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学霸 第11节

这个粒子在脱离氢原子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衰变,衰变成波长0.02纳米的X射线。

脑海出现这样的假设后,苏哲自己被这个假设逗笑了。

笑归笑,他根据这个假设重新搭建了模型,他惊讶的发现,不管是能量还是位移,都能合理的解释了。

重新搭建的模型和收集的原始数据能够完美的契合了。

看着这样的结果,他有些笑不出来了。

要是他的模型是错误的还好,如果是真的,那就是重大发现。

特定环境下的原子吸收了特定波长的电磁波,原子释放了特定波长的电磁波,且发生了位移。

利用原子的这个特性,不仅能够制造特定波长的电磁波,还能控制原子的运动,还能……

且还预言了一种粒子的存在,他笑了笑,在A4纸上写下了这个粒子的名称:重光子。

根据他新搭建的模型,推出了重光子的性质,质量、衰变周期等等

至于重光子的形成过程,他没做详细的推算,因为太复杂,且没有完整的理论支撑,只能放弃。

想到能有如此重大的发现,他感觉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向他招手。

苏哲越想越激动,用他的假设重新搭建了波长1.36纳米的X射线对钙原子的模型。

发现,新的模型比起原先的模型更加的自洽,合理了。

有了新的模型,苏哲开始疯狂的翻找原始数据。

一个例子并不能证明什么?

搞的不好就是一种巧合。

他要做的是,找更多的事例来证明新模型的正确性。

翻遍了第五次测试的原始数据都没找到,点开了其他几次测试的原始数据。

不知道是不是他运气好,在第四次测试的原始数据中,他找到了氢原子的三个事例。

氢原子吸收了波长1.25纳米的X射线,释放了波长0.02纳米的X射线。

三个事例中,氢原子所释放波长0.02纳米的X射线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各不相同,其中一个事例更加特殊,一个氢原子同时吸收了多个不同钙原子释放的波长为1.25纳米的X射线,这个氢原子释放了波长0.02纳米X射线,还做出了不规则的运动。

苏哲将三个事例的原始数据代进模型中,发现,模型能够完美的预测,和实际测的的数据十分的吻合。

“运气!运气啊!”

此时,他基本确定他的模型是对的,他预测的重光子可能真的存在。

可惜的是,没有找到钙原子的事例,如果找到,那就证明模型的普遍性了。

现在看,只能通过实验来证明了。

他站了起来,深呼吸。

起身,他发现窗外的天已经亮了,一看时间,已经是早上六点了。

他兴奋的冲出办公室,向离子束抛光技术研究实验室走去,想看看包正义和范晓明在不在,他要把这个惊喜告诉他们。

第17章 交流,问题所在

在去离子束抛光技术研究实验室的路上,苏哲这才发现自己全身早已被汗水湿透,整个人就像从水中捞出来的一样。

这流汗的毛病,没得办法。

来到离子束抛光技术研究实验室,他轻手轻脚的走了进去。

人都在,只是绝大多数人都趴在工位上睡着了,只有少算几人还在干活。

要找的包正义和范晓明两人都睡着了,包正义包教授的呼噜声还不小。

他笑了笑,轻手轻脚的退出了离子束抛光技术研究实验室。

站在外面的参观通道上,通过钢化玻璃看着趴在工位上睡觉的众人。

太辛苦了!

搞科研真的不容易。

看到这些,他也不那么兴奋了。

想了想,还是回头说吧!

刚有这样想法,他的肚子发出了一连串的响声,饥饿感瞬间充斥了全身,困意涌上心头,眼睛看东西也有些迷糊了。

“吃早饭,再好好的洗个澡,睡上一觉,起来继续。”苏哲嘀咕着。

那些重大发现需要整理不说,他还要分析前五次测试失败的原因,最好能够提出新的方案,毕竟他的目标是研制离子束抛光技术。

想好后,他转身离开,还没走两步,就听见身后有人叫他。

“苏哲同学!这么热的天还跑步,受得了吗?”

