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学霸 第42节

“现在不是暑假吗?怎么食堂还有这么多学生?”苏哲有些不解的问。

“这些大部分都是研究生,也有部分本科生,研究生没有暑假。”钱三多有些抱怨的说。

“你……”黄伟才被汤呛到了。

“是的!做研究生苦啊!给老板忙前忙后,遇到好一点的老板还好,遇到不好的那就惨了。”范晓明感叹。

“范晓明!你没有资格说这话,你在上领大学光学镜头研究中心过的小日子别以为我不知道,都成小老板了还想怎样?补贴一个月五万朝上,动不动的就是几十万的奖金,你就知足吧!”黄伟才不满的说。

“啥!这都是真的,以前我还以为是假的,这……这待遇也太好了吧!还收不收人,我想去。”钱三多脱口而出。

“那个,跟我后面读博待遇不差吧!”黄伟才尴尬的说。

“啊……我是说博士毕业后。”钱三多尴尬了,竟然在老板面前说了这样的话。

苏哲咳嗽一声,笑着说:“吃饭!吃饭!”

看这情形,待遇对科研人员还是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吃完晚饭,四人来到黄伟才在霸都同步辐射实验中心的主任办公室。

四人坐在沙发上喝着茶。

“苏哲!你真的太让我意外了,不仅搞出了DYN-离子束抛光技术,连等离子体EUV光源的关键参数都是你提供的,你不知道,那天参会的人员知道后都震惊了。”黄伟才一脸的兴奋,“许校长说你们搞出了更加先进的抛光技术,正在关键时刻,不让我们去打扰你们,我有些怀疑啊!你们这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一些。”

“我们这次过来就是为了验证新的技术做准备,老板应该和说过了吧!”范晓明笑着说。

他脑中不自觉的脑补许校长忽悠这些人的画面。

“说过了!”黄伟才点头,“在那天的技术报告会结束后,我们围着许校长,逼问了半天,许校长才说出真相,当时众人愣住了,DYN-离子束抛光技术已经比欧罗巴的蔡斯强了,你们又搞出了更先进的技术,问许校长有多先进,许校长支支吾吾的就是不说……现在,你能和我透露一下吗?”

说起这个,让他想起了和包正义包师弟的通话内容。

为了验证新技术,直接开出两千万的使用费,虽说其中有两百万要花在实验站的改造上,但实验中心直接挣了一千八百万。

包师弟还热心的说电费他们自理。

他坚持了半天,说电费他们出,包师弟就是不愿意,坚决电费自理。

没办法,他只能同意了。

只是这样的便宜占了,他有些不好意思。

“先进三个数量级。”范晓明竖起三根手指头。

“三个数量级!你确定?”黄伟才有些震惊。

钱三多愣在那,还没反应过来。

“确定!使用新技术,理论上光学镜头镜片的加工精度能够达到50飞米的面型精度峰谷值和10飞米的表面粗糙度。”范晓明非常肯定的说。

“这……”黄伟才愣住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钱三多一脸的震惊。

范晓明咳嗽一声,笑着说:“新技术的验证实验,也就是验证测试在你们这做,可不可能到时候就知道了,按着计划,八月十五号下午能够出结果。”

“比DYN-离子束抛光技术先进三个数量级,这意味着光学领域将会迎来剧变。”黄伟才有些激动的说,“那这先进的技术出自谁之手?”

“不用猜了,是苏哲搞出来的。”范晓明直言。

“这……苏哲!你……”黄伟才此时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只能一脸震惊的看着苏哲。

“苏哲!你是怎么办到的?这也太厉害了!”钱三多和他老师一样,震惊的看着苏哲。

“那个,你们不用这么看着我,新技术还没验证了,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的。”苏哲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新技术是苏哲搞出来的就几人知道,你们可不能传出去了。”范晓明很小声的说。

“不会!绝对不会。”钱三多保证。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们清楚的很,放心。”黄伟才认真的说。

“对了!我要说一下,也就是八月十五号最后测试的那一天,我们验证测试需要大量的电能,这可能会影响到实验中心的其他实验站,你们要帮着协调一下。”范晓明提醒。

“没事!这些我来沟通,你们验证测试的那一天,我让其他实验站休息一天。”黄伟才一口答应。

“好!”范晓明说着站了起来。“这饭也吃了,茶也喝了,干正事吧!”

他从背包中拿出一个优盘。

黄伟才接过优盘插在了他的笔记本电脑上,输入密码后打开了优盘,“你们真够可以的,竟然让我们帮你们改造实验站,你们的心真大。”

“没办法,我们忙,抽不开人手。”范晓明笑着说,“再说,我们对你们绝对放心。”

“QG-双原子振动技术验证实验测试实验站改造计划书,从这名字看,和DYN-离子束抛光技术是不同的技术路线。”黄伟才继续翻看着改造计划书,看着看着,他愣住了,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的说,“你们要求波长12.5纳米X射线和波长1.36纳米X射线,这……这功率,这光源的强度也太夸张了,直接达到了我们实验中心能够提供光源的最高强度了。”

看到这,他算是明白包正义包师弟为何坚持电费自理了。

上来就是最大功率输出,这一天下来,电量的消耗是天量啊!

