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63节

  七个小时后,河州大学附近的一家酒店,套房会客室。

  一份合作合同,刘威前前后后的翻了七八遍,不要以为他不专业,一个细心的人,对法律条文哪怕不懂,有坑的地方他光凭自己的逻辑就能察觉出来。

  更何况,他还有AI这个朋友他已经通过AI进行过扫描和分析了这份合同不仅没有坑,而且对他十分优待。

  理论上,他只是提了一个想法,细节还是王和他共同确认的,他只不过是利用AI整理了一份可行性报告分析和实施方案。

  如果把这当成是创业,那就是八字都没有一撇的事情就算是风投,也得在看到成果后才有可能投资。

  “风投的工作方式可不是你想的那样,平台的疯狂你也看到了,就凭你这个187的影响因子,你把项目发上去,分分钟就有人过来跟我抢你信不信?”

  王昕太知道怎么跟刘威这样性格的人打交道了:“行了,一半一半,你不沾光,我也不吃亏。”

  “可是,王……”

  刘威不是胸无大志,但是,他是一个知道自己斤两的人,一千万初期资金,仅仅只是一个念头带来的,哪怕有这卷耳智能科技的影响因子背书,他依然感觉不太值。

  “王,你的意见呢?”王昕转头看向她弟弟。

  “没没没……我没意见。”王急忙摆手:“等你们干掉企业,真成巨头了,投资我的基因工程实验室就行!”

  “你们看这样行不行,”刘威权衡了好久,结合刚刚和AI这个朋友交流,AI给他的建议,他如此说道:

  “这个方案本来就是王和我共同拥有的,你们投资一千万,合计拿70%的股份。

  “我以一半的方案和以后产品的研发迭代以及公司的管理,占20%的股份。预留10%的股权激励池。

  “但我要70%的投票权,激励池股权的投票权也由我代持。

  “而且在公司正常运营需要增资的时候,以估值达到投资额五倍为限,我不稀释股份。”

  接入了河州大学智算中心的志愿者APP,其AI功能显然比公开的API强大了无数倍,光看这建议就非常专业。

  哪怕是专业团队过来,除了耍赖不给王算他那一半的创意份额之外,也不可能再给出比【让渡利益,要控制权】更好的方案了。

  严格说这其实属于对赌了,这意思就是说,如果我能把公司的市值做到投资的五倍,那如果公司需要增资,你们要出钱,但我不稀释股份。

  王昕很惊讶,刘威这表现,跟王跟她介绍的刘威的家庭出身和背景完全就对不上号一个在上大学之前从出过老家县城,穷的吃饭都有些苦难的人,是怎么懂得这么多的?

  全靠看书和上网吗?属实说,她有些无法理解。

  在创意和方案只有一半属于他的情况下,放弃一些利益,要控制权。

  这……

  如果说刚刚见面的时候,刘威还有些拘谨,但最后这番话一说,这完全就是大家族培养出来的合格的接班人的模样。

  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判若两人,宛若蜕变,这才多大会儿啊王昕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人AI究竟有多强大,这人的特质和能力,说不定真的能成大事。

  投资就是投人她不由自主的打量起眼前的这个比自己仅仅只小两岁多的男孩,又看了看弟弟王……

  “我同意了。”王昕下定决心:“具体的细节和合同签署,相关团队天黑前就会到,我们尽快签署搞定,明天就完成公司注册,正式启动项目!”

第110章 AI大规模影响人们的生活,所干的第

  一件事儿竟然是这个!

