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顶流他神经病! 第89节

  凭什么!!!

  你们都瞎了!

  对网民都瞎了!那些学者教授也瞎了!都是德不配位,滥竽充数之流,否则怎么可能将小丑捧上殿堂,怎么可能将低俗奉为经典!

  夏铭的内心此刻如同翻江倒海,难以平静。

  每一条评论,每一个字都让他感到刺目,都如同一把刀子,狠狠地扎在他的心上,直流血!

  经纪人王姐小心翼翼的劝道:“夏铭,现在先别管成丞的新书了,我们做的太多,已经引来反噬了,我们要想一下怎么应对舆论。”

  夏铭忽然抬起头来:“王姐,你说我也写一本书怎么样?”

  “啊?!”,王姐张大了嘴巴,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下巴都要脱臼了,但她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有点过大了,又说道,“我觉得我们还是先考虑眼前的危机吧,处理不好的话,我们的路人缘会很受影响。”

  夏铭似乎没听到她在说什么,自顾自的说道:“你觉得神话题材怎么样?成丞出了童话,我就出个神话。我以前没有写过书,但不能证明我不会写书啊,也许我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是一直没有挖掘出来,被明星给耽误了.”

  王姐脸色跟吃了翔一样难受,她呵呵笑道:“也许吧,不过眼前的危机要尽快.”

  夏铭:“成丞主角是个人,那我的主角就是个非人.神话非人”

  

  “难道真的治不了他了?”

  吕卓峰感觉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挫败。

  在他的预期中,此时网上对成丞的舆论应该是一片批评与嘲讽的声浪,为他的最后登场铺平道路。

  可是没想到,成丞再一次死中求活,不但轻而易举化解了危机,反而以更加辉煌的姿态,登上了更高的位置!

  “21世纪后娱乐圈最伟大的事情”、“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瑰宝”,这是连他都羡慕的、都未曾得到过的殊荣啊!他之前得到过的赞誉跟成丞一比,仿佛什么也不是了!

  难道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成丞这个后辈,踩着我,一步步走向辉煌?

  吕卓峰感觉到了由衷的无力感。

开个单章

  解释一下,第97章这么写真不是故意水的,说实话,写这种章节,真不比写普通章节简单,因为写这种章节要兼顾两个视角,一个是看书人的感受,必须要把第一次看这本书时的心情描写出来才有代入感。

  一个是书里的视角,用最短的篇幅(虽然没有很短)概括出整本书的内容,取舍有当,让读者感受到这本书的魅力。

  写起来甚至比普通章节要难一些,不是一句开抄就完事的。

  我写97章的目的,是想让没看过这本书的读者看完后,也能说一句我读过小王子了。

  但是很显然,我没有做到取舍有度,我写的时候,也在想会不会太水了,但我觉得都太好了,我保留的片段,对话,基本都是书里最精华的内容,都不忍心剔除。

  我觉得如果静下心来读的话,或许是能感受到这些内容的魅力的。

  而且,我觉得太精简的话,只摘抄出几段来,说服力不足,主角拍了电影了,火了,大家觉得很牛逼。主角写了书了,火了,大家觉得很牛逼。

  我觉得太没说服力了,我认为首先要让看这本书的读者认可,才能读者信服书里的人物看了这本书后的反应。

  但我显然也粗估了,我也有些代入自己了,我之前看别的文娱小说的时候,别的作者也有这么写的,我看完之后是一种学到了东西了的感觉,有一种收获感。

  因为我平时懒得读名著,很难读进去,但是放在小说里,反而更易于接受了,既能读小说,又能读名著,我觉得是双份的收获。

  但是发出来,才知道我的想法有些偏颇了

  还有之前歌词,也有人说我水,因为那是六首歌在一个章节里,如果分开就不显得水了吧。

  而且有时候作者视角和读者视角是不一样的,作者的视角里,我写的每一段都有用,就像是歌词,放出来的歌词,刚好对上电影里的内容。

  但是在读者的视角里,可能就是挑选着看,哪个段落有内容,有爆点,就着重看,其他部分则粗略的看,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内容看起来写的很水。

  当然了,这跟内容信息密度低也是有关系的,我的写作方式是反复强调一件事,去无限的突出爽点……铺垫、发展、高潮、反转、收尾,以后我也会尝试更多的写作方式,也会吸取这次的教训。

  大家可以加一下群,明天中午十二点发红包

第100章 全给我起诉喽!

