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上幽灵船的我被迫当了船长 第90节

那主动搭话的男人也觉得这很好笑,“如果拿东西能实现的话,实在是不少工厂老板的毕生心愿,他们做梦都想不用发钱也能让工人们安心工作。”

“感谢您的回答。”

夫对这种在科学道路上注定错误的研究毫无兴趣,没想到这个世界也有人在研究这种东西。

在人群中行走的夫,很快便注意到了一个生活小细节。

比起显得很拘束的他国人民,这里的哥廷哈根本地人不管放在哪都最显眼,他们总是高高的昂起头,这大概就是拜亚王国近几十年变得强大,也让这个国家的子民挺起了腰杆。

“那边发生什么事了?”苏菲好奇的看过去,温斯特一家人从火车上下来时,便见到了前方不少人围成了一小圈,那里发生了一些状况。

“先生,快醒醒。”

“似乎是中暑了。”

“有没有医生或者从事医务人员帮忙。”

从旁人的话语中台判断,似乎是一位在车站附近招揽生意的车夫,不知是否因为疲劳过度啪地一声倒在地上,热心的市民们立刻找起能解决这件事的人。

“我是医生,让我来看看,大家尽量疏散开来,别挡住空气流动。”

从火车上走下一位头发油光水滑,长着两撇小胡子的男人,他抱着随身携带的箱子立刻蹲在那车夫旁边。

打开之后正是一盒医疗箱,经过检查后立刻动手救治起病人。

此刻,焦灼的情形顿时吸引了不少人来此围观,默默为那人加油。

小胡子医生两只手掌反按压着昏迷者的胸部,连续试了许多几次后才终于有了效果,昏迷过去的人吐出口气来。

他又趁势向那人嘴里喂了药,直到弄了许久昏迷者才慢慢悠悠的睁开眼睛。

“你的心脏有些问题,可能是遗传性疾病或其他什么,最好抽空去医院检查一遍,哪怕这会花不少钱也一定要及时治理,绝不能再拖下去了。”

那位干练的小胡子医生在车夫醒来后不忘嘱咐一些注意事项,听起来可不像小病。

“先生……感谢您救了我的命,谢谢,十分感谢您的仁慈。”

那车夫经过最初的险情后也意识到了刚才情况的危机,连声向这位医生道谢,他眼里满是感恩之情。

“这是我该做的,不用客气。当然,你也可以来我的诊所,名片上有我的地址。”

小胡子医生在解决了这件事后,下意识顺手递上了名片准备起身就走。

“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恩惠。”

可当对方接过名片的一瞬间,本来感恩戴德的车夫见到上面的,忽然名字时脸色一变,“门迪先生……您是兰蒂斯人?”

“是的,这不是什么问题,我在哥廷哈根有近十年的居住史……”

那位被称作“门迪”的小胡子医生似乎准备解释,可对方看他的眼神简直如同陨落的流星一般,短暂闪耀过后又迅速暗澹下去。

他冷冰冰的推开对方的手,并将名片还了回去,“很抱歉,门迪先生,如果我早知道是一位兰蒂斯人向我伸以援手,我宁可刚刚没人救我的命。”

“这些是作为您看病的报酬,它们是我身上全部的钱,您必须收下。”

说着,车夫从口袋中掏出一把零碎的钞票,几克朗、十几克朗的纸钞,一股脑的向对方塞了过去。

“我现在必须尊称您为一声先生,因为您救了我的命,但我绝不会感激你,哥廷哈根人永远都不会感激兰蒂斯人。

如果不是我还有一对儿女要我来养活,我现在简直恨不得立刻死去。”

那个车夫喃喃自语时突然掩面哭出声来,不知脑袋里的哪根筋忽然崩掉了,竟然比刚刚大难不死的情绪更加激动。

“说得对。”

“就该这样。”

“快去医院检查,兰蒂斯人能安什么好心,他喂你的说不准是毒药。”

在围观者中大部分人都露出赞扬的神情,对这样的事也习以为常。

那叫门迪的小胡子医生被迫收下钱后,想张嘴说些什么却终究没有开口,在旁边不少人哥廷哈根人厌恶的目光和言语中,最后灰熘熘的离开。

本来只是围观的夫忽然受到些触动,他眼神迷惑地抬起头瞧向这些刚刚明明很友好,但一瞬间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拜亚人,国都市民,哥廷哈根人。

