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52节

  但无论喜欢还是讨厌,赞扬还是诟病,仅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看,这家公司早已在国内科技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完全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年二月,英伟达发文,将华为视为“最大竞争对手(那时候还没有卷耳)”,这么算的话,阿美瑞肯的科技企业:思科、高通、英伟达、苹果、特斯拉……

  那华为的竞争对手那可不少,更为关键的是,在每一个行业对上顶尖的对手都不落下风至少,没有掉队,哪怕是手机芯片,现在也至少活了过来了。

  就连最后发力的智能驾驶,跟特斯拉相比也不惶多让,甚至略强。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选择支持大都没错。

  但支持不等于纵容就算见到于东,纪弘也得骂他一顿,卖个手机搞什么幺蛾子,体验店随便加价都管不好!

  ……

  “AI融合CPU调度……”纪弘划下了一个重点。

  这个灵感获取的比较早,也早就形成了可用的一套方案。

  耳语系统在更新迭代中就应用了一些,针对PC芯片的大小核和双线程进行了调度优化。

  而华为海思的麒麟9000s这个芯片,包括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的下一代芯片,受限于制造工艺,和目前的高通系列,单就性能而言,是存在一些差距的。

  更为关键的是,这款芯片不仅区分大小核,大核心还支持超线程,这在手机芯片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但这对调度优化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比电脑芯片更高,因为手机对能耗和续航更加敏感。

  而AI融合CPU调度,在这其中可以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

  而这就是他的杀手锏了,他相信于东要过来,大概也跟这玩意儿有关。

  事实上,按照纪弘的思路,于东这个时候要来,已经算是晚的了!

  耳语系统最早就对摩尔科技显卡性能进行过优化,效果大家都看的见。后续耳语系统又针对英特尔的大小核、多核调度进行多轮优化。

  他不信华为没有关注到,而这对于既有大小核又有超线程的麒麟9000s来说,那绝对是雪中送炭的东西。

  “之所以观望是怕我狮子大开口吧?”

  纪弘一笑,这他能理解摩尔科技之所以火急火燎的找来,是为了生存。

  但华为不一样,他们本身就发展的很好,适当的观察一段时间也是理所当然的其实观察的时间也不算长,卷耳智能科技成立也仅仅才刚刚三个月而已。

  今天公司事情较多,第二章要晚一些!

第93章 纪弘为做EDA准备的第二大神器

  于东心情很复杂,以前,在他眼里,华为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公司,什么微软谷歌高通英特尔,全都得靠边站。

  但是,卷耳智能科技出现了。

  这家公司怎么说呢,很邪性别的不说,就光是和摩尔科技的合作,就不是一家正常的企业能做出来的决策自己的核心技术,拿了5%的股份就完了?

  于东见过张建,也在张建口中听到过他对纪弘的评价:一个奇人!

  也听他说起过,卷耳智能科技的原则:凡是别家能做的,只要不给卷耳智能科技拖后腿,卷耳科技就会选择合作。

  那卷耳科技要做什么呢?做所有人都做不了、做不成的事情!

  当时,于东听得那是直摇头:这比我都狂,我也只是豪言我们只要做就要做世界第一,他这……

  嘿,这狂的没边了!

  来到科创产业园,于东很快就见到了他认为很狂的那个人纪弘。

  ……

  于东私底下是一个很随和的人,过年回一趟老家,微博上就刷到好些跟他合影的人。

  而纪弘就更是了,三句话没说完,他就跟于东开起了玩笑:“于总啊,你看你这小气吧啦的,大老远来了,送我个Mate70,我以为你给我开辆问界M9来呢!”

