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吾讽刺幽默文集:厚黑随笔 第1节

李宗吾讽刺幽默文集:厚黑随笔 作者:李宗吾

第一部分

第1节:出版前言

出版前言

《厚黑随笔》是李宗吾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厚黑随笔》:二、《厚黑教主自传》;三、《怕老婆的哲学》;四、《厚黑丛话》。

对于喜欢李宗吾先生文字的读者来说,这些文章都是不可不读的佳作。

《厚黑随笔》,又名《迂老随笔》,作为单行本于1946年由晨钟书局出版。文中交代了他文字风格和笔法的渊源以及他发明厚黑学的经过。李宗吾以“六经注我”的方式,从老子、孔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思想中挖掘厚黑学说的来源,以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如刘邦、项羽、诸葛亮等的言行来解释验证他的论断,创见频出,启人心智。这些独特的看法都来自于李宗吾“思想独立”的一贯主张,他也希望中国人都能够思想独立。他这样道出提倡厚黑学的真意:“一部厚黑学说,千言万语,无非教人‘思想独立’而已。思想能够独立,行为才能够独立。夫然后,学术方面,才不为古人之奴。政治方面,才不为豪杰之奴。不独立即为奴隶,并无中立余地。”

他认为只有中国人都思想独立了,才能不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国家才能强大。他因此痛切地呼吁:诸君!诸君!努力!努力!李宗吾痛恨民国政治的黑暗,讽刺官场的流弊和腐败,希望中国尽快走出大乱不止的局面,忧国忧民之心令人动容。这篇文字还回忆了他的朋友、辛亥革命后被杀害的烈士张列五,他不为官位利禄所诱惑,慷慨赴死的精神和从容的态度感人至深。李宗吾佩服他的人格之高,忧国之切,感叹说:“列五真是把死之一字,当如儿戏。凡人到了生死关头,才见真实本事。”

《厚黑教主自传》,于1946年由晨钟书局出版。主要回忆他的父亲对他思想的影响和他少年时代的师友。李宗吾说:“我的奇怪思想,发源于我父。”

他的父亲是个治家勤恳,对自己和子女都严格要求的农民,生性爱读书,四书五经、三国演义、圣论广训、治家格言等很爱读。他不但爱读,还善于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主张读书应该联系实际,拿来应用,而不能读死书。他教训李宗吾说:“你的书读窜皮了,书是拿来应用的,‘书即世事,世事即书’,你读成‘书还书,我还我’去了。”

李宗吾受此启发,就经常把书和世事,两相印证,才有自己的见解,而不再人云亦云。他父亲读书也有自己的看法,善于思考,对孔孟等圣贤经典也敢于怀疑批评,这也刺激了李宗吾,逐渐形成了他“横不依理”的叛逆性格,“任何古圣先贤,我都可任意攻击。”

他说,《厚黑学》、《心理与力学》等书里的观点大都来源于他的父亲,可见家庭和父母教育的重要性。

这两篇自传性的文字,都是思想、历史、家事、议论交叉而行,信笔由缰,随意为之,生动有趣,不感沉闷。

《怕老婆的哲学》,于1946年由晨钟书局出版。这是一篇著名的游戏文字,典型的李宗吾风格,他善于颠倒成见,夸张幽默的文风跃然纸上,对历史人物的讽刺挖苦、嘲笑戏弄淋漓尽致,在令人捧腹的同时,也发人深思。流俗以为怕老婆是胆小猥琐男人的特征,但李宗吾却认为恰恰相反,“怕老婆这件事,不但要高人隐士才做得来,并且要英雄豪杰才做得来。”

他举刘备为“怕学界的先知先觉”,历数隋文帝杨坚、唐太宗大臣房玄龄、东晋名臣王导、东晋名将谢安、明朝大将戚继光等怕老婆的趣事,证明“官之越大者,怕老婆之程度越深”。他甚至提出男同志设立“怕学研究会”女同志设立“狮吼练习所”的主张,荒诞之外,颇有黑色幽默的意味。

《厚黑丛话》从1935年8月1日开始在成都《华西日报》逐日连载,每两个月合刊一册。第一册于1936年11月由成都华西日报社出版,先后出版了三册。主要是联系历史和当时的现实,阐发他的厚黑学说。其殷殷期盼中国富强,民族崛起的急迫心态贯穿始终。