在他们身上彷佛有一种莫名的民族自豪感,即便在密不透风的浓烟中,呼吸着质量不达标的空气,也仍是一副骄傲的模样。

因为那些工业化的产业是财富的符号、是国家强大的象征,也是维持着他们自豪感,让每一个人都能挺直腰杆的实在东西。

一直作为旁观者的尹森叔叔见证这一幕后,好笑又好气的开口:

“瞧,这就是哥廷哈根。”

第104章 一套房

出了中央车站,夫从路边的报亭买了一份价值5普尔的《哥廷哈根旅游指南》,尽管价格不菲,但这份指南印版的城市介绍却极尽详细。

位于拜亚东部地区,总面积将近一千平方公里的国都哥廷哈根市,是拜亚当之无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座城市从建国之初便有着几百年的悠久历史,也是拜亚工业化最早的试点,集全国之力打造出来国际性大都市。

下属一共十二个主城分区,各区域成环形包裹着中心城的希尔堡王宫。

北部地带的萨顿区、里尔区比较偏远,以往属于哥廷哈根老城区,该区人口总体年纪偏大,建筑也比较老旧。

尽管后来发展重心南移后这里许多地方都被荒废,但北部优良的基建设施使得该有的基本都有了。

北部的几个区域都有着性价比极高的廉价住房,是外来者居住的不二之选。

往南开始更接近现在的主城区,布来顿区是哥廷哈根大学的地址,那边同时也是大学城,超过十个大大小小的学校集中在一个区域,两三条铁路线交纵,交通十分便利。

作为文化中心,自然也少不了大型市场、国家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大剧院之类的文化产业,这些基建使布来顿整体显得年轻有活力。

越往下便是莫斯利区,哥廷哈根的CBD。

以香克斯大道为基础盘向最大的曼顿公园,经济重地,超级金融城,街道上随处可见的银行、交易证券所、保险公司、铁路交通公司,这些产业总值加一块说是拜亚的半条经济命脉都毫不为过。

同时此地还汇聚了这座城市几乎所有白领,绝对是最繁华、来往行人脚步速度最快的地带。

城市中心最大的河流便是自西向东贯穿了哥廷哈根市区的莫尔河。

不少知名建筑物都分布在河岸两畔,有几百年前老式风格的建筑,有为王国征战、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名人凋塑、有经历各个时期风格迥异的教堂。

可以说,有莫尔河的存在为整座城市都带来了更多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想在河畔两侧想买一套不错成套的河景房超级豪宅,价格至少五万克朗打底,而且有价无市。

按照正常工人每年240-260克朗的工资,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仅仅需要两百年不到,简直未来可欺。

事实证明,寻常人如果出生时不在这里,大概率到死也没机会住不进去。

至于东哥廷哈根还处于初步建设地段,最多的无疑还是烟囱密集的工厂,有大量国际技术工人聚集的码头区,也拥有最多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商业渠道,那边的环境要恶劣一些,却绝对是国都生产业的重中之重。

与之情况完全不同的是哥廷哈根西部,那里已经严重偏离了城市范围,原始森林覆盖,几个片区更偏向于原生态自然环境地区。

在那边有许许多多的河湾小镇,穿插着庞大的交通线路,不少飞空艇公司、蒸汽汽车公司都处于这一地区。

广阔的跑道是蒸汽交通初学者最好的天地,如果在城市里呆腻了去西部地带散心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趣的是,根据这本旅游指南的介绍,离权力中心的越近地段的房价越高,甚至有的地段有钱也不一定能够买到。

今天刚刚抵达王都的温斯特一家人,从车站顺着人流出来以后一路乘坐城际火车,才真正见识到了何为国际性大都市的风范。

目光所及,都是以往难以得见的商业大厦。

光是超过百米的高楼每隔不远就能看到几座,这座城市还有许多知名的地标建筑。

比如奢靡威严的希尔堡王宫、奇幻瑰丽的天主大教堂、巴洛克式的韦德格市政厅、雄伟壮丽的国会大厦,活力十足的哥廷哈根大学。

从权力分布的角度来分析,这些知名地标几样分别对照着国王陛下、宗教超凡势力、首相阁下、两议院,哥廷哈根学派。

不过像这种城市类似兄弟会这样的地下势力应该不少。

从夫从中央车站下来时,便动用猎人感官悄悄查了一番,光是那一带便感觉到有好几股庞大的灵性流转,这座城市超凡者的数量绝对不在少数。

“等有机会,一定要坐车先把哥廷哈根全部区域解锁。”

