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学霸 第9节

苏哲认真的看着显示屏上的波形图和其他信息,这X射线的坡长是1.25纳米,脑海中不自觉的将已知的相关信息结合起来。

如加工工件光学镜头镜片的物质组成,以二氧化硅为主,加有少量的氢氧化钙,氧化硼等等。

离子束的物质组成,加速获得的能量多少,射入的角度等等。

再加上整个加工过程所处的环境。

他在脑中快速的推算着。

“小哲!你额头怎么出汗了?”包正义转过头,发现苏哲额头上出现的细汗。

“啊!”苏哲停止了推算,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知道的数据不够,根本推算不出来。

“小哲!你知道这段X射线是从那组产生的吗?”包正义试探性的问了一下。

苏哲转过头看了看两个圆形的窗户,回答:“X射线是那组带负电的离子束产生的。”

“被你猜中了,那你知道这X射线是怎么产生的吗?”包正义说完,觉得不应该问这个问题,这是在难为人,毕竟苏哲才高中毕业。

他转头看向范晓明,好要范晓明给苏哲解围,范晓明刚想说话,苏哲开口了。

“带负电的离子束中存在着自由的高能电子,高能电子轰击了工件中的钙,钙的电子层吸收了高能电子的能量,钙原子的电子从低能电子层跃迁到高能电子层,此时高能电子层上的电子处在激发态,在很短的时间内,处在激发态的电子跃迁到跃迁到低能电子层,多出来的能量以X射线的形式传播出去。”

包正义越听越欣喜,知道这些,说明苏哲高中的知识学的非常扎实,而且还做了深入的研究,他见苏哲停了下来,打算好好夸夸苏哲的,那知道苏哲站起来继续说,这一开口就把他惊讶到了。

“加工的工件中有氧原子、硅原子、硼原子、氢原子、钙原子等等,我之所以确定X射线是钙原子受高能电子轰击产生的,是因为X射线的波长,通过计算……”

苏哲说了钙原子各个电子层的能级,估算了高能电子所携带的能量,一步一步的推算,最后算出了X射线的频率,知道了频率,自然就知道了波长。

随着苏哲的推算,包正义和范晓明两人嘴巴张的老大。

苏哲报出一组数据,两人张开的嘴就大一分。

实验室中的其他人也围了过来,这些人同样一脸的惊讶。

刚刚从三人的谈话中,他们知道,苏哲是一名刚毕业的高中生。

可现在的表现,谁相信面前站的是一名高中生。

他们中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在苏哲停止述说后,过了好一会儿,包正义和范晓明站了起来。

“小哲!这……你从那学的,听课学的?不应该啊,上岭大学基本上就没有这样的课程。”范晓明一脸惊讶的问。

“我自学的。”苏哲很平静的回答。

“这就对了,天才嘛!都是自学成才的。”包正义见大家都围了过来,笑着说,“大家既然都围过来了,我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市南门县南门一中的高三毕业生,今年参加的高考,数学考了一百……那个苏哲是今年理科省状元的种子选手。”

他差点说漏了,苏哲数学考一百五十分的事不能往外说,他差点就害了他的爱人了。

对于苏哲掌握的这些知识,他一点都不奇怪,天才嘛!会这些很正常。

他说完,众人鼓起了掌声,同时说着。

“难怪了,是超级学霸就不奇怪了。”

“我想起来了,那个短视频我看过,说数学不难,能考150的学生,原来都是真的。”

“天才果然不是一般人。”

……

见掌声停了,包正义咳嗽一声,说道:“今天时间不晚了,该回去睡觉的回去睡觉,忙的就继续,接下来的三天是最为关键的三天,大家再坚持坚持,很快就能看见曙光了,加油!”

“加油!”

众人散开了,一些人收拾收拾离开了实验室,一些人继续留在了工位上。

包正义看着苏哲,笑着说:“小哲!你太让我意外了……你在研究中心的这段时间好好学习,等我和晓明忙完了这三天,你想学啥,我们都教你,这三天你可以熟悉一下研发中心,也可以做其他的,我对你不做要求,天才嘛!都是自学的。”

“谢谢包教授。”苏哲真诚的说。

他本想继续说的,让包正义知道他的真实水平,他就可以参与离子束抛光技术的研发,可包教授都这么说了,只能等三天后了。

包正义点点头,看了看时间,转头看向范晓明,说道:“带苏哲回去休息吧!都夜里十点半了。”

打完招呼,苏哲和范晓明离开了离子束抛光技术研究实验室。

在去办公室的路上,范晓明无精打采的说:“接下来的三天是我们这段时间最忙的,一天24小时都要待在实验室了,也不知道这一次,也就是第六次的结果会怎样,要是再不成,两个月的时间又白忙活了。”

“第六次?”苏哲问。

“是啊!前面已经失败了五次。”范晓明有些失落,“对了,到办公室后,我教下你怎么使用研发中心的数据系统,这三天你自己先熟悉一下。”

“那个……好吧!”苏哲本想说自己参与关学镜头的研制,想到这是最后三天的测试,他就没说了。

这时候参与,那是添乱的。

来到办公室,苏哲用他的校园卡卡号登陆了光学镜头研究中心数据系统,在范晓明的提示下,很快就学会了使用。

之后,两人来到了食堂,吃过夜宵,回宿舍已经十二点了,洗漱后,两人各自回房睡觉了。

第14章 分析,让他感兴趣的X射线

第二天,苏哲被早晨六点半的闹铃叫醒了,起来后发现,范晓明已经离开了宿舍。

洗漱后,提着装有大白兔奶糖的布质手提袋出门了,在食堂吃完早餐,他特意买了五个大馍装在手提袋中。

他想好了,用这三天的时间分析前五次的测试数据,看看能不能找到失败的原因,还要尝试着突破离子束抛光技术。

至于买大馍,那是用来做午饭的,因为从食堂到光学镜头研究中心要走十分钟的路程,一来一回,要浪费二十分钟的时间。

来到光学镜头研究中心,苏哲将手提袋放到办公室后,去了离子束抛光技术研究实验室。

他发现大家都在,整个实验室中,加上包正义和范晓明一共三十二人,而且这些人都在忙着手头上的事。

他的到来,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看到他的人也只是和他笑笑,接着又忙自己的。

来到范晓明和包正义两人的身后,苏哲看着两人专注的忙碌着,过了好一会儿,包正义发现了他。

“小哲来啦!”

