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钢铁战衣 第250节

如果说底盘部分是汽车的躯体,是汽车行驶运作的核心,那么车身外壳则像是它的衣服和盔甲,起到美观和保护的作用。

光着身子虽然也可以行驶,但肯定没有穿上衣服和盔甲之后舒服和安全。

而防弹车的车身更是好比重型盔甲,给汽车的发动机等系统和车内的乘员提供更加强大的保护。

不过陈默发给设计部门的图纸,却将这层至关重要的重型盔甲给扒了下来!

在图纸上,陈默并没有改变原有的车身框架,但却将起到防弹作用的车身装甲、陶瓷、特种合金和防弹复合材料全部取消,只保留了防弹玻璃,整个车身外壳全部换成了3毫米厚的钢板。

虽然比普通车型普遍08到12毫米的厚度要高上很多,但却也绝对比不上原本的防弹装甲,更不用说之前还有内置的陶瓷,特种合金等防弹材料。

指望这么一层三毫米厚的钢板起到多强的防弹作用根本就不可能,最多也只是比普通越野车结实一些,能够抵挡小口径手枪的射击而已,绝对无法抵挡大口径手枪和步枪武器的射击,更不用说手榴弹炸弹之类的攻击了,这种防御性能也就根本称不上是防弹车了。

难道,他们的新老板打算改变之前的定位,不搞防弹车领域了?

也不是没有可能,之前老板改进后的完全版新型发动机制造出来并安装到样车上后,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好奇的跑到了测试场观看了测试,对那强大的动力记忆犹新,如果如同这套新设计图上画的,取消沉重的防弹装甲,换成这层三毫米厚的普通外壳,那么车身的重量将会降低很多,这辆越野车的性能将会更加强悍,加速能力超越跑车也不是没有可能。

强悍的越野能力和超强的加速性能与极限速度同时兼具,说不定比防弹车更加受欢迎。

只不过,如果老板真的是这种打算,又为什么要保留3毫米厚的车身钢板呢?直接使用常规的一毫米甚至08毫米厚度的钢板不就行了?这多出来的两倍多的钢板重量可是足有三四百公斤,如果追求速度的话,也是会有不小的影响的。

这么一层仅仅只能抵挡小口径手枪的钢板,就算是想继续打出防弹的噱头也根本没有太大作用,根本不可能三者兼顾,还不如干脆抛弃防弹的概念,主打越野和速度。

虽然不解,但他们还是按照陈默的图纸和要求迅速的修改了起来,相比之下,他们的工作反而更加容易。

陈默对他们设计的车身外形很满意,并没有做出太大的修改,所以他们只要取消防弹装甲结构,再对车身的一些参数进行修改就好,参照普通非防弹车型,修改的速度非常快,三天内也按时的完成了。

三天之后,整个车型的修改工作完全结束,生产线也已经整合调整完毕,随时可以投入生产。

原本的改装车间也已经安装好了新的冶炼、锻造、铸造和加工设备,这里将作为发动机生产中心,负责新型发动机的生产。

不过发动机的生产其实并不是这个车间的全部工作,这一点广从车间内的布局就可以看出来。

巨大的厂房尽头,是一排数台巨大的真空电弧熔炼炉,这种可以在真空条件下对多种高熔点金属进行熔炼的设备,通常被用于特种合金的生产之中。

发动机缸体和活塞使用的都是高强度铝合金,而曲轴则是使用的合金钢,泰勒汽车公司此前并未批量生产过发动机,发动机研发小组使用的铝合金和合金钢等材料全部都是直接从外面采购的成品合金材料进行重新熔铸和加工,所以,他们其实并没有发动机用高强度铝合金和合金钢等材料的配方。

不过这点难不倒陈默,他从九头蛇带来的技术储备相当全面,区区几种发动机用合金的配方根本就不值一提,那整齐排列的一排真空电弧熔炼炉中,有两台便是专门便被用来生产发动机铝合金和曲轴合金钢的。

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被加入熔炉中进行熔炼,真空环境下,这些金属原料在电极间放电形成的数千度的高温电弧下被迅速融化,各种金属元素之间相互交融,合为一体。

充分融化和结合之后的液态合金随后被注入压制好的模具之中,带逐渐冷却之后,初步铸造好的缸体和曲轴便会进入下一道工序,由数控机床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

这条由众多设备组成,从最初的合金熔炼、铸造、加工到最终装配的发动机生产线,只占据了这间庞大厂房一半的空间,而在另一边,同样是由两台真空电弧熔炼炉开始,却包含了更多大型机械的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则是一块块形状大小各异的钢板。

这里便是车身外壳的生产线,融化的金红色金属液经过几道工序,直接被轧钢机压制成了三毫米厚的均质钢板,再经过切割,冲压,焊接,组装等工序,便变成了一部部造型硬朗,弧线流畅的银色车身外壳,骨架,顶棚,车门,发动机盖,后备箱盖等部位全部都由这种钢板制成。

