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成了山神 第23节

  哪怕,许伯安又依照记忆加了一些辣油。依然没有那种感觉。

  是这份板面的味道变了吗?

  不是。

  店,还是那家店,二十年老店。

  老板,还是那个老板,厨师,还是那个厨师。

  两口子夫妻店,一如既往的手艺和习惯。

  可是,许伯安就是再也吃不出那个味道了。

  那为什么没有当年的那个味道了呢?

  因为那个初中生长大了。

  那个曾经在寒风中望着牛肉板面辣汤流清涕的男孩、那个穷到吃不起饭还倔强的和家里人说钱够的男孩、那个穿着别人不合身旧衣服不敢在操场上大步流星运动的男孩、那段虽然穷困但却能单纯靠学习来强大自己的青葱岁月时光、那个仅靠一碗牛肉板面就能带来开心的稚嫩少年,在时间长河的流逝中,纷纷消失,再也不会再见了。

  从象牙塔出来后,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磨难接踵而至。

  除了理论知识、还要有技术、实操、人际关系来处理。

  还有房子、车子、婚姻、家庭、健康、老人,甚至是早上6点那趟永远也挤不上去的2路公交车要时刻惦记着。

  在这些重压之下,仅仅是想要活着,就已经让一个普通人变得心力憔悴。

  可偏偏又是因为这些,许伯安吃上了各种各样的想吃不想吃的肉菜米面,喝上了各种想喝不想喝的白酒啤酒洋酒,学会了和生活妥协,和自己妥协,和梦想妥协,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和执念妥协。

  那一日,许伯安坐在面馆里,很慢很慢的吃完了那碗石城正宗徽州牛肉板面。

  汤都喝干,一滴不剩,甚至连那几根干辣椒都咀嚼的没有了味道。

  吃完之后,许伯安扫视一眼依旧热闹的面馆,扫了一眼对面无忧无虑奔向这里的初中生们。

  然后,紧了紧衣领,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欲买桂花同载酒。

  终不似。

  少年游!

  在他的身后,是十四岁的豆蔻年华。

  在他的脚下,却是二十四岁男人将要面临的艰难人生。

  那一日,许伯安相亲成功,抱得美人归,自以为得到了爱情,成为了天下最幸福的男人。

  ……

  许伯安一直打到手机关机才不得不被动断了和陈萍萍的电话。

  临近关机前,许伯安看到手机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来了一条未读短信。

  只可惜手机电量严重不足,许伯安还没来得及接听,电话便断了。

  新房子里没拿充电器和充电线,许伯安只好无奈地将手机丢到了一旁。

  给自己倒了杯水,正准备润润嗓子睡觉,忽然,许伯安只觉得浑身一阵舒坦。

  像是有一道令人舒服的暖流瞬间在体内游走,继而扩散到四肢百骸,浑身轻飘飘的,清清爽爽的,舒坦极了。

  好家伙,这是香火愿力来临时的感觉,又一缕香火愿力来了。

  屋内的坐地钟此时正好响起,许伯安循身望去,午夜零点。

  许伯安心下微动,观察了一番盆景内的山神庙。

  庙内的香案上,香火鼎内的香还在升起袅袅青烟,这自然还是靠山村的村民们献上的。

  如此说来,同一批人给予的香火愿力,倒也不是一锤子买卖,每天是会刷新的。

  这样倒还好,要不然这香火愿力也太难获得了。

  许伯安暗自庆幸的同时,下意识的扫过靠山村那帮村民们居住的地方,顿时有些惊到了。

  作为能够清晰感知到盆景天地内一草一木一村一缕变化的许伯安来说,这一瞬间,他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泡面盒里住着的村民们数量不对,细细一清点,足足少了八个之多。

  李青石便在此列,一同消失的,还有许伯安此前给予的八个大头针!

  这群家伙拿着武器跑哪儿去了,自己在外面忙了一天,居然疏忽了观察盆景内的变化。

  此时此刻的盆景世界,万籁俱寂,夜色正浓。

  天空中皎洁的月亮高悬,向着大地洒下一片冷清的月光,使得这方天地还不算漆黑。

  村民们早已进了许伯安准备的两个泡面盒内安然就寝,那些牲畜也被赶到了一旁的临时搭盖的窝棚里休息,时不时的能听到几声打呼噜的声响,在小小的盆景天地间颇为明显。

  得嘞,这泡面做的房子整个一大通铺,对睡觉轻的人太不友好了。

  得尽快研究更合适的住处才行,这也是为结了婚的夫妻负责嘛。

  明天再去找找唐小虎,让他想办法用混凝土再浇筑几个排房的模型出来。

  视线再往一旁扫去,就看到了那个酒店里拿来的烟灰缸,为此许伯安退房的时候还被扣了五十元的押金。

  此时,烟灰缸下压着的狼群更是蔫的没精神头了,许伯安甚至感觉到他们的呼吸声都弱了很多。

  要不把他们放出来给点儿吃的?