“说实话,这样的光源强度还是勉勉强强,要是有更强的光源那就更好了,不过现在是验证阶段,关系不大。”范晓明直言。

“你……”黄伟才无奈,“解说一下实验站改造计划书,方便我对实验站的改造。”

“好!”范晓明点头。

“那个,黄教授!我能不能去参观一下同步辐射实验中心?”苏哲站起来,一脸期待的问。

“可以!当然可以,我……”黄伟才看了一眼笔记本电脑,对钱三多说,“带着苏哲去参观一下实验中心,参观结束后带着苏哲逛逛科大,科大的夜景还是非常不错的。”

“好!”钱三多有些兴奋的站了起来。

随后,苏哲跟着钱三多离开了黄伟才的办公室。

第69章 同步辐射装置,够贵的

苏哲跟着钱三多离开实验中心办公大楼。

“你们科大真够厉害的,竟然独立拥有同步辐射光源这样的大科学装置,你们学校的师生太辛福了,做相关实验不用去申城和燕京排队了。”走在路上,苏哲有些惊奇的说。

国内,现存且在运行的同步辐射装置也就三台,分别位于燕京、申城,还有霸都。

霸都的同步辐射装置最特别,归科大所有。

“幸福是辛福,可建设费用和维护费用也不是小数目。”钱三多感叹,“就两年前的升级,整整花费了八亿,为了这钱,我老师不知求了多少人,可怜啊!”

霸都同步辐射装置本是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不能产生硬X射线光源不说,还特别的耗能。

在燕京和申城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投入使用后,申请使用的人少了,收入自然少了。

可维护的经费还是要的,再加上校内师生的使用,学校只能贴钱维持。

在同步辐射实验中心快维持不下去的时候,校委会一致决定,让他的老师黄伟才接手主任的位置。

要知道,不管是主任和副主任,过去可是院士才能做的,没想到落到他老师这个正教授的头上。

话说回来,他老师黄伟才也是狠人,在接手同步辐射实验中心后,第一件事做的是升级。

学校提供一个亿的资金,升级的总费用是八个亿,差了整整七个亿。

他老师找了富二代师弟包正义要了一个亿的赞助,其他六个亿是他老师一家企业一家企业求来的。

作为全程参与者,他深知他老师的不易。

这些,他都不好意思对苏哲说。

苏哲看着情绪低落的钱三多,没再说话了,而是在心里盘算着。

不管是ZDY-撞击原子模型,还是ZGZ-原子振动模型,都需要大量的实验。

前者需要从低能区到高能区的电子,后者需要从远红外光到硬X射线的可调光源。

他思来想去同步辐射光源最为合适。

陵州理工那半废弃的正负电子对撞机改造改造还是可以的。

……

两人走了一段距离来到一个巨大的环形建筑前,且环形建筑还有一个长长的尾巴。

“面前的就是同步辐射实验中心的主体部分了,如果从空中俯看的话,实验中心就像一个网球拍。”钱三多有些自豪的说。

“太壮观了!”苏哲感叹。

“你看到直的部分有一百一十米,是电子直线加速器,大的环形部分是同步辐射装置的主体电子储存环,周长有四百二十米,大环内还套了一个周长一百六十米的增强器,在大环的外围是同步辐射光束站和实验站。”钱三多解释,“其实吧!电子存储环和增强器都是环形电子加速器,一开始,电子在……”

钱三多详细解释着同步辐射装置的工作原理,苏哲认真的听着。

电子一开始在电子直线加速器中加速,之后进入增强其中进一步加速,最后进入闭环的电子储存环。

在电子储存环中,高速运动的电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的时候会释放同步辐射光。

同步辐射光被引进光束站,在光束站中按用户要求进行准直、聚焦等再加工,然后输送到用户实验站。

“苏哲!你们搞出高精度的光学镜头,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帮助。”钱三多笑着说,“光学镜头的精度越高,我们就能解析出更纯的单色光……走,我们进去。”

来到入口大厅门前,钱三多用卡刷开了门禁。

之后两人戴上了纽扣大小的辐射剂量计。

“苏哲!实验中心的内部和实验站不方便参观,我们只能沿着周围的参观通道看看了。”钱三多解释说。

“明白!”苏哲点头。

他也不傻,现在同步辐射装置正在运行中,内部禁止人的进入。

实验站正做实验、做测试的,你一个陌生人进去参观算怎么回事!

苏哲跟在钱三多走进电梯,钱三多按了三层,出来后是一个平台,平台的两边是通道。

不管是平台还是通道,都用钢化玻璃与主体隔开。

他来到平台的边缘,看到地面上那些忙忙碌碌的研究人员。

看着地面,他估计这个平台离地面有十五米高。

“苏哲!你现在看到的实验站是一号实验站,这些人做的是生物大分子的三维分析,研究机构和功能的关系。”钱三多说,“网上经常有人说,同步辐射装置是一台超级显微镜,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看过介绍的视频。”苏哲笑着点头。

“走!我们转一圈。”钱三多走进参观通道,“目前,我们实验中心有八个实验站,七个在使用,还有一个闲的,刚好你们要用。”

苏哲跟在后面听着钱三多的解说。

“在用的七个实验站,三个对外收费使用,四个是我们学校自用的,这样刚好能够收支平衡。”钱三多笑着说,“这次包正义包教授够大方的,不愧是富二代,直接给了两千万的使用费用,刨除实验站的改造费,我们实验中心净赚一千八百万。”

苏哲一边听着,一边看,发现二号实验站的人真不少,粗略估计得有五十几号人,好多人手中还拿着小本本。

看到这,他不解的问:“这二号实验站怎么这么多人,感觉这些人不是来做实验,倒是像在学习。”

“你猜对了,这些是各所高校的本科生,来参加夏令营的。”钱三多解释,“看,三号试验站是做材料了,四号实验站做的是医药,五号实验站是闲置的,改造后给你们用,后面……”

苏哲一边看,一边听着钱三多的解说。

很快,两人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开始的平台。

看完这些,苏哲有些向往,他想要这样的大科学装置。

他想了想,问钱三多,“现在造这样的同步辐射装置需要多少钱?”

“啊……”钱三多有些意外,“现在造的话,至少要十六个亿,这是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像燕京正在建造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光建设费用就高达三十个亿。”

首节上一节42/1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