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费力的咽下了口中的面包,缓缓摇着头惊诧的说道:“这怎么可能!神仙早在几百年前不就已经彻底消失了。”
罗力轻轻的点了点头,指了指一旁的那些巨型大米粒,道:“没错,我也一直是这么以为的,但是刚才山神爷爷确确实实的显灵了,不仅是这些吃食,你看到这些米了吧,这都是尊敬的山神爷爷赏赐的。”
说话间,罗力拱了拱手,恭恭敬敬的向着山神庙的方向拜了拜。
来人张大了嘴巴,惊诧的摸了摸那些巨大的米粒,惊呼道:“你说什么?这……这些是米,粟米?不,这应该是上好的稻米!可是……怎么可能有脑袋大一样的稻米?我刚才一直以为这是你们从哪里采出来的石头呢。”
许伯安听在耳中,顿时有些想笑。
好家伙,敢情这个哥们儿不仅有嗅觉不好,还有视力也不行啊。
刚才那手撕面包放出去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已经嗅到甜味儿了,这哥们拿到嘴边都没反应过来,还是吃下去之后才觉得甜美的。这妥妥的嗅觉失灵,压根就是鼻炎症状嘛!
现在又说这大米的时候,那东西分明是晶莹剔透的优良大米摆在眼前,这小子居然能看成石头,这得近视到什么程度啊!
想到这些,许伯安忍不住,还是笑出声来。
听到许伯安的笑声忽然出现,带回桑叶那人猛然被惊了一下。
“什么人!”那人警惕的望向四周。
许伯安这才发现,自己还和刚才一样,向着所有人发声,没有刻意隐藏,所以这笑声被庙外的这些翠谷族人都听到了。
罗力急忙拉扯那人一下,道:“阿成,休要无礼!”
而后,向着那小小的山神庙拱手作揖,恭敬地说道:“山神爷爷见谅,阿成刚回来,还不知道情况,让您见笑了!”
随着罗力的话语,飘出山神庙外刚刚看了篓子里所谓神仙草的许伯安这才第一次回过身去注意到了那个小小的山神庙的全貌。
好家伙,这个山神庙能叫做庙,还真是太过于勉为其难了。
许伯安看到这东西全貌的一瞬间,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字。
“小”!
没错,这座庙宇简直太小了,大约只有半人高的样子。
从庙宇整体大小来看,它的高低和许伯安之前住宿舍时的那种小号冰箱似得,宽窄更是比那小号的冰箱还窄了一些。
看到这座小巧庙宇的时候,许伯安甚至想到了外婆家老院子里墙壁上自家挖凿出来的那一小孔灶王爷神龛。
眼前这座小庙,真的比自家窑洞墙上挖出来的神龛大不了多少。
甚至还要简朴了一些!
说是简朴,那也不是为了赞美或是谦虚,而是真的简朴!
许伯安记得外婆家老院子里墙壁上的灶王爷相,好歹是用砖头和水泥修葺过的,最里面更是粘贴着一张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画像。
而这座庙的材料肉眼可见,只用到了最为原生态的碎石和随处可见的泥巴掺和着杂草!
里面的神像更是简化到没有任何有五官和形体的类似塑像,只是用了一堆碎石来代替,这着实是有些敷衍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这里的人没有会石匠手艺的匠人,不方便制作雕像,还是这地方就是这习俗,不重视这方面的内容。
许伯安还没好好的打量清楚这个庙宇呢,忽然,就听那位罗力口中的阿成猛然磕头喊道。
“山神爷爷!真的是山神爷爷!山神爷爷在上,蚕丛氏后人罗成!拜见山神爷爷!”
许伯安闻言当即便眉头一挑,颇为讶异!
嗯?蚕丛氏后人?
这话说的,一听起来就像是很有来头的样子啊!
而且显而易见,这种自我介绍的出场方式,十有八九是故人之后啊!
第358章 神仙后裔
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刚刚结识另外一个人的时候,肯定是要互相进行介绍的。
在这其中,便有一条常识。
当第三者作为介绍人介绍到他、或者是他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一旦在介绍语中提到自己认识的人,无论是父辈师辈祖辈或者是朋友亲戚同学。
那说明什么?那绝对是说明他们所提到的这个人是很有来头的。
至少在介绍人或者他本来看来,提到的这个父辈师辈或者是祖辈,对方应该是知道的。
所以许伯安就很懵了。
蚕丛氏?
你这么介绍,是代表这人很有名气!或者是我应该知道!
可我真不知道啊!
甚至是听都没听说过啊!
难道这位蚕丛氏又是和南疆王段家一样,是和这位曾经的雩山山神有过故交的昔日友人?
可是我真的一无所知啊我的罗成小兄弟!
等等,这小家伙叫什么名字?罗成!
好家伙,这名字比罗力还让人震撼。
罗力这名字虽然写出来字的时候看似非常勇猛,但是叫出来却和“萝莉”没什么两样,着实没什么杀伤力。
但是罗成这名字可不一样,对于从小就听单田芳大爷讲评书的许伯安来说,罗成那可绝对是《隋唐演义》和《说唐》中响当当的一员虎将,号称是隋唐第七条好汉,更是其中的颜值担当。
你说你小子不仅嗅觉不灵敏,而且眼睛不太好,最主要的是你这一副有些凑合的五官,你叫这个名字,着实是让知道罗成的许伯安有些落差感!
虽然这可能有些不礼貌,但是君子论迹不论心嘛,这也是实实在在的想法。
如果你听到你隔壁那个塌鼻梁、大黄牙、颧骨突出、鞋拔子脸的女邻居叫刘一菲、叫热巴、叫杨蜜,你的感觉可想而知!
