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上幽灵船的我被迫当了船长 第104节

“那我们呢?”

贝拉小姐忽然有种被冷落的感觉。

“韦恩小姐,当然有更重要的事交给你,能否通过你父亲的关系找到原先在哥廷哈根研究院的物理学密大教授,这件事可能需要他的帮助。”

夫仔细斟酌后,没有比这更适合贝拉韦恩的工作。

那位小姐在收到任务后很高兴的答应下来,笑盈盈回道:“当然。”

“还有克兰索伦斯先生,如果可以,麻烦你来收集这次参赛组选手的选题方向,必须知道所有人的动向,让我心里有个底。”

这样需要动用人脉和关系的工作没人比这位善于交际的首相之子更合适。

听到安排后,小索伦斯也微笑着答应下来,他隐隐感觉能让这位曾经轰动学术界的天才如此激动的事,绝不是小打小闹。

或许他们又要见证一次历史,

不,是亲身参与进历史。

直到这时,几乎所有人的工作都已经安排好了,贵族小姐艾琳娜感受到这样的氛围,似乎也有所心动,犹豫一番才缓缓举手:“先生们,能让我一块去吗?”

她这句无心的话一出口,几乎让在场的两位男生同时头皮发麻,因为夫并不知道这位贵族小姐还是魏玛家族的最小的女儿,非但受到家里人宠爱,甚至连皇室都十分关注她。

跟克兰这种没人疼没人爱的首相之子相比,简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不论去哪都会有专人跟随上报。

克兰索伦斯擦了一把额头的汗及时制止,“魏玛小姐,那可是码头区,如果魏玛公爵知道以您的身份去了那种地方,而我还无动于衷。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www.yeguoyuedu.com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他一定会让我老爹杀了我,求你饶过这个可怜人吧。”

“好吧。”

感受到同伴的为难,艾琳娜魏玛也不勉强,似乎也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

只是她眼里快速闪过的一丝落寞被夫看在眼里,莫名有些心疼,于是便大声说道:“还有一件事,我们显然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魏玛小姐,大家还记得吗?

关于比赛的参选诗歌,像我们这样谈论文学和诗词那些复杂的东西就头疼的人,实在没法胜任这样的细活,没有谁比你更适合这样的活。”

“没错,这是个很重要的任务。”

“天主保佑,幸好我们还有魏玛小姐。”

高情商的克兰和戴维顺着话说下去,这番举动总算让这位贵族小姐得到一丝欣慰,眼里闪过澹澹的小欢喜,她喜欢这种被人重视的感觉。

直到夫逐一分配完任务,尽管他将全程主导接下来的事务,但还是让每个同学都有安排,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的参与感。

无形之中,夫已经在这个小团体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威信,其他人不管什么身份总会听得进他说的话。

直到见到那三人先后离开会议室,四人中最讲究礼仪的魏玛小姐慢悠悠的收拾东西,夫刚准备跟她打招呼告别时。

便见到那位贵族小姐前额稍为向下点,端庄、优雅向他再次道谢:“卡佩先生,感谢你刚才的照顾。”

“小事一桩,谁会让一位美丽女士而难过呢。”

夫点到为止的笑让自己说这话不显得油腻。

当然,

这样的话只适合他这种长得帅的男士。

或许是好奇心在作怪,夫心中一动,随即开启了猎人感官,他忽然发现在这位贵族小姐的眉心处,有一团始终消散不去的灰暗雾气笼罩。

“她现在处于疲惫或者生病的状态。”

夫从内层的星灵体对应的颜色来做解读,这代表着个人最近一段时间的气场。

暗色主导的是忧郁和悲伤,这样的情绪大多只有在那些忙碌着赶路的打工人身上才见得到。

他实在想不到像这样一位生活优越,身份高贵的贵族小姐,有什么事值得烦恼和迷茫。

本着负责任到底的态度,夫先是沉思了片刻,然后瞄了一眼她手里的诗集,很随意的开口,“魏玛小姐喜欢诗歌?”