只不过,这种钢板可不是普通货色,要不然陈默完全可以像其他汽车公司一样直接使用买来的现成钢板,没有必要从头开始自己熔炼生产钢板。

就像设计部门猜测的那样,陈默在改进了发动机之后,看到了这款车在速度上的潜力,便打算把速度和加速性能这方面也做到极致。

但他并不是打算放弃防弹功能,转而追求越野和速度,而是打算将越野,速度,和防弹三者同时兼顾,将这部车的潜力完全激发出来,把竞争力提升到最大。

越野方面完全没有问题,而要提升速度和加速性能,必须降低车重,在保证防弹性能的同时,减轻车身重量,对任何人来说似乎都不可能,但对陈默来说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不说马克莱恩博士发明的性能强悍,仅次于艾德曼合金,而且不需要振金,使用常规材料就可以制造出来的阿尔法合金,光是陈默从九头蛇带来的科技资料中,就有多种高强度特种合金的配方。

陈默对比了当前世界性能最强的几种合金之后,从资料库中数量众多的特种合金中选择了现在生产的这一款。

与那些造价高昂的钛合金等超级合金相比,这款九头蛇编号h-2的特种合金,不光防御能力更强,重量更轻,而且成本远低于那些超级合金,虽然也含有不少价格昂贵的金属,但含量都很少,平均成本并不高。

这层三毫米厚的特种合金钢板,重量比普通汽车的外壳并没有重出太多,整车的重量相比使用普通钢板,只重了不到一百公斤,也就相当于多拉了一两个人而已,对车子的加速性能和极限速度等方面并没有太大影响。

而在防御方面,却可以和原本总重一吨多的车身装甲相媲美,甚至还要超出不少。

别看这层特种合金钢板只有三毫米厚,但强度非常高,普通的手枪子弹甚至无法在上面留下太深的痕迹,而常规自动步枪的子弹也只能让钢板发生轻微凹陷,却根本无法穿透,哪怕受到连续的高强度攻击,也能够保证持久的强大防御。

不像普通防弹车,如果同一区域连续受到多次攻击,防弹装甲或陶瓷板碎裂,便无法保证防御力,很容易被后面的攻击击破防御,对车内的人员造成伤害。

所以虽然在数据上,他们能够抵挡的最强攻击的威力差别不大,但在实际使用中,这种h-2型特种合金钢板的实际性能,防御的持久性却是要远远超过普通防弹车笨重的多层防弹装甲。

这对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来说,意义重大。

因为防弹车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抵挡住攻击,保证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从受到攻击到成功撤离这段时间,便决定了车内人员的生死!

如果袭击者的火力很强,有机枪等高射速大威力武器,普通防弹车的装甲哪怕抵挡住了最初的攻击,也很可能在随后的持续攻击之下被攻破,可以用来撤离逃生的时间非常短暂。

而有了这层h-2特种合金钢板,哪怕是在多支自动步枪或者机枪的连续扫射之下,陈默设计的这款防弹越野车仍然可以坚持很长的时间,给安全撤离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保障。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下线测试!

泰勒汽车公司原本的三间大型厂房,在陈默收购公司,并改名为神盾汽车公司之后,也跟着做出了调整。

原本的汽车生产车间在合并了特种车改装车间的设备和人员,并且对生产线做出调整和升级之后,成为了公司现在的唯一产品,越野防弹车的生产中心。

原本的特种车改装车间则被清空,并重新添置了大量大型特种合金冶炼、铸造、锻造和加工设备之后,变成了新型发动机和特种合金车身的生产中心。

另外一座零部件加工和底盘生产车间则没有做出太大调整,只是部分重要零件和底盘的生产原料换成了新型的h-2型特种合金,并且替换升级了一部分激光切割机,数控加工中心等加工设备。

大把的金钱撒出去,车间的调整和设备升级很快就已经完成,这里毕竟是米国,没有什么高精度数控加工设备禁售一说,只要有钱,再先进的设备也能轻松买到,虽然很陈默空间中的那些来自九头蛇的顶尖设备没法比,但对于当前防弹越野车的生产,还是足够用了。

人员、设备、场地到位,汽车底盘,车身和发动机等的图纸修改也在陈默独力完成了最难的部分修改工作之后,在研发和设计部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很快完成。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整个生产线便直接开动了起来,投入了生产。

第一辆车很快下线,试车时,除了还在生产线上的工人之外,所有空闲的研发设计和行政部门的人员,几乎全部来到了测试场边。

他们想要看看这辆经过陈默这位厉害的新老板亲自改进之后的车型最终表现到底如何。

经过之前陈默成功改进了新型发动机,将发动机性能提升了一大截之后,没有人会怀疑陈默的能力。

他们只是想知道,这款车到底能够达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让他们的公司凭借其一举崛起!

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一辆外观大气威武,看上去更像是运动型城市suv的黑色大型越野车从生产车间的大门缓缓驶出,平稳地开到了测试场中停了下来。

首节上一节250/13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