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太监,我一点也不想长生不死 第774节

  唯有猫娘娘和小白在其中。

  剩下的。

  皆无人所能靠近。

  当然……

  虽不知具体情况,可谁都知晓。

  恐怕如今不争公公的状态,定然不好……

  心中虽有很多疑问,可却也不好强求。

  只能选择了离去。

  这一等……

  便是整整二十年的时间。

  二十年光阴不急不缓。

  可这二十年来,却发生了许多事情。

  比如……

  天下出现了炼虚强者。

  为太白山上强者。

  不知名字,可却也有人猜测,此人便是算计不争公公之人,为大周无边海军的罪魁祸首。

  可知晓是知晓,却也没人能做得了什么。

  但谁也明白。

  公公和他的故事,刚刚开始。

  恐公公出关之时,便是这一场恩怨解决的时候……

  还有。

  绥和三年。

  大周出现了叛乱。

  此次叛乱源头……

  北凉,徐家……

  叛乱之人:徐小年!

  也是这一年……

  大周玉山书院,一种树的农夫,收起了锄头,走下了玉山。

  朝着北凉而去……

322.第322章 吴阿斗出山

  第322章 吴阿斗出山

  北凉……

  昔日大秦之地。

  因徐北凉而闻名。

  后受朝廷诏安,徐小年舍去北凉王之位,为北凉刺史。

  虽不如北凉王高贵。

  但一州刺史,且徐小年还为修士。

  长达数百年,前后共三朝的大臣,于大周朝堂也有着不弱的声望。

  昔日不争公公陈落借去大周一成国运。

  这大周必乱。

  山崩自然。

  地龙翻身。

  还是少不得再来一次白莲之乱。

  故而,绥和帝早就做好了准备……

  只是让他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叛乱的,会是徐小年。

  “北凉刺史啊!”

  绥和帝低喃着。

  问着锦衣卫朱立学:“刺史可知晓徐小年叛乱原因?”

  朱立学点头。

  “北凉叛乱,大量情报便入了锦衣卫手中……这事情的背后,和白莲教有关。”

  “又是白莲教?”

  每每听到这名字。

  绥和帝这脑袋便是疼了起来。

  “这白莲教,当真是狗皮膏药不成?甩也甩不掉,灭了也不得?怎么哪里都有他的影子?”

  昔日父皇在位前后七十多年……

  七十年中,先后灭白莲教两次。

  便是后来的东林党,也被永定年灭得干净,入不得朝堂。

  后在儋州之地,更是彻底的将其清理干净。

  昔日辉煌一时的东林书院,如今除了野草,也便是野草。

  可白莲教又出现了。

  还是出现在凉州。

  甚至和徐小年牵扯上关系,这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白莲教根深蒂固,大周自建立起,就格外活跃,建文时期更是如此,听闻建文帝还曾是白莲教主。

  别的不说。便是这宗门统御之术,便是天下宗门,也望尘莫及。”

  绥和帝无奈摇头。

  虽是这样说,可着实有些恶心坏了。

  又问徐小年如何和白莲教扯上关系。

  为:徐红缨!

  徐红缨为徐小年之孙。

  老来所得。

  徐家血脉,也唯她一人。

  但说来也怪。

  徐红缨天生有缺。

  人有三魂七魄。

  魂有三:

  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

  其魄有七:

  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三魂七魄凝聚,为灵魂。

  灵魂所炼,为婴。

  婴之所进,为神!

  这,便是灵魂,元婴,元神三者之间的关系。

  正常来说,三魂七魄完整,这人,才称之为人。

  否则的话,也便成为了行尸走肉罢了。

  但徐红缨天生就有缺……

  所缺为三魂之一:天魂。

  故而这终生浑浑噩噩……

  不说开了灵智了。

  便是言语都难,至今已有十八…终日坐在轮椅渡过终生。

  而白莲教寻到了徐小年。

  道:“可为徐红缨,纳得天魂。使其恢复灵智,并有常人无法仰及的修仙天赋……问鼎长生,也不为过。”

  绥和帝愣住了。

  “白莲教真的能做到?”

  朱立学冷笑:“不说至尊,便是炼虚也做不到,当然,若是再前进一个境界,或许就能了,但……炼虚之上,可能吗?”

  “但是徐小年信了。”

  “是。”

  “这才是最为麻烦的事情。”

  绥和帝道:“这便是人性,一旦涉及到了最为在乎的东西,哪怕是英明一世的徐小年,也终乱了自我。

  朕若是没记错的话,他好像是元婴境界?”

  “是!”

  “可惜了!”

  绥和帝道:“他徐小年算起来,也和我皇族有些关系,昔日天武塔守门人李淳罡,为公公挚友,他们更受先祖驱使,得大周国运!

  如今却是如此。

  可惜……”

  绥和帝道:“麻烦指挥使走上一趟凉州……若是徐小年能就此作罢…

  我大周可免去九族之罚。

  罪,只降他一人,若是不愿收手……便由你出手。

首节上一节774/11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