许伯安现在就是这个状态。
许伯安有些干巴的笑了一下,道:“罗成啊,你说你是蚕丛氏后人,可有什么证据嘛!你知道你的先祖和我之间的事情嘛!”
呵呵,许伯安这显然是在套话。
但是对于罗成等人来说,山神爷爷为尊,他的问话,自然是要回答的。
这也就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体现!
更是山神爷爷对自己的考验!
罗成当即说道:“小人也只是听说过一些,主要是山神爷爷当年帮助先祖蚕丛氏费尽千辛万苦在山野间寻找野蚕,这才让先祖通过驯化野生蚕虫,
成功地将野蚕转化为家蚕,并掌握了蚕由蛹变蛾产卵的孵化技术,从而为这世间带来了可以织布的蚕丝,这才让无数人有了能够更好蔽体的衣衫和生存的求生技能。
也是因为如此,家祖获得百姓树立庙宇的尊荣,从而被无数的人们所供奉,香火之旺,盛极一时!家祖也是因为造化苍生有功,位列仙班!”
听完罗成的这番论述,许伯安心里顿时大致有了故事脉络。
只不过,这事儿要是再详细一些就好了。
只是罗成毕竟不是蚕丛氏本人,他也不可能什么都清楚的嘛。
许伯安想到这里的时候,忽然觉得香火愿力一颤。
他忽然想到上次了解雩山山神和南疆王段家先祖的故事时,便是消耗了香火愿力获得了完整版的记忆。
行吧,那就再奢侈一次吧。
许伯安立刻消耗了香火愿力,瞬间便感觉到脑海中浮现出了关于雩山山神和蚕丛氏有关的一些记忆。
不知道多久以前,在雩山山脉32主峰之一的翠云山便有了人类生活的痕迹。
因为翠谷此地有着翠湖这一先天性的天然饮用水源地,因此,人们自然是选择了在这里周围定居了下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人中的一个人发现了野蚕吐丝的秘密,而且发现了蚕丝居然可以编织成布料,而布料能够做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于是乎,这个人开始苦苦寻找足够多的野蚕,想要形成规模后,以此批量生产蚕丝出来。
可是野蚕却不是那么好找的,不仅不好找寻,好不容易长大的野蚕,还不容易存活,而且还不好统一培养。
为了能够好好的驯化野蚕,这个人想了很多办法进行试验,却都失败了。
眼看这山里的野蚕都被他找寻的差不多了,再也没了试验用的蚕,万般无奈之下,这人便只好准备跨山而行。
但是那时候的大山中,凶兽密布,丛林幽深无路,想要随意迈出自己的领地去未知的地方探索,谈何容易。
几次失败之后,这人却依然积极思考着各种各样的方法,想要寻找野生的蚕。
终于,他这种持之以恒的举动打动了当时的雩山山脉山神大人。
山神显灵,主动联系了这个人,并且用自身法力帮助他,在雩山山脉找寻了不少野生蚕宝宝给他送了过来。
有了这些野生的蚕宝宝做试验,这人材成功地将野蚕转化为家蚕,并逐渐研究出来蚕由蛹变蛾产卵的孵化技术。
当然,在这期间,无力驯化野蚕的这个人也曾多次向掌握着大自然的奥秘、能够驯化各种生灵的山神大人进行了请教,因此这件事情才进行的无往不利!
在山神的指引下,这个人开始了漫长的驯化之旅。他学习观察蚕虫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的生长周期和繁殖规律。
他亲手采摘桑叶,喂养蚕虫,并仔细观察它们的反应。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这个人终于找到了驯化野生蚕虫的办法,使它们逐渐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
掌握了驯化技巧后,这个人开始着手研究蚕由蛹变蛾产卵的孵化技术。他发现蚕蛹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下会更快地孵化出蛾子。
而在当时,他想要找一个这样的环境谈何容易,数次失败后,又是雩山山神出手相助,在山间寻找出一处温泉水脉的洞穴,帮助他创造了一个恒温恒湿的孵化室。
在这个孵化室里,蚕蛹们能够快速地完成孵化过程,并产出高质量的蚕卵。
经过数月的努力,这个人终于成功地将野生蚕虫驯化为家蚕,并掌握了蚕由蛹变蛾产卵的孵化技术!
而后,这个人又埋头苦干,研究出了织布这项技能,完成了从养蚕到织布的完美渠道。
最后,他无私的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了族人,进一步传遍了整个盆景世界。
从此之后,盆景世界中多了很多个新的名词,“桑农”“蚕户”“织布行”!
随着养蚕业逐渐兴盛起来。蚕丝产量大幅提高,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当时的天道之下,这个人因为他的贡献和成就被尊为蚕桑之神受到世人的敬仰。
因为他常年穿着的衣服都是翠青色的衣衫,因此又被称作是“翠衣神”!
他与雩山山神自然也成为了朋友,而那段关于蚕丛氏驯化野生蚕虫、掌握孵化技术、研究织布机能而造福苍生的传奇故事也被后人传颂千古,成为盆景世界的历史上一段不朽的佳话。
……
原来如此!
许伯安消化了这些记忆之后,才知道这位蚕丛氏居然也是神仙!
怪不得这个罗成之前还说什么神仙已经消失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神仙曾经存在过!
而且听他之前说话时候的样子,他还是非常肯定的语气呢!
当时许伯安还奇怪呢,他区区一介山民凡人,如何能知道这种神仙的事情!
原来人家还是仙人后代呢!
可这样的话,许伯安很是好奇,这位神仙的后人,怎么却依旧是凡人!
就算他的先祖在成仙之前就有了后代,但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可不是虚的。
至少你得懂点儿神通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