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学霸 第32节

当然,收获还是有的。

在他看完的时候,工作人员也在赶人了,因为下班的时间到了。

其实,整个六层就没几个人,像物理区就他一个人。

离开图书馆六层,他去了食堂三层教职工餐厅,发现餐厅坐满了人,一眼就能认出,这些人不是上岭大学的老师,而是参加技术报告会的参会人员,因为他在这些人中看到了牛光辉、司文博他们。

还看到包正义、范晓明、许家平几人。

他注意了一下这些人吃的饭菜,和平时没啥两样。

话说研究中心真够抠的,就让参会人员吃这些,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是千里迢迢赶过来的。

但这些人毫不在意,吃着餐盘中的饭菜,还激动的聊着。

“这次离子束抛光技术的突破,最兴奋的是申城微电子的潘总工,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光学镜头,这下,世界半导体制造要变天了。”

“变天的何止是半导体制造,高端光学镜头市场也一样,要知道,激光、光学检测、同步辐射设施等等这些都需要高端光学镜头……欧罗巴的蔡斯算是裁了。”

“让我不解的是,明明第六次测试才刚刚失败,这才几天,第七次就成功了,担心啊!担心包正义包教授他们闹出大乌龙。”

……

苏哲打好饭菜,正打算找个拐角坐的时候,被包正义包教授叫住了。

他只好和包正义、范晓明、牛光辉,还有一位不认识的教授坐在一起。

刚坐下,包正义开始介绍。

“小哲!这位是科大的黄伟才教授,博导,还是大科学装置霸都同步辐射实验中心主任,对了,黄大教授师从陵州理工物理学院院长王修齐院士。”

“黄教授好!”苏哲笑着喊。

黄教授年龄四十出头的样子,头发有些稀疏,和包教授一样。

这位又是王修齐院士的学生,怪不得这几人坐一起了。

“老黄!这位是苏哲,今年的省状元,我们物理学院的新人,我……”包正义一脸的兴奋。

“知道!知道!我对苏哲熟悉的很,因为特招苏哲的事,学校搞出了三套特招方案,还真有不少人去尝试,我可听说了,用特招的方法,从清大、燕大手中抢到了三四十名尖子生,老牛!是不是?”黄伟才一脸好奇的看着牛光辉。

“恩!还好吧!抢了三个理科状元,三十几个尖子生,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拿到了百万起步的科研经费,三名理科状元还不错,拿到了五百万起步的科研经费,至于一千万的,一个都没有,说实话,这些尖子生和苏哲相比,还是差了些。”牛光辉有些自得的说。

这次陵州理工可是下了血本。

本来苏哲起步的科研经费由包正义提供的,可在校长徐正平搞出三套特招方案后,坚决让包正义包师弟出局,不让包师弟提供科研经费。

“那是!四个奥赛冠军,一般人做不到。”黄伟才点头。

“苏哲让我太意外了,让……”

……

包正义和范晓明两人相视一笑,看着牛光辉和黄伟才你一言我一语的,两人心中好笑。

等你们知道苏哲的能力后,看你们还能不能夸夸而谈。

包正义咳嗽一声,笑着提醒,“那个,我们就不要拿苏哲和那些尖子生比了,没有可比性……吃饭!吃饭!一会儿就要开技术报告会了。”

……

苏哲吃完晚饭,打了招呼离开了食堂,去了图书馆四层的电子阅览室。

离技术报告会开始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够他看不少实验物理相关的论文了。

坐在电脑前,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他想看的论文。

不知道是上岭大学论文数据库本来就没有,还是这方面的论文本来就少。

找不到论文看,他只好坐在那设计验证相关模型和寻找重光子的实验。

本质上,验证XX-氢原子振动模型等相关模型的实验和寻找重光子的实验是差不多的,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这两者其实是可以合二为一的。

目前XX-氢原子振动模型和XX-2.38-氢原子振动模型是有数据支持的,但数据样本过少,需要进一步实验。

XX-钙原子振动模型连支持的数据都没有找到。

总的来说,三个模型都需要进行实验验证,同时寻找重光子的存在。

在他的论文《论电磁波对原子的操纵》中,他提了寻找重光子的方法。

搭建一个验证XX-氢原子振动模型或XX-2.38-氢原子振动模型的实验。

就拿XX-氢原子振动模型来说。

使用波长1.25纳米X射线照射特定状态下的氢原子,观察氢原子在吸收波长1.25纳米X射线后是否释放波长0.02纳米X射线,且氢原子是否发生位移。

方法和理论过程就是如此简单,可实验的实际操作却非常的困难。

第一个难点;波长1.25纳米X射线源的获得。

第二个难点:氢原子特定状态的控制。

第三个难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单一波长X射线源,也就是单色光的获得是有难度的,在实际的操作中,获得的单色光中往往混有不同波长的光。