  卷耳智能科技这边项目评估影响因子的热度持续走高,而河州这边更是加快了政策落地的速度。

  虽然徐君上次见过纪弘以后,承诺第二日就能搞定一切,但各种会议和流程还是耽误了不少时间。

  尤其是,省里也想主导这件事儿,又免不了是一顿扯但好在没有耽误太久,这个大风口赶上了。

  政策简单粗暴,总结起来就两点:减税免租。

  河州市投入巨资将卷耳智能科技所在高新区的四个产业园区所有闲置写字楼全部长租了下来,租金月付的话,财政负担也不是很大。

  凡是符合扶持条件的,申请合乎企业发展状态的办公场地,无论多大,一律一元每月。甚至后续根据发展需要需要扩大,直接免费增加,扶持期12个月。

  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直接免认证享受相应的免税政策。

  在“让数据多跑路,让人少跑路”的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提供上门服务,要做到让创业者一步不跑,办完所有流程。

  甚至做出了实施日结,确有困难的的,也必须在48小时必须办结的承诺。

  诚意之足、决心之大,让全国各地都感到极为惊讶大家都知道,河州喊了那么多次的口号,这次是真的要来真的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啊!如果我们有一家卷耳智能科技这样的企业,我们做的只会比他们更好!”

  很多其他地方的领导一边感慨也一边在跟进软件开发这东西,又不是必须离得近才能搞,我们也可以搞!

  就这样,河州先手,多地迅速跟进,形成了一股支持智慧软件产业的风潮。

  “这力度才真正像回事儿了。”徐君的这份操作,也让他在纪弘这里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

  再说刘威这边,也是迅速的确认了自己的创业规划,凭着187点影响因子的项目,仅仅半天就办完了所有流程,成立一家名为【河州快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小微企业,注册了快语TM即时通讯软件并提交了注册商标的申请。

  随后,以一元的价格在科创园区获得了一间办公室。一切都极为顺利。

  而与【快语科技】一同的,河州高新区还有无数其他的创业者纷至沓来,中国中部,一个超大规模的智慧软件产业集群正在迅速的成型……

  

  三日后,卷耳智能科技会议室。

  “都说说,有什么感想。”纪弘似笑非笑。

  由于灵犀工具的存在,为耳语系统开发软件变得非常容易和简单,为了迅速的抢占市场,各家公司也是迅速的上线了自家软件。

  同时,各类创业公司纷纷成立,一些新颖的、具有典型代表的软件也纷纷出现。

  此刻,会议大屏上现在正在展示的,正是一份软件类型数据分布报告。

  这份报告,会议之前纪弘已经看过好几遍了,但怎么看怎么觉得有些啼笑皆非。

  “一共三大块儿,既有软件的智能化改造、中小企业个性化软件的细分市场咱们一会儿再分析。

  “我们看看,因为智能,新出的这些软件。”说着,纪弘还搓了搓手,感觉有些啼笑皆非:“你们知道吗?这其中最受欢迎的竟然是【避坑软件】。”

  所谓避坑软件,不是一个软件,而是一大类,不仅卷耳系统有,利用公开API,在手机上开发的相关APP甚至都出现了。

  纪弘打开了一个招聘软件,演示起其中一个叫【招聘避坑辅助插件】的AI小工具。

  “我现在打开这个是招聘网站,你们都用过。

  “你们看,我刚点进一家公司,看着介绍:薪资4000~12000,弹性工作制,有交通补助和餐补,还有节假日福利一应俱全。

  “这待遇是不是还不错?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说着,纪弘安装插件,并授权给它屏幕识别权限。

  只见一个颇为科幻的相框,带着星星点点的蓝色斑点闪了几闪,然后浮出了一个弹出层,上边一大堆的文字,定睛一看,内容如下:

  “一、此公司实际薪资四千,但分为基本工资两千八和绩效工资一千二。历史统计数据:超过70%的该公司员工,绩效拿不到50%。

  “二、此公司早八晚十,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含午饭时间三十分钟)。

  “三、截至目前,三月份工资尚未发放。(现在已经六月了)

  “四、今年二月,该公司发布春节放假通知,法定节假日加扣四天年假,共计放假十二天。但计算工资的时候,将四天年假按照事假处理,且年假不退。员工平均被克扣工资两千元以上。

  “五、该公司一年内被种菜126次,其中集体种菜18次。

  “六七八九十……

  “请注意避坑。

  “注:以上所有数据来自公开网络该公司员工、客户等相关人员的公开微博、贴吧、职友集等,经AI筛选判定,仅做提醒使用。

  “种菜、起诉数据来自企业公开数据平台和文书网。”

  一行一行,触目惊心。

  别说卷耳智能科技的这种享受高福利高待遇的从不加班的员工了,让任何一个人看见了,第一感觉都会是:竟然还有这么离谱的公司?