“包教授!您忙您的,不用管我。”苏哲笑着点头。

包正义笑了笑,转过头自己忙自己的。

这时候,范晓明转过头来,“来这么早,不多睡会儿!”

“不早了,已经七点多了……晓明哥!你继续,我就过来看看。”苏哲见范晓明和他说话,手都没有离开键盘,就知道现在有多忙。

“好!等这三天忙完了,我请你吃大餐。”范晓明说完,转过头忙自己的。

苏哲站在范晓明身后看了一会儿显示屏上的数据,又从两个圆形的窗户看了正在加工的两台离子束抛光设备,之后悄悄的离开了离子束抛光技术研究实验室。

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候,还是不要打扰的好。

在回办公室的途中,遇到了其他实验室来上班的研究人员,这些人对他的出现很好奇,但没有一个人问。

回到办公室,他用校园卡卡号登陆了研究中心数据系统。

找到离子束抛光技术研究实验室前五次的测试数据。

打开第五次测试数据,粗略的看了一下数据目录。

有加工工件,也就是光学镜头镜片的物质组成、离子束抛光设备的原理以及各种参数、全频段电磁波接收器及粒子探测器等探测器、加工环境的各种参数。

接着就是测试,也就是加工过程实时原始数据的记录,到相关数据分析的结果。

最后是第五次测试的总结。

他看了一下这些数据的页数,足足有一千多页,就这还是因为使用的只是部分原始数据,要是把各种探测器的原始数据都搞上,那要多少页才够。

他在总结的后面看到了超链接,全过程实时原始数据文件,文件大小8.31T。

测试数据分为两组,带正电的离子束一组,带负电的离子束一组,相应加工的光学镜头镜片的物质组成也是不同的。

苏哲给自己的茶杯倒满水,坐在电脑前一项一项的去看。

从一开始的光学镜头物质组成看起。

二氧化硅为主,氢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铅、氧化锌,两组测试的光学镜头镜片的物质组成相同,但其比例不同。

还有光学镜头的分子结构等相关数据。

离子束的数据同样很详细。

让他意外的是全频段电磁波接收器和粒子探测器探测到的数据。

全频段电磁波接收器说是全频段的,其实只能探测1m~1pm波长的电磁波,波长超过一米的无线电波和波长小于一皮米的伽马射线是探测不到的。

粒子探测器的功能就强大了,不仅能识别各种大小粒子,还能探测粒子的相对位置。

不过,被探测的粒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探测到。

等他看完加工环境相关数据后,没去看实时原始数据和测试结果,

他停了下来,根据已有的数据,快速的在大脑中计算起来,算出关键性数据后,他将这些数据记录在了A4纸上。

半个小时过去,他已经记满了四张A4纸的数据,结果也算出来了,加工后的光学镜头镜片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他不得不佩服自己,自从脑袋开过光后,他过目不忘不说,理解力和计算力大幅度提高。

当然,做这些是要消耗能量的,这上午才过去一半,他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了,他只好拿起桌上的大白兔奶糖往嘴里塞。

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开始看测试、也就是加工的实时原始数据和加工结果。

在看实时原始数据时,和他推算的数据进行对比,一开始,加工的实时数据和他推算的基本相符。

看着看着,他觉得带负电的离子束那组不对劲。

在工件加工的过程中,全频段电磁波接收器收到了多组波长不同的X射线。

这些波长较长的X射线,有1.25纳米、1.36纳米、2.50纳米等等一共八组。

还有两组波长较短的X射线,是0.02纳米和0.1纳米。

压着心中的不解,苏哲快速的看完了一千页的数据,而时间已经来到了中午十二点。

测试、也就是加工的结果和他推算的差不多,光学镜头加工的结果只能达到0.8纳米的面型精度峰谷值和150皮米的表面粗糙度,离0.12纳米的面型精度峰谷值和20皮米的表面粗糙度还有不小的差距。

不管是带正电的离子束还是带负电的离子束结果都是如此。

简单的分析了一下结果,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提高精度的办法,可能还是他心里一直想着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多组不同波长的X射线。

在他准备好好探究一下那些X射线的时候,肚子的响个不停,饥饿感充斥了他的全身。

想了想,掏出手提袋中的五个大馍,就着温开水,三五下吃进了肚子。

话说上岭大学的大馍真够大的,也便宜,正常的话,女生吃半个就饱了。

他一次吃下了五个,也就这时候,有着说不出来满足感。

看了看桌上差不多半斤的大白兔奶糖,感觉撑不到晚饭了。

脑袋是变聪明了,可这消耗的能量也是直线上升。

好在,消耗的能量是和用脑的强度有关,而不是持续消耗。

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只要他高强度用脑,额头必定出汗,他的体温也会随着提高,接着就是全身出汗。

首节上一节9/124下一节尾节目录