  “哈哈!”于东也是笑了,他听张建说起过:如果纪弘很正式的跟你谈事情,那说明你压根不是他的合作对象,而如果见面就开起了玩笑,那准是准备把你当自己人,他也是故意道:

  “等下次,下次也不一定。”

  说完还又强调了一句:“这是还没有发布的新品工程机,换个人可还没这待遇呢。”

  “哈哈,既然你这么有诚意,我也带参观一下我们的神器。”

  纪弘通知了赵东赫,他要带于东参观的,赫然就是平行世界引擎这一段时间的测试成果。

  为什么带他看这个呢?因为这东西是脱胎于预测模型的,平行世界,那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运行和测试,纪弘也发现了,对于某件事儿,这个模型的预测走两个极端要么极其离谱,要么非常精准。

  当然,非常精准也不是一直精准,它最终会在某个节点走向歧路,然后一下子从非常精准走向非常离谱。

  也就是说,目前这个预测模型对一件事儿的预测,开始必定是精准的,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逐渐走向离谱。

  纪弘也正利用AI等工具分析这种现象,也在试图寻找模型转着的那个节点,如果找到了,并有办法加以纠正,那这玩意儿就厉害了。

  但可惜,直到现在,思路并不清晰所以暂时也就只能当个游戏引擎去对待了。

  于东其实不太明白纪弘为什么带他参观这个华为又没有游戏业务。

  “如果工业上,在芯片设计及制造领域,我们也能做一个类似的模型呢?”纪弘的一句话如同晴天霹雳,直接劈在于东的脑子里。

  “什么?”于东萌萌道。

  “效果能达到‘流片’级别的仿真软件。”纪弘也是非常郑重的问着于东:“你觉得有前途没?”

  陈继业跟在后边,这大概就是刚才纪总没说的,他为做EDA软件准备的第二大神器了!

  而于东,这个时候,脑子已经爆炸了有前途没?那可太有前途了!

  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流片的成本有多高了动辄就是数亿元。

  其实更关键的还不是成本,对于顶级芯片设计企业来说,流片的成本还不算最难承受更关键的是时间成本!

  当年,有一代麒麟试产出来的芯片效果不理想,但是,产品的发布周期在那堆着,下一次芯片试产如果再不理想,那势必要耽误芯片和新系列Mate的发布。

  那怎么办?只能换更加保守的备用方案保守就意味着要牺牲性能,就意味着跟竞争对手高通的竞争中落下了半个身位。

  但好在那年高通也拉了,最终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

  如果在软件层面仿真的时候,就能发现问题,那能解决的问题可就太多了,至少,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像被迫使用保守备用方案的事情就再也不会发生了!

  甚至,可以通过一次次的仿真,压榨出当前制程最大的强能,制造出目前制造工艺下最强大的芯片!

  “但……”于东本想说这可能吗,但前面站着的人是纪弘,他刚刚又看了平行世界引擎这玩意现在的预测虽然很离谱,但这是预测的世界。

  如果仅仅只是一条晶圆产线和芯片设计方案的结合,那“变量”显然要小的多,推算起来也要简单的多,甚至,这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东西。

  于东又瞅了瞅纪弘,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了足足二十多的年轻人,此刻脸上从容的微笑,他竟然毫不质疑的信了!

  ……

  “所以,这就是卷耳智能科技要做的事儿?”

  回到会客室,纪弘将自己的方案毫无保留的全盘托出。

  于东:“整合国内企业,做一家巨无霸EDA集团,与三大竞争。”

  “嗯。”纪弘郑重点头。

  “~~~吁~~~”于东长吁了一口气,他现在彻底服了,纪弘就是比他狂,这事儿他想都不敢想。

  但是,他一想到刚刚看到的东西还有纪弘口中那个【效果能达到‘流片’级别的仿真软件】,他一瞬间还真觉得这是能干成。

  “还有我们超强的AI能力呢,”纪弘笑道:“们肯定也在探索AI在芯片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呢吧?”

  这事儿都不用猜,不仅华为在干,英特尔、高通、英伟达个个都在谋划AI在芯片设计当中的应用,英特尔甚至公开发过通稿。

  “还有超强的AI能力。”于东张着大嘴,从进来卷耳科技,就这么几十分钟,脑子里接受到的信息太多也太震撼了,他需要缓一缓。

  良久之后,他在心里把这件事儿从头到尾过了一遍又一遍,最终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这事情还他么的真的能做成,而且,还只有卷耳智能科技能干成。

  “需要华为做什么?”于东此行的目的都还没说呢,倒是先给纪弘打上助攻了。

  “带着你们的EDA项目,加入这个集团,我们一起做这件事情,如何?”纪弘笑道:“有可能吗?”

