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特型演员不能当影帝? 第465节

  媒体也在带着节奏。

  如果说《致青春》拍的很烂,那种拉扯就是票房崩坏的前兆;但如果两部电影口碑差不多,都是青春片,但这样的对比宣传,就可谓是拉足的噱头。

  11月5日上午8点,《失恋2:致青春》也正式开启了预售。

  嘀嗒、阿里、微博等等都已经宣传了好几天,淘宝都可以买到《致青春》的电影票。

  三家同时发力,声势不可谓不猛,大有席卷内地电影圈的趋势。

  更何况还是一部青春爱情片。

  《那些年》席卷了除了内地之外的东南亚,环大陆带都是各地区的票房冠军。

  而现在,媒体都在吹嘘内地有《致青春》,可以跟《那些年》一战。

  喜欢冲“业绩”的大学生,这下子基本上全都自发的上嘀嗒和淘宝购票,大有超越《那些年》的趋势。

  别说陈瑾,郭、陈宿、朱颜曼兹,几乎整个电影科学,还有《致青春》的主演,都在期待着预售第一天的票房。

  打破首日预售纪录这种事,应该不算什么难事。

  第一天很多电影的预售都不高。

  《变形金刚3》以936万登顶,《失恋33天》首日更是只有几十万。

  而这一次,《失恋2》的声势尤其浩荡,更何况还携带了《失恋33天》和《那些年》的流量。

  滴滴!

  陈瑾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是嘀嗒负责人宋仲杰的信息。

  “晕,app直接宕机了!”

  宋仲杰发来的聊聊让陈瑾都有些笑了:“这么夸张的吗?”

  “已经多备了几组服务器,没想到流量太高了,我怀疑还有黄牛在抢票……”

  “不会吧?”

  这电影票都能出动黄牛了?

  陈瑾都多少年没听过电影票黄牛这玩意,好像当初老谋子的《英雄》,一张票炒到了几百,这《致青春》抢到票怎么赚钱?

  “双十一啊!”

  “都想看双十一的零点场!”

  “各地都在扫票!”

  卧槽!

  宋仲杰这么一说陈瑾就明白了。

  现象!

  未来《哪吒2》的票房之所以那么离谱,就是因为看《哪吒2》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好像谁不看就跟社会脱节了一般,看过的纷纷在朋友圈晒票装逼。

  尤其是看IMAX3D双激光巨屏的。

  这玩意,全华夏就5块这个屏幕,还有几块则是在博物馆,后期博物馆竟然都在放映抢钱。

  最离谱的是电影太火,各地大剧院、大会堂都放票。

  越界放了2个月,依旧需要抢票购买,每天还是座无虚席。

  现在《致青春》虽然没这么夸张,但妹纸看双十一零点场《致青春》装逼的心情,陈瑾是可以理解的。

  抢票交给大怨种男朋友,到时候双十一聊聊朋友圈直接发票根。

  但凡小红书早几年开发,估计铺天盖地都是妹纸晒这部电影的。

  现在《致青春》在年轻人中,就已经形成了这种现象。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比未来好的是,看完电影是真可以开房,这价值成本就体现的很高了。

  看电影,跟妹纸开房,男人还是相当愿意的。

  所以双十一零点场,就成为了抢手货。

  “没了,25分钟,几个大城市中心城区零点场的票全空了!”

  “包括宕机了那15分钟……”

  “……”

  看着宋仲杰发来的聊聊,陈瑾显然愣住了。

  他想过双十一零点场的票很好卖,因为是周五,而且是2011年11月11日这样的特殊节点,但也没想到,抢的这么快啊!

  10分钟,一线二线市中心的零点场都没了?

  “这是要创造一个现象级了啊……”

  陈瑾已经有些不敢想《致青春》的首日票房,还有预售了,这看样子,不是冲着破纪录去的。

  而是创造一种观影的热潮。

  “你特么倒是说句话啊?”

  郭看陈瑾拿着手机在那发愣,在座的所有人都急的不行。

  这状态,陈瑾可是保持了好几秒了!

  “有个好消息,还有个坏消息,想听哪个?”

  陈瑾突然朝在座的几个人说着。

  “坏消息!”

  所有人异口同声。

  “坏消息就是,双十一零点场的票,完全不够卖!”

  “啥玩意?”

  这特么是坏消息?

  “几个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影城,零点场已经全卖完了,我估计黄牛赚的比我们多……”

  “……”

  郭眨了眨眼,好多人这才反应过来。

  “零……零点场卖完了?”

  “对,完全不够卖!”

  陈瑾都能想象中,接下来的一周这热度炒起来,零点场一张票卖上个100多轻轻松松。

  小女生装逼么,不在乎价格,就在乎情绪价值。

  这一波热度她们得赶上,才不管男朋友花多少钱买。

  而男生,为了小头的美好,毅然决然的买黄牛票,那可是在所不惜。

  “好消息呢?”

  朱颜曼兹连忙问道。

  “对,好消息!”

  “好消息就是……”

  陈瑾咧嘴一笑:“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零点场的预售纪录!”

  “切~~”

  众人全部绝倒。

  妈的这两个消息不是都一个意思?!

第318章 “我们要创造历史了!”

  11月6日,凌晨。

  “多少了?”

  陈瑾看着郭准点发来的消息,有些无语道:“大哥啊,我又不是平台,我也在等数据!”

  陈瑾也在等宋仲杰发来的《致青春》第一天预售情况。

  目前大致的一个票房数据,嘀嗒那边能够估算出来,虽然没法跟后世的猫眼连接专资委那么精确,但大致的一个票房是肯定对的。

  比如首日1131万,可能真正的数字,也就在1100-1200万这个区间。

  事实上今天的预售,陈瑾也有自己的判断。

  上午时候就已经破了800万,而且后续的增长也很恐怖。

  跟之前纸媒和门户网站传播没有时效性不同的是,微博的诞生,让很多事件分分钟就成了热点;比如《致青春》零点场的火爆和售罄,很多网友都知道了。

  所以就形成了一种大家都在抢,那我也去凑凑热闹的心态。

  这导致了下午的预售更加理想。

  以前一部电影大卖,可能是因为冲着导演的名气,或者是好莱坞大片,这样的票房热度,致使第一天的预售会很高,而后第二天回落。

  要到上映前两天再冲高。

  哪怕有了互联网和手机app售票,现在依旧如此。

  这是一个购买者的心态。

  去年《失恋33天》为什么会连续一周的持续走高,主要还是互联网售票的第一次兴起,用户量不多,热度每天增加才导致的。

  互联网开放售票渠道一年来,已经完全趋于稳定。

  但《失恋2》,又是另外一种火爆的模式。

  这是现象级的事件,依托于双十一这一个类似情人节、消费节全民参与的节点,不止电影,商家、媒体等等也全都在配合着炒作,以至于很多盲目消费的年轻群体,都会去追赶这个潮流。

  而看电影,就成了这个潮流之中的必选项。

  尤其还是一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爱情片,这就更加受到年轻男女的喜欢。

  所以抢票的热度越扩散,使得《致青春》的预售越夸张。

  这已经跟导演自带票房号召力、好莱坞大片自带热度所不同,这是特殊档期的超级buff加持,外加《失恋》系列又是一个跟双十一深度捆绑的电影。

  去年的成功,让今年变得更受期待。

  “老宋特么睡着了吗?”

  陈瑾等了5分钟,都没收到宋仲杰的信息,对面的郭都要急死了。

  他等预售都等的心焦。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今天的预售特别炸,但在没看到数字之前,所有人显然,都想要知道那确切票房才睡的着。

  终于,就在陈瑾都有些熬不住的时候,宋仲杰的电话杀了过来。

首节上一节465/6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