  很快,许伯安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如果一下子把狼群放出来,万一这些家伙四处乱跑,自己一时半会儿可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掌控住狼群。

  许伯安倒是能一巴掌拍死好几匹,倒也不怕它们作乱袭击村民,只是村民们还想把这些狼群驯养成家畜的,许伯安痛下杀手就有些不合适了。

  李青石等一众还算青壮的村民不知道跑哪儿去了,缺了能干的劳动力。

  许伯安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先等李青石一众人回来,集合了大伙儿一块儿守着,再把这些狼崽子放出来吧。

  李青石这家伙,到底跑哪儿去了?可别出事儿啊!

  许伯安这个操心的山神爷正在这里念叨着的时候,靠山村村长李看山的家里,李青石忽然就打了个喷嚏。

  “你这小子,穿这么单薄,感冒了吧!”李看山心疼的数落着孙子。

  李青石抽了抽鼻子,道:“爷爷,没有的事儿,我身体棒着呢,肯定是有人在背后念叨我了。”

  屋外的院子里,两个时不时挠着身上蚊子包的身影时不时的吐槽两句。

  “老焦,咱们还等吗!”

  “等,我就不信他们天亮了还不出发?”

  求科普,月票当年可是珍贵的东西,现在怎么反倒是月票比推荐票多了?另:有需要龙套的请留言。

第31章 天上掉鸡蛋

  李青石的确是天亮才出发的。

  昨日因为天黑,担心留守在村里的这些老弱病残的乡亲们行动不便,又担心赶夜路危险。

  于是乎,一众村民都决定休息一夜,天亮再出发。

  这可苦了等在门外的老焦兄弟俩。

  两人原本打算跟着靠山村的一众人等去看看所谓的“山神爷爷显灵”带来的源源不断的食物。

  没曾想还没见到食物,却被蚊子当成了食物。

  夏日炎炎,夜晚正是蚊虫飞舞的好时候。

  两人与蚊虫斗争了一夜,尽显疲态。

  如果不是执着的欲望支撑着他们,早就放弃在这里受罪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磨难,两人心里憋屈的很,对靠山村人们的恨意也不由得加深了几分。

  “老焦,有动静了!”

  老焦闻言,立刻瞪大了眼睛,将嘴里的一根草棍子吐了出来,紧了紧手里的腰刀。

  “格老子的,走,跟上!”

  天刚蒙蒙亮,靠山村剩余的二十几号人,连同来接应的八位青壮年,便互相搀扶着向山里进发了。

  说是青壮年,除了李青石之外,年纪最小的都已经四十多快五十岁了。

  这便是靠山村的现状。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身后的几十米距离外,两个差役悄无声息的跟着。

  走呀,走呀。

  因为此番行进,村民们都是吃饱喝足了的状态,而且又有人特意背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小孩儿。

  因此,村民们的脚程倒比上次李青石他们还走得快。

  太阳才刚刚露头,一群人便已经走到了盆景内的地界上。

  村民们在山神庙崖底下的临时居住地已经遥遥可见了。

  这可苦了那两位熬了一夜的差役,要不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跟着,真就跟不上了。

  就这样,也已经从几十米的距离落后到了两百多米。

  还好能有村民们走过的足迹作参考,要不然两人怕是真要迷路了。

  “小石头,那两个大大的东西是什么玩意儿?”李看山惊奇的看着远处那两个泡面桶。

  李青石兴奋的解释道:“爷爷,那就是山神爷爷赐给我们的房屋,里面可大可好了,地下还铺着一种光溜溜亮闪闪的垫子,睡在上面一点儿也不怕地下的潮气。”

  “老天保佑,山神爷爷真是法力无边啊,这么大的房屋,这比大景朝的摘星楼都高了吧。”李看山感慨的说道。

  “那矮小一些的东西又是什么?难不成也是房子?”

  “那倒不是,那是山神爷爷赐给我们的麦粉面和稻米,可香啦,三爷这事儿已经开始准备了,咱们一会儿过去就能吃饭了。”

  一行人一边走一边聊着,步伐不由得慢了下来。

  这倒是让两个差役跟踪的没那么大的压力了。

  一直到李青石一众村民走出去百米远了,两名差役才相互搀扶着进了盆景内的地界。

  没办法,一晚上盯人就算了,还被蚊虫叮咬的浑身难受,根本没有任何休息时间解解乏。

  这一路急行军走的,两人腿都不听使唤了。

  远远的看着山脚下两个巨大的泡面桶矗立着,两个差役也傻眼了。

  “老……老焦!那花花绿绿的大圆筒是什么玩意儿?难不成是大鼓?不应该啊,这么大的鼓面,谁能锤的动。”

  老焦也看到了那两个泡面盒子,迟疑着说道:“这,这是……粮仓?”

  同伴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不可能吧!这么大的粮仓?县衙的粮仓连这一半大小都没有。”

  老焦一副老前辈的姿态,道:“见识少了吧,这肯定是粮仓,我上次跟着王捕头去青云道为高太尉的父亲送生辰纲的时候,在路上见过咱们青云道衙门的粮仓,差不多就有这般大,足足有十好几个呢!”

  “可是,这粮仓的模样也太奇怪了。”那位差役面色古怪,颇为疑惑的说道。

首节上一节23/5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