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诏狱开始修仙 第173节

  “等我将修为提到金丹巅峰时,或许战力可以比肩元婴中期修士。”

  “不过最根本的还是修为境界,修为高了,战力自然也会大幅提升。如果脱离了修为境界而过于重视战力,反而是舍本逐末。”

  “那么,下一个目标,便是元婴期了。”

  “元婴期之后,便是化神,那是真正跨入大能行列的绝顶高手。”

  “若是修为突破到化神,该是去苍雷城走一遭了。”

  长期以来,顾慎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藏在心中,如鲠在喉,他迫切的想要去苍雷城看一看。

  他记得很清楚,当年自己在碧云宗的临阳坊市上,是吸收了两道飞遁而来的阳气。随着后面所吸收的阳气越来越多,顾慎对阳气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他从来没有在笑笑身上同时吸收过两次阳气,那么那次为什么是两道阳气呢?

  以前他脑袋还没有开窍,只是相较于寻常人聪颖一些,但和真正的天才相比,脑子仍旧是不够的,要显得笨拙许多。而现在随着他不断吸收阳气,整个人的头脑越发清晰活跃,便是连无名和尚都称赞他悟性过人。随着他的头脑越发灵活,对当初为何在临阳坊市为何会有两道阳气出现,他心中有了许多猜测。

  然而这些终究只是猜测,还需要他亲自去验证。

  但他现在的实力终究还是不够强大,放在碧云宗、赤星院、青云门这一亩三分地上,顾慎确实是数得着的高手,甚至是数一数二。只是顾慎也很清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曾经见过顶级大能之间的恐怖交手,仅仅是余波便能令金丹期修士身殒道消;他也曾在草庙村遗迹中看到过那道阎罗虚影与火焰长枪的强大碰撞;

  那些力量,无一不是凌驾在自己之上的,即使是现在的自己碰上这等高手,那也是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轻轻松松就会化为灰灰。

  所以,尽管心中很迫切,但顾慎还是压抑着心头的冲动,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突破到化神期时,也就是前往中域苍雷城之时。

  没有休息,刚刚结束了对《太白剑》的参悟,顾慎又开始修炼起来《九转功》,连续修炼了《九转功》的筑基篇、虚丹篇和金丹篇,现在的《九转功》威能已经是极为不俗,修炼起来的速度远超常人,在没有阴气吸收的时候,顾慎便会修炼《九转功》,以争取早日突破到元婴期。

  兴化坊,吕府。

  府邸深处,内宅,书房中。

  烛火在微微摇曳,照的一道身影不断扭曲。

  这道扭曲的身影自然是来自于书房的主人吕渊明。

  只是此刻的吕渊明情绪有些不太好,他眉头紧皱,双手背负身后,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带动的气流将烛火吹得摇曳,他的身影也越发的扭曲。

  而吕渊明此刻的心情正如自己那扭曲的身影,别提有多糟多凌乱了。

  短短一日间,他原本安静的府邸突然门庭若市,府门前的街道都被一辆辆马车挤满了,满朝文武公卿都想要与他交好,各种奇珍异宝一马车一马车的被送来,若是他坚持不授,这些宝物便会被直接扔在吕府前的道路上。

  不过一两个时辰的功夫,吕府前的金银宝物就已经堆积成山了,吕渊明眼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若是将这么多宝贝都丢在大街上,很快就会出大乱子,无奈之下,这些礼物不要都不行。

  吕渊明无奈之下,用马车将堆放在府门外的礼物统统收起来,一半放进国库,一半兑换成银钱粮食用来进行京城的重建工作。

  说来也是怪,先帝时宣和帝曾下诏呼吁文武百官捐款捐物以供应军队和对灾区赈灾,而当时除了寥寥几人外,绝大多数官员都只交出几十两乃至几两几钱的,纷纷高呼为官两袖清风,家中无有余资。

  对于这些钱财宝物的去向,吕渊明特意给崇宁帝上了一道折子,将其解释清楚,只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金银财宝中还有崇宁帝赐予的赏赐。