“是的,诗歌是很美妙的文字排序,凝冻的音符,总能从里面读到另一种人生,嗯,多彩的人生。”

当艾琳娜谈到擅长又喜欢的东西时,眼里似乎闪着星星,眉心那团挤压了不知许久的灰暗有所松散。

有效果。

“我则与你相反,相比起感受诗人的人生,我更愿意品味其中的道理。”夫很自然的露出治愈的笑脸,他不紧不慢道:

“不久之前,我为自己作了一首诗,虽然只写了两行,但我个人觉得这一定是首不错的作品,不妨听听。”

“当然。”魏玛小姐笑道。

夫先是短暂的沉默过后,他的童孔逐渐变得暗澹、冷漠,如一望无际的深渊,使人看一眼稍有不慎便沦陷进去,他语调缓慢,音色循序渐进,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艾琳娜魏玛小姐微微点头,很寻常的一句诗句。

只要有文学素养的学生,稍作思考都写出这样一句诗词。

这位童年失去过父母的光学天才,从诗句中隐约透露着自己曾经遭遇的不幸,很颓废的诗词。

只见那位先生稍加停顿,恍然抬头,表情与刚刚全然不同,那是充满阳光、洒脱和对未来满满的期望和无限热情,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不知在会议厅驻足了有多久,那人已经走远了,临走前似乎说将这首诗送给她。

这位来自公爵家族的贵族小姐的肩膀微微颤抖,积压的负面情绪似乎全都宣泄而出,用他所教的方式试图理解其中的含义,不断的念叨着那两句极短的诗词,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题外话------

PS:过三天答辩,这几天很忙只能用这种大章来弥补大家了

第121章 电灯(5000)

事实上,社科院参赛组讨论会的第二天,夫便按奈不住脑子里的想法,趁着开学前这段日子无事。

跟公子哥戴维.史密斯一同去哥廷哈根的东部码头区,由东北方向一路开过去足有六十公里的路。

让夫意外的是,戴维很重视这件事,提前便租赁了一架就近的飞艇。

这些琐事一向由他的管家来处理。

从密大出来后不久,乘坐戴维的私家蒸汽车一路开往最近的飞艇基地,原先半个小时的路只用了一半时间不到,夫便见到了那艘纵横天空的庞然大物。

上半部分皆是由金属骨架为框架,皮革用来包裹艇身,背后还有一个风力推进器,而真正能坐人的便只有巨型皮筏底下安置了一节如火车车厢般的私密空间。

美丽的金属线条环绕,黄铜和黑铁纹路的交互之间,在金属缝隙间还专门留了观光玻璃。

在仆人开门过后,艇身内部的环境则更豪华一些,一层干净的红毯提前铺在地面,精致真皮座椅旁还放在了两瓶贴满标签的红酒。

还有专门的书柜镶嵌在墙壁上,好几盏煤气灯分别放在几个书架角落,温暖的光芒为这座封闭空间带来了光明。

向来只用一盏灯的夫,强忍着关掉剩下那几盏灯冲动,就跟安菲儿婶婶洗衣服禁止只洗一件那样,这简直就是在犯罪。

“卡佩先生,如果乘坐蒸汽火车至少需要两个小时,而飞艇只需要四分之一的时间。”

戴维.史密斯以主人的身份主动介绍这里的一切,温和笑道,“我父亲总说,没什么比时间更值钱,如果金钱能换来时间,他会毫不犹豫用全部财富换取青春。”

夫听到这话差点脱口而出,“要换吗?”

虽然连蒸汽车都没坐过几次,在看过后便安之若素,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以往自己也经常乘坐上亿的交通工具上下班。

每年都跟世界五百强有商务往来,定期保持合作关系。

每到逢年过夜,五大银行都会轮流送上问候,拥有不菲见识的夫当然没把这些放在眼里。

他与对方交流时云澹风轻,待到飞艇后的扇叶不断旋转,在稀薄的云层中翱翔时,底下的建筑越发变小,幸好也只维持了几百米的高度,横穿云层过后夫便见到更多飞艇在天空穿梭。

哥廷哈根的高空交通工具早就十分普及,有王室和贵族专属的标志旗号,有从事媒体商务的企业,甚至如果普通人愿意花费高昂的价格,仍然可以选择乘坐公共飞艇。

从上向下看,密密麻麻的高楼林立,巍峨的商业大厦,直入云霄的天主大教堂,威严的国会大厦,也只有在王都哥廷哈根,才能窥见这个城市的繁华。

可惜中心城的希尔王宫上空禁飞,不然倒是有可能解锁这片区域。

诚如戴维所说,只要加的燃料足够多,便能用金钱换取时间,才半小时不到飞艇便开始下降,在码头区寻找起停艇位。

东部一带的码头区无疑是莫尔河的港口,拜亚王国的绝对进出口贸易中心,每天都会驶进驶出几百艘蒸汽船,将各地的原材料通过哥廷哈根的工厂加工后,再运往世界。

即便比起莫斯利那样的金融区,码头区的港口是另一种忙碌,无数水手和搬运工像蚂蚁一样勤劳,在蚁后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分配着各自的工作。