丛话中《我对于圣人的怀疑》一文称得上李宗吾最精彩深刻的学术性文章了,该文原题《圣人的黑幕》,本来打算与《厚黑学》一起发表,但因为《厚黑学》还未连载完,就舆论大哗,说他破坏道德,煽惑人心,所以没能发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西化成为思想界的主流,传统文化及其代表人物被攻击得体无完肤,用李宗吾的话说就是“中国的圣人,已是日暮途穷”。

在这种背景下,他于1927年以《我对于圣人的怀疑》为题重新阐述他的思想。他认为尧、舜、禹等之所以成为圣人,都是后人依托、假借的结果。

普通人有自己的见解而担心人微言轻不敢说是自己的想法,就假托是古代的帝王说的,借他的权势和威望来增加自己思想的分量。追求历史的真相,那些所谓的圣人也并不完美,但为了维护他们的神圣地位,即使他们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后人也会为他们开脱洗刷罪名。帝王和圣人相互利用,压抑了中国人的思想,李宗吾说:“中国的人民,受了数千年君王的摧残压迫,民意不能出现,无怪乎政治紊乱。

中国的学者,受了数千年圣人的摧残压迫,思想不能独立,无怪乎学术消沉。因为学说有差错,政治才会黑暗,所以君王的命该革,圣人的命尤其该革。”

真是精辟尖锐之论。

李宗吾先生的文字有广大的读者。他特立独行,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处世风格和遗世独立、坚持个人自由思想的卓异个性促成了他怪异奇特、自成一格的文风。他的文字集讽刺、幽默于一体,旁征博引,议论纵横,挖苦自己,针砭社会人心,道人所未道,见人所未见,读来感觉新意叠出,酣畅淋漓,常常令人拍案叫绝。这样的阅读乐趣和思想刺激是不多见的。为了完整再现李宗吾先生的文字风格,本书除对个别错字和标点符号做了必要的改动以外,未对原文做任何删节。

刘 泗

2006年2月18日

第2节:厚黑随笔(1)

厚黑随笔

(又名:迂老随笔)

去年(民国二十八年)国历三月三日,我满六十,在成都新新新闻上,发表一文,曰:“厚黑教主六旬晋一征文启”,下署曰:“李宗吾”,读者无不大笑,今年(二十九年)三月三日,在自流井,接得张君默生,由重庆来函,叫我写一篇“自传”,惹动了我的高兴,又提笔写文,然而写“自传”我却不敢。

二十七年八月九日,重庆“新蜀夜报”有云:“近月来,本报发表李宗吾先生的作品‘孔告大战’,和‘孔子办学记’,实已轰动了一般社会,因此‘李宗吾先生,究为何许人?’乃成了本报读者,纷纷函询的问题。……”友人读了,向我说道:“既是读者纷纷函询,你何妨仿当今学者的办法,写一篇《自传》。”

我说:这个,我何敢呢?必定要是学者,才能写自传,我是个八股学校修业生,也公然写起自传来了,万一被国中学者驱出,岂非自讨没趣?

我之不写自传者,固然是不敢高攀,同时也是不屑俯就。以整个学术界言之,我是八股学校修业生,不敢滥竽学者之林;若在厚黑界言之,我是厚黑教主、厚黑圣人,其位敢与儒教的孔子,道教的老子相等。你们的孔子,没有写自传,吾家聃大公,也莫有写自传。我如果妄自菲薄,写起自传来了,舍去教主不当,降而与学者同列,岂不为孔老窃笑?

张君与我,素不相识,来信云:“读其书,即愿识其人,先生可否于颐养之余,写一详细的自传,以示范于后学。”

盛意殷殷,本不敢却,然而因为要“示范于后学”,我反转不敢写了。我的祖父,种小菜卖,我的父亲,挑牛草卖,我小时曾干过牵牛喂水这类生活,如果照实写出,乡间牧牛儿见了,一齐工作起来,岂不成了遍地是教主,我这位教主,还值钱吗?并且我是八股先生出身,倘被“后学”知道了,舍去洋八股不研究,转而研究中国八股,岂不更是笑话?所以我提起笔,不敢往下写。

我之成为教主者,受师友之影响者少,受我父之影响者多。读者以为我父是饱学先生吗?则又不然。我父读的书,很少很少,我从有知识起,至二十五岁我父死止,常见他有暇即看书,六十九岁,临死起病之日,还在看书,然而所看之书,终身只得三本,有时还涉猎一本,其他之书,绝未看一本,我得了新异的书,与他送去,他也不看。我生平从未见他老人家写过一个字,大约是写不起字的人。然而我的奇怪思想,是发源于我父,我读书的方式,也取法我父,我今日已成厚黑教主了,回想起来,这其间很值得研究,说起来话长,只好不说了,抑或得便时再说。