  “十几岁的时候渴慕着小王子,一天之间可以看四十四次日落。是在多久之后才明白,看四十四次日落的小王子,他有多么难过。”

  “我的玫瑰花儿,只有四个微不足道的刺,用来抵御这个世界。”

  “一边读一边很想哭。太寂寞了。人类真的太寂寞了。”

  “他像一颗树那样倒了下去。”

  “或许只有像成丞这样精神质的人才能写出这种书吧,他的思维是跳脱的,他的思想是飞扬的,他的想象是没有被戴上现实的枷锁的。他表现出来的令人常人难以理解,但写在书里刚刚好。因为我们猜不透成丞,也就有了对这本书的无穷解读。”

  “也许成丞就是故事中的小王子呢,当我们看不懂他的时候,他也许也在心里说‘大人真是奇怪’呢。”

  “我们嘲笑成丞的时候,他也许笑我们看不懂第一幅画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神经病人,让这本书更加浪漫了。”

  看过《小王子》的人越来越多,网上针对《小王子》的讨论和评价也越来越多。

  人们开始用“看日落”来代替心情不好,用“一天看了四十四次日落”代替心情超级不好,用“驯服”来代替创造关系,用“玫瑰”、“狐狸”来指代自己的爱人,或者是自己。

  

  某B站UP主。

  “你好哇,我前几天买了一本书,就是叫《小王子》,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也不确定大家看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像我一样,陷入一种特别简单的一种感动,它一点都不绕,它就是在我的人生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注定的一些感动。”

  【谢谢,看完小说哭的稀里哗啦回来了】

  【对对对简单感动和淡淡的忧伤】

  “在我有点累的时候,我就这样很意外的被打动了,这是一个悲哀的事儿,还是一个庆幸的事儿呢?说不清楚了。”

  “如果是一个悲哀的事儿,那它一定是我到了这个年龄了,我已经变成了一个标准的大人了;如果是庆幸的事儿,一定是我到了这个年龄了,我居然还有能力为孩子时的小世界有一点点感动。”

  【居然还有能力为孩子的世界感动……听到这句哭了】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长大,在于遗忘】

  “在这本很短的书里面,作者用童话一样的语言,配上一些图画,讲了一个全年龄段都可以去看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孩子的想象,有年轻时的爱情,有中年时的爱情,有大人的不幸。”

  “它甚至比我看到的很多复杂的,讨论哲学、讨论人性的小说,更加能带来一些纯粹的感动”

  【因为非常地贴近我们生活上真正的经历】

  【返璞归真】

  【这本书值得不同年龄段反复阅读】

  

  豆瓣

  《《小王子》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书到手后读了两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收获

  一、小王子故事的梳理我的飞机(生活)出了问题,掉进了无边的沙漠(绝境),我开始反省与自己的灵魂(小王子)对话找寻人生的追求……

  隐喻对照表:

  我→思维、小我

  小王子→灵魂、本我

  星球→大脑

  绵羊→欲望

  猴面包树→烦恼、忧虑等恶念

  玫瑰花→仁爱之心]

  关于《小王子》每个读者都有不同的解读,有的解读为爱情,有的解读为友情,也有的解读为亲情,或者是本我、理想、初心、真理之类的东西。

  《小王子》就像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在里面读到了自己。

  

  帝京电影学院的宿舍里,一阵风吹来,将颜苟儿的头发吹散。

  一缕头发被吹到了雪白的腮边,为她增添了一抹凌乱的美感。

  [“啊!”,狐狸说,“我一定会哭的。”

  “这是你的过错,”小王子说,“我本来并不想带给你任何痛苦,可却要我驯服你……”

  “是的,就是这样的。”狐狸说。

  “你还要哭啊!”小王子说。

  “当然。”狐狸说。

  “可是你什么好处也没得到。”

  “由于麦子的颜色,我得到了好处。”狐狸说。]

  颜苟儿突然感觉一阵难过。

  狐狸完全知道自己爱上的小王子,在看到他的那一霎那,狐狸就知道自己爱上了小王子。

  狐狸知道爱上一个人的代价;狐狸也完全知道自己留不住小王子,因为小王子心里只有玫瑰。于是狐狸迎面而上,主动要求被驯养,甚至索性一语点通爱的真谛,放手让他去。

  颜苟儿感觉自己就像是这一只狐狸。

  成导就像是一个不懂爱、没开窍的小王子,或者是被玫瑰四个刺儿伤过的已经失去了对爱的所有期望。

  爱上这样一个人是一场劫难。

  要求驯养对她而言更是一场劫难。

  但颜苟儿还是想被驯养,哪怕不是爱,或者没有结果,也想永远地停驻在小王子的心里,无论为他成为怎样的角色都是值得的。

  就像狐狸说的:她不喜欢麦田,因为这和她没什么关系,但从此以后,每当她看到麦田,就会想起小王子金色的头发,于是她就会觉得很快乐。

  看完整本书,翻至最后一页,颜苟儿打开手机拍了张照,悄悄将微信头像换成了刚拍下来的狐狸。

  

  “原来这就是成导所说的适合全年龄段的童话。”

  看完了《小王子》,李阳感慨:

  看来以后不能不相信成导了,我以为他说的是胡话,原来是特么我不懂~

  

  “库存还有多少?”

  “已经售完了,10万本已经全部售完了,另外20万本也全部预约满了!”

  李卓兴奋极了,语气中充满了激动。

  她完全没想到自己当初冲动做下的决定,今天竟然开出了这样的果实!

  辞职的好啊!

  辞职的妙啊!

首节上一节89/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