夫和戴维的到来显然打破了此地的生态,从他们在飞艇上下来被管家一路引领带着坐上蒸汽车,就注定跟此地的人不在一个世界。

“史密斯先生,码头区的总负责人叫米罗,听说您要过来后他已经准备好一切。”

史密斯家的管家保持着职业化笑容,他早就为自家的少爷打点好所有。

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去打理,戴维要做的只是管理他们,在码头区史密斯家共有五家工厂,从事纺织业的加工厂,一家布厂、磨坊、一家油坊还有一座矿场。

夫轮流造访,尽管知道这些地方环境恶劣,却也很少有机会见到工厂内部的环境。

率先到达布厂时,里面每位工人都坐在属于自己的位置,努力摇晃着面前的织布机,沾满机油的铁链上混凝着汗水。

或许是为了节省能源,连灯光都没开几盏,与刚刚的飞艇里完全呈现出两个世界,昏暗的环境之下,夫看不太清他们的脸。

一眼望去,似乎有男工也有女工,他们为了梦想来到这个希望之地,更是不缺乏年幼的童工,坐在这个跟年龄不符的地方卖力的工作着。

越是了解到戴维家背后的触及的产业之庞大、密集,戴维距离被吊在路灯上的几率越来越高。

“我记得拜亚不是出台过禁止使用童工的政策吗?”

夫下意识的皱起眉头。

他看向真正接手码头区工作的经历,是一位名为米罗留着大胡子的管理者,他并不算大的眼睛里满是精明。

他管理着史密斯家在此地的五家工厂,掌管着这里千余号人的命运,照理说这样的人物大小都算是个人物,可刚刚管家甚至没有提他的姓氏,米罗在见到戴维时,无论说话做事都将头抬得很低。

听到夫的问话后,大胡子米罗轻笑道:“先生,一个成年人的工资可以雇佣两到三个孩子,这样的岗位换做谁做得都差不多,比起实际效益那点罚款实在不算什么。”

似乎注意到夫脸上的不悦,戴维.史密斯见到主动开口,“米罗,从今天开始把所有童工全部解雇。”

“是的,先生。”

米罗答应下来并立刻照做,心中却对这样的事已经习以为常,大人物们总是这样,明明自己就是食利阶层,还总是装作发善心。

见到米罗去处理这件事,戴维随口道:“据我所知,即便他们把这批童工赶走,那么其他工厂照样会接收他们,何况,从来都不是他们主动雇佣这些孩子,而是对方父母各种托关系送进来,如果他们知道了反而会恨死你。”

“我知道。”夫本就是从利茨来的,心里自然清楚,“但总有一天会改变吧。”

戴维笑而不语。

“先生,那台发电机在哪?”

驱散完这里的童工后便听到这样的称呼,从刚才起米罗就注意到这个人与戴维.史密斯少爷齐头并进,他十分谦卑的低下头,甚至无比惶恐的开口,“您叫我米罗就好,关于那件东西就放在矿场,已经许多年都没人使用了。”

“矿场?”

这下就连戴维都忍不住皱眉,自小经手家中各种产业的他,自然知晓矿场的恶劣环境,那里总是充满了汗臭和煤炭颗粒,浑浊的空气使人连呼吸都困难。

不过眼尖的米罗立刻接过话,“怎么可能让您去那样的地方,我们已经把它安置在了矿场边缘的楼房里,那里干净而舒适。”

一伙人再次启程,当真正见到戴夫早先提到过的“手摇发动机”时,上面已经蒙上了一层黑灰。

这是一座有木制材料打造的箱子,上方被金属板所焊丝,而箱子的另一端则是一根金属摇杆,整体看起来十分朴素。

“这才是未来的正确道路。”

首节上一节104/3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