  于东沉默了,正如纪弘说的那样,华为对自己做EDA其实并不热衷,而且,一家的数据,对应一个晶圆工厂,对于做仿真来说,真的很不利。

  而且,他对纪弘说的那个仿真软件真的非常眼馋。

  但很显然,这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做的决定。

  纪弘当然知道这些,也是主动开口说道:

  “你们内部商议一下,尽快就行。但不管你们加不加入,我们是一定会做的。再看看这个吧,于总应该这次来,应该就是为了这个吧?”

  映入于东眼帘的,赫然是一份报告《基于类思考模型的AI对多核、大小核、超线程CPU综合调度的性能与效能分析报告》。

第94章 EDA集团架构的初步计划,手机操作系

  统的合作模式

  于东略微翻了翻报告,便做到了心中有数。实际上,就算他不看,心里也是大约有谱的耳语系统在14英特尔处理器上的表现华为早已研究多时了。

  虽然手机CPU和电脑CPU在某种程度上差异还挺大的,但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说明很多问题。

  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合作?

  于东一时也是有些沉默,甚至不知道如何开口询问:目前鸿蒙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各类专有应用和生态也在逐渐完善中。

  而且,卷耳智能科技的耳语系统目前还只是PC系统吧?这该怎么合作?

  纪弘见于东思索,也是瞬间就明白他在想什么。

  事实上,这个问题,自从耳语火爆了之后,纪弘自己也不止一次的思考过要不要涉足手机操作系统?

  手机操作系统和电脑还不一样电脑稍微有点儿基础,就可以自己更换,甚至耳语都是傻瓜式的,跟安装软件一样简单,双击一下,选择一下独立安装还是虚拟安装,下一步,齐活。

  但是,手机系统一般除非手机厂商主动更新,很少有用户会去自己更换系统的手机刷机的门槛儿比PC装系统的难度还是要高很多的。

  而且,手机厂商一般还会有专门的应用。所以,在自己不生产手机的情况下,去做手机系统,除非像安卓那样开源,否则还真不好搞。

  纪弘思来想去,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折中的方案正好,利用给华为提供多线程大小核CPU调度服务的机会,尝试一番,看可行性如何。

  这个时候他也是跟于东介绍道:“完整的手机版操作系统,卷耳智能科技没有计划去做。但是,我们准备把耳语系统的能力分成若干个模块儿供所有的手机制造商选择。

  “比如你们,想要对多线程大小核CPU调度的类思考AI模块,可以。

  “再比如Vivo,它们想要耳语系统的智能软件生态和更加智慧的操作方式,我们也有智能软件的中间层模块儿可以选择。

  “再比如现在新出了一个手机制造商,实力较弱,没有自己的开发能力,把我们提供的所有模块都要了,用完整的一整套系统,也是没有问题的。”

  纪弘不停的说着,于东嘴角动了几动,想说什么但没有开口照你这么说,如果你们每一个模块儿都超强的话,那不选用难道能行?岂不是会直接失去竞争力?

  最终不还是要全部用你们的耳语?可以是基于耳语,然后再给自己的系统起个名字也可以。对于安卓,现在大家都是这么干的,什么ColorOS、OrangeOS之类的。

  “华为担心什么啊,你们本身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在通讯领域,近场通信的实力就无人能比。

  “在操作系统这个领域,多设备互联更是一大优势。如果以后有了我们类思考AI模型能力的加持,我相信以你们的创新能力,肯定能把这些东西玩儿出更多花来。

  “说到底,卷耳智能科技,只是一家致力于做AI能力服务的供应商而已。”说完,纪弘还笑了笑。

  于东倒是笑不出来了,你们是供应商,哪里见过你们这样的供应商?

  不过,纪弘的话倒是确实,即便大家都用卷耳的AI服务和能力,同样的基础,论创新,华为是真的不怕任何其他厂商。

  于东最终点了点头多线程大小核CPU调度的类思考AI模型这个模块儿是肯定要用的,这是自己这次来的目的,至于其他的模块,等评估以后再决定吧。

首节上一节52/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