夫暗自在内心做了打算,比起利茨那样的小城市,想要走访全城可是个不简单的活,少说得几个月才能完全覆盖。

不过既然是大都市,要是从监控中窃听到什么大人物的对话,保准能立刻发达。

除了中心城权力顶峰的希尔堡王宫短时间没办法进去,其他地方倒也没什么难度。

当然,他是有一件能够屏蔽身形和气息的超凡斗篷。

但夫可不敢去赌王室要地没有极强的超凡者负责守卫,他要是真贸然闯进去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又经过了城际火车的一路颠簸,温斯特家的才到达南部一个名为兰斯区的地方。

关于此行的后续计划,幸好叔叔早就确定了计划,他早就联络好了这次来哥廷哈根的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经理人。

在来之前便已经提前挑选了一家人未来的住宅。

“孩子们,准备欢呼吧,我们马上要有一个在哥廷哈根属于自己的家了。”

尹森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似乎对未来能留在这座城市充满无限向往。

……

哥廷哈根南部,兰斯区,贝克街45号。

到来的当天,在一位名为艾伦的资深售房经理的带领下,尹森带着他夫人和两个孩子未来的住所。

这里同样属于相当不错的区域,距离中心城的距离有一段距离,但也属于南部比较舒适的地段。

即便这里不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大商人的主要居住区域,可从治安和环境来看依旧是地段不错的住宅区。

在这位经理的带领下,夫抬起头看向这个未来的新家。

同样是一栋复试住宅,白木栅栏,红白墙砖分别覆盖了上下两层,尖耸的褐红色屋顶上还留有一个哥特式尖顶,复古中带着一丝新潮,类似的独具匠心的设计不少。

面积仅比过去在利茨的那栋房子要稍小一些,同样留有一个不错的小院子。

“叮铃~”

在按下门铃后,艾伦经理将一家人引进了这座同样有120个平方的双层住宅。

他一边带人进来一变介绍起这里的环境。

一楼有一个很不错的大客厅,面积不小的采光餐厅,设施齐全的厨房,一间主卧、一个盥洗室和一间地下室,院子外还有停放私人马车或者蒸汽车的车位。

再往楼上走,分别是两间自带盥洗室的卧室和一间起居室,一间书房,打开楼梯顶的侧窗后还有一个坐北朝南的窗户阳台。

“温斯特先生,我敢保证整个哥廷哈根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房子,一万克朗的价格对于想在哥廷哈根居住的人来说并不算高,而且未来这片地区一定会有上涨空间。

您看,不远处就是交通站台,兰斯区周边就有学校、超级市场、医院,最重要的是这里离工厂的范围很远,保证不会废气排放影响到你们的健康。”

“你说的不错,可一万克朗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我手头的资金必须让我们谨慎考虑。”尹森叔叔并没有被说得昏了头。

能言善辩的经理人面目中带着职业化的微笑,像客户吹嘘起此地的优越性,“如果您准备的资金不够充足也没关系。

我们公司一向跟五大银行的关系不错,能帮您解决之后的贷款程序,您要做的只是付百分之二十的首付,按照百分之五的年利率,足有二十年时间还清,这样的房价比起莫尔河的住宅至少看得见希望。”

“二十年的时间?”

艾伦经理的这番话让一向精明的安菲儿婶婶听到这样的介绍都开始动容,她快速计算起这笔交易。

从银行借贷八千克朗,首付百分之二十两千克朗,按照年利率百分之5,分20年偿还,考虑到利息浮动或货币贬值,最终购房的成本大概在一万八千克朗。

折算下来每年要偿还800克朗,月偿还60-70克朗,而尹森目前周薪加奖金在15克朗浮动。

这其实就意味着排除家庭日常开销之外的金钱,尹森叔叔未来可动用的工资基本全都要汇入银行。

首节上一节90/3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