  纪弘看付诚欲言又止的,也是直接点名:“付诚,你来说说,就评价一下这个插件。”

  “我觉得挺好的。”付诚给予了非常积极的评价:

  “虽然我翻了翻,河州的公司很多都非常离谱,像我们卷耳智能科技这样的确实是凤毛麟角。

  “剩下的大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如果我作为求职者,哪怕不能改变什么,最起码能够提前知道情况,有一个心理预期。

  “这数据都摆到明面上了,我总能在都极度离谱的公司中挑一个相对不那么离谱的。

  “而且,如果这能形成一个人才导向,大家都像我这么干,那极度离谱的公司就招不到人了!

  “想要人才的公司自然会改进,也能督促他们慢慢的不那么离谱。”

  纪弘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这还只是招聘类的,还有其他的,我们一起再看看。”

  除了招聘类之外,还有新闻类:诸如浏览新闻的时候,就会浮层提示:

  这条新闻多少主流媒体报道了,这里的报道是否缺少了关键信息,是否故意歪曲事实,事实真相是什么样子的等等等等。

  对于一些,事件地点人物都不清不楚,比如只写了一句【银行存款不翼而飞,张某某李某某怎么怎么的】这之类的新闻,直接就被标了一句编造。

  此类事件虽然偶有发生,但时间地点人物哪家银行都写不清楚、新闻三要素都不具备的肯定是编的。

  另外,还有微博避坑工具点开一篇小作文似的哭诉,避坑工具直接通过公开信息多角度迅速还原了事实真相……

  之前都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甚至造谣上热搜,真相没人理。有了这个东西,真相直接浮层贴脸上除非装瞎就是不愿意看。

  但是装瞎也没用,人人都搞上这个,你再带节奏就没啥用了。

  “更神奇的是这个,”纪弘说着,播放了一段视频:

  “这个甚至不是在我们的耳语系统里,而是利用我们的AI能力,开发的安卓端的一个小工具,你们看一下。”

  视频显然是非正常拍摄,但画面还算清晰,应该是当时后边的某个人偷偷拍的。

  视频中,一位老大爷进了某家开在乡村小镇上的银行。

  工作人员迅速的迎了上来,非常热情:“大爷,您办什么业务啊?”

  “我五年前存的定期到期了,现在也用不着钱,准备再存五年。”

  说着,老大爷颤巍巍的从兜里拿出一张存款凭证,看起来确实好几年了,现在就算是定期,也都是卡了。

  “好,跟我来,1号窗口。”工作人员引着大爷坐到了窗口前,帮助他办理业务。

  “大爷啊,我跟您说,现在啊,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快,通胀逐年增加,钱放在手里就是贬值。您这五万块钱,存五年,到时候只相当于三万了就。”

  “你说啥,我这钱还会少?”大爷瞬间精神了。

  “钱当然是不会少,但是会贬值啊!”工作人员接着说道:

  “您想想,五万块钱,搁十年前,您在老家都修一栋大别墅,现在呢?钱还是这些钱,您盖一层都不够了吧?算起来,是不是就少了?”

  “那怎么办啊?”大爷虽然不知道什么贬值,什么是通胀,但钱越来越不值钱,他还是清楚的。

  “我们这儿啊,有一款产品,它保本保息,而且,绝对让您的钱不贬值,你只需要把钱购买成我们的这个保险……”

  热情的工作人员终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他根本不属于银行,是保险业务推销员。

  见他在介绍,柜台里的银行柜员也停止了办理业务,完全就是一副习以为常的表情。

  “什么?买保险?我不买保险!”老大爷一脸警惕……

  “这只是一个称呼,您看看,您现在坐的地方,银行柜台,国家银行,我们能坑您吗?肯定不会不是!只要购买我们的这个产品啊,每年都给您返这个数……

首节上一节63/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