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的长生道士 第67节

现在腰间总共有两个储物袋,一大一小,小的有十立方米,大的有三十立方米。

三十立方米相当于边长三点一米的正方体,还算比较大,可以装入十具尸体,还有不少杂物。

两个法器也祭炼完毕。

哗啦啦!

飞鸽进入竹林,上面有一封信。

“莱芜大败?”许玄有些惊讶,看到信件上的内容,以及所谓的护教军时,顿时对此了然。

“护教军,喝符水,扶道统……”许玄嘴角勾勒出一丝冷冽的笑。

装神弄鬼蛊惑百姓,搞自杀式袭击,同时掺杂一些高手,对军队形成很大的损失,最后再由金人骑兵收官。

这肯定是孙太玄的手笔。

“孔教加xie教,再这样下去,局面对我们越来越不利了啊。”许玄心想。

以往北伐还算比较顺利,当地的民意基础比较好,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抵抗,因为杀土豪分田地的政策,甚至还会受到明里暗里的帮助。

如今有太一道在北方对他们摸黑,又行这种蛊惑人心的手段,将来北伐越来越难。

趁着护教运动不大,得赶紧将其熄灭。

“是时候山河一统了。”

之前总是闭门不出,主要还是因为没有与这个世界拉开距离。

如今有练气的道行,又有两种法器,还有神识操控飞剑之术,足以对这个世界任何力量进行降维打击。

练气需要资源更多,所以统一神州对自己帮助很大。

“就这么决定了。”

许玄走出铁竹林,临走前看了镜子中的洪毅,不能放弃这个家伙,正好可以观察太阴炼形法,自己将来可能会需要。

竹林外,望湘楼,高楼附近还有一座宅邸。

李见性正缓慢练着剑,五十多岁的他看起来像是四十岁左右的壮年。

自从李长生培养出来,李见性也渐渐进入退休的生活,每日练剑养生,偶尔出去游山玩水,一两个月才回来,门派俗事全部交给第二代白帝教弟子。

如今白帝教遍布南方各省,经营着丧葬业务,以及一些慈善机构,敬老院、慈幼院、残障院等等,信徒的捐款大多落到此处,在一些偏远地区,还肩负着看病治病的责任。

总体而言,人人有活干,很少有清修的弟子,专职练武的更是少之又少,当然,一心清修的弟子也有,需要有一定的学识,方可潜心修道。

所谓的修道,也不再是长生方面的修行,而是多了对自然的探索,这些年新的发明可谓是层出不穷。

咚咚咚……

这时,有人前来敲门。

李见性推门一看,原来是李长生。

“师傅,有个好东西给你看看。”

“什么东西?”

李长生来到后院亭中,端起茶壶一饮而尽,随后才打开手中的匣子。

匣子内躺着一柄精致的手枪,此枪更短更小,最特殊的是枪身的转轮,有六个弹巢。

“连发转轮手枪,一次可连发六枪,天工院改进了火药配比,此枪的威力不输于之前的长筒火铳,可惜不能量产,这把枪打算上交给天师。”

李见性爱不释手,虽然有人说这个东西会让武功变得没有意义,但李见性却不这么觉得。

时代终究是会发展的,有矛必有盾,有火器就有防住火器的盾,而且武林高手拿枪,和普通人拿枪不是一个等级。

就这么说吧,如果李见性与一个普通人面对面拔枪互射,射一百次自己赢一百次。

这时,门外出现一个人。

“东西不错,不过你们留着比较好。”

来人正是许玄,许玄走进宅邸,直接说:“我们要一统河山了,长生,是时候发动你在北方的暗线了,有空跟我走一趟。”

“天师,我们去哪?”

“北方京城!”

李长生闻言大喜,道:“好,我这就传令全教!”

白帝教内有两个一品高手,一个是谢妙,一个李长生,也就是种了十二虫的高手,所有种虫的人加起来接近三百。

很快,命令一层一层传下去。

中京,皇宫。

许永打开信件,笑道:“开始了吗?也好,我已等候多时。”

先重兵集结,开战的时间不固定,等许玄发号施令。

北地,满朝文武喜气洋洋,护教军的出现,让他们夺回不少失地,更是让他们发现了昌国致命的缺点。

在他们看来,这次事件,象征着昌国的衰落。

“南蛮之前所持火器之利,如今我朝突破火器难关,南蛮覆灭之日不远矣。”洪承畴留着猪尾巴,向皇帝恭贺道。

他很开心,为即将到来的天下一统而感到高兴。

英主在世,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读书人最高的理想。

乾清帝头发花白,精气神变差了不少。

文臣范文程上前说:“陛下,您六十大寿应当大操大办,办出盛世气象,我建议从全国各地招来百岁老人,为寿宴增添福气。”

