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身为曹昆心爱之人,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她对表演的热爱从未消退。
每当闲暇之余,她总会被内心深处的戏剧之魂所召唤。
这份热情促使她与曹昆的新艺城电影公司签约,正式踏入了五彩斑斓的影视世界。
茱琳深知,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圈子里,想要立足并不容易。
但她从不介意从配角开始,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努力提升自己的演技。
在港岛影视圈中,茱琳如一股清流般存在。
她自带的书卷气和独特的气质让她在众多女演员中脱颖而出。
尤其是当角色需要展现女知识分子的风采时,她几乎是无可替代的人选。
这样的特质让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然而,主角的光环并不是每次都能落在茱琳的头上。
她深知,这样的角色虽然独特且深受观众喜爱,但毕竟不是每一部作品的核心。
但茱琳对此并不气馁,她深知每一次的表演机会都来之不易。
只要有戏演、有片酬可拿,对她而言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她从未奢求大红大紫,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对她而言,能够站在镜头前,将角色的情感、故事传递给观众,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满足。
她的这种平和、踏实的态度不仅让她在表演道路上走得更稳,也赢得了同行和观众的尊重与喜爱。
……
曹昆和茱琳这一阵子如胶似漆,但是曹昆并没有沉醉于温柔乡,还是在大规模收购并购优质的资产。
曹昆去过几次京城,从那位老人话语之中,感受到对港岛志在必得的决心。
曹昆利用自己所控制的东方日报和亚洲电视台以及其他的优质报刊电台媒体,就在港岛传达了这种坚强的意志。
而且揭穿了刚刚结束的英格兰跟阿跟廷的马岛之战,英格兰也是惨胜,英格兰整体军队已经非常虚弱,特别是港岛紧挨着深圳,在陆战这一块完全不是对手。
当这样的信息传达出去之后,港岛的英格兰资本商人们,就更加想要抛售他们的资产。
当他们大规模抛售的时候,他们资产就更加低廉,曹昆就趁机大肆并购。
港岛的上空飘满了曹昆通过东方日报、亚洲电视台等媒体释放出的风声。
关于英格兰与阿跟廷马岛之战的真相被揭开,港岛的英格兰资本商人们如同被触动了神经,纷纷陷入了恐慌。
“听说了吗?英格兰的军队已经疲惫不堪,他们在马岛之战中损失惨重!”
“这消息可靠吗?如果是真的,那我们的投资岂不是要泡汤了?”
“快跑吧!现在抛售还有机会挽回一些损失!”
这些对话在港岛的各大商业圈子中此起彼伏,英格兰资本商人们开始争相抛售手中的资产,试图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保全自己。
他迅速召集了一队精明的财务顾问和并购专家,下令:“现在是我们出击的时候了!
给我盯紧那些被抛售的资产,我要他们一个不剩地进入我们的口袋!”
一场商业版图的争夺战在港岛悄然展开。
曹昆如同一位棋艺高超的大师,精准地落下每一颗棋子,将那些原本属于英格兰资本商人们的资产逐一收入囊中。
当曹昆将这个消息告诉茱琳时,她不禁为他的智慧和果断所折服:“老公,你真是太厉害了!
这样一来,我们的商业帝国不是更加稳固了吗?”
曹昆微笑着将茱琳拥入怀中:“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未来!”
曹昆这次低价收购的最大战利品就是英格兰最大的怡和洋行所控制的置地集团。
这次收购能够给曹昆提供大量的房地产优质房地产资源。
因为置地集团所控制的,很多房产都是在港岛最繁华的中环地带。
这些房产资源将来会每年都给曹昆带来数百亿港元的租金,这可是一个可以下金蛋的金鸡!
……
曹昆坐在他极为宽大奢华的办公室里,桌上铺满了各种文件和报告。
门轻轻地开了,包玉钢走了进来。
虽然表面上包玉钢还是港岛首富,但是现在真正的港岛首富应该是曹昆了。
“曹总,听说你对置地集团有兴趣?”
包玉钢直截了当地问道。
曹昆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是的,置地集团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块宝地,但我也知道,它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包玉钢点点头,沉声说道:“没错,置地集团的历史和实力都不可小觑。
自19世纪80年代凯撒克和保罗那两个英格兰商人创建以来,它就已经成为了港岛最大的地产公司。
你想想看,这么多年过去了,无数的华人富商都曾对它垂涎三尺,但最终都未能如愿!”
曹昆微微一笑,自信地说道:“船王,我知道这很难,但我曹昆从来不怕困难。
我相信,只要我有决心,有策略,置地集团终将成为我的囊中之物!”