  或许是走累了,吕渊明停了下来,在书桌后的太师椅上坐下,轻轻按揉着眉角额头,心中不禁生出了许多荒唐之感。因他往日在朝堂中不站队,不与旁人同流合污,独来独往,向来不受欢迎,百官们不要说给他送礼了,不给他一个白眼已经是不错了,而现在送予他的礼物却足以堆积成山。

  他以前也有过许多功绩,但崇宁帝多是口头嘉许,却鲜有赐予大笔财物,如今大有一副国库任取任拿的慷慨大方之感。

  但这一切的来源,都是因为顾慎,却不是因为自己做出的功绩

  咚咚咚。

  书房门被敲响,下一刻,没等吕渊明说话,房门便被从外面推开,一人走了进来。

  整个吕府中,敢这样直接推门而进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明月郡主赵蒹葭。

  赵蒹葭关上书房门,身姿曼妙,走到书桌前,看向吕渊明,道:“相公,父王还在宫中,他差人来报,说一会儿从宫中出来便直接到这里来,让你不要外出,等他回来,他有要事与你相商。”

  吕渊明闻言轻哼一声,有些不满。

  赵蒹葭眼睛一瞪,道:“哼什么?”

  吕渊明面对妻子的时候,总有种‘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所以习惯性的不与她争吵。

  赵王自昨日夜便来了吕府,一直等到今日早上,吕渊明自然知晓赵王前来的用意,必是冲着顾慎所来,毕竟那时候顾慎刚刚斩杀了碧云宗宗主任烈阳,正是积威最重的时候,赵王这棵墙头草看到顾慎这么粗的大腿,岂不是上赶着扑上去?

  只是当碧云宗老宗主破关而出的消息传开后,赵王又一声不响的走了,显然是又开始倒向碧云宗了。

  即使赵王是自己的老丈人,但吕渊明对于他的这种行为也是极为不齿。

  此番又想通过自己和顾慎搭上关系,吕渊明是绝难答应的。

  吕渊明站起身,看向仅隔了一张书桌距离的赵蒹葭,道:“郡主,你让岳丈他老人家不要来了,我正准备外出,现在京城各坊市乱成了一锅粥,朝臣官兵都忙的脚不沾地,我不能躺在家中休息,估计要忙活一夜,今晚都不会回来了。”

  吕渊明说着,就要向书房外走去。

  “你不准走,”赵蒹葭上前拦住,道:“上次就让我父王枯坐了一夜等你,难不成这次又要让他等你一夜?父王应该快从宫里出来了,你等他来了,说完事情再走!”

  吕渊明如何能答应,坚持要立刻出府。

  正当两人争吵不休时,突然有下人焦急慌张跑来,边跑边喊,仿佛天塌了一般!

  “老爷,老爷,出大事了!”

第234章 跃升

  院中突然响起的喊声打断了吕渊明、赵蒹葭夫妻两人的争吵。

  两人同时眉头一皱。

  赵蒹葭出身王府,极重规矩,平日里管家甚严,仆从下人甚至不敢大声说话,所以今日这丫鬟的喊叫声便显得极为突兀。

  赵蒹葭转身,将房门拉开一道半人宽的门缝,防止吕渊明跑出去,对外面惊慌跑来的丫鬟厉声喝道:“你大呼小叫的做什么?一点规矩都不懂了吗?仔细你的皮。”

  丫鬟缩着脑袋,怯怯懦懦的看着赵蒹葭,道:“夫夫人,婢子.知道错了。”

  赵蒹葭嗯了一声,方才淡淡问道:“出了什么事?”

  丫鬟脸色一变,但想到刚才赵蒹葭的警告,紧张略带些磕巴道:“是是天使来了。”

  “天使?”赵蒹葭先是一愣,旋即神色一变,道:“来宣圣旨的吗?”

