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成了山神 第147节

  这个年纪的人,已经很少往家里引客人了。

  除非是年少时的老朋友,若不然,很少有能进入到另一个人的家里。

  宁可开房招待,也不愿意将自己的住址透漏出去。

  赵云涛连连应声,道:“好好好,那我就继续在这里碰运气了,许总你慢点儿开车。”

  许伯安刚想挂电话,就听赵云涛忽然又道:“对了许总,还有个事儿跟你打听一下。”

  “你说!”许伯安随口道。

  赵云涛又问:“最近爆火了一个古装美女在晚上弹琵琶的短视频,不晓得你看过没?”

  许伯安一怔,这说的好像是陈诗诗在山神庙弹琵琶的事儿吧!

  许伯安当即表示道:“哦,看过,然后呢?”

  赵云涛问道:“是这样的,我的一位朋友托我找到这位姑娘,说是想要出高价,买她弹奏的那首曲子的版权,我这不是寻思着许总您的人脉广,随口问一下。不知道就算了,打扰了许总。”

  许伯安眨了眨眼睛,版权?

  好家伙,慧眼识珠的人,还真不少啊。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如果自己把大景朝的一些好的曲子搬过来,是不是也能发家致富!

  想到这里,许伯安好奇的追问了一句:“高价是多少?”

  赵云涛倒也没有隐瞒,立刻说道:“听说是在一千万元左右,真是羡慕啊,我拼了这么多年都没这么多钱啊。”

  许伯安一听,也瞬间被惊了一下。

  陈诗诗虽然不方便出来,但是这首歌还是有很大的价值和很好的钱途。

  只不过毕竟是陈诗诗的原创,自己还是不要擅作主张的好。

  更何况,咱也不缺钱不是。

  想到这里,许伯安笑呵呵的说道:“好了,一会儿见。”

  “好嘞,一会儿见!……我擦,真是大蜜蜜!”

  赵云涛的话语忽的戛然而止。

  他的视线里,不远处一辆丰田埃尔法的车门打开,一位身材极好的口罩女子从车上当先走了下来。

  这对喜欢了大蜜蜜很多年的赵云涛来说,根本没有半点儿难题,便识别出来了这人的身份。

  紧接着,又一个人拎着两个超市购物袋下了车,随着大蜜蜜一起进了房子。

  “嗯?怎么了?”电话那头,准备挂电话的许伯安被赵云涛突如其来的话搞的有些疑惑。

  赵云涛轻声道:“许总,我看到大蜜蜜了,还真是就在中央别院住着呢。”

  许伯安倒是对明星没有太感冒,当即笑着打趣两句,便挂了电话。

  不过对于许伯安刚才的说有人愿意出一千万买陈诗诗的那首曲子,许伯安心里还是很震惊的。

  于是乎便打开快音APP又看了看。

  这一看可不得了。

  视频右下角的点赞收藏和转发,都突破到了让许伯安难以想象的一个数据位置上。

  再点开代表着未读消息的红色标识圆点,许伯安更是瞪大了眼睛。

  无数的留言蜂拥而至,甚至在一瞬间,许伯安都觉得自己的手机有点儿卡了、

  随便翻了两下评论留言和私信,许伯安瞬间便找到了愿意出千万购买曲子版权的消息。

  与此同类的,还有要拜师的,邀请出道的,要求V50看实力的,揭不开锅求救济的,甚至还有莫名其妙开喷的,说什么典型的AI作品,拼接作假,看的许伯安忍不住直接拉黑了好几人。

  再往下翻看,一条扎眼的消息进入了许伯安的眼帘。

  “你好,我是杨蜜本人,对您的才华无比倾心,如果可以的话,烦请来我家做客,细聊合作事宜,这是我的地址,联系电话。期待与您的相聚。”

  然后,是一张高清拍摄的名牌,名片上手写的地址,正是中央别院。

  好家伙,这就有点儿可惜了。

  人家邀请的是陈诗诗,自己厚着脸皮登门,不合适吧!

第171章 《福德卜算经》

  很快,许伯安便驱车回到了中央别院。

  和赵云涛一碰头,都是老熟人了,马上开启交易模式。

  涉及到这么大一笔交易,倒也没必要锱铢必较的精确到克数。

  赵云涛车上就有精度较高的秤,于是乎,直接称重之后,大概交流让步,两人便车上和赵云涛完成了交易。

  一块金砖出手,许伯安便又是两千万入账。

  于是乎,许伯安再度阔绰了起来。

  钱已到账,许伯安觉得自己明显又有气势了一些。

  尤其是想到还有满满好几箱子的金银珠宝在山洞里放着,许伯安的心就更踏实了。

  至于和大蜜蜜吃饭的事儿,许伯安想都没想,直接放弃了。

  虽然他其实挺想去见见大蜜蜜的,但毕竟陈诗诗的事儿不好解释。

  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只能按压着心里的冲动了。

  倒是赵云涛是真的痴情。

  硬是四下打探着找了关系,在中央别院暂时借了套房子住了下来。

  就为了制造偶遇的机会,巧遇大蜜蜜。

  人家这才叫追星,许伯安这种的,最多也就是算个男人……本色。

  回到家,陈萍萍正在帮着唐蓉芝收拾衣物行李。

  就连一旁的许建城也罕见的在忙活着拾掇一个破旧的行李箱。

  看到许伯安回来,许建城急忙招手道:“来得正好,过来帮个忙压一下箱子,拉链拉不上了。”