苏哲转身,发现叫他的是离子束抛光技术研究实验室的成员。

男的,二十七八岁的样子,长的五大三粗的,还带着眼睛。

叫啥名字他就不知道了。

他刚想解释没跑步,却被抢了话。

“苏哲同学你好!我叫邓佳佳,光学镜头研究中心的助理研究员。”邓佳佳说着,非常正式伸出了手。

苏哲和邓佳佳握了握手,说:“你好!我叫苏哲,南门一中高三毕业生。”

他一说出口,总感觉怪怪的。

“知道!知道!你被雷劈的事我也知道,我就是好奇……那个,不好意思。”邓佳佳歉意的说。

“没事!”苏哲摆摆手,有点不悦,“找我有事吗?我要去食堂吃早饭了。”

“没啥事!就是想和你聊聊,这些天做研究人憋得慌。”邓佳佳尴尬的笑了笑,“我也要去吃早饭,我们一起。”

“是吗!走,我们一起。”苏哲原以为邓佳佳是单纯的八卦,没想到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

去食堂的路上,吃早饭的时候,邓佳佳一直说个不停。

一开始说今年高考数学变态的难,接着又说他自己。

上岭大学本科毕业,考了陵州理工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光学镜头研究中心。

说这一年多来没日没夜的搞研究,睡不好吃不好,不断的吐槽。

当时苏哲问了一句:“这么辛苦,待遇怎么样?”

他话声刚落,邓佳佳整个人来了精神,说道:“好!相对其他的研究所、科研岗位,我们的待遇要好的太多,像我这样的九级助理研究员,年薪能拿五十万,要是搞出创新的技术,能够参与技术分红。”

说完这些,说起了光学镜头研究中心和包正义以及范晓明。

说光学镜头研究中心将会成为光学镜头的世界级研发中心。

接着又说包正义怎么怎么牛,范晓明比一般的博士还牛啥的。

从邓佳佳夸赞这师徒两人的表情看,不像是假话。

最后,苏哲问起了这次测试。

邓佳佳从一年前的第一次测试开始说起,说他们有多么多么的辛苦,可每次总是差那么一点。

说着说着,说到了这一次,也就是第六次测试。

这次测试从两个月之前开始准备,最后这三天最为关键。

说到最后,邓佳佳哀声叹气的说:“虽说现在从数据上看还好,但我感觉这次还会差那么一点,不过没啥,这次不能成功,再来个几次,我想就能成功了。”

从邓佳佳的述说中,他知道,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真的很辛苦。

996福报算啥!

24小时待在实验室才狠。

当然,相应的福利要跟上,不能想着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

吃完早饭,时间已经来到八点了,一个早饭整整吃了一个多小时。

早饭结束后,邓佳佳回了光学镜头研究中心,苏哲回了宿舍。

他快速的洗完澡,直接躺床上了。

吃早饭的时候,他就困的不行,一直强撑着。

他要好好的睡上一觉,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

下午两点,苏哲被他定的闹铃叫醒,洗漱后去了食堂。

吃完饭后,他特意买了二十个大馍,接着又到超市买了一包一公斤的大白兔奶糖。

一路上,那回头率是百分之一百,是个人都要瞅他几眼。

他完全不在乎这些,一手提着装有二十个大馍的袋子,一手拿一包大白兔奶糖向光学镜头研究中心走去。

来到光学镜头研发中心,苏哲将大馍和大白兔奶糖放好,给水杯添满水。

这些大馍和大白兔奶糖多少能够顶一段时间。

他决定,在这些大馍和大白兔奶糖没有吃完之前,不离开办公室了。

不管能不能突破离子束抛光技术,他都要试一试。

万一成功了,不仅能帮到EUV光刻机的制造,还能有钱拿。

在做这些之前,他先要整理办公桌上的那些写满公式和数据的A4纸,清晨的时候过于兴奋,没顾上。

他需要整理的是他搭建的模型以及相关数据。

分别是氢原子和钙原子。

前者是钙原子在特定的环境下受一定能量的高能电子撞击产生波长1.25纳米X射线,特定环境下的氢原子吸收了波长1.25纳米X射线,之后,氢原子在释放波长0.02纳米X射线的时候,氢原子发生了位移。

整个过程都有现实中的数据支持。

他将他搭建的模型取名为:XX-氢原子振动模型。

及氢原子在特定环境下吸收波长1.25纳米X射线,之后,氢原子在释放波长0.02纳米X射线的时候,氢原子发生了位移。

其中,模型中预测的重光子最为关键。

对于重光子,有两个方向值得研究,任何一个获得突破都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分别是寻找重光子和重光子在原子中形成的机理。

后者是铅原子在特定环境下受一定能量的高能电子撞击产生波长1.36纳米X射线,特定环境下的钙原子吸收了波长1.36纳米X射线,之后,钙原子在释放0.1纳米X射线的时候,钙原子发生了位移。

这个模型取名为:XX-钙原子振动模型。

可惜的是这个模型没有现实中的数据支持,需要设计专门的实验验证。

一旦XX-钙原子振动模型被实验证实,这套模型和重光子就有了普遍性,适合所有原子。

想想就让人激动啊!

首节上一节11/1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