  丫鬟点了点头。

  赵蒹葭连忙转身,伸手拉着吕渊明的胳膊,道:“你还愣着干什么?没听到刚才的话吗?宣圣旨的天使到了,还不快去接旨?!”

  赵蒹葭身为王族闺女,自幼便受到皇权至上的观念教育,所以听到中宫太监来宣旨,反应有些激动、紧张。

  倒是吕渊明显得沉稳、淡定许多,一副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的模样。

  看到吕渊明这个样子,赵蒹葭心里的气更是不打一处来,狠狠瞪了吕渊明一眼。

  胤国立朝已经两百三十六年,皇权早已发展到顶峰,读书人所看的书籍、科举考试中所考的内容,大多也都和尊崇皇权有关,所以在胤国从科举考试中出来的文官,或许会贪污腐败,但很少会有谋逆之心,这都是被禁锢了思想,心中对皇权有着敬畏。

  但吕渊明不同,他虽然是科举考试出来的状元,但他与一般的读书人还不同,他不是死读书,甚至在最初时他并不打算走科举考试入朝为官这条路,他所向往的是江湖,是侠义。对于腐儒所推崇的思想和教义,吕渊明向来嗤之以鼻,这也是他和朝中许多文官大臣所不和的一个关节所在。

  夫妻二人出了书房,向前院走去。

  穿过几条游廊和侧院,便来到了前院。

  大厅中,左右各摆放着两张棕色太师椅,此时正有一名穿着宫中内官服饰的太监坐在一张椅子上闭目眼神。

  听到脚步声,太监方才睁开眼睛,看到了吕渊明和赵蒹葭二人,然后站起身,给二人行礼。

  赵蒹葭上前连忙拦住,宣旨太监代表着皇帝,万万是不能让他行礼的。而且赵蒹葭能够明显感受到这太监表现出的亲昵态度,这太监虽然职位不高,但却是皇帝近臣,便是内阁重臣平日里也要敬重三分,今日却表现得颇为亲近。

  一番寒暄之后,便开始了宣旨。

  下人摆上香炉,太监站在香炉前,展开金黄圣旨,扯起略有几分尖锐刺耳的公鸭嗓,高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吕卿,天惠聪颖,屡立奇功。更不辞辛苦,于是夜仍不忘问国之大事,朕心甚慰。着吏部从重议奖,特加封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钦此。”

  宣旨太监说完,整个吕府都是一片静谧。

  赵蒹葭很快从震惊中反应过来,激动无比,简直如同做梦一般,连忙用胳膊肘戳了戳旁边跪伏在地的吕渊明,示意他快快接旨。

  谁也没有想到这道圣旨居然是来给吕渊明升官的,而且还是大大跃升。要知道,吕渊明已经入了内阁,是货真价实的朝廷重臣了,到了这个位置,升迁的难度极大,至于大幅度的跃升,那更是绝无仅有。

  吕渊明之前虽然入了内阁,但内阁一向以资历排位置,内阁共有七名阁臣,吕渊明入内阁的时间最短,所以也排在了最后。

  但现在这道圣旨一下,吕渊明被封为谨身殿大学士,仅次于华盖殿大学士,位于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之上,直接便成为了内阁次辅,从内阁排名第七的阁臣,变成了颇具话语权的排名第二的次辅,而且还兼任了户部尚书。六部之中,吏部掌管官员的升迁任免,当之无愧排在第一,吏部尚书也被戏称为天官。而仅次于吏部,排在第二的便是户部。户部掌管天下户籍、财经,户部尚书可以说握着整个朝廷的经济命脉。

  这一次的升迁,可以说吕渊明距离真正的位极人臣,真的就只是一步之差了。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吕渊明这次升官,让整个吕家的下人也都颇为兴奋、激动,日后走在街上,腰板能挺得更直了,下巴能抬的更高了。