包玉钢看着曹昆,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他仍然严肃地说道:“曹总,你的决心我自然不怀疑,但是置地集团不是一般的公司。
它的母公司怡和洋行在港岛的影响力巨大,而且控股权一直掌握在凯撒克家族手中。
这个家族在怡和洋行的地位之稳固,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曹昆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说道:“我知道这很难,但我相信事在人为。
只要我能找到突破口,就有可能成功收购置地集团!”
包玉钢看着曹昆,深深地叹了口气:“曹总,你的勇气我佩服,但我还是要劝你一句,移山容易,移置地难。
这句话在港岛商界流传已久,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不希望你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陷入困境!”.
第87章 钟楚虹怀了双胞胎!
曹昆自然明白,移山容易,移置地这句话的分量。
即便是到了1984年,怡和洋行及其旗下的置地公司,这两家曾在港岛商界叱咤风云的巨头,因债台高筑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华人商人依然没有成功地得到置地集团。
当时怡和洋行股票大跌,总资产萎缩至仅有的150亿港币,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这一消息对于众多虎视眈眈的华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收购机会。
在股市崩盘之前,置地公司的股票就已经成为了众多地产商眼中的香饽饽.
除了李半城和包玉钢之外,珠宝大王郑浴彤、鸿基的郭氏兄弟等华商大佬也对置地垂涎三尺。
甚至连当时股市新贵刘銮熊兄弟俩也对置地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以每股15元的价格收购置地30%的股权。
然而,这一提议却被置地公司婉言拒绝了。
尽管遭遇了多次拒绝,但华商们对置地的热情并~未减退。
他们纷纷与置地公司展开谈判,希望能够达成收购协议-。
然而,置地的掌门人西门凯撒克却以进为退,一边与感兴趣的华商谈判,一边又故意抬高价格,吊足了华商的胃口。
在这场收购战中,李半城与置地的谈判尤为引人注目。
作为港岛商界的佼佼者,李半城在收购港灯时就曾与凯撒克交过手,双方对彼此的实力和地位都心知肚明。
当时,李半城提出以每股18元的价格获得置地35%的股权,这比置地的股价高出了整整8元。
然而,即使面对如此诱人的条件,凯撒克依旧不为所动。
他摆出一副真诚的态度表示不会拒绝任何一位真心收购的企业家,但必须开出令他满意的价格。
然而事实上,他根本就不想将置地卖给华人。
……
曹昆看着包玉钢,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船王,谢谢你的提醒。
但我已经决定了,无论如何,我都要试一试。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包玉钢看着曹昆,知道他的决心已下,拍了拍曹昆的肩膀,微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祝你成功了。
如果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随后曹昆就和包玉钢关于怎么密切合作,让他们两个人瓜分怡和洋行的九龙仓和置地集团达成一致意见。
……
早在几个月前,曹昆就开始悄悄收购九龙仓的股份。
他并没有声张,而是通过各种渠道,从散户手中一点点地收集。
当他手中的股份达到一定程度时,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让人在市场上收购。
有人不解地问他:“曹总,您已经拥有这么多九龙仓的股份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收购呢?”
曹昆微微一笑,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我要的不仅仅是九龙仓,而是置地集团!”
原来,曹昆早就看出九龙仓背后的真正价值是置地集团。
只要控制了九龙仓,就能间接地控制置地集团。
而这正是他一直在暗中布局的原因。
1980年6月中旬,一场震惊港岛的九龙仓大战终于爆发。
趁包玉钢赴欧参加会议之际,置地集团董事会主席纽璧坚突然发难,试图通过换股之法将港岛置地的持股权增至49%。
这一消息传出后,整个股市都为之震动。
包玉钢闻讯后急忙返港部署反收购。
他首先获得了汇丰银行的22亿港元贷款保证,然后紧急召开会议,决定以105元的现金吸收散户手中的九龙仓股份。
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击败纽璧坚,夺回九龙仓的控制权。
曹昆密切关注着这场大战的进展。
当包玉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得九龙仓的控制权时,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立刻联系包玉钢,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包玉钢听到曹昆的计划,不禁眉头一挑:“你的意思是,让我把手里的九龙仓股份卖给你,然后你再用这些股份去换置地集团的股份?”
曹昆点了点头,自信地说道:“没错!这样一来,你既能得到九龙仓的现金回报,又能让我实现对置地集团的控股。
我们双赢!”
包玉钢沉思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好!就按你说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