如EUV光刻机的光源需要的是波长13.5纳米的紫外光,及要保证单色性,还有功率的要求。

当然,XX-氢原子振动模型验证实验中,对X射线源有着一定的要求,但没那么高。

至于氢原子特定状态的控制难度就大了,如原子的能量、动量、角动量等等。

那怕实验的开始,氢原子处在特定状态下,可实验开始后,氢原子的状态会随着改变。

可以这么说,氢原子特定状态的控制决定着实验验证是否成功。

最后就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了。

数据收集的主要探测器有全频段电磁波接收器、粒子探测器。

在XX-氢原子振动模型验证实验中,不仅要收集电磁波和相关粒子的运动轨迹,还要时钟上做到统一。

这一点对寻找重光子至关重要。

苏哲坐在电脑前想了半天,结果只是把理论部分梳理了一遍,具体的实验设计还是没有想出具体方案。

说不好听的话,全频段电磁波接收器和粒子探测器长啥样都不知道,怎么设计实验。

就比如,原子弹的原理多简单,要造那就……

就在他感到无奈的时候,手机震动起来。

第52章 两组!那就稳了!

苏哲掏出手机,是范晓明发来的视频通话。

接通后,范晓明问他在那?让他去一号报告厅,技术报告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挂了视频通话,他刷卡下机。

拿着他的布质手提袋前往一号报告厅。

对技术报告会,他还挺好奇的,按照范晓明说的,技术报告会就是介绍相关技术,主要是介绍相关技术的应用。

通俗的讲就是显摆一下。

……

图书馆四层一号报告厅。

牛光辉看着参会的一百多好人,心中有些不安。

来之前,老师告诫他,让他帮着包师弟把把关,可包师弟到好,不管他怎么问,包师弟最多敷衍两句。

“放心!我们真的突破了离子束抛光技术,绝对不是乌龙。”

就是不让他看加工镜片的检测数据,更不透露离子束抛光技术突破的过程。

不放心的他拉着师弟包正义来到一旁。

“包师弟!技术报告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你老实说,离子束抛光技术是不是真的突破,可你们第六次测试刚失败,我担心……”

“牛大教授!你觉得我傻吗?”包正义笑着问。

“不傻!但是时间上……太快了些。”牛光辉直说。

“快是快了些,但DYN-离子束抛光技术完全可行,要知道我们测试的不是一组,而是两组,结果都异常的好。”包正义笑着回答。

“两组!检测的结果和邀请函中的一样,镜面都达到0.09纳米的面型精度峰谷值和19皮米的表面粗糙度?”牛光辉脸上露出了笑容。

一开始,他担心的不是包正义他们造假,担心的是邀请函中检测的镜片结果只是孤例,担心只是一次巧合。

两组那就不同了。

“差不多吧!现在我就不多说了,一会儿报告会上都会介绍的。”包正义笑了笑,“师兄!这报告会绝对会给你惊喜。”

“惊喜!啥惊喜?难不成等离子体EUV光源突破了。”司文博笑着凑了上来,“对了,刚刚我听说,这DYN-离子束抛光技术和苏哲有关,是不是真的?”

苏哲才高中毕业,到上岭大学是学习来的,怎么会和DYN-离子束抛光技术扯上关系?

他很不解。

“DYN-离子束抛光技术和苏哲有关,怎么会?”牛光辉一脸的惊讶。

“是有关,具体的你们一会儿就知道了。”包正义说着看向司文博,“恭喜啊!司教授,有了光学镜头,你们搞出来的同步辐射EUV光源就能用到EUV光刻机上了,真是可喜可贺。”

“同喜同喜!”司文博笑了一会儿,脸色又变得严肃起来,“说实话,我真的希望牛教授研究的等离子体EUV光源能够突破,毕竟我们搞出来的同步辐射EUV光源太耗能了,就算造出了EUV光刻机,在国际上也没啥竞争力。”

虽说他和牛光辉是竞争对手,但同步辐射EUV光源项目立项的时候他就知道,他做的项目只是备份,就是为了应对现在这种状况。

他心里很清楚,大家都希望看到等离子体EUV光源的突破。

听到这话,包正义和牛光辉两人面面相觑,有些意外的看着司文博。

“怎么?你们不会以为我在大事大非面前还考虑我自己的那点利益吧!小看我了。”司文博有些自得的说,“我说老牛啊!你和我说说你们遇到的难题,看我能不能给你提点意见。”

“这……好吧!我们坐回去说。”牛光辉迟疑了一会儿,还是同意了。

就在他往回走的时候,看见了苏哲,拉着苏哲和司文博坐到了一起。

包正义看到这一幕,心中想笑。

这两大教授一会儿在苏哲面前显摆,结果被苏哲反杀,那画面……

他看了看时间,离技术报告会开始的时间还有五分钟,看着现场正在讨论的一百多号人。

心想,这些人知道DYN-离子束抛光技术是苏哲独立搞出来的后肯定会惊讶的。

他看向和牛师兄、司文博坐一起的苏哲,心中期待着苏哲还能给他带来怎样的惊喜?大发现是否真的如苏哲所说,价值几个诺贝尔奖。

……

苏哲有些懵啊!

刚进一号报告厅,还没看清有多少参会人员,就被牛光辉牛教授和司文博司教授拉了过去。

三人坐下后,就听司文博司教授对他说:“苏哲!你对光学了解多少?有本科水平没有?”

“有!”苏哲点头。

首节上一节32/1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