态,这都不是纪弘所长。

  再加上所有人当中他的年龄是最小的,就算是出于对老者的尊重,这也是他应该保持的礼节。

  “这就是你那个小朋友?”苗文璐教授旁边,一位约莫已经六七十岁的老者轻声问道。

  “看着人畜无害是吧?老师,我可提醒您一下,可不要被表象迷惑了双眼。”

  “这还用你说,就光是那个论文,我就不可能小看他。”

  老者轻轻摇头:“能看透事实的人不少,但像他这样,激进中带着谨慎,谨慎中还不缺魄力的人,可不多。”

  “您对他的评价还真高。”苗文璐听着都有些吃味了,他这个老师,可不常这么夸人。

  老者轻笑,不再言语。

  自从从自己这个得意的学生口中听到纪弘开始,老者就一直关注纪弘以及他所做的事儿。

  能够将先进生产工具的归属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关联起来,这一点也并不稀奇。

  但,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每一次从生产力提升到生产关系的改变(也就是社会制度的变革)都是伴随着流血牺牲的斗争过程的。

  落后的生产力不会甘于被淘汰,而新生的更先进的生产力还处于幼年期。

  二者的摩擦注定是剧烈的虽然从历史的大趋势上来说,先进事物取代落后事物是社会规律,但这种取代并不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

  而且取代一蹴而就的取代也不那么美好,有一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叫什么“停等民”。

  就像二次工业革命,先进的工业机器代替了大量的手工劳动,这是先进取代落后。

  但这也造成了大量的手工业者直接失业,爆发了一系列的反抗活动。

  如果AI的影响力最终能像二次工业革命那样,那此时此刻真就正如彼时彼刻了。

  或许,AI能够带来大量的新的岗位,但,短时间内,这一代有部分人被取代了工作岗位,也会造成轩然大波的。

  或许于历史的发展进程,这只是一粒小小的尘埃,但时代的尘埃真要正好压在了一个人的身上,那真的就是千斤重担。

  老者最欣赏纪弘的,也正是这一点他对此研究的很透彻,而且做得也非常到位他并没有将最先进的东西一股脑的全放出来,而是循序渐进,引导诱导。

  等待着所有人认知、学习、改变和适应。

  包括让所有人都能廉价易取的获取私人工作助理等先进AI工具,都在在激进中保留谨慎、自我发展中顾虑着社会全体,这是一种难得的担当。

  在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并不完善的时候,企业很少有这样自觉地自我约束和限制的要知道,这么做是要损失非常大的利益的。

  如果,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主们能够共享先进机器和设备,让手工业者们能够轻易、廉价的利用先进设备,想来没人会夜以继日的做手工的吧?谁不想多歇一会儿呢是吧?

  但工厂主们又不是做慈善的,怎么会这么做呢?这听起来似乎很可笑!

  但纪弘正在做的就是这样的事儿形式不同,本质相似。

  先进取代落后的过程就一定伴随着冲突吗?老者眯着双眼,他觉得纪弘在探索一种新的东西而这种新的东西,他也想看看。

  ……

  “坐在最后的这位小朋友,这是座谈会,也别光带着耳朵,有什么想法也说说,年轻人嘛,说错了也没关系,大胆的说。”老者的语气,充满了鼓励甚至维护。

  纪弘一凛,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这人他见过在国家电视台的七点新闻里。

  负责政研的老者,不太常公开露面,但是重大场合还是会出现的,纪弘现在的脑子,看过一次就能记住。

  这应该是临时过来调研正好赶上了吧?要不张明振教授不可能不告诉他!

  这样的话,座谈会后一对一的安排也必须取消了不是他怂媒体那些人平时牛气的很,但也不可能敢在这儿“泼妇骂街”似的胡搅蛮缠了。

  刚刚纪弘就看到了CCTV的话筒,还以为是财经频道什么的呢,这现在看,搞不好是新闻和综合频道!

  “各位前辈、领导,我本来是只带着耳朵,过来长长见识的。不过,正如这位长者所言,年轻人,要有点儿朝气。我也谈谈我的看法,在这之前,先给大家看一个短片吧。”

  短片就是纪弘跟王的谈话,下午的时候,纪弘找到了河州大学媒体办公室的老师,把它稍微剪了一剪,本来是想作为辩论的素材的,正好也能派上用场素材就在这,怎么用那就是自己的事情了。

  很多人看的不明所以,不知道纪弘想表达什么。

  “生物医药、细胞工程、基因编辑、纳米机器人、合成生物……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在不断的体现和发展,也越来越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存,HIV现在都有治疗手段了,不就得益于此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生物工程会是学生眼中的四大天坑专业之一呢?”纪弘发出了灵魂一问。

  “材料也是,每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可能都意味着一场巨大的技术变革,意味着之前不能做的事情现在能做了,以前做不好的事情,现在做得好了,比如诸多的新材料不断出现,也辅助着如今的航天领域快速发展!

  “化学也同样如此,但是,为什么他们会并称四大天坑呢?”

  所有人面面相觑,以前没有朝着这个方向思考过,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出什么一二三来。

  不过,大约心里有个概念,高端的是很先进很有价值,但是,那是一般人能够接触的到的吗?

  “这个问题,”纪弘说道:“我们可以类比一下计算机,计算机为什么这么火?都已经饱和到这个程度了,就业也很困难了,前两天我遇到一个软件开发培训班,很多人依然趋之若鹜,就一个头的往里扎!

  “换个思路,如果这个时候电脑一千万一台,那计算机还能这么火吗?”