  只是,吕渊明却是反应淡淡,甚至他都没有立刻去激动的接旨,而是一番思索权衡之下,才在赵蒹葭的催促下站起身去接了圣旨。

  赵蒹葭给太监塞了一块金饼子,这些太监因为深居内宫,与外界接触少,来钱的门路也少,一向都是极为贪财。只是今日这太监也颇为奇怪,往日被塞金饼子,直接便会笑口常开的收下,若是对方地位不高,收了礼说不得还要摆一摆谱子,只是今日却是反常,面对赵蒹葭塞得金饼子,这太监说甚也不肯收。

  赵蒹葭以为这太监是嫌礼物轻,便又加了两条小金鱼一并塞给太监,只是这太监却坚决不受,一副正派人物的模样,向吕渊明道了喜,然后便告辞离开。

  赵蒹葭啧啧称奇。

  吕渊明将圣旨往赵蒹葭怀里一塞,然后便迈开大长腿,向府门外跑去,在赵蒹葭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跑出了府门。

  赵蒹葭眨了眨眼。

  她深吸一口气,因着这份突然出现的圣旨,赵蒹葭现在心里还很是凌乱,她招来一旁的心腹丫鬟,差她去宫门外候着,如果看到赵王便告知他一声,老爷不在家里,让他改日再来。

  吩咐完后,赵蒹葭才转身离开,向内院走去,手中紧紧握着这张金黄色的圣旨,心中激动情绪难以抑制。

  当初嫁给吕渊明时,她也曾幻想过家族荣耀,幻想过吕渊明有朝一日位极人臣,自己也能在父王面前挺起胸膛,但那终究是幻想,她很清楚走到那一步的难度有多大。

  即使吕渊明是先帝钦点的状元,但满朝文武公卿,哪个不是才华横溢、天资纵横?

  可是现如今,自己当初的幻想仿佛已经近在眼前。

  自家相公距离那一步,真就只剩下了一步。

  “们都不要进来,我想静静。”

  赵蒹葭向下人吩咐一番,便带着圣旨走进了书房,坐在书桌后面的椅子上,她需要缓缓平复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

  一切都来的太突然了。

  百官朝臣的示好,门前礼物堆积如山。

  父王的殷勤,皇帝的关怀。

  这所有的一切,让赵蒹葭竟生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宛如做梦一般。

  但赵蒹葭也很清楚地知晓,这并不是梦,而是真实存在并发生的事情。

  一番激动之后,赵蒹葭缓缓平复心情,梳理着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么多的好事落在身上,如果不弄清楚,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实际上梳理起来的难度也并不大,因为其中内情,赵蒹葭也是知道一些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另外一个人的身影。

  “老顾。”

  赵蒹葭口中不禁轻声呢喃。

  想想之前,她对顾慎的印象一度很差,甚至不想让自家相公与这样的人相交,虽然后来一些误会都解除了,她对顾慎的印象也好了不少,但想她明月郡主,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所以对顾慎的记忆并不深刻,只是大体清楚自家丈夫有这么一个好友。

  但赵蒹葭知道,自家现在突然发生这般大的变化,便是因为那个老顾。

  如果说之前她对顾慎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还心存疑惑,那么经历今日一战,她心中已然明白。

  顾慎和文逍的这一番争斗,被整个京城无数人看到,即使寻常老百姓看不真切,但也难感受到那种天神降世般的恐怖和强大,太多人的世界观在这一天被打破和颠覆。

  赵蒹葭倒是还好一些,之前她听说过关于修士的传闻,毕竟是赵王嫡女,所知道的信息不是老百姓可比。

  金黄色的圣旨平摊在书桌上,赵蒹葭纤葱玉手下意识的在上面轻轻抚摸而过。

  “难以想象啊。”

  赵蒹葭苦笑着微微摇了摇头,当年的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一天,自家相公会因为和那个男人的关系,而平步青云。

  缓缓将思绪梳理清楚,赵蒹葭知道发生这种变化的关键点便在那顾慎身上,想想自己当初劝阻自家相公远离顾慎,真是庆幸不已,幸好丈夫没有听自己的话。

首节上一节173/4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