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驭龙 第466节

照明灯照亮了夜空。

只见,在深沉的夜幕中,大量眼中闪烁着凶光的危险生物正如潮水般向他们涌来。

“冰窟幽影,唤醒你麾下的大军,准备接战!”

“嗷呜!”

“嗷吼吼!”

冰窟军团的一头头猛兽在冰窟幽影的呼唤中,从沉睡中醒来,已经恢复体力的危险生物再次嘶吼着缓缓走向战场。

战斗一直打到了第二天日上三竿正午时分。

再次精疲力竭的巢灾军团缓缓撤退。

黑灯堡也开始了战后工作。

这一次,西段防线上的巢灾,突袭不成又留下了近万具尸体。

而所剩的三十座碉堡,又被摧毁了两座,超过五十名黑灯战术旅士兵战死,五名驭师受伤,驭师的驭宠死伤了超过十头。

另外三条防线的伤亡,总体上看也和西段防线相差仿佛。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强度的战斗还只是开胃前菜,这无疑是一场考量意志力和忍耐力的持久战争。

几乎每二十四小时,巢灾都会发动一次战斗。

可每一次战斗都被挡在了第一道碉堡防线之外,哪怕冲过第一道碉堡防线,甚至跃过第二道危险生物防线的巢灾,几乎还没接近城墙,就被城墙上驻守的驭师剿灭。

巢灾和黑灯堡陷入了相互耗损有生力量,看谁能坚持到胜利的局面。

而在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的大规模战斗之外,巢灾不时还会派遣出小股部队对碉堡防线进行骚扰突袭,可每一次都是有去无回,面对小股巢灾的侵袭苏桓每次都毫不客气地将其吃下。

一两次还好,数量一多,积少成多下来,巢灾的指挥官也承受不了这样不断出血的损失,终止了这种收获寥寥无几却不断损失兵力的愚蠢行动,将所有实力都放在大规模战斗上。

不过哪怕对付放弃了小股行动,苏桓却在这一点上尝到了好处。

他开始让驭师以小队为单位,并让冰窟幽影麾下的炮火军团协助,不断对巢灾进行偷袭。

在一次次偷袭中剪灭巢灾的有生力量。

这种行为,让巢灾的指挥官愤怒不已的同时,却很难做出有效的反制手段。

和黑灯堡相比,巢灾的驻地就是荒野,一望无际的荒野,一旦遭遇偷袭轻易便会得手。

而黑灯堡的有生力量都藏身在厚实的碉堡甚至是堡垒中,哪怕巢灾去偷袭,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破坏甚至摧毁碉堡,所以偷袭根本难以奏效。

面对不断在敌方偷袭中锐减的兵力,巢灾的指挥者只能安排麾下危险生物组成巡逻队不断巡逻。

可由于巢灾的数量太多,仅仅西段防线外就高达十万以上的巢灾规模,让巡逻根本难以覆盖整支巢灾大军。

最后,巢灾干脆撤出了黑灯堡五十公里外。

准备等待灾巢深渊后续的援军赶至,集结优势兵力一鼓作气对黑灯堡发动攻击。

原本每二十四小时便会进行一次的大规模战斗,随着巢灾的撤退也暂时结束。

双方陷入了对峙和僵持中。

[313.306、猎杀组在行动]

随着巢灾之战的旷日持久,根本不存在后勤补给,依靠以战养战但战局却不顺利的巢灾大军,已经将方圆百里内能找到的所有食物都快吞噬殆尽。

几乎荒野上靠近巢灾的所有危险生物族群,以及巢灾中死去的危险生物,都成了巢灾大军的储备口粮。

荒野上就连草皮树根也看不到多少。

黑灯堡外的荒原,都成了光秃秃一片。

而就在这片光秃秃的苍凉荒野上,一头特级危险种银灰头狼,正踱着步子缓缓行在在荒凉的荒野中。

在特级危险种中,种族实力只能算作垫底的银灰头狼,很快吸引了赫然成为方圆百里一霸的巢灾大军的注意。

尽管银灰头狼不以实力见长,但好歹也是特级危险种。

那几头负责在周围巡逻的巢灾中、高级危险种自然远非对手。

不过巡逻的危险种清楚,这样一头大型猎物,正是食物匮乏的巢灾大军中所紧缺的,这种大型猎物至少足够数十头同伴饱餐一顿。

负责巡逻的巢灾小队,分出三头危险种远远跟着银灰头狼盯梢,而另一头同伴则飞快地朝巢灾大军方向跑去。

没多久,由数十头各级危险种组成的一小股巢灾来袭,很快便衔尾追上了故意放缓脚步的银灰头狼。

可当它们扑向银灰头狼时,却讶异地发现,银灰头狼边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了一头浑身软泥的龙兽、一棵怪树、以及两头个头不大但却隐隐散发着不弱威压的幼小暴龙。

只不过这些家伙,在统领这股巢灾的几头顶级危险种看来,实力还远不如银灰头狼。

在几头成熟期顶级危险种的带领下,小股巢灾速度丝毫不减地朝银灰头狼及其同伴,气势汹汹地扑了过去。

只不过这股巢灾所没发现的是,在不远处一处山包背面,一只浑身暗黄色的巨兽正驮着一个身着砂黄色披风的人影,和一个有着黑白两色羽翼的身影,正默默注视着它们。

人影的肩头还有一只肥嘟嘟的金黄色小兽。

暗黄色的巨兽是已经步入成长末期的晶岩座龙。

而它背上的身影自然便是苏桓和光暗姬、寻宝龙兽。

此时已经距离巢灾之战过去了半个月时间。

双方已经彻底陷入了僵持局面。

巢灾的大军实力不断在得到补充。

灾巢深渊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力让包围黑灯堡的巢灾力量像雪崩一样飞涨。

而不少进攻其它稍弱的集聚地,已经覆灭了集聚地完成作战任务的巢灾也开始向诸如黑灯堡这种尚未能攻陷的集聚地转移。

这导致围攻黑灯堡的巢灾实力在飞快膨胀。

首节上一节466/159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