“好好,这个意见不错。”乾清帝眼前一亮,说道。

正好借此机会,把蒙回两族首领弄过来,金蒙回三族可为华夏主人,共同统治这些数量庞大的汉人;经过这几年的治理,他知道人是杀不完的,即便杀完,自己也没有好日子过,还不如从身心上奴役他们。

“范文程,此事交给处理了,办不好不要来见我。”

“是!”

此寿宴称之为万寿宴,总共要邀请一百人数以上的百岁老人,各方势力邀请也要到位,不容一丝马虎。

到时边境的将士也会有犒劳,这是一项脸面工程。

唯一的难点是寿宴距离现在不到三个月,要想在三个月内找到一百个百岁老人,属实有些难办,即便找到了,有些偏远地区也很难在三个月内过来。

不过难不倒范文程,皇帝要的是面子,老人是不是真的百岁很重要吗?

有些百岁老人年轻一点怎么了?不就是驻颜有术。

随着时间流逝,南北两国出奇的平静。

此时,一辆马车趁着夜色前往北方,霎时间,暗流涌动。

第75章 盛世华章

(求订阅)

京城。

日月换新天,故国衣冠已逝,徒留“新朝雅政”。

京城人来人往,少了庄重典雅,多了一丝胡风。

街道行人衣着好的大多数是蛮夷,还有少部分是蛮夷的包衣,在这个地方,蛮夷和汉人是分割开来的,蛮夷后人一出生就在最繁华的地方,汉人只能在较为偏远的地方居住。

越来越多的车辆进入城池,有蒙古王爷的车驾,有西北行商的车队,全国各地带着子孙而来的百岁老人。

寿宴即将来临,城池内外张灯结彩,开始布置寿宴所需的物资。

随着时间流逝,距离较近的人来到此地。

城外有专门对接的地方。

“人呢?”

“人在路上死了,舟车劳顿,到直隶就不行了。”

“算了,下一个。”

“陈仓扶风人许正昌,今年高寿一百零二,老人家,请跟我过来。”

城外,一老一少坐在驴车上,在官兵的护送下入城,前往就近的客栈落座。

老的弯腰驼背,少的低眉顺眼。

两人看其他地方皆有些畏惧退缩,符合乡下人进城的神态。

两人来到客栈,关上门后,神情顿时变得平静。

“天师,我们接下来怎么做?直接杀向皇宫吗?”年轻人是李长生,老人是许玄,两人用了易容之法改变容貌,再通过探子伪造的户籍混进来。

“不要着急,等他最辉煌,最高光的时候,再杀之。”

许玄笑道。

七日后,所有人大抵来齐。

“许老丈,这是您的新衣裳。”官兵敲响房门,把衣服递给许玄,“到下午,我们就要出发前往内城了。”

“好。”

下午,两人坐上马车,马车开往内城。

内城更为繁华,今日皇帝大寿,大摆宴席。

城内的文人、士绅、官员皆有份,清水扫街,黄土铺路,文人们挺着小辫子念诵着歌颂盛世的华章,被南方称为辫子僵尸的道士们向上天祈福。

蛮夷将军喝醉了酒,肆意高唱歌曲,跳着胡人的舞蹈,包衣奴才们在一旁鼓掌喝彩。

宴会的主场更加豪华,地面铺着红色毛毯,万寿宴的噱头,最重要的是这些老人,百岁老人一百零八,八十岁老人高达三百。

宗室王贝勒以下,内外文武大臣官员、致仕大臣官员、受封文武官阶者共聚一堂。

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三千多人。

殿下六十席,丹墀内两百席,甬道左右一百二十席,丹墀外三百席。

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宾客们上供人参、如意、瓷器、玉石、古玩等等……

法坛前,孙太玄手持法剑,闭目沉思,弟子们拿着法螺在一旁等候。

铛铛铛……洪钟大吕。

“皇上驾到!!”“皇上驾到!!”

声音一层一层传下去。

“吾皇万岁万岁!!”

众人起身叩拜,百岁老人身体不适合跪拜,改为了作揖,这是礼官提前培训过的。

“爱卿请起!今日不分君臣,同乐,同乐!”

乾清帝示意众人起身。

首节上一节67/2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