  “不是,爸,妈,你们多住两天呗,这就急着回去干啥。”这场面不说也知道,老两口是打算打道回府了。

  唐蓉芝轻声道:“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儿等着张罗呢。对了,你晚上吃饭没,锅里还有一锅熟,帮你热热去?”

  许伯安一边帮父亲压着箱子,一边点点头说道:“吃两口吧,很久不吃,还怪想的呢。”

  一锅熟是东江这边乡下的一种农家饭,将小米粥里加入挂面、香油、菠菜之类的绿叶菜,有时候还加着土豆北瓜之类的食物,熬一锅煮出来,汤汤水水的一下肚,颇为养胃。

  不过许伯安小时候是不爱吃这些寡淡无味的东西的,倒是年纪大了之后吃惯了各类饭店里的菜肴,才开始怀念起了这些粗茶淡饭。

  陈萍萍闻言,将叠好的一件衣服放在一旁的行囊中,道:“我去就行了,先歇会儿吧,伯母。”

  毕竟明天就要回去了,给他们一家人留些谈话的空间和时间。

  唐蓉芝却还是不好意思,客气了两句,又和陈萍萍一起进了厨房。

  许建城好不容易将行李箱上的拉链拉住,才轻声说道:“原本倒还能再住几天,下午那会儿,你外婆她们村那边打电话叫回去商量拆迁的事儿呢,你妈就坐不住了,非嚷嚷着回去。”

  许拆迁这种大事儿,搁谁身上都淡定不下来,何况是两位清贫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家。

  许伯安点点头表示理解,轻声道:“行吧,我明天开车送你们回去。”

  许建城连连摆手:“用不着那么麻烦,现在的火车这么方便……”人到年迈,愈发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了。

  许伯安笑着说道:“没事儿的爸,明天不是周末嘛,反正我也休假。正好我也很久没回乡下了,一起去呗。”

  自从许伯安的外公外婆去世之后,许伯安已经有很多年不回去了。

  毕竟有句话说得好,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只剩归途。

  放在外公外婆身上,也是这个道理。

  外公外婆在的时候,许伯安逢年过节放假的时候,还回去看看,甚至上学的时候,寒假暑假都在那里长期住着。

  童年的很多欢乐,都是发生在那里的。

  二老走了之后,许伯安再也没理由回去了。

  听到许伯安的话,许建城倒是颇为意外,反问道:“周末?休假?”

  在许建城的记忆中,儿子自从在工地上工作以来,几乎就没有过周末休假的这种先例。

  最多不过是逢年过节的年假调休。

  许伯安笑着点了点头,道:“没错,双休!我开车和你们一起回去。”

  虽然工程单位几乎很难有周末假期,但那说的是基层项目上的工作人员。

  对于公司机关来说,基本上都是落实的周末休假制度。

  尤其是许伯安这类管理人员,时间更是自由。

  虽然也会有加班什么的,但是想要调休补休,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何况很多管理者宁可在公司待着,也未必愿意回家。

  在公司你是被伺候的上位者角色,回家之后却是被爱人唠叨嫌弃的角色。

  从精神层面上来说,当然是前者让人舒畅。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领导明明没必要加班,还赖在公司不走的缘故。

  听到许伯安周末居然能双休,许建城才点点头,同意了儿子开车相送。

  毕竟就算坐火车回了县里,再从县里回村里也没有便利的公交车,再想回去还得再搭车。

  自家儿子相送,最方便不过了。

  而且,到了这个年纪的老人,活的面子还不就是自家孩子给的嘛。

  孩子带着咱,开着小车衣锦还乡,哪个老人能不愿意啊?

  因为第二天还要赶路,许伯安刚吃完饭,准备帮着二老收拾行李,就被唐蓉芝赶着回了卧室,让他早点儿休息,免得明天开车犯困。

  许伯安这些年早已养成了晚睡的习惯。这个点儿自然还睡不着。

  当下又把精力关注在了盆景世界内。

  盆景世界内。

  靠山村这边已经基本安静了下来。

  对于盆景世界内的小人儿们来说,晚上没有灯光的照耀,几乎是什么事儿也干不成的。

  倒是城里也有着一些形式各样的夜生活,但那却也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

  靠山村这边,只有少有个几个家里点着油灯,做些缝缝补补的营生。

  李青江倒是好学,许伯安见这小子正在灯下痴读,很难想像这样努力用功的人,居然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考不上功名。

  那些忙活了一天的人们休息的最踏实。

首节上一节147/5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