  “这小伙子,不仅技术能力强,责任感强,这思维方式也很独特。”老者不住的点头:

  “这就又回到生产工具获取的难易程度上去了说了一圈子,说的还是高端AI发展对行业的意义。”

  “我觉得还不止如此,他对这一块儿是有想法的。”苗文璐补充道。

  “你是指生物工程?”老者疑惑。

  “是工具,可能还不光指生物工程的工具。”

  “野心这么大?”老者恍然,瞪大了双眼!

第65章 还是怼上了!

  这回一言不发的变成了在场的所有人。

  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们还从来没有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考虑过这些问题。

  仔细一想,也确实有一点儿道理,但是这个问题又如何解决呢?做一个能完成所有实验的机器?而且还人人都买得起?这显然不现实啊!

  这是教育工作者的思路,而对于现场的媒体人来说,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他们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怎么利用好这么一个信息了,是赞同还是反驳,是支持还是诋毁,这里边都是有门道的。

  千万不要觉得有些媒体人整天发一些看起来像是发癫一样的东西,他们就聪明了,事实上他们是智商最高的一个群体了有些媒体人就是靠发癫唱反调来博流量的。

  很多事情他们比谁都明白,但是明白是一回事儿,怎么发出来才能流量最大化是另一种考量罢了。

  ……

  纪弘缓了好一会儿,也是总结说:“归根结底其实是工具的问题。

  “像计算机,不管是什么C语言B语言R语言,不管是开发软件还是数据分析,搞算法,我买一台电脑,几千块钱,在家啥都干了,自学成才的都不在少数。

  “哪怕人工智能,我买几张显卡,哪怕4090,万把块钱也就拿下了。尤其是现在摩尔科技依托卷耳智能在渐渐崛起,未来这些硬件的成本会变得更低。

  “另一方面,开源资源也非常丰富,哪怕想自己0基础训练一个大模型,GPT的一二代都是开源的,甚至从0开始搭建GPT的全套教程百度一搜就能搜出好好几页的结果。

  “我始终认为,生产工具是否简单易得,是一个行业能否火爆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非专业人士,但我想学计算机,学软件开发,买台电脑,网上搜索公开或者买一套课程,立即就能开始。

  “但如果换一下,我如果想搞生物研究呢?哪怕是现在,门在哪里我都找不到!”

  对此,河州大学在场的一位副校长感触最深:相关研究设备,别说个人了,学校买起来都非常吃力。

  为了下一步的学科评估,去年河州大学才更新了生物和化学院的实验室,经费足足花了近十亿,就那,购买的设备还不是最先进的。

  为了弥补收入,这些设备甚至都已经开始向社会公开共享了,像基因芯片扫描系统,使用一次就是一千元购买这个系统的价格,推理推理也就有个大概了,仅仅他自己,就不下于一亿元。

  “这便是廉价工具的意义。”纪弘接着说道:“卷耳智能科技从互联网、从软件、从系统开始,致力于为全社会提供廉价易得的超级工具。”

  这个时候,最先浮现在纪弘脑海中的是【拟真工具】以及那天获得的【趋势预测类灵感】。

  如果这个趋势预测可以更进一步,以拟真的方式将现实世界映射成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行为趋势预测,推演出出想要的一切,那……

  那卷耳智能科技的目标就可以改为:为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一把新的钥匙……

  现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那是通过一点点的挖掘,一点点的探索来实现的,如果有了这把神奇的钥匙,那岂不是可以直入其中?

  当然,这只是纪弘一瞬间思维爆发,幻想了一番罢了。

  ……

  “难道说,所有的科技进步结果就一定是好的?或者说,哪怕最终的结果是好的,但这个过程却很痛苦,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来付出代价?

  “科技的发展实在太快了,发达国家还好,普遍学历高,素质高,资金也充足。

  “但我们国家还有好几亿的农民,甚至很多人义务教育都没有接受完全,学历不足初中。我们是不是考虑放缓一下,等等他们?

  “把更多的钱用在该用的地方,比如提升民生福祉,改善农民生活上?”

  前一句提问还很犀利,纪弘还在想怎么组织语言介绍介绍卷耳智能的谋划,但后一句纪弘听了,甚至觉得这人是不是小脑发育不健全。

  河州大学也是的,找一些媒体自媒体做宣传也就罢了,但怎么能找到这种脑残呢?就因为他有流量?

  不过就前一句提问而言,那还真不好回答,要说完全没有一些就是不愿意去学习和改变的人还真可能失去工作机会。

  要说有,我们又采取了那些措施,那下一个问题就又来了你能保证万无一失吗?

  坐在苗文璐身旁的老者挥了挥手,直接制止了正要说话的纪弘: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吧,卷耳智能科技这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甚至所思所想所谋划,政研室都有研究。”

  提这个问题的媒体人瞬间一惊,这维护之意太浓了吧?自己这是不是撞枪口上了?

  老者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统统说了一遍,然后问纪弘:“是不是这样?”

  “嗯。”纪弘点头:

  “确实如此,我们有杀手锏的,比如,超级强大的代码AI,除了我们公司内部的特殊场景之外,现在就没有对外发布,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就是在为所有人不断的打预防针,告诉他:赶紧去学怎么使用AI吧。

  “其实工具越高级,学习越简单,不存在什么学不会,不会用这个问题。尤其是AI,指令型的,什么叫指令呢?

  “就是你对他说话只要语言中枢不受损,能流利对话,智商不存在明显缺陷,那就能学会和使用。”

首节上一节35/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