我的祖若父,兄若弟,俱务农,我则随时手中拿着一本书,我父呼我为“迂夫子”,在私塾中,一般同学呼我为“老好人”。一日,我父上街,有人谈及我的绰号,回家对我母言之,拍掌大笑。我当日对这两种名称,深恶痛绝,而今才知“迂夫子”,和“老好人”,是最好的称呼,无奈一般人不这样喊了,于是自作一联曰:

皇考锡嘉名曰迂夫子;

良友赠徽号为老好人。

与朋友写信,自称“迂老”,生以为号,死以为谥,故此次所写文字,题曰:《迂老随笔》。

前年同乡华相如之侄熟之,郑云沛之子北星,来成都云:“父叔辈曾言:昔年在私塾中,我们呼李宗吾为老好人。”

我于是请一桌客,请两君当众声明,见得我的话,是信而有征的。今我在自流井,华熟之请春酒,其叔相如在座,我当众请相如证明。跟着郑北星又请,其父云沛在座,我又当众请云沛证明。我在座上高谈阔论,云沛诧异道:“你先年沉默寡言,怎么现在这么多说法?”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这个厚黑教主,也非生而知之的,是加了点学力的。有志斯道者,尚其勉之。

第3节:厚黑随笔(2)

绰号之最佳者,第一是“圣人”,第二是“老好人”,第三是“迂夫子”,第四是“疯子”。我的朋友廖绪初,人呼为大圣人,杨泽溥为老好人,我则四种名称俱有,不过圣人之上,冠有“厚黑”二字罢了。有人呼我为“李厚黑”,尤为干脆,自觉李厚黑三字,较之王文成、曾文正、彭刚直等等名字,光荣多了。

有人问我道:你是个厚黑先生,怎敢妄窃迂夫子和老好人之名?我说道:我发明了厚黑秘诀,不敢自私,公开讲说,此其所以为迂也,此其所以为老好也。厚黑经曰:“十室之邑,必有厚黑如宗吾者焉,不如宗吾之明说也。”

老子曰:“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他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是个破坏礼教的急先锋,而孔子乃从之问礼,真是怪事!我们读礼记“曾子问”一篇,据孔子所述,老子又是一个拘谨守礼的人,更是怪事!这算是我国学术史上的重要公案。百年后,有人编纂厚黑学案,查出了厚黑教主,是迂夫子,是老好人,恐怕又会成重要公案。

诸葛孔明,隐居南阳,人称卧龙,后来出师伐魏,司马懿畏之如虎,一辈子龙争虎斗,我不知他真实本领安在,后见史书上载:桓温伐蜀,诸葛武侯小史尤存,时年一百七十岁,温问之曰:诸葛公有何过人处?史对曰:亦未有过人处。温便有自矜之色。史良久曰:但自诸葛公以后,便未见妥当如公者。温乃惭服。孔明出师表曰:“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由此知:龙争虎斗之立足点,无非是“妥当”而已,“谨慎”而已。我这个厚黑教主,亦未有过人处,无非是“迂”而已,“老好”而已。

我是八股学校出身,哪里会有过人处,不过会做“截搭题”,“枯窘题”罢了。我写的“孔告大战”,和“孔子办学记”,是做截搭题的手笔,诸君或许也见过。我生于光绪己卯年正月十三日,去年满六十,我自己做一篇征文启,切着正月十三日立论,此文正月十二日用不着,十四用不着,其他各月生,更用不着,必定要光绪己卯年才用得着。而且正月十三日,非产生一个教主不可。这是鄙人做枯窘题的手笔。诸君要我写自传,我特出题考一下,只要诸君能够这样的替我作一篇征文启,我即遵命详详细细的写一篇自传。如其不然,我只把那篇文字写出来就是了,自传是不能写的。

鄙人受过八股的严格教育,每读古人书,即见其罅漏百出。孔子的文章,以八股义法绳之,都有点欠通。例如: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老年人血气衰了,不可亏损,应该说:“及其老也,戒之在色。”

今之青年,刮钱的方法,远为老宦场所不及,举凡旧日贪官污吏所不敢为者,他都敢于为之,应该说:“少之时,戒之在得。”

像这样修改一下,文章